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2018年度)
- 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 17772字
- 2021-09-09 18:26:05
促进山东省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
山东省能源局
根据委党组工作部署,我们围绕促进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根据“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的统一部署要求,对江苏省、浙江省以及山东省17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与烟台市发改委、烟台台海集团等部门单位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烟台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海阳核电装备产业园等地。分析了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先进省份、先进地市的经验做法,研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一)新能源装备产业实力不断提升
山东省新能源装备产业起步较早,产业实力不断提升,2017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左右,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太阳能光热产业稳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济南、德州、东营等各具特色的太阳能产业集聚区。依托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海阳核电项目建设,烟台已初步建立了集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核电产业体系,拥有莱山、海阳2个省级核电工业园区,山东核电、台海集团、顿汉布什等30多家核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占山东省核电装备产值90%的市场份额。地热能及空气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生产企业100余家,热泵系统集成企业300余家,形成了青岛、烟台、德州、潍坊等热泵产业集聚区,具有良好的产业、技术支撑。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山东省中小型变压器产量居全国首位,拥有以山东电工电气、泰开、鲁能泰山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先进企业,初步形成了泰安、济南、菏泽等以输变电设备、配电自动化装置和电网“互联网+”等为特色的智能电网产业格局。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稳步增长,2017年山东省共生产新能源汽车14.05万辆,占全国18%左右,成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大省;新能源商用车、客车具有突出优势,中通客车成为全国第二大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产量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2%。
(二)新能源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围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山东省加快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广应用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山东省能源行业发展的突出亮点。截至2017年底,山东省全口径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5.5%。新能源发电呈现跨越式发展,发电装机容量达2437万千瓦,占山东省电力总装机的19.4%,如图1所示。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突破千万千瓦级,分别达到1061万千瓦、1052万千瓦,光伏发电近几年增长势头最快;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达到216万千瓦,如图2所示;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新能源其他领域综合利用也实现新突破,太阳能光热产品集热面积保有量约1.4亿平方米,占全国的1/4;地热供暖面积6000万平方米,浅层地热能利用居全国首位;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50万吨;车用乙醇汽油年试点推广量约120万吨。新能源汽车推广快速增长,累计保有量14.6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2.2万个,均居全国前列。
图1 山东省历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图2 山东省历年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
(三)新能源重点领域技术实现突破
顺应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发展趋势,核能、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技术实现突破,氢能源、海洋能等前瞻性技术稳步推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逐步建成,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7年底,山东省新能源领域共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烟台金润自主研发的核电防火保护产品“电缆及电缆桥架防火包覆装置”与“非能动实体防火保护结构”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华凌电缆取得核电岛内电缆生产许可,打破国外核岛电缆的技术垄断。烟台“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国内唯一集核电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可燃冰勘察开采技术、装备实现历史性突破,烟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制造全球最先进的超水深、双钻塔半潜式可燃冰钻井平台,安装工艺、焊接工艺世界领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水合物微观测试技术、仿真模拟实验研究等方面居全国前列,为我国首次可燃冰成功试采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山东豪迈生产的深海钻探隔水管,打破了国外供应商对深海钻采核心部件的垄断。青岛特锐德在电动汽车充电群管群控、与微网控制与电网互动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新能源产业和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加速融合,新能源领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光伏+渔业”“光伏+生态农业”“光伏+采煤塌陷地治理”等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青岛昌盛日电全国首创的“光伏+生态农业”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已在全国复制推广。全球首条高速光伏路面示范项目在济南建成,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青岛特来电成功构建了“互联网+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新模式,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全程监控、大数据分析和运营。新能源汽车共享业务开始布局,推动传统租赁模式向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转变。新、扩建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建成覆盖山东省的光纤主干网,全部实现无人值班,初步形成了“互联网+电网”发展格局。青岛中德生态园、济南积成工业园等5个项目纳入国家新能源微电网示范,探索电力能源服务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和新业态,推动更加具有活力的电力市场化创新发展。
(五)未来新能源装备项目遍地开花
对山东省17市在建和拟建新能源产业装备项目(新能源汽车、核电、智能电网及储能、热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可燃冰、海洋能等10个领域)进行了梳理,项目数量为143个,投资总额达4842.81亿元。按地市分,各市均布局有新能源装备类项目,其中,潍坊市新能源项目最多,为31个,其次为济宁市,24个,两市项目数量占山东省项目的38.5%,如图4所示。按领域分,新能源汽车项目最多,为91个,占项目总数的63%,各市均有新能源汽车项目,这是由于新能源汽车项目涵盖整车、电机电控、电池及其他关键零部件等,配套项目较多,这也为山东省汽车工业弯道超越提供了有力支撑。参见图3。其次分别为太阳能、智能电网及储能领域,分别为14个、12个,如图4所示。
