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林在哪里

中国现在以芳林来命名市、县、镇的,还没有,以芳林作为行政村名称的,有七处,分别是江西省万载县潭埠镇芳林村,福建省漳浦县石榴镇芳林村,四川省德阳市冯店镇芳林村,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青龙镇芳林村,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村头镇芳林村,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芳林村,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济阳乡芳林村。

但是,中国历史上确实有过一个“芳林镇”,她就是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芳林村的前身。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在1084年成书的《资治通鉴》记载道:宋开宝三年(970年)九月,潘美等讨南汉,兵至芳林,进剿贺州。

南宋著名历史学家即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李焘(1115年-1184年)在1154年40岁时始著其代表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写道:开宝三年(970),潘美征南汉,“王师拔冯乘,前锋至芳林”。说军队从冯乘开拔,先锋到了芳林,冯乘即现在的贺州市富川县。

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芳林渡”一条,上写道“芳林渡,在广西贺县北。旧有芳林镇在其上。宋潘美伐南汉,兵至芳林,即此”。又有“芳林街”一条,记为“在贺县西北,接富川县界。”(现在的钟山县、富川县在古时曾共划为一个县,芳林与现在的钟山县羊头镇相接)。

这个芳林也就是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的芳林,在流经贺州八步的贺江上游不远之处,背靠山岭,临江与石牌河穿淌其间,如今是一个被人誉为山环水秀、地肥人杰的地方。

芳林在南岭的潇贺古道上

潇贺古道的“潇”,指潇水,是长江流域干流湘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古名深水,又名营水,东晋以后改名潇水,因其水流青绿幽深得名,流经湖南江华、江永、道县等,北流到湖南永州市,从苹州入湘江。“贺”指贺江,古称临水,贺水、临贺水,因流经广西贺州而得名。潇贺古道指的就是秦汉时期开辟的,湖南潇水连接广西贺江的水、陆路通道,自秦汉直至唐初一千年间,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原文化与楚越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岭南在南岭之南,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群山峻岭不是很高,朝南起伏如波涛汹涌,毛泽东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就是对南岭的经典描述。五岭是南岭里的代表性山脉,包含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芳林就在萌渚岭南麓山峰大桂山、姑婆山的连绵群山环抱而成的八步平原、盆地中。

潇贺古道绵延千里,翻山涉水,穿过都庞岭与萌渚岭交界处,像珠链一般串联起沿路的无数大城小镇。“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修建于秦朝时期的“新道”,即在原有民间通道的基础上加以整修、拓展,这是自湖南江永——谢沐关——黄龙(富阳)——古城——临贺(贺街),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潇贺古道之西道,其中富川古城是陆路与水路的交接点,西道在此分成水路和陆路,水路乘船经八步直达贺街古城,陆路沿江而下在西湾水深河窄处先乘船渡过贺江经羊头、民田,在芳林建码头乘船及架设芳林木桥渡过牌水(现在叫沙田河)然后直奔贺街古城与水路汇合。另一条是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桂岭通楚古道,连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大圩,经八步区的开山镇到达桂岭镇,再通过桂岭河——大宁河水路到达贺街古城,这就是潇贺古道的东道,1931年1月14日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3500多人由湖南江华经潇贺古道到达桂岭张公庙进行为期4天的驻扎整编后由鹰扬关东进,与江西中央红军会合,走的就是潇贺古道的东道,现在大宁到桂岭还有8公里保存得较好的古道。潇贺东道与潇贺西道这两条道路在临贺古城(今贺街)汇合,然后乘大船顺贺江直下,向东直通珠江到达广州。

