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彝尊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 (清)朱彝尊著 叶元章 钟夏选注
- 4字
- 2021-08-31 16:55:04
賦選 一篇
水木明瑟園賦 并序
僕生平不耐作賦,雖以賦通籍〔一〕 ,非稱意之作不存也。康熙甲申八月,陸上舍貽書相要〔二〕 ,過上沙别業〔三〕 ,遂泛舟木瀆〔四〕 ,取道靈巖以往〔五〕 。抵其閭〔六〕 ,則吴趨數子在焉〔七〕 。愛其水木明瑟〔八〕 ,取以名園〔九〕 。上舍延賓治具〔一〇〕 ,飲饌豐潔,主客醉飽,留七日乃還。念勝引之難再也〔一一〕 ,成賦一篇。先民有言〔一二〕 :“人各有能,有不能〔一三〕 。”賦非僕之所能也。辭曰:
度十畝之地〔一四〕 ,葺宅一區〔一五〕 。沚有阡而可越〔一六〕 ,潬分沙而不淤〔一七〕 。翦六枳而楗藩〔一八〕 ,因雙樹而闢閭。嘉水木之明瑟,愛徑畛之盤紆〔一九〕 。山有穴而成岫,土戴石而名岨〔二〇〕 。礐兩判而得路〔二一〕 ,萼四照兮盈株。園之主人則陸生稹也,匪聲利是趨〔二二〕 ,惟古訓是茹〔二三〕 。鼓枻而吟〔二四〕 ,帶經以鉏〔二五〕 ;不隱不仕,無礙無拘。良辰既撰〔二六〕 ,爰遣莊奴〔二七〕 ,筆疏告吾〔二八〕 :商飇乍肅〔二九〕 ,赫暑早袪。葵傾芳步〔三〇〕 ,柰秀華芙〔三一〕 。桂英粟綻〔三二〕 ,皁莢條麤〔三三〕 。苕縛厥帚〔三四〕 ,鐮刈其蕪〔三五〕 。井汲缾綆〔三六〕 ,牀轉轆轤〔三七〕 。靡塵不滌〔三八〕 ,靡穢不除。可以譚讌〔三九〕 ,可以歌歈〔四〇〕 。夫子惠顧,跂屩無虞〔四一〕 。於是竹垞一叟〔四二〕 ,誕發僧廬〔四三〕 ,遵彼横塘〔四四〕 ,津逮岑隅〔四五〕 ,風搪傘竹〔四六〕 ,日漏衣袽〔四七〕 。亦有同調數子〔四八〕 ,素心相於〔四九〕 。水抽其帆,陸柅其車〔五〇〕 。不速而集〔五一〕 ,語笑軒渠〔五二〕 。離坐貫坐〔五三〕 ,或跏或趺〔五四〕 。生也敕中廚〔五五〕 ,刲兩羭〔五六〕 。誡食饌之次第〔五七〕 ,傳方法于膢朐〔五八〕 。乃羹乃瀹〔五九〕 ,間以 腒〔六〇〕 ,蔌則有蒲〔六一〕 ,鮓則有葅〔六二〕 。擘翠房之鮮菂〔六三〕 ,剥紫芡之員珠〔六四〕 。旋棊改令〔六五〕 ,覆斗傾盂〔六六〕 。倒季路之十榼,慕宣尼之百觚〔六七〕 。生起避席〔六八〕 ,顔色敷愉〔六九〕 。稱園雖小,聊可以娱。夫子賦之,可歟,否歟?叟曰:可哉,吾思魯鈍〔七〇〕 ,毋疾而徐〔七一〕 ,於焉閉關納屨〔七二〕 ,自晨及晡〔七三〕 。拂几案,屏氍毹〔七四〕 。挹勺水〔七五〕 ,注蟾蜍〔七六〕 。默聳羸肩,潛捋短鬚,雖有千慮,終成一愚。譬諸奏事四足而非馬〔七七〕 ,書券三紙而無驢〔七八〕 。爾乃舍左思之席溷〔七九〕 ,投鍾繇之筆柎〔八〇〕 。循蘭陔〔八一〕 ,踐椒塗〔八二〕 。躡聽雨之樓梯〔八三〕 ,登升月之窗 〔八四〕 。流覽帷林,蕩漾方壺〔八五〕 ,心傾意寫〔八六〕 ,志豁神攄〔八七〕 。留宿宿兮信信〔八八〕 ,忽便便兮諸諸〔八九〕 ,而曰:猗兹園之怡曠兮〔九〇〕 ,經夫差之故都〔九一〕 。駐我馬于高岡兮,想越來之師沼吴〔九二〕 。傷西子之不作兮〔九三〕 ,徒憑弔于交衢〔九四〕 。聆寶屧而聲銷兮〔九五〕 ,剩紅心之草鋪〔九六〕 。嗟宫牆流水之入兮,驗妖夢之非誣〔九七〕 。既上山而下山兮,復自田而之湖。回瞻巖椒之夕陽兮〔九八〕 ,掛霄漢之浮圖〔九九〕 。逼茶隖之葱青兮〔一〇〇〕 ,占稻田之豐腴。耘雖資乎疆以兮〔一〇一〕 ,穫免發彼租符。眺松臯之明秀兮〔一〇二〕 ,步衡薄而踟蹰〔一〇三〕 。辭八門與七堰兮〔一〇四〕 ,遠肥膩之姑蘇〔一〇五〕 。望之叢叢蓊鬱〔一〇六〕 ,即之羅羅清疏〔一〇七〕 。既外隈而内隩〔一〇八〕 ,亦前渻而後沮〔一〇九〕 。磴希偪側〔一一〇〕 ,丘不崎嶇。澗無飲虎,穴少潛狙〔一一一〕 。