图3 各市在建或拟建新能源装备项目
图4 各领域在建或拟建新能源装备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应用和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瓶颈,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产业发展起步早,但规模总量偏小。山东省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早,太阳能光热产业率先在全国形成规模,曾占据半壁江山,但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生物质能、热泵等最先实现产业化,但行业地位低、影响力弱;新能源汽车发展较早、起点偏低,导致目前形成了低速电动车为主的发展格局。1986年威海荣成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风电场,2006年菏泽单县建成全国第一个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目前,由于缺乏可供规模化开发的水电,核电项目也尚在建设,山东省全口径新能源开发利用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仅为5.5%,低于全国8.7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增加值仅占山东省GDP的1.5%,远低于江苏、浙江等先进省份的发展水平。
二是新能源应用发展快,但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弱。山东省新能源开发应用快速推进,“十二五”以来,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分别增长33.8%、146.5%、31.9%。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太阳能光热产品集热面积保有量、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17年山东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跃居全国首位,风电装机容量进入全国前5位。但是,长期以来山东省对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应用、轻产业的倾向,应用与产业融合度低,致使山东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不高,产业支撑能力较弱,省内新能源装备制造不能有效满足新能源应用快速增长的需求。
三是企业数量多,但龙头企业少。山东省新能源领域企业总量达2400余家,但是大部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骨干企业不多,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显著。2017年山东百强企业无一家新能源企业入围,产值过百亿的新能源企业仅有2家。江苏省仅光伏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已达6家,阿特斯阳光电力、协鑫等全球知名企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深圳比亚迪集团2017年汽车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仅新能源汽车已达385亿元。江苏南京智能电网产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南自、南瑞、南瑞继保3家企业销售收入均过百亿。
四是产业门类齐全,但核心竞争力不足。山东省已初步形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但新能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自主创新技术薄弱,缺乏制造关键核心新能源装备龙头企业,缺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产业产品配套协作能力不强,以基地或集聚区建设为载体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新能源产业总体上全而不优,多而不强。
三、先进省市发展经验及对山东省的启示
(一)江苏省
近年来,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其中光伏、智能电网等产业优势明显。光伏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协鑫、阿特斯阳光电力、天合光能等全球知名企业,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智能电网产业已形成区域特色明显、技术先进的产业格局,南京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继电器保护等在世界享有良好声誉,常州是中国较大的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生产基地之一,扬州、南通、镇江、无锡、苏州等地也在智能电网相关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江苏省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设立无偿和有偿专项资金支持方式,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扶持发展骨干企业、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等举措,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构筑新优势。
1.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要环节、关键技术、示范工程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针对新能源产业领域重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项目、股权投资项目等提供无偿和有偿两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方式。无偿支持包括对新能源产业重点工程项目、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以及重要环节、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提供上限为项目总投资的20%补助资金,总额原则不超过2000万元;对使用金融机构贷款的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以其在建设期内所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为基准,给予50%~100%贴息补助,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有偿支持方式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领域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优强中小型和高成长性企业,鼓励处于产业化和新产品示范应用推广关键阶段的项目申请有偿支持方式。有偿资金使用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取股权投资、优先股、可转债等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运作。
2.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加强前沿性产业技术研发
结合江苏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依托新能源产业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选准发展方向,前瞻布局、重点突破可能引发产业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支持企业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与产业化协调发展。鼓励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3.扶持发展骨干企业,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大力推进高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引导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高技术企业有效对接,加大对高技术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支持力度。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激发中小企业活力,为培育企业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促进面广量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骨干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型创业企业孵化培育计划,精心培育一批成长性好、产业链延伸性好的创新型、科技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以及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小微企业。