基本上顺着水道的方向,在陆上也修筑有道路,人们称之为驿道,乡下人则称驿道为“官马大路”、驿路,是中国古时为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员和往来的官员通行而修筑的大路,也是用于运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通道,路宽1米至1.5米不等,多为鹅卵石、片石和碎角石铺成,也有用青石块铺垫而成的,鹅卵石路面是为了使送信官兵骑的马的马蹄或乘坐的马车的轮子不陷进泥土里以免耽误时间,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蜿蜒曲回于巍峨的山脉丘陵之间。驿道每隔一塘路设一驿站,乡下人叫驿站为信站,是古代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芳林为临贺北上的第三塘,旧《贺县志》记芳林为“芳林塘”。驿站还筑有烽火台,乡下人称烽火台为“大烟囱”,是一座用青砖或石块砌起来的高台,当遇到敌情发生时,白天则施烟,夜间则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的一种传递消息的方式。我国从周朝起就设有烽火台及邮驿用来传递军事情报,至汉朝每30里为一塘路置驿站,由太尉执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时,从民田石子岗村经芳林街到贺县第二高中的鹅卵石路、青石桥还是常见的,芳林大榕树就是在后来废弃的烽火台上长出来的,其树根里包着的古代青砖现在还尚依稀可见。

芳林,她曾是潇贺古道的一座驿站所在,是潇贺古道的一个渡口,古称芳林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转眼已逾千年。

芳林在贺江与沙田河交汇处

贺江的最上源段,叫富江,也称富川江,古名临水,发源于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乡的茗山,其河源段为麦岭河,从石狮村穿岩起,自北而南,经城北、富阳、富阳镇,汇聚东西两岸溪流之水注入龟石水库,经水库下泄钟山县城厢镇、钟山镇、羊头镇至平桂区西湾镇,富江段终止,然后沿东南方向流入八步区境,再流经八步、莲塘,至贺街大鸭村,这段河面,历史上称临江,在贺街大鸭村的浮山与大宁河(大宁河又称桂岭河,历史上称贺江、贺水,发源于开山乡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圩、新圩交界的萌渚岭。向东南流经开山、桂岭等乡镇,这段河面称桂岭河,后流经大宁、黄洞、贺街等乡镇,这段河面称大宁河。)汇入后河水大增,称作贺江,向南流经步头、信都、仁义、铺门等乡镇,于铺门镇车龙村陈屋流出贺州市境,流入广东省封开县,在广东封开县古称封溪水、封水,以碧绿幽深闻名,为珠江流域干流西江的一级支流,自北向南在封开县城区江口镇汇入西江。贺江全长351公里,其中广西境内236公里,广东境内115公里。历史上,贺江曾是贺、富、钟地区经广州至港、澳的运输大动脉。据清嘉庆《广西通志》记载:“临水可通巨舰。”民国时期,富江干流的水路运输较为发达,可通行6千斤至1万斤的载重民船。由富川县内古城街(丰水期可上至富川县城)顺流至钟山,经贺县、信都、封开进入西江航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在富江干流的上游拦河筑坝,流量减少,航运时断时续。1958年修建龟石水库,江水淼淼荡荡,碧波万顷,潇贺古道上的水路与陆路交接点——有400年历史的富川古城街,现已被淹没于龟石水库。

20世纪60年代后期,贺江先后兴建起龟石、蒋家、东风、黄石、芳林、八步、厦岛、合面狮、云腾、龙江等拦河坝,由于缺乏过闸设施和部分过闸设施不完善导致贺江全线断航,船舶运力逐渐下降,航运中断,现只在广东段有船舶运输。

沙田河,又名马峰河,古称牌水,发源于沙田镇新民村的石牌尾,流经沙田、狮南、狮洞,中回,在逸石村与发源于狮东村小冲的大盘河汇合后往东流经龙井、马峰、马东、道东、田厂等村,在芳林汇入贺江。据《贺县志》记载:“沙田鲁班冲水、牌水、桂山水合流至芳林注入临江”。

芳林位于两河交汇处,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河水冲积土壤,勤劳的芳林人种植出质优量大的黑甘蔗、水稻,培育出享誉天下的芳林马蹄,还在此诞生了名扬天下的临江中学。