石梁緩度,坦坦舒舒〔一一二〕 。春則桃殷李縞,夏則筍白櫻朱。薔一丈兮爛漫,香五木兮紛敷〔一一三〕 。架層闌之曲录〔一一四〕 刺不慮夫牽挐〔一一五〕 。又有同心宿蕙〔一一六〕 ,並蒂新蕖〔一一七〕 。未八月而剥棗〔一一八〕 ,先九日已囊萸〔一一九〕 。野芳斷兮復續〔一二〇〕 ,湛露晞兮更濡〔一二一〕 。訝鵁鶄之撲鹿〔一二二〕 ,縱烏鳥之畢逋〔一二三〕 。喈喈楚雀〔一二四〕 ,泛泛江鳧〔一二五〕 。雀則有鷇,鳧則有雛〔一二六〕 。翠羽定巢而不去〔一二七〕 ,文鱗在藻而忽徂〔一二八〕 。非無牛宫豚栅〔一二九〕 ,麋罞兔罝〔一三〇〕 ,羝藩鹿砦〔一三一〕 ,雉艾雞笯〔一三二〕 ,螃蟹設籪〔一三三〕 ,鱣鮪施罛〔一三四〕 ;寧寬便了之僮約〔一三五〕 ,而免責其辛劬〔一三六〕 。彼玉山之仲瑛〔一三七〕 ,暨光福之良夫〔一三八〕 ,連峯列岫,夾澗通澞〔一三九〕 ,豈若斯之一丘一壑〔一四〇〕 ,不見其隘而祗見其有餘。且客獨不聞兹園經理之初邪〔一四一〕 ?曩有高士〔一四二〕 ,蜚遁山嵎〔一四三〕 。履穿東郭〔一四四〕 ,面垢左徒〔一四五〕 。垂蘆簾于紙閣〔一四六〕 ,然篛葉于瓦壚〔一四七〕 。朋慵迎兮勿送,户罷闔而不逾〔一四八〕 。柏雖生兮上槁,桐已疈而無膚〔一四九〕 。斯人去兮猿鶴散,幸茅亭之尚在。對魚幢之咫尺〔一五〇〕 ,而轉覺其空虚。生乃取介白之遺字〔一五一〕 ,吾鄉徐高士白,舊居于此。上舍請崑山徐吉士昂發大書“介白之亭”扁,縣之。 縣擘窠之大書〔一五二〕 。志先民之軌躅〔一五三〕 ,作後學之範模。豈非仁心仁術,視富貴利達買宅者攸殊〔一五四〕 !今吾與諸子,飲食宴樂于此,倡予和女〔一五五〕 ;安知後之游者,覩題壁之作,不曠世而相感〔一五六〕 ,誦清風之穆如〔一五七〕 ?重爲告曰:四坐莫諠,吾言不渝〔一五八〕 。諸君卜築〔一五九〕 ,近在郊郛〔一六〇〕 ;吾獨寥寥,栖小長蘆〔一六一〕 。目極百里,何山可居〔一六二〕 。相生之宅,其樂只且〔一六三〕 。兄分布被〔一六四〕 ,母御板輿〔一六五〕 。婦采蘋而采蘩〔一六六〕 ,子耕菑而耕畬〔一六七〕 。烹泉則京挺都籃並載〔一六八〕 ,入市則修琴賣藥非迂〔一六九〕 。郊關一舍而近津渡,扁舟可呼;行不苦于趦趄〔一七〇〕 ,策不藉乎翼扶〔一七一〕 ;我舟弗勞,我僕免痡〔一七二〕 。訪翠墨而椎拓〔一七三〕 ,搨黄卷而流輸〔一七四〕 。凡靈威所守〔一七五〕 ,唐述之儲〔一七六〕 ,莫不籤題置笥〔一七七〕 ,裝界開圖〔一七八〕 。《爾雅》釋寓齸之屬〔一七九〕 ,《離騷》箋草木之疏〔一八〇〕 ;僕雖耄矣〔一八一〕 ,耽與道俱〔一八二〕 ,奇文疑義〔一八三〕 ,猶冀相須〔一八四〕 。友直友諒〔一八五〕 ,爲德不孤〔一八六〕 。思載家具,旁生層櫨〔一八七〕 ;卜鄰晨夕〔一八八〕 ,我與爾夫。
【注釋】
本賦作於康熙四十三年(一七〇四)。“水木明瑟園”,陸稹園林名,可參注〔二〕、注〔七〕。
〔一〕通籍:古代記名於門籍,可出入宫門,後因稱作官爲通籍。籍,二尺長之竹片,上載姓名、年齡、身份等,掛於宫門外,以備出入時查對。《漢書·魏相傳》:“(霍)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宫。”杜甫《夜雨》詩:“通籍恨多病,爲郎忝薄游。”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竹垞以布衣應“博學鴻詞”科,試《璿璣玉衡賦》,得以授翰林院檢討,故云“以賦通籍”。
〔二〕上舍:宋代太學生有上、内、外舍之分,上舍最高。清代因之稱監生。“陸上舍”,即陸稹(zhěn),字元生。要(yāo):通“邀”。晉陶潛《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三〕過:訪。上沙:地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天平山下(見《蘇州府志》)。别業:即别墅。晉石崇《思歸引序》:“晚節更樂放逸,篤好林藪,遂肥遁于河陽别業。”