(二)浙江省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了大江东产业新能源汽车集聚区,集聚了长安福特、广汽、东风裕隆、吉利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汽车整车厂,李尔长安等60余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以及吉利汽车研究院、广汽汽车研究院等汽车研究院。同时,浙江省民营经济活力旺盛,民营经济在浙江全省经济中的影响通常被总结为“6789”,即缴纳了60%的左右税收,创造了70%左右的GDP,贡献了80%左右的外贸出口,提供了90%左右的就业机会,民营经济投资活跃有效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浙江省围绕激发企业活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建立软环境建设长效机制以及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措施。
1.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发挥各级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新兴产业子基金。鼓励各地组建运营天使投资以及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品种,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力争全省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贷款占当年全省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达到30%。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用地、环境容量等要素的保障,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争取享受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计划“事后奖励”政策。
2.建立软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营造良好商业环境
以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措施为抓手,全面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投资营商环境。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监管方式,有效提升精准服务企业的水平,优化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生态。以金融财税、质量安全、守法经营等为重点,推进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守信主体予以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主体依法予以惩戒。
3.以“亩产论英雄”,开展“正面激励+反向倒逼”
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浙江最早在全国提出并实践“亩产论英雄”理念,提出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探索开展“正面激励+反向倒逼”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引导企业从提高单位资源要素产出率向主要以提高创新要素生产率升级,依法依规实施企业差别化电价、水价、排污费和用地、用能、信贷等配置政策,推动要素向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烟台市
烟台市紧抓山东海阳核电项目、荣成石岛湾核电项目建设机遇,面向全国核电市场,建成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和莱山核电产、学、研聚集区2个省级核电工业园区,国内唯一集核电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着力抢占产业发展科技制高点,逐步建立起集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核电装备产业新体系,成为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烟台市结合自身工业发展基础,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核电技术品牌,推动更多企业参与核电建设及配套产业,不断优化核电产业发展环境,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核电产业发展之路。
1.依托核电项目建设,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核电技术品牌
把启动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在整合现有资源、挖掘本地潜力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大力引进国内外核电设备研发、生产和服务企业;把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提高结合起来,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搞好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逐步形成自主化开发能力。
2.加快改造提升现有产品,形成核电辅助设备制造产品群
围绕核电项目配套需求,加快技术引进、创新和嫁接,改造提升现有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把民用、通用产品扩大到核电领域,形成核电配套产品群。扩大对外合作,打响烟台品牌,通过举办核电产业研讨会、核电设备制造展览会、核电项目招商会等形式,促进相关企业与国内外重点企业对接,推动更多企业参与核电建设及配套产业发展。
3.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优化核电产业发展环境
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行业管理,做到核电项目优先建设、核电企业优先发展、要素供应优先保障。引导核电产业项目向“两区”集聚,对重点项目用地优先安排,并对发展初期的重点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税费减免。设立100亿元核电(新能源)产业基金,支持核电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发展。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争取国家核安全局颁发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对取得许可证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方面资金扶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重大技术研发。
四、面临的机遇及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技术突破与融合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围绕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更加密集,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新能源汽车、页岩气、储能、氢能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等领域蓬勃兴起;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渐趋模糊,新能源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带动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依托新技术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各主要国家纷纷将新能源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先手棋”。
(二)新能源宏观政策导向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更新和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能源加速向清洁化、低碳化新能源时代迈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纳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篇章,为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指明了方向。顺应全球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大力推动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双替战略”,明确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增量的主要力量。
