- 山东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2018年度)
- 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 5267字
- 2021-09-09 18:25:55
一年引资1500亿元的做法和启示——关于青岛市即墨区创新招商方式的调研报告
山东省政府研究室综合处
2018年以来,青岛市即墨区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招商引资作为破解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口,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积极实施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特色招商等系列化工作举措,使全区招大商、大招商、人人参与蔚然成风,一批重点骨干、行业龙头项目相继落户,再次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预计到2018年底,全区新签约重点项目150个,比上年增加47个;总投资近1500亿元,是2017年全年的1.7倍。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82个,占项目总数的55%。一大批重点项目的签约成功,使即墨在当前招商引资压力趋紧的形势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一、坚持精准招商,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即墨区始终将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2017年开始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超前谋划,按照“广撒网、多敛鱼,择优从之”的思路,千方百计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工作中,主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省市发展方向。坚持以战略思维为指导,主动将产业发展置于国家、省、市大盘子考虑,主动对表创新驱动、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对照省“十强”产业和市“双百千”行动计划、“一业一策”要求。二是顺应产业梯次更迭、螺旋上升发展趋势。考虑到无论是传统的纺织服装、市场商贸业,还是已具优势的汽车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将面临“顶板”困境,因此选取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的高技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着力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加快向“科技产业城”转变。三是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对本地发展基础雄厚、优势明显的相关产业,支持进一步拉长增粗产业链,持续做大做强做优,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区域影响力、竞争力。经过一年多的谋划、培育和筛选,现在基本形成了清晰可见、富有即墨特征的产业特色和招商领域。如突出海洋经济、军民融合、楼宇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四大特色,以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四大重点产业。
思路清晰,目标确定以后,即墨区迅速通过各种形式,层层传达下去,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共识,推动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招商局面。特别是书记、区长直接带队外出,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公关策略,最大限度地让项目唱主角,赢得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青睐。2018年7月份以来,全区始终持续保持重点项目在建100个、签约100个、储备在谈100个、动态在谈100个的梯次格局。仅7月、10月的两次集中开工仪式,就有中航发磁性材料产业园、安全科技产业园等52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约605亿元。
二、坚持产业招商,壮大优势产业规模
经过多年的发展,即墨经济门类比较齐全,现有产业基本涵盖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这既是招商引资的优势,也是短板。全面掩盖了特色,招商遭遇了堵点。结合新旧动能转换,对现有主导产业进行彻底盘点,按照未来发展要求,通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壮大主导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是即墨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区域经济实力的关键所在。重点规划确立了通用航空、汽车制造、轨道交通、海洋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如,通用航空产业,充分发挥空客直升机项目带动作用,大力引进通航制造龙头企业和运营商,发展航空运输、研发制造、航空旅游、航空会展等相关产业,逐步形成完善的现代化航空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国家新兴通航产业基地。汽车制造产业,依托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完善提升中高端乘用车、商用车和专用车等传统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整车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轨道交通产业,主动承接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动车小镇辐射带动,引进磁悬浮、导轨电车、专用车等核心装备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检修、服务等全产业链,打造城轨配套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大健康、现代金融、旅游度假、文化创意四个产业。如,大健康产业,围绕构筑鳌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海洋温泉养生小镇、青岛国际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生命科技产业园、灵山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一城一镇一区一园一基地”产业布局,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产业,推动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融合发展,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区域特色的“健康之城”。现代金融产业,加快蓝海基金工场、财富管理园区建设,孵化引进各类产业基金,多层次引进培育金融业态,努力建设全牌照金融聚集区、资本驱动创新区、普惠金融示范区、金融生态安全区。
三、坚持以商招商,拉长产业发展链条
坚持服务客商为宗旨,一切围绕客商转,把客商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立足解决问题,扩大外延服务,优化办事流程,切实解决好客商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赢得了客商的交口称赞。一是创新推行联络处招商。根据客商来源地分布情况,在前期摸排前提下,有的放矢确定了9个国际国内招商联络处,定期与客商及其家人保持联系,让常驻即墨客商备受感动。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长春4个国内联络处已挂牌成立并正常运转,一批以商招商项目相继签约。与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委托招商联络处也已签署合作协议,让客商作为联系人,通过充分发挥他们对当地情况熟、关系多、门路广优势,积极链接各种优质资源为我所用,构建起以客商为人脉关系的新型招商网络。二是建立完善内部高效运行机制。积极召开各种不同形式恳谈会、座谈会,及时听取客商的意见建议,随时解决他们的困难问题。确定投资环境提升年,率先建立书记、区长直通热线,专人负责,对于各种合理要求,直接报送书记、区长,这种直达式的绿色服务,架起企业与地方主要领导信息沟通桥梁,有力促进了项目落实落地,早日投产达产。仅2018年下半年以来,通过书记、区长直接协调解决的问题就有50多个。三是千方百计提供“硬通”服务。针对引资面临用工、人才、资金等困难,积极协调各方,重点统筹科技、金融、人才、创业等资源,规划建设即墨创新中心,为一批在建企业提供项目引进、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科技融资、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18年以来,通过以商招商引进的项目74个,合同金额500亿元,分别占项目个数和金额的49.3%和33.3%。