〔四〕木瀆:鎮名,在今江蘇省吴縣西南。竹垞當係自嘉興入運河,泛舟至此。
〔五〕靈巖:山名。《嘉慶一統志·蘇州府》:“(山)在吴縣西三十里。”
〔六〕閭:里門。
〔七〕吴趨:原指《吴趨曲》。崔豹《古今注》:“《吴趨曲》,吴人以歌其地。”此指代吴地。數子:據《曝書亭集》卷二十一所載《八月十五日夜陸上舍稹招同張孝廉大受、徐吉士昂發、顧孝廉嗣立、徐上舍惇復、沈秀才翼玩月石湖席上作》詩,數子當指張大受等人。且賦中自注言及徐昂發,“八月十五日”與賦序所云“甲申八月,陸上舍貽書相要”亦符。
〔八〕明瑟:瑩浄。《水經注·濟水》:“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負日俯仰,目對魚鳥,水木明瑟。”
〔九〕名:命名。
〔一〇〕延:引進;接待。
〔一一〕勝引:猶言勝友,或稱有名望的友人。《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廣筵散泛愛,逸爵紆勝引。”注:“勝引,勝友也。引猶進也。良友所以進己,故通呼曰勝引。”
〔一二〕先民:指古代賢人。《詩·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宋朱熹《集傳》:“先民,古之賢人也。”
〔一三〕人各二句:出《左傳·定公五年》,(楚)王孫由于所言。
〔一四〕度(duó):計算;測度。
〔一五〕葺(qì):以茅葦覆蓋房屋。《説文》:“葺,茨也。”“茨,以茅葦蓋屋。”此指修建房屋。一區:一處。
〔一六〕沚:水中小洲。阡:田間小路。
〔一七〕潬(dàn):沙灘。《爾雅·釋水》:“潬,沙出。”郭璞注:“今江東呼水中沙灘爲潬。”
〔一八〕翦六句:語本《後漢書·馮衍傳》:“揵六枳而爲籬兮,築蕙若而爲室。”翦,同“剪”。枳,即枸橘,不能食,以其多刺,用之爲藩。楗(jián),門栓,此有閉塞意。楗亦通“揵”。揵(jiàn),豎立。
〔一九〕畛(zhěn):田間道路。盤紆(yū):盤迴紆曲。唐岑參《酬成少尹駱谷行》詩:“千崖信縈折,一徑何盤紆。”
〔二〇〕岫(xiù)、岨(jū):《爾雅·釋山》:“山有穴爲岫”。“土戴石(即戴土之石山)爲岨。”
〔二一〕礐(què):多大石之山。《爾雅·釋山》:“(山)多大石,礐。”判:分。
〔二二〕匪聲利是趨:賓語倒裝,即“匪趨聲利”。匪,通“非”。
〔二三〕茹:食。《禮記·禮運》:“飲其血,茹其毛。”此引申爲接受,遵循。
〔二四〕鼓枻(yì):叩擊船舷。枻,船舷。一説指楫。《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此所謂“吟”,即指漁父之歌。
〔二五〕帶經以鉏(chú):鉏,通“鋤”。語本《漢書·兒寬傳》:“(寬)帶經而鉏,休息輒讀誦。”
〔二六〕撰(xuǎn):選擇。漢班昭《東征賦》:“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
〔二七〕爰:乃。
〔二八〕筆疏:疏,縷述。此指寫信。《晉書·陶侃傳》:“遠近書疏,莫不手答。”
〔二九〕商飇:秋風。商,古代五音之一,屬音淒厲,與肅殺之秋氣相應,故稱秋季爲商。《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晉陸機《園葵》詩:“時逝柔風戢,歲暮商飇飛。”
〔三〇〕葵傾芳步:狀秋葵傾日之姿,若款移芳步。
〔三一〕柰(nài)秀華芙:謂柰花較芙蓉秀麗。柰,即林檎,又名花紅、沙果,有秋日著花者。謝瑱《和蕭國子詠柰花》詩云:“俱榮上節初,獨秀高秋晚。吐緑變衰國,舒紅摇落苑。”
〔三二〕桂英:即桂花。其花黄,小如粟,故謂“粟綻”。
〔三三〕皁莢條麤:謂皁莢果實豐滿,條條懸垂。麤,同“粗”。