(三)新旧动能转换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山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大,煤炭消费占比高,减少煤炭消费、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压力巨大。《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提高到18%左右”。同时,山东省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突出,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纳入十强产业,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依托既有产业基础,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明确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快速高效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确定的“十强”产业之一,为培育能源领域“新动能”,需围绕10大产业发展领域,科学确定发展路线,提高新能源应用规模,提升新能源产业集聚度,组织实施5大工程,强化组织保障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聚焦新能源产业10大领域,科学确定发展路线
结合山东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路径,对于新能源汽车、核电、智能电网及储能3大重点领域要聚力做大做强,对于热泵、太阳能、风电和生物质能4大传统优势产业要优化提升,对于氢能、可燃冰、海洋能3大前沿产业要加快布局。
一是做大做强3大重点产业。新能源汽车、核电、智能电网及储能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基础性产业,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是山东省具备较好产业基础、正在努力实现产业层次提升、规模扩大、技术突破的领域,也是山东省从新能源产业大省向强省迈进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车。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结合市场需求统筹规划布局,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电池、智能网联等重点方向,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相结合,重点发展以锂离子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为核心动力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商用车以及环卫、医疗、园林等行业专用汽车,加强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加快车辆智能计算平台体系架构、传感器、车载智能芯片、中央处理器等关键技术研发,构建软件、硬件、算法一体化的车辆智能化平台。加快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品、市场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规模,推动新能源汽车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核电产业。围绕我国先进的三代、四代核电技术示范项目与核能小型堆多元供给平台建设,以核电技术自主创新为重点,发挥国家级核电产业创新示范平台作用,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重点发展百万千瓦级及以上第三代、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制造,着力推进与华龙一号、AP1000、CAP1400、高温气冷堆、海上浮动堆相配套的核电用钢制安全壳、结构模块、设备模块等相关装备与材料,加快推进核电运营与数据管理、核能综合利用、核安全与防护、核环保与三废处理等运维领域研发与产业转化,打造我国先进的核能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和核能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高地,支撑和培育核能材料与装备制造、核电建设运维等产业发展。
——智能电网及储能。发挥山东省电力强省优势,围绕特高压入鲁通道建设、省内主网架升级改造、新能源接入消纳、智能微电网建设以及轨道交通电气化等现实需求,加快突破大容量输电、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储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等关键技术,着力推动智能输变电成套装备、配网自动化设备、微电网系统以及智能化检测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智能电网产业与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储能技术深入融合,推动输变电设备和智能电网产业朝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基地,提升省内智能电网建设所需设备自主配套能力。
二是加快提升4大优势产业。热泵、太阳能、风电和生物质能是山东省传统优势产业,山东省可依托既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价值链向高水平跃升、提质发展。
——热泵。抓住国家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重大机遇,发挥山东省既有热泵产业基础,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加快推进热泵机组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研究,着力突破高效压缩机、强化换热、运行控制、环保工质等关键技术,积极发展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温工业用热泵、多能互补热泵耦合技术,推动浅层土壤源、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季节性能系数(SPF),着力提品质、创品牌、扩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绿色智慧化工厂,建设全国一流的热泵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实现由热泵生产大省向热泵制造强省的转变。
——太阳能。立足现有太阳能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海尔新能源、力诺、青岛昌盛等企业的引领作用,坚持光伏产业和光热产业协同推进:光伏,以提高光伏系统转化效率、降低发电成本为目标,加快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光电产业化关键技术,提升光伏电池片、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光热,重点发展中高温高效率太阳能集热器、海水淡化、多能互补太阳能清洁供暖、太阳能工农业利用、太阳能热发电等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光热产品及系统。鼓励配套企业、原料供应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协同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形成集上中下游于一体、各环节相互配合、契合度较高的完整产业链条,建立和完善相关工程设计、检测认证及质量管理等产业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太阳能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风电。以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开发为契机,立足山东、辐射沿海、面向全球,围绕风资源评估、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风电场设计建设施工控制运维等重点环节,加强6兆瓦、8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设备研发生产及使用,加快提升大尺度叶片、发电机、齿轮箱、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化水平和配套能力,发展风电机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风电场功率预测、远程监控、能量管理、区域集控系统。加大国际、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招引力度,鼓励省内已有配套企业融入产业链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独立创新、联合创新,促进风电装备采购生产本地化、高端化,推动风电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工程总承包、运维服务等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
——生物质能。发挥山东省作为生物质资源大省的优势,重点围绕生物质装备和生物质高值化两大方向,着力突破生物质高效低氮燃烧、气化耦合发电、纤维素乙醇、生物质航空煤油、生物质石墨烯等生物质能热转化和生化转化关键技术,重点推进生物质锅炉(窑炉)、成型燃料、发电设备、先进气化、碳化、生物发酵等领域关键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一批生物质装备制造、高值化产品开发、综合服务等特色骨干企业,形成系列化产品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三是加快布局3大前沿性产业。氢能、可燃冰、海洋能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沿性、先导性领域,瞄准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提前开展布局,对于赢得发展先机、抢占发展制高点十分必要。