然而几乎同时出现的芳林街与八步街,它们后面的发展却不可同日而语。贺州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辽阔的地域蕴藏着丰富的锡、钨、铜、铅、锌、金、锰、铁、煤、水晶、大理石等地下矿藏,尤以锡居多,如水岩坝、路花、里松、五拱水、白面山、新村等地的锡都非常出名,这些地方的锡矿埋藏浅,含量大,品位高,成色好,易提炼。据现在能够查到的文字记载,贺州锡矿的开采,至少从宋朝开始,但那时我国是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农业、手工业社会生产模式,对锡等矿物需求不大,也少有外销,到清朝末叶,随着国门被列强轰开,锡、铅、锌、金、锰等矿的开采规模、产量才日渐庞大,贺江这条黄金水道终于日益繁忙起来。相传在清朝嘉庆末年,广东人到贺州开采锡锭及收购、交换其他产品的客商,总是走到路程的一半时先歇歇脚,再到水岩坝、里松、白面山等矿点,后来人们便在歇脚的地方搭起馆舍遮风避雨、小憩和住宿了,这个地方就是今天黄田镇的路花村,因此也叫半路,而流经路花在莲塘注入贺江的马尾河因河岸两旁长年采矿,泥土流失,河床塞满淤泥,河水浅通不了大船,人们出货进货全靠肩挑手提,到了清朝道光中期,便感到路花地盘狭窄,没有发展余地,于是迁到黄田镇的竹山脚建铺面八间,人称为“八铺”,由于“八铺”没有修筑公路,无河流经过,客商们仍感此处经商不便,于是在清咸丰元年也就是1851年从竹山脚又迁到临江河畔,每个铺面建一个小码头,共建起八个小埠头,在此卸下从广东、港澳运进来的盐、煤油、香皂等日用百货,再装上锡锭、锌锭等矿产品和其他农产品、山货运到广东、港澳、东南亚,所以也称这种小埠头为盐埠。商人们在这盐埠边又盖起八间铺停放货物和作为休息、住宿的铺面,但因地势低,稍下大雨河水就漫灌上来,河水退后则留下满街的淤泥、河沙,这就是今天八步沙街的雏形和由来,因建在咸丰元年,后来为了纪念咸丰的缘故罢,又叫咸丰街。民国时炼出的锡锭,击之则有清音,故有“八步响锡”之称,通过贺江水路远销港澳、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八步亦有“锡都”之美誉。

在八步街开始出现的时候,芳林的沈锡富、蒋道德等几户人家也是在1850年左右开始在芳林古驿道两侧建铺面,俗称上半截街,街道路面就是错落有致的鹅卵石。几十年后,黄玉堂又接着往牌水边芳林码头方向建街,俗称下半截街,用黛绿色的大青石铺路面,曾几何时,整条街两边青砖绿瓦,商铺林立,南来北往,卖草药的、山货的,打铁的,开诊所的,等等,亦曾商贾云集。但虽同是平原地带,然此街非彼街,八步街以后成了八步镇,再以后成了贺州市,芳林街还是那条芳林街,究其原因,主观、客观众说纷纭,但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就是水。芳林位于两河汇合处,贺江大,水急,沙田河又叫砂子河,水小,水缓,两河交汇时,两条江河携带的泥沙便在水缓的这边慢慢沉淀下来,君不见芳林街码头一侧的三角洲越长越大,芳林村这边的河床越来越浅,每年枯水期,从芳林岸边几乎可以卷起裤脚走到河中间,而河的另一边仍可通船。实际上,相对于八步来说,八步属低洼地,芳林属高墩,每年雨季,洪水常漫上八步街头,八步沙街必淹,但临江河这边的夏良、芳林仍安然无事。1994年八步爆发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整个八步几乎都给淹了,芳林前面的夏良村也给淹了,连芳林薛屋也给淹了有三四尺深的水,人站在芳林老塘寮那里,可以看到洪水直往薛屋方向奔腾而去,薛屋的村民都到芳林小学避水躲灾。

所以,因为水浅,秦始皇选择芳林做渡口,然后架桥过牌水直奔贺街与水路汇合后直下广州。因为水深,商人选择八步做码头,往上可通古城,往下直达南洋。芳林,兴也于水,滞也于水,也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