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丈量子午线

子午线,就是地球上通过南北两极的大圆,也叫“经度圈”。从地球的赤道算起,沿着子午线向南北各走90°,就到了南北极。从南极到北极的半个大圆是180°,因此只要测出每1°的长短为多少千米,那么乘上360之后,就得到整个地球的周长了。

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唐朝时进行的。唐代有不少学识渊博的高僧。他们之中不仅有西天取经的玄奘,有东渡日本的鉴真,还有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683—727)。一行原名张遂,是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他的曾祖父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但在武则天执政时代,张氏家族因政治原因而衰落了。张遂从小刻苦自学,青年时代已成为长安城中的知名学者。他为躲避皇室权贵、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的拉拢而剃发,出家于嵩山寺,法名一行。

僧一行翻译过佛经多种,后来成为佛教中的一派——密宗的一位领袖,即世称的密宗五祖之一。日本有几座著名古庙,至今还收藏唐人李真绘的一行像摹本多种(图6)。1973年,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日,带回它们的照片。李真的原作现由日本京都府教王护国寺珍藏,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公元717年,唐玄宗派专人接一行回到长安。一行的一生,对天文学有许多重要贡献,成就遍及历法、天文仪器、大地测量等许多方面。这里,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从公元724年起,一行发起并领导的全国性天文大地测量。那次测量规模很大,共有北起铁勒(今贝加尔湖附近)、南达林邑国(今越南中部)的13个测点。在河南进行的那一组观测最为重要,由当时执掌天文的职官太史丞南宫说亲自负责,在大致位于同一经度上的白马(今河南省滑县)、浚仪太岳台(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郊)、扶沟(今河南省扶沟县)、武津(今河南省上蔡县)4个地方,测量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时的日影长度、冬至和夏至的昼夜时间长度、当地北天极的地平高度,以及这4个地方之间的距离。最后由一行统一归算定出:南北两地相距351里80步,北极高度便相差一度。为了将当时的计量单位换算成现代常用的单位,科学家们做了许多考证。据著名天文史专家陈美东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介绍:一行的上述结果,相当于子午线每1°弧长为131.11千米。

图6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像(日本兵库净土寺藏唐人李真画摹本)

这个结果虽然不够精确,约比现代测定的准确数值大20%,但它却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在没有现代化精密仪器的1200多年以前,完成如此复杂的测量和计算,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国外首次实测子午线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第七代哈里发马蒙(al-Mamūn,786—833)主持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进行的,那时一行已经去世一个世纪了。

到了我国的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制订、颁行一部比先前更精准的新历法。这时,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1231—1316)向忽必烈进言,说明唐代的一行和南宫说领导的那次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各地一共设立了13个观测点;而今元帝国的疆域比唐朝更加辽阔,故应设置更多的天文观测点,这对于制订新历法至关重要。

郭守敬的提议获得了忽必烈的赞同。除京城大都(今北京)而外,郭守敬在全国共选定26个观测点,选拔了14名熟悉天文观测技术的人员,分赴各地进行测量。他本人亲率一支人马,由上都、大都,历河南府,抵南海测验日影。这次全国范围的测量史称“四海测验”,其南北跨度达10 000余里,东西方向差不多也有5000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堪称规模空前。四海测验先后取得两批观测材料,总的说来,测量结果相当不错。例如第二批资料测得20个地点的纬度,同现代测量值相比,有9处的误差不超过0.2°,其中有两处完全吻合。20个地点纬度的平均误差约为0.35°,即仅20′左右。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天文学的许多方面都曾处于领先地位。无论在天文仪器、历法、天象观测还是宇宙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天文学家,他们的许多科学发现至今还有现实意义。然而,从明代起,中国天文学由盛转衰并逐渐走向停滞。明末清初以后,随着西学东渐走向深入,中西天文学开始融合。

四海测验扩充了当时的天文学知识,为制订新历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参考资料。它是在明清时期西学东渐以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最后一次独立完成的天文大地测量。再后来,到了明末清初,随着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中国古老的天文学就开始显得落伍了。

那么,近代对子午线每度的弧长又是怎样测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