——氢能。加强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鼓励省内、外优势企业、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开展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优化控制、燃料电池基础材料与过程机理等关键技术攻关,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核心技术,支持整车生产企业提升燃料电池整车制造能力。开展氢气制备、储运、燃料电池汽车等应用示范,优化氢能基础设施布局,通过试点示范加速氢能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进程,培育一批国内一流氢能装备制造企业、燃料电池和动力系统集成研发制造企业、整车生产企业,形成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整车生产、运营与配套服务等产业集群。
——可燃冰。总结“蓝鲸系列”钻井平台的先进经验,加大发展勘探装备、生产作业装备与电控设备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进深海钻探隔水管研发力度,强化成撬工程技术能力。加强对可燃冰模拟实验与测试、成藏过程与演化、资源勘查与评价等技术与机理的研究,助力可燃冰勘探开发。围绕防砂、储层改造、钻完井、环境监测等关键环节,集中攻关,研究适应不同类型特点的试采工艺和技术装备,形成从开采到储存到输运的全环节技术体系。
——海洋能。以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为着力点,以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支持百千瓦级波浪能、兆瓦级潮流能、温差能、海水浓度差发电等海洋能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发展低能流密度资源条件下的高效转换新技术、新方法,重点研发原创性的海洋能发电装置及关键部件;探索盐差能海洋能发电及综合利用机理,研发相应的发电原理样机。开展小型化、模块化海洋能的能源供给系统研究,争取突破高效转换、高效储能、高可靠设计等瓶颈,形成若干个具备推广应用价值的海洋能综合利用装备产品。开展有居民海岛(礁)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建设,为规模化开发海洋能资源奠定基础。
(二)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适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能源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大气污染防治以及清洁取暖等重点任务,着力推进新能源在绿色电力、绿色热力、绿色交通等3个重点方向的生产与利用,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以绿色能源革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推广应用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绿色电力。加快推进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省外来电发展,不断扩大新能源发电应用范围和规模,着力提升电网接入和消纳能力,加快优化电力工业结构。
——核电。稳妥推进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海阳、荣成两大核电厂址后续项目相关工作,加强潜在核电厂址资源的勘探和保护,适时启动沿海第三核电厂址前期工作。
——风电。按照“统筹规划、陆海并举”的原则,围绕山东半岛东部、北部沿海、海上风电带以及鲁中、鲁西南内陆山区风电带,科学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打造海陆“双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光伏发电。坚持集中式、分布式相结合,积极推进“光伏+环境治理”“光伏+屋顶”“光伏+渔业”“光伏+农业”等综合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光伏发电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光伏+技术进步”“光伏+竞价上网”,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市场应用和成本下降,健全光伏发展市场机制。
——生物质发电。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多元发展原则,在鲁西北、鲁中等农作物秸秆丰富地区,重点建设农作物秸秆为主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鲁南木材加工聚集区和农作物秸秆丰富地区,重点建设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胶东半岛果树枝丫柴资源丰富地区,重点建设林木资源为主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落实环保、选址、垃圾资源量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条件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在工业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集中地区和畜禽规模化养殖地区,合理布局沼气发电项目。
——外电入鲁。完善特高压骨干网络,积极做好与已建成的锡林郭勒盟、榆横、扎鲁特、上海庙4条外电入鲁特高压送电通道送端省份衔接,落实配套电源和送电电量与电价,尽早实现规划送电能力。扩大外调绿色电力规模,研究论证引进四川白鹤滩水电技术方案,适时启动工程建设。
二是绿色热力。结合国家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部署要求,统筹区域内能源资源供应、环境约束、经济承受能力和取暖用热特点,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可再生能源则可再生能源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在优先发展集中供热的同时,积极发展电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多种清洁供热,逐步实现供热资源和形式的多元化与灵活性。
——电能取暖。结合取暖区域的热负荷特性、取暖规模、电力资源等因素,在与电网公司做好充分衔接、落实配套电网建设改造、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电取暖。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和新型社区,优先选用空气源、污水源、地源、海水源等热泵取暖。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商场、办公场所、酒店等昼夜冷热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配套建设电蓄热(冷)设施。在不具备市政集中供热的区域,优先推广热泵、蓄热式电锅炉等集中供热技术;对于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的区域,优先推广家用空气源热泵技术,或合理选择使用蓄热式电暖气、碳晶电采暖等分散式电采暖技术。
——地热能供暖(制冷)。充分发挥山东省地热能资源储量大、分布广等特点,因地制宜、规范有序推广使用集中与分散式取暖。根据地热能资源分布及供热市场需求,在“取热不取水”的原则下,积极推动中深层地热能取暖。按照“因地制宜,集约开发,加强监管,注重环保”的原则,采用热泵技术为主,大力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取暖(制冷),经济高效地替代散煤取暖。
——生物质能供热。充分发挥山东省生物质能资源储量大、品种多、分布广等优势,按照“就地收集、就地消费”原则,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供热。结合用热需求和技术经济可行性,有序对已投运农林生物质纯凝发电项目进行供热改造,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全部按照热电联产集中取暖规划建设。在落实环保、选址、垃圾资源及社会风险评估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
——太阳能供热。依托山东省太阳能资源和光热产业优势,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太阳能+”多能互补热利用模式,实现太阳能与空气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天然气、电能等多能互补。
——核能供热。密切跟踪低温供热堆技术商业化应用成熟度,借鉴北京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核反应堆的技术应用,积极推进核能示范项目研究论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海上浮动堆和小型低温供热堆示范项目前期工作。