〔三四〕苕(tiáo):葦花,可製作苕帚。厥:同“其”。
〔三五〕刈(yì):割。蕪:叢生雜草。
〔三六〕缾:汲水器。缾,同“瓶”。綆:瓶上之繩索。
〔三七〕牀:井上圍欄。《宋書·樂志·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漿。”一説“牀”係轆轤架(見周祈《名義考》),於義爲長。
〔三八〕靡:無。
〔三九〕譚讌:同“談宴”。
〔四〇〕歈(yú):歌。
〔四一〕跂屩(qí jué)無虞:意謂此行暢適,無須掛慮。跂屩,此指旅行。《莊子·天下》:“後世之墨者多以葛褐爲衣,以跂屩爲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爲極。”《釋文》:“跂與屐同。”屐乃木底有齒之鞋,古人游山常用之。屩,麻草所製之鞋。虞:憂慮。
〔四二〕竹垞(chá):朱彝尊居處之名,在今浙江省嘉興縣梅里鎮南荷花池旁。
〔四三〕誕:發語詞,無義。《詩·大雅·生民》:“誕我祀如何?”僧廬:僧庵,僧房。此言殊費解,抑或竹垞其時妻、子皆喪,以在家僧自謂,即注〔五四〕所引白居易《在家出家》詩意。
〔四四〕遵:沿着。《詩經·豳·七月》:“遵彼微行。”横塘:水名。《嘉慶一統志·嘉興府》:“海鹽塘,在嘉興縣南五里,一名横塘。”
〔四五〕津:渡口。逮:及;連接。岑:小而高的山。
〔四六〕搪:《廣雅》:“突也。”傘竹:傘柄。
〔四七〕袽(rú):舊絮,破布。《易·既濟》:“繻有衣袽。”程頤《傳》:“繻當作濡,謂滲漏也。舟有罅漏,則塞以衣袽。”“日漏衣袽”謂陽光自衣袽間漏灑而下。
〔四八〕同調:本指音樂調子相同,後以喻志趣相投。謝靈運《七里瀨》詩:“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四九〕素心:心地純潔、誠摯。陶潛《移居》詩:“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相於:相親相厚。孔融《與韋林甫書》:“疾動,不得復與足下岸幘廣坐,舉杯相於,以爲邑邑。”
〔五〇〕水抽二句:意謂“同調數子”舟泊車停,分由水陸兩路而來。水,水行。陸,陸行。柅(ní),塞於車輪下之制動木塊。《易·姤》:“繫于金柅。”孔穎達《疏》引馬融云:“柅者,在車之下,所以止輪令不動也。”
〔五一〕速:召致;相約。《詩·小雅·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諸父。”
〔五二〕軒渠:本指兒童舉手聳身欲就父母,後因喻笑貌。《後漢書·蘇子訓傳》:“兒識父母,軒渠笑悦,欲往就之。”渠,通“舉”。
〔五三〕離坐:《禮記·曲禮》:“離坐離立,毋往參焉。”鄭玄注:“離,兩也。”《周禮·大宰·九兩注》:“兩,猶耦也。”據此,“離坐”即成對面坐,或並坐。貫坐:前後而坐。
〔五四〕跏(jiā)、趺(fū):指跏趺坐,佛教修禪方式,即雙足交迭而坐。白居易《在家出家》詩:“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應。”此謂不拘禮數,彼此散坐。
〔五五〕生:指陸稹。中廚:内廚房。語本古樂府《隴西行》:“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五六〕刲(kuī):割。羭(yú):母羊。
〔五七〕次第:次序。
〔五八〕膢朐(lǘ qú):祭祀所用之乾肉,此謂臘肉。
〔五九〕羹:用作動詞,指製羹或進羹。瀹(yuè):指烹茶。鮑照《園葵賦》:“乃羹乃瀹,堆鼎盈筐。”
〔六〇〕 (sōu):乾魚。腒(jū):鳥類肉乾。《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腒,乾雉。鱐,乾魚。”《釋文》:“鱐,本作 。”