以商招商成为该区招商引资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四、坚持平台招商,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近年来,即墨坚持统筹谋划、高点定位,依托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及相关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产业,力促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一方面,以蓝谷为依托,着力打造网络系统服务、软件研发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高地。重点推进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无人船、无人潜航器等智能无人载具和智能计算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华录山东总部基地、金蝶青岛软件园、智能航运先行示范区、海信人工智能等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达666亿元,涉及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集成电路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另一方面,全力招大引强,提高招商引资的科技含量和集成效应。瞄准未来发展趋势,积极承接高新产业,促使高质量、高科技项目纷至沓来。该区规划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四大板块,成为当下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如,集成电路产业,规划了占地3000亩的半导体产业园,重点发展显示芯片、激光器芯片等专用芯片,传感器、光器件、微纳电子、光模块等设计制造、封测及应用,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部分和全部本地化配套,力争3—5年打造成为即墨乃至青岛的支柱性产业。再如,集成电路产业,聚力突破亚洲最大独立模拟芯片设计公司的12英寸模拟集成电路项目,计划总投资400亿元,将分两期建设2条12英寸模拟芯片生产线和1条8英寸模拟芯片生产线,现已带动引进泰睿思微电子、聚能晶源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链项目,另有歌尔EMS、惠科电子6英寸晶圆等投资意向明确,将带动形成涵盖生产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五、坚持特色招商,增强创新发展活力
提升资源要素整合能力,是扩大招商引资实效的关键。即墨强化空间支撑,通过优化城市空间、产业和功能布局,推进资源、要素、产业、项目合理配置,打造“重点功能区+特色小镇+新型园区”全域招商新格局。一是重点功能区多点并举。积极打造汽车产业新城、经济开发区、国际商贸城、国际陆港等发展平台,目前已进入产出带动、内涵发展、联动崛起的崭新阶段。其中,经济开发区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综合示范园等高新项目50余个,搭建起国际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国家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两大“国字号”平台,综合实力居省级开发区第一位。国际陆港充分发挥临近动车小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优势,目前已确定引进地铁维修保养中心、城轨会展中心等项目落地,并与30余个配套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区位核心竞争力、主导产业凝聚力在不断增强。二是特色小镇多点开花。以温泉小镇、汽车小镇、太阳能小镇、童装小镇等为重点,积极吸引各种资金参与建设开发,逐步打造一批产城人文有机融合、功能品质同步提升的特色小镇。2018年以来累计引入项目78个,其中跨境电商小镇,被列入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发展规划。2018年1—10月份,跨境电商直购进口商品超221万单,货值近3亿多元,规模居青岛市首位,海运快件通关超142万单,货值2.55亿元。三是新型园区异军突起。按照“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在18个镇街和功能区都规划和提升一批新型园区,通过盘活闲置低效资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成一批项目高端、环境宜居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载体,与重点功能区形成全面开花、错位发展的空间格局。比如,民航配套产业聚集区,利用临近胶东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总面积5.6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布局“一心、两片、三轴”发展空间,聚力打造特色鲜明的高端综合性产业园区,进一步提高了多式联运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为枢纽偏好型聚集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青岛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各级抓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大前提、大逻辑。在当前经济稳中有变的大形势下,即墨区通过实施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抓大求洋,科技领先,强基固本,实现了招商引资新跨越,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他们的成功做法,在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思考的同时,也赋予了一些有益启示。主要是:
第一,找准定位、突出重点,是做好当下招商引资这篇文章的有效前提。招商引资办法很多,即墨的关键一招,就是将招商引资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咬定目标不放松,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求突破,舍得下真功夫。该区建立了“七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支招商队伍、一套产业政策、一个产业链行动规划、一张产业链招商地图、一支产业基金、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一个承载园区),作为招商工作总抓手,重点解决什么人招、招哪些项目以及招后落哪儿、如何支持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全力以赴抓招商工作。围绕壮大“一支产业基金”,累计引进各类基金及管理公司83家、资金规模突破700亿元,为产业项目提供全过程、全周期金融支撑。从南方经验看,成功的区域经济发展,都是集中抓少数产业突破发展的。如深圳、昆山的制造业,61%和65%集中在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制造业。因此,各地抓招商引资,应找准产业发展突破点,以壮士割腕的勇气,痛下决心,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必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第二,坚韧不拔、持续用力,是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效率的根本保障。抓而不紧等于没抓,任何一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比的是韧劲和耐力,胜利永远属于那些辛勤付出的人们。即墨想项目所想、急项目所急,已经到了几乎痴迷的境地,一次又一次改写招商项目进度报表,给广大投资方留下深刻印象。该区将2018年作为“项目落实年”,搭建集实时监控、全程控制、跟踪管理于一体的调度平台,线上依托视频对重点项目实时监控,线下由联络员跟进督查,区领导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对重点项目逐个研究分析,全力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说,正因为有硬朗的工作作风、持续吃苦的精神状态,以及旺盛的斗志与热情,才有了即墨1500亿元的投资大单。
第三,创新体制、营造环境,是实现招商引资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眼下招商引资不是靠单打独斗的单兵作战,而是系统性、系列化的科学对垒,谁掌握了秘笈,谁就会赢得战场上的主动。目前在即墨,招商引资意识十分强烈,人人都是招商资源,人人都要参与其中,成为当下各方普遍热议的话题。相应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考核体系、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行政资源、宣传优势、人脉关系等,调动了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保证了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效。应当说,这种招商成效才刚刚展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机关单位,还是乡镇村庄,干部群众的招商热情会越发高涨,氛围会越发浓厚,并最终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