三是绿色交通。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为核心,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绿色交通省份建设。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以城市公交车、公路客车、出租车等客运以及环卫、物流、公安巡逻等公共服务领域用车为重点,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比例和规模,形成新增道路运输车辆以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为主的发展格局。结合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公务出行市场化保障体系,大力推广“充电服务+汽车租赁”模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务出行保障方面的推广使用。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的财税优惠政策,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有效机制,鼓励和支持居民优先购买和使用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围绕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用户居住地停车位、单位停车场、公交及出租车场站等配建的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以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临时停车位等配建的公共充电设施为辅助,以独立占地的城市快充站、换电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省道两侧配建的城际快充站为补充,以充电智能服务平台为支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保障电动汽车顺畅出行。
——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新能源汽车+互联网”业务新模式,推进租赁业务与现代信息平台融合,支持充电装备制造企业开展运营模式创新。积极探索车辆共享、分时租赁、整车租赁等模式,鼓励社区、园区等区域建设共享充电桩,打造新能源汽车领域新模式、新业态。
(三)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辐射带动产业提规模、提质效
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实施重点区域培育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快速聚集、高效整合,着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核电装备、智能电网及储能、氢能、海上风电制造与应用5大优势产业集群,有力带动山东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济南、潍坊、聊城为重点,支持重汽集团、潍柴集团和中通客车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新能源高档客车和载货车以及环卫、医疗、园林等行业专用车,打造全国一流的节能与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以青岛、淄博等为重点,促进新能源乘用车提升档次、快速发展,实现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转换接续,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以青岛、淄博、枣庄、潍坊为重点,加快突破技术瓶颈,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支持淄博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电机,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先进电机产业装备生产基地。
——核电装备产业集群。以济南、烟台、威海为重点,围绕华龙一号、AP1000、高温气冷堆、海上浮动堆等方向,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着力发展百万千瓦级及第三代、第四代核电装备及相配套关键设备,打造世界知名的集核电材料研发、核电装备制造、核电站建设与运维、核能多领域应用等于一体的核电产业集群和核技术创新集成基地。
——智能电网及储能产业集群。依托济南、泰安,着力发展特高压及超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智能配电网成套设备、用户端智能化成套装备等装备研发制造,打造千亿级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产业基地。支持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枣庄、东营等市,加快发展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备、电网信息智能传感检测技术及装备、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电站智能清洗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打造清洁高效发电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电设备等研发生产基地。
——氢能产业集群。以济南、青岛、潍坊为重点,立足前沿、打造尖端,综合推广利用氢能源。积极推进济南“中国氢谷”建设,推动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钢研科技等在氢能制备、储运、加氢基础设施和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以及关键材料等方向领先的中央企业在山东省落户。依托中国重汽、潍柴等骨干企业,建立氢燃料电池创新中心,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相关的动力系统、核心部件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力争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海上风电制造与应用产业集群。以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市为重点,围绕“海洋强省”战略组织实施和“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规划建设,加快推进6兆瓦、8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设备研制及使用,带动相关配套装备产业发展,建设高端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科学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支持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波浪能等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相互配套、协同发展的建设格局。
(四)组织实施5大工程,支撑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围绕孕育新能源领域新动能,扎实推进创新能力提升、质量品牌建设、产业与应用融合示范、区域能源转型示范、“互联网+”智慧能源等五大重点工程,有效支撑新能源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围绕新能源汽车、核电、储能、氢能、海洋能等关键领域培育创新载体,搭建一批高层次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
——质量品牌建设工程。引导企业实施质量提升计划,推进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成本控制、营销服务等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增强企业产品综合竞争力。围绕新能源重点领域及前瞻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规模优势的新品牌。强化产品质量标准提升,推动新能源产业“山东制造”向“山东质造”转变,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产业与应用融合示范工程。聚焦山东省未来核电、海洋能综合利用、氢能、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发展重点领域,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加快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高产业区域配套水平,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与开发利用一体化水平,打造产城融合、产用耦合、产研结合、多位一体的现代化新能源融合示范区。
——区域能源转型示范工程。以新能源示范城市(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既有工作为基础,在可再生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管理有基础、经济承受能力强的区域,因地制宜实施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区域供热、供电、供气、交通、建筑等各领域的应用,促进区域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升级。
