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庄稼

(1962年12月11日)

今年上半年百日大旱,秋田直到小暑后十天尚未下种。幸喜好雨连连。按节令虽然迟了,但各样秋庄稼人们都种下。若不是中秋节前的几十天大旱,秋田定要大大丰收。

棉花后来长的很好,但因整枝未做,加之偷摸严重,使产量仅达一二十斤。若管理好的话四五十斤没问题。红薯因干旱造成大量缺苗,使产量不高。一般缺苗少的亩产都在2000斤左右,只要保住苗的红薯还是高产而稳收的庄稼。

有人说,今年太岁在东北,主收角荚田。但黑豆因迟种,亩产约10斤;绿豆还不差,亩产60余斤。足见这种说法是迷信,不是经验。糜子和谷,集体的因地薄肥少,没锄好,亩产四五十斤。自留地的亩产在200斤上下。“锄成的秋”这话真有道理。“二十三应了点”只是那样说。“立秋十八天,有墒抢种莫嫌迟”的说法是正确的。“白露不出头,拔的喂了牛”这话不可信。特别是谷,种的虽迟产量仍然不低。谷的白穗不是由于露水,而是因为种子带病。返青也不是地壮墒饱,恐怕也是病虫危害。

荞麦种的适时,但亩产仅20斤。主要是受了风和霜的害,产量太不稳定。

(集体的亩产“四五十斤”,自留地的亩产“200斤上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锅饭”的深层次弊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就从打破“大锅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