〔六一〕蔌(sù):蔬類植物。蒲:水生植物,可編席,嫩者可食。語本《詩·大雅·韓奕》:“其蔌維何?維笋及蒲。”
〔六二〕鮓(zhǎ):加工過的魚類食品。葅(zū):肉醬。
〔六三〕擘(bò):分剖。翠房:喻蓮蓬。也稱“緑房”。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緑房紫菂。”菂(dì):蓮子。
〔六四〕芡:水生植物,其實可食,北方俗稱“鷄頭米”。員:通“圓”。
〔六五〕棊(qí):同“棋”。改令:改换酒令。皇甫松《醉鄉日月·選徒》:“改令及時而不涉重者,酒徒也。”
〔六六〕斗:古代酒器。盂:酒杯。
〔六七〕倒季二句:語本《孔叢子》:“諺云:‘堯舜千鍾,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飲十榼。’”季路,即子路,孔子弟子之一。榼(kē)、觚(gū),皆酒器。宣尼,即孔子。漢元始元年追謚孔子爲褒成宣尼公(見《漢書·平帝紀》),後世因以稱之。
〔六八〕避席:離座起立,表示敬意。
〔六九〕敷愉:和悦。古樂府《隴西行》:“好婦出迎客,顔色正敷愉。”
〔七〇〕魯鈍:遲鈍。
〔七一〕毋:原作“母”,誤。
〔七二〕閉關:閉門。江淹《恨賦》:“罷歸田里,閉關却掃,塞門不出。”納屨(jù):意謂足不出户。屨,麻葛製成的單底鞋。
〔七三〕晡(bū):黄昏。
〔七四〕屏(bǐng):撤除。氍毹(qú shū):毛織細毯。
〔七五〕挹(yì):汲取。
〔七六〕蟾蜍(chán chú):製成蛤蟆形狀的水盂(供研墨、洗筆用)。葛洪《西京雜記》六:漢廣川王發晉靈公冢,“有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盛書滴。”
〔七七〕四足而非馬:據《史記·石奮傳》:漢石建爲人謹慎,任郎中令時,奏事寫馬字,少一勾,後覺之,驚曰:馬蹄四,尾一,合爲五,今缺一,“上譴死矣!”
〔七八〕書券三紙而無驢:語本《顔氏家訓·勉學》:“鄴下諺云:‘博士賣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按:此二句謂撰賦之惶恐,賦文之迂闊,皆謙語,應前“賦非僕之所能也。”
〔七九〕爾乃句:據《晉書·左思傳》:“(思)復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席,坐席。溷(hùn),廁所。
〔八〇〕鍾繇句:據《三國志·魏書·王粲傳》注:“粲才既高,辯論應機,鍾繇、王朗等雖名爲魏卿相,至於朝廷奏議,皆閣筆不能措手。”筆柎(fú),即筆杆。柎,據《説文》段注:“凡器之足皆曰柎。”
〔八一〕蘭陔:語本晉束晳《補亡詩》:“循彼南陔,言采其蘭。”陔,田埂。
〔八二〕椒塗:撒有香料之道路,路之美稱。語本曹植《洛神賦》:“踐椒塗之鬱烈。”
〔八三〕聽雨之樓:水木明瑟園二十景之一。竹垞有《宿陸上舍稹聽雨樓》詩(載《曝書亭集》卷二十二)。
〔八四〕窗 (yú):《廣韻·虞韻》:“窗 ,牀也。”《釋名》:“人所坐卧曰牀。”此當指坐具,故登以望升月。
〔八五〕方壺:古代傳説中之仙山(見《列子·湯問》)。此指月光蕩漾,恍如仙境。
〔八六〕寫:宣洩。
〔八七〕攄(shū):抒發。
〔八八〕宿宿、信信:《詩·周頌·有客》:“有客宿宿,有客信信。”毛傳:“一宿曰宿,再宿曰信。”《爾雅·釋訓》注:“重言之,故知四宿。”此指構思時間之長。
〔八九〕便便(pián)、諸諸:《爾雅》:“諸諸、便便,辯也。”注:“言辭便給。”此指創作時,思如泉湧,文藻贍富警策。
〔九〇〕猗(yì):歎詞。
〔九一〕夫差:春秋時吴王。
〔九二〕越來之師:指公元前四八二年越王勾踐率師攻吴事。沼武:使吴國成爲沼澤,謂滅吴。《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吴其爲沼乎!”