——“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工程。以青岛中德生态园、济南积成工业园、泰安泰开工业南区等国家级新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为引领,在产业园区、大型商务区、大学城、交通枢纽中心等重点区域,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技术、冷热电三联供和微电网等集成应用,探索发输储配用一体化的技术应用和商业运营模式示范,同时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推动新能源就地生产和就近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围绕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积极推进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储能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储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五)强化组织保障体系,推动工作落实
围绕加强组织协调、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智力支撑、完善财税和价格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对外合作5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强化组织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山东省级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省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要立足职能、主动担当,抓好重大事项推进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牵头推进新能源产业各相关领域发展;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金融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等部门和单位要创新思路、积极作为,从强化财政资金扶持、缓解土地制约难题、统筹规划布局、科学指导海域使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电力供应保障等方面提供务实、有效的政策配套;省统计局要加快完善新能源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实施跟踪监测,为科学监测、科学决策、科学考核提供支撑。各市要依托新旧动能转换相应的工作机制,聚焦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要素保障,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权利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督同步加强的要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改进优化政务服务、健全法制保障体系,建设包容创新、审慎监管、运行高效、法治规范的服务型政府。完善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除国家规定必须保持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外,最大限度地放宽投资准入,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决策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保障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深化电价改革,探索建立反映市场供需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新能源价格体系。贯彻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降低准入门槛,推行动态审慎监管,包容处于发展初期的新业态发展。
——强化智力支撑。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建立健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新能源领域智库、联盟和人才队伍。遴选国内新能源领域一流专家组建智库,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智库开展合作,研究提出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推动新能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政策建议,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投资结构调整提供咨询,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进和研发提供指导。组织省内新能源领域有较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龙头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组建联盟(协会),广泛吸纳企业代表、中介组织等参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交流协作,促进行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以建设中国能源大学为契机,支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等各层次教育、培训机构,强化新能源相关学科设置,加强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技能新等专业人才培养。完善新能源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顶尖或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对外交流合作,引进离岸创新人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矩阵式的研发能力布局和跨产业协同平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体系化的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财税和价格体系。遵循财税和价格改革方向,强化财政激励、税收和价格引导功能,支持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等基础性领域、前沿性学科以及示范工程的倾斜力度,激励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产业。严格落实国家对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费用减免等税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对符合国家规定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及时申报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附加补助目录,经国家审核、确认后,按期支付电价补贴;探索通过招标等竞争性方式配置资源,引进技术和经济实力较强的投资主体参与项目建设,推进技术水平提升和上网电价下降,逐步建立新能源发电价格补贴退出机制。
——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适应新能源产业的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模式,采用多种投融资模式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产业,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探索建立项目推介常态化制度,搭建银企交流平台,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投贷联动等新模式,加大对新能源产业倾斜支持力度。支持具备条件的新能源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私募股权等方式实现融资。充分发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的作用,加大对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支持和引导。支持新能源资源、设备、服务、应用的资本化、证券化,为基于“互联网+”的B2B、B2C、C2B等多种形态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平台。鼓励面向分布式能源的融资租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灵活的投融资手段,促进能源的就地采集与高效利用。建立和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
——扩大对外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方位实施能源对外开放与合作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全方位实施新能源产业对外开放与合作战略。支持山东省优势新能源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国(境)外优秀企业合作,通过相互投资、拓展市场等方式,对关键新能源技术和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全面提升山东省新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制造水平。
(调研组:栾健、王福栋、王梦学、孙宁、许崇庆、闫桂焕、回晓洋、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