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定位与特色

彼时我正在思考这本书的定位,于是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战略思考的文章,得到了一些同行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

矢车菊:知识永远都是为人服务的,产品方面知识也是。对于初入产品行业或还没有涉及产品的菜鸟来说,也许首先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是产品、产品的事情包括哪些部分,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其次的,一个产品经理都需要做些什么、怎么做,需要具有哪些基本的从业素质,然后可能需要一个通俗的道理、简单的做事方法和流程、思考产品的方式,所以大量使用生动的案例吧。

千鸟:一是用户群,二是切入角度,将两点结合把握好即可。这本书是给理想主义者参考的精神启发,还是给普通从业者找口饭吃的普及教材?或者是打算包罗万象、点到即止的大全?我理解的好书,思想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头。书的好坏往往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只不过最后的成功需要筹码,并且需要付出时间去等待。

Ray:纯理论的教材,读起来很是考验人;纯实例的图书,倒更像是自传体小说。做了四年,总是会有一些经验和感悟,也总是会经历很多活生生的实例,如何用好这些实例,让读者既不会感觉乏味,又能够在实例中有所感悟?

确实,我们都看过很多战略相关的技术和理论,但真正做产品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全盘照搬呢?一方面是理论太复杂、资源不允许;另一方面性价比也不高,确实没有必要。再现实一点,做产品没几年的同学碰到的战略规划问题,往往只是某个大战略下的一点点尚未决定的细节罢了。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讨论战略规划,倒不如彻底想清楚几个简单的问题来得现实。而这本书,正是想清楚做产品问题的极简版本。

一本书也是一个产品。用什么产品,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

2009年8月,我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的答案,分以下几部分。

1.要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求?

互联网、软件行业发展极其迅猛,而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更是越来越火,市场需求旺盛,但优秀人才供不应求。

网上和现实中随处可以看到、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想做产品经理,如何入行?”“我刚开始做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怎样提高?”——这本书就是为了满足“新人入行、提高”的需求。

2.目标用户在哪里,一句话卖点怎样才能打动对方?

顺着上一个问题,明确目标用户:-1到3岁的产品经理,又分为以下两种。

门外徘徊的(-1到0岁):有兴趣的应届生、用户体验人员、市场运营人员、跃跃欲试的技术人员等。

刚刚入门的(1到3岁):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需求分析师等,还包括部分创业者,已经在“做产品”的,特别是互联网、软件行业的同学。

一句话卖点:自己人写给自己人的书。一个4岁的产品人,讲述自己几年来做产品的经历与体会,希望能给后来者一点启发。

3.能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本书?

我做了最简单的竞品分析,翻看了几本很有名的、题名中有“产品经理”四个字的书,发现了一个特点,它们都是前辈给后辈的谆谆教诲,作者都是已经在产品经理的岗位上做过十年,甚至几十年的顶尖高手,写书时也已身居高位。他们武功高强、理论扎实,已经看透产品经理的各方各面,写起来也是一块不落,好似一位已经走到目的地的前辈在回忆整段路上的奇闻轶事,看着大气,但在起点附近晃悠的新人看完还是不知道开始的几步应该怎么走。

当然,经典的产品经理的书很好,看它们可以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做产品包括哪些事情,好比抬头远眺,可以明确方向。但一个4岁的一线产品人,在起点附近晃悠了几年,肯定比前辈们更加熟悉各种细节,可以像朋友一样娓娓细述这段成长历程,和你轻松地谈谈做产品的事。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新入职的同事走到我的座位边,说:“嗨,哥们!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顺便聊聊做产品的事吧!”,然后我说:“好啊!”。这本书会更适合新人、小公司、大公司里的小团队,因为大家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的故事。

后来,我把这些故事,也就是这本书总结成了一幅画,至于这里面的诸多要素到底对应着什么,相信看完整本书你自然就会明白。

希望大家读这本书时,低头看清每一级台阶、每一块石头、每一个水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尽管它只是一个半路上的小结,有的风景我还没有看到,没法说给大家听,但我有站在前方的前辈给我指引,相信这份小结会有它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