〔九三〕西子:即西施。不作:不能復生。作,興;起。
〔九四〕交衢:四通八達的道路。杜甫《哀王孫》:“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爲王孫立斯須。”
〔九五〕寶屧(xiè):據《姑蘇志》載,吴王夫差建廊而虚其下,令西施與宫女步屧,繞之則響,因名響屧廊。屧,木屐。
〔九六〕紅心草:舊題谷神子《博異記》載:王生夢遊吴宫,聞宫中簫鼓聲,言葬西施,應詔作輓歌,歌云:“連江起珠帳,擇地葬金釵。滿路紅心草,三層碧玉階。”
〔九七〕妖夢:據《吴越春秋》載,吴王夫差假寐於姑蘇之臺,得夢以告公孫聖,使占之。聖據夢狀,詳之以“越軍入吴,伐宗廟,掘社稷”,夫差怒而殺之。後果驗言。
〔九八〕椒:山頂。詳後《河傳》詞注〔四〕。
〔九九〕浮圖:即浮屠,梵語“塔”之音譯(正確音譯應爲“窣堵波”)。
〔一〇〇〕逼:迫近。茶隖:山名。《嘉慶一統志·蘇州府》:“金山,亦天平(山)支隴。《縣志》:‘初名茶隖山,晉宋間鑿石得金,易今名。’”
〔一〇一〕資:憑借;依賴。疆以:奴隸;農奴。此指佃農。《詩·周頌·載芟》:“侯彊侯以。”朱熹《詩集傳》:“彊,民之有餘力而來助者”,“能左右之曰以”,“若今時傭力之人,隨主人所左右者也。”吴闓生《詩義會通》:“彊即‘疆’字。”
〔一〇二〕皐(gǎo):岸,水旁高地。
〔一〇三〕衡:通“蘅”,香草。薄:草木茂密(之處)。曹植《洛神賦》:“步蘅薄而流芳。”
〔一〇四〕八門、七堰:皆當地風光。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題(蘇州)郡樓》詩:“半酣憑欄起四顧,七堰八門六十坊。”《吴越春秋》:“(子胥)造大城(即姑蘇城),周迴四十七里,陸門八,以象天八風。”
〔一〇五〕肥膩之姑蘇:語本白居易《和錢華州題少華清光絶句》:“自笑亦曾爲刺史,蘇州肥膩不如君。”
〔一〇六〕蓊(wěng)鬱:草木茂密貌。
〔一〇七〕即之:接近它。羅羅:開朗。《世説新語·賞譽》下:“司馬太傅爲二王目曰:‘孝伯(王恭)亭亭直上,阿大(王枕)羅羅清疏。’”
〔一〇八〕隈(wēi):灣曲之處。隩(ào):水涯深曲處。
〔一〇九〕渻(shěng):前邊有水流過的山丘。《爾雅·釋丘》:“水出其前,渻丘;出其後,沮(jǔ)丘。”
〔一一〇〕磴:石階。希:少。偪側:迫近,引申爲狹隘。杜甫有《偪側行贈畢曜》詩。
〔一一一〕狙(jū):獼猴,一説爲蛇。相傳其地無蛇、虎、雉(見《江南通志》),賦或本此。
〔一一二〕坦坦:寬平。舒舒:寬緩。
〔一一三〕香五木:泛稱多種香樹。語本古樂府:“ 毺 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見《古詩源》卷三)紛敷:分張盛開貌。潘岳《西征賦》:“華實紛敷,桑麻條暢。”
〔一一四〕曲录:輮木屈曲貌,指薔薇之花欄。
〔一一五〕刺不慮夫牽挐(rú):即“不慮刺牽挐”之倒裝(因有“層闌”遮隔故),乃反用唐儲光羲《薔薇》詩:“高處紅鬚欲就手,低邊緑刺已牽衣。”
〔一一六〕蕙:香草。“宿蕙”,相對於“新蕖”,謂越年或多年生。
〔一一七〕蕖:芙蕖之省稱,即荷花。
〔一一八〕剥(pū):通“撲”。《詩·豳風·七月》:“八月剥棗。”朱熹《詩集傳》:“剥,擊也。”
〔一一九〕九日:指九月九日。吴均《續齊諧記》:“桓景隨費長房游學,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南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繫臂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鷄犬羊一時暴死。……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囊:用作動詞,指佩囊。
〔一二〇〕野芳:野花。
〔一二一〕晞:乾燥、蒸發。《詩·秦風·蒹葭》:“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濡:沾濕。
〔一二二〕鵁鶄(jiāo qīng):水鳥名。撲鹿:象聲詞,拍翅聲。亦作“撲漉”。楊萬里《春寒早朝》詩:“每聞撲鹿初鳴處,正是䰒鬆好睡時。”
〔一二三〕畢逋:鳥尾摇動貌。《後漢書·五行志》:“桓帝之初,京都童謡曰:‘城上烏,尾畢逋。’”
〔一二四〕喈(jiē)喈:鳥雀和鳴聲。《詩·周南·葛覃》:“黄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朱熹《詩集傳》:“黄鳥,鸝也。”陳奂《詩毛氏傳疏》:“黄鳥一名楚雀。”
〔一二五〕泛泛:漂浮貌。語本《楚辭·卜居》:“將泛泛若水中之鳧(野鴨)乎?”
