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鲜蛋

(1960年11月16日)

鲜蛋是一种重要的外贸物资。它能换回许多的钢材和机器。鲜蛋收购任务能否完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信誉,关系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成败大局。原来的鲜蛋收购,只是供销和商业部门的正常业务。而1960年的跃进计划,单靠往年收购鲜蛋的办法是完成不了任务的,因此,这项工作便成了1960年的一项极为主要的工作。从夏收前后开始,一次比一次紧张。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高潮期了。在这一工作当中出现了许多新奇的事情和有关贯彻政策的一些问题,在人们思想上有些混乱,应该有所澄清。(明察秋毫,亡羊补牢。)

刚开始任务并不明确,并未落实到大队,更未落实到小队和户。后来将任务分配到大队和小队,小队又分配到养鸡户。全路井大队,鲜蛋收购任务是1300多斤。每人半斤多,每户2斤多。干部们认为根本完不成,只是说说而已。小队也只是按养鸡户的鸡数分配了任务,号召完成任务罢了。上边催得紧了抓一下,多卖些;催得慢了少卖些,不催了不卖了。

后来一次比一次紧,看来成了正经事,干部也就越逼越紧。原来一个鸡蛋5分钱,收购牌价每斤5角8分,也不相上下。但任务一紧,养鸡户有任务,赚不到钱还受不少气,不如没养鸡的农户清闲安然不受气。便出现了藏鸡、卖鸡甚至杀鸡的现象。养鸡户说:“养个鸡真受气,干部天天要鸡蛋。不喂鸡多清闲,鲜蛋任务他不管。”4队勤才家的16只鸡、云亭家的8只鸡全卖光了。同雷家在国庆节把母鸡卖了,只剩下公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我为了响应号召多养鸡,便要花钱买鸡。母亲和菊兰都不同意。会场讲的再多,要社员大量养鸡,但养鸡数却继续减少,全大队减少了一半以上。我硬着头皮,以5角钱买了只鸡娃。由于自己日夜忙大队的事,顾不上管,结果竟被猫吃了。母亲借口怕猫又来吃鸡,便把一只母鸡没敢卖,却给了女家。

鲜蛋收购任务按养鸡数分不下去了。干部又给学校分任务,要老师给学生动员,要求学生交售爱国鲜蛋。有的学生便向他妈他婆要鸡蛋,有的要不下,便悄悄拿。没有办法,队里只好按人按户分鲜蛋任务。你若说“没有鸡”,干部便说:“政府号召大量养鸡,只怪你不养鸡,不买鸡。不能怪别人,也不能怨干部。”

当压倒一切的“三秋”工作紧张时,鲜蛋的工作更紧了。鲜蛋按人按户一分,不管你如何找下的蛋,只要完成任务就好。这样,鲜蛋便出现了黑市买卖。再加上口粮标准一低,产妇、孕妇、病人、老人、婴儿都需要鲜蛋来作营养品,黑市的鸡蛋价便由每个5分涨到一角、二角、五角,最后涨到一元两元了。我为了完成任务,先后从高雨社那儿买了一个,四角钱;万林妈那儿一个,五角钱;侯子轩那儿一个,一元钱。另外,也有人拿馍换的,柿子换的,油换的,布票、粮票换的。形形色色,百古十样,五花八门。

干部收购的方法,也各式各样。有大会小会讲的,有登门说服动员的,也有让社员先交鲜蛋,后领饭吃饭的。也有由队里专门记工分,派人出外买鸡蛋的。有人回来买到百二八十的,也有买下十个八个的,也有买下一个两个的,也有一个也买不到的。甚至有把车子和人被当地人挡住的。路井大队就挡下了县北用来换鲜蛋的二三百斤柿子的人和车车。形形色色,啥事都有,东跑西窜,人心慌慌,直接影响了生产。

为了完成鲜蛋收购任务,大队小队开的会不知开了多少回,仅公社开的全体干部的鲜蛋收购评比大会就有三次。当时的鲜蛋收购比什么都重要。最后的一次是1960年11月14日晚上开的,规模和声势都很大。为了完成任务,大队小队的干部,想尽了各式各样的办法。派人在外买回的鸡蛋,有的按户按人摊钱。群众说:“这和国民党的派差事、派款子一样。”有的队为了避免社员的不满言论,干脆从队里的副业收入中开支了钱。为完成任务而额外花的钱,仅路井大队就花了4820元。其中社员约1000元,小队2618元,大队1202元。如果把小队派人出外买鸡蛋所记的工分再算上,那就更多了。此时,资本主义又抬头,党的威信受摧残。令人可笑,让我瞪眼。

公社也下了明令制止黑市活动,但很难有效果。依我看,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其次穷追是谁高价卖鸡蛋。再次是大力提倡养鸡,增加蛋源。要不然这混乱的局面真难办,今后的工作更难搞。

(据说,当时收购鲜蛋是为了归还抗美援朝时所欠苏联的外债。这篇笔记,生动而真实地记载了陕西关中农村收购鲜蛋时发生的可笑、可叹、可悲的奇闻异事,令人欲哭无泪,欲笑无声,欲说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