〔一二六〕鷇(kòu):待哺食之燕雀幼鳥。《爾雅·釋鳥》:“生哺,鷇。”雛:出生後能啄食的幼鳥。《爾雅·釋鳥》:“生噣,雛。”
〔一二七〕翠羽:指代美麗的鳥。唐裴夷直《送王績》詩:“翠羽長將玉樹期,偶然飛下肯多時。”
〔一二八〕文鱗:魚之鱗紋,此指代魚類。徂(cú):往;游走。
〔一二九〕非無:直貫至“施罛”句。牛宫:牛欄。《越絶書·吴地傳》:“桑里東,今舍西者,故吴所畜牛羊豕鷄也,名爲牛宫。”
〔一三〇〕罞(méng):捕麋之網。《爾雅》:“麋罟(gū)謂之罞,兔罟謂之罝(jū)。”
〔一三一〕羝(dī):公羊。砦(zhài):同“寨”。
〔一三二〕艾(yì):通“刈”,此指割草布置捕雉場地。潘安《射雉賦》注:“射者聞有雉聲,便除地爲場。”笯(nú):鳥籠,此指鷄籠。
〔一三三〕籪(duàn):插入河流以攔捕魚蟹之葦栅竹栅。此句謂爲捕蟹而設籪,下句言爲捉鱣而施罛。
〔一三四〕鱣(zhān):即鰉魚。鮪(wěi):古時稱鱘、鰉魚爲鮪。罛(gū):大的魚網。
〔一三五〕便了:漢王褒幼僕之名,褒曾爲其訂立明確職責範圍之《僮約》(見《藝文類聚》卷三十五、《古文苑》卷十七)。此處指稱陸稹之僮僕。
〔一三六〕辛劬(qú):勤勞。此句謂免其辛勞之責。
〔一三七〕玉山:顧仲瑛有園林别墅名“玉山佳處”(見楊維楨《玉山草堂記》)。仲瑛:元顧阿瑛(《嘉慶一統志》卷八〇作“顧德輝”)之字。阿瑛輕財結客,豪宕自喜;中年折節讀書,築别業於茜徑,一時名士每往其家(見《江南通志》)。
〔一三八〕良夫:明徐達左之字,居太湖之濱光福市(鎮名,在今蘇州市西光福山下),闢“耕漁軒”以延名士,其品行類乎顧仲瑛。
〔一三九〕澞(yù):《爾雅》:“陵(大土山)夾水,澞。”
〔一四〇〕一丘一壑:隱居之處,亦指胸襟。此謂陸稹與阿瑛、良夫園林相近,人品相同。語本《世説新語·品藻》:“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一四一〕經理:治理;修築。
〔一四二〕曩(nǎng):往昔。高士:指徐白,見後竹垞自注。
〔一四三〕蜚遁:即肥遁,謂隱居避世。《易·遁》:“上九,肥遯(即遁),無不利。”孔穎達《疏》:“肥,饒裕也。……心無疑顧,是遯之是優,故曰肥遯。”嵎(yú):山曲。
〔一四四〕履穿東郭:《史記·滑稽列傳》:“東郭先生敝履不完,行雪中,足盡踐地。”
〔一四五〕面垢左徒:屈原曾任楚懷王之左徒,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稱:“(屈原被放逐後)被髮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
〔一四六〕蘆簾:蘆葦所編之簾,紙閣:以藤皮繭紙糊製之小門。白居易《香爐峯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詩:“來春更葺東廂屋,紙閣蘆簾著孟光。”又《漢書·公孫弘傳》“東閣”注:“閣者,小門也。”
〔一四七〕然:同“燃”。篛:同“箬”,竹之一種。
〔一四八〕罷闔:謂門不關閉。
〔一四九〕疈(pì):同“副”,剖開。膚:指樹皮。
〔一五〇〕魚幢:觀魚或垂釣之棚狀建築。幢,構木爲亭,有六角,略如穹廬,可移動。
〔一五一〕介白:徐白之字,見自注。
〔一五二〕縣(xuán):同“懸”。擘窠(bò kē):原指篆刻印章時分格書寫以便分佈匀稱,此指大字。擘,分。窠,格。顔真卿《乞御書天下放生池碑額表》:“緣前書點劃稍細,恐不堪經久,臣今謹據石擘窠大書一本,隨表奉進。”
〔一五三〕志:記。軌躅(zhú):車之轍迹,喻古人遺規。躅,足迹。
〔一五四〕攸(yōu):語助詞,無義。殊:不同。
〔一五五〕倡:亦作“唱”。此句謂彼此作詩倡和。女,汝。語本《詩·鄭風·蘀兮》:“倡予和女。”
〔一五六〕曠世:謂歷時久遠。
〔一五七〕清風之穆如:謂詩作有如清風,使人深感和煦親切。語本《詩·大雅·蒸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
〔一五八〕渝:改變。
〔一五九〕卜築:擇地建屋。此指已建之住宅。
〔一六〇〕郛(fú):外城,即郭。
〔一六一〕長蘆:鎮名,在今河北滄州市,著名産鹽區。浙江嘉興一帶亦産鹽,故舊時别稱“小長蘆”。朱彝尊《鴛鴦湖櫂歌一百首》之八十六:“百里鹽田相望白,至今人説小長蘆。”竹垞因晚號小長蘆釣叟。
〔一六二〕目極二句:即竹垞《胥山題壁》所云:“嘉禾(嘉興原名)四望無山。”(《曝書亭集》卷六八)
〔一六三〕只且(jū):助詞,無義。劉琪《助字辨略》:“只且,重聲,猶云乎而也。”
〔一六四〕兄分布被:用漢姜肱事。《後漢書·姜肱傳》:“姜肱字伯淮,與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生,常共卧起。”注引謝承《書》:“肱感《愷風》之孝,兄弟同被而寢。”
〔一六五〕板輿:古時老人代步工具,即由人扛擡之板車。潘岳《閑居賦》:“太夫人乃御板輿,升輕軒,遠覽五畿。”按:竹垞居長,無兄,兩弟其時亦卒(父母,妻、子皆卒),此乃泛言家庭和洽,下二句同。
〔一六六〕采蘋:《詩·召南》篇名。《詩序》:“《采蘋》(寫)大夫(之)妻能循法度也。”蘋,浮萍。采蘩:《詩·召南》篇名。《詩序》:“《采蘩》(寫)夫人不失職也。”蘩,白蒿。
〔一六七〕菑(zī):初耕之地。《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菑……三歲曰畬(yú)。”
〔一六八〕京挺:茶名。熊蕃《宣都北苑貢茶録》:北苑初造,“研膏”(茶名,下同),繼造“蠟面”,又製其佳者,號曰“京挺”。都籃:陸羽《茶經》:茶具有都籃,以悉設茶具而名。
〔一六九〕修琴賣藥:語本許渾《送宋處士歸山》詩:“賣藥修琴歸去遲。”迂:迂曲,繞遠路。
〔一七〇〕趦趄(zī jū):且行且却,此謂行走艱難。
〔一七一〕策:手杖。藉:依靠;憑借,此句謂行走不靠手杖,也不需人攙扶。
〔一七二〕痡(pū):過度疲勞。《詩·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
〔一七三〕翠墨:墨色之有光澤者,此指代碑刻墨迹。椎:拓之操作方法之一。拓:用紙摹印金石器物上之文字花紋。
〔一七四〕搨:用紙覆於書畫真迹上描摹。黄卷:指書籍,古人每以黄柏染紙以防蠹,故稱。流輸:轉運。此謂接連不斷地搨出。
〔一七五〕靈威:猶寶籍。樂史《太平寰宇記》:洞庭深遠、世莫能測,吴王使靈威丈人入洞庭穴,十七日不能盡,得玉葉,上刻《靈寶經》三卷。使問孔子,云:禹之書也。
〔一七六〕唐述:天書,此指奇書。《水經注·河水》:“河北有層山……巖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士罕有達者,謂之積書巖,有神鬼往還矣,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謂之神鬼。彼羌(族)目鬼曰‘唐述’,因名之爲唐述(山)。”
〔一七七〕笥(sì):方形盛器,如近世之柳條包。
〔一七八〕裝界:宋周密《思陵書畫記》:崇文館有裝潢匠,即裱匠也。本朝秘府(宫中圖書館)謂之“裝界”。開圖:展開或張掛圖畫。
〔一七九〕《爾雅》:我國第一部詞典,約成書於秦漢間,作者佚名。寓、齸(yì)之屬:《爾雅·釋獸》中有寓屬、齸屬之分類。邢昺《疏》:“鳥獸多寄寓木上,曰‘寓屬’。”“咽中藏物,復出嚼之(即反芻),曰‘齸屬’。”
〔一八〇〕《離騷》句:《離騷》中多草木之名,隋劉杳曾撰《〈離騷〉草木疏》二卷。
〔一八一〕耄(mào):老。《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竹垞此時七十五歲,近乎耄矣。
〔一八二〕耽(dān):沉迷。道:此指學術研究。
〔一八三〕奇文疑義:語本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一八四〕須:等候。
〔一八五〕友直友諒:以直者、諒者爲友,此指陸稹等人。語本《論語·季友》:“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一八六〕爲德不孤:意謂有志同道合者。語本《易·坤》:“敬義立而德不孤。”
〔一八七〕櫨(lú):斗拱,柱頭承托棟梁之方木,此指代房屋。
〔一八八〕卜鄰:擇鄰,此指結鄰。晨夕:晨夕相共,即陶淵明《移居》詩所云:“樂與數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