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1]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2]。佳处径须携杖去[3],能消几平生屐[4]?笑尘劳、三十九年非[5],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6]。英雄事,曹刘敌[7]。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8],旌旗未卷头先白[9]。叹人生、哀乐转相寻[10],今犹昔。

【解读】

此词是淳熙五年(1178)秋天作者从临安去湖北的旅途中写了寄给杨炎正、周显先二位友人的。黄升《花庵词选》录此词,题作“感兴”,恐系选者另加,但这的确是一首触景兴感的抒情之章。词的上片写自己因半生蹉跎而产生的对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开头六句,叙船行旧地,觉往事如梦,由此而产生无穷感慨。接下来“佳处”二句,更明显地流露出厌倦官场,要遁入山水以求解脱的思想动向。“笑尘劳”二句,哀叹自己漂泊异乡,一事无成,身世之感十分浓重。这里的“笑”,是苦恼人的自嘲自笑;而“非”也并不是说自己活了三十九年居然一无是处,只是表示对于现实社会不允许自己施展才能和实现理想这一点想不通。下片通过缅怀历史英雄的赫赫业绩,表露自己“旌旗未卷头先白”的矛盾心情。“吴楚”四句,面对江南美景,不禁想起历史上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孙权。孙权承父兄遗业,割据和经营江南六郡八十一州,成就了几十年的霸业,令魏、蜀二国不敢小觑,他的雄才大略,只有并世而立的曹操和刘备堪与匹敌。作者言下之意是,在南北分裂、南宋积弱不振的时候,能有个像孙权一样奋发有为的皇帝该多好啊!但他知道这是空想。于是发为下两句的浩叹:往古英雄及其业绩,早已“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又往下的二句,则转回自己身上来,感叹大业未成,自己却衰老了。这一年作者才三十九岁,头未必就白了,作此夸张之语,无非是表现其被时光催迫而产生的焦虑心态。作者无以自解忧烦,只好在结尾用哀乐循环、古今一例的说法来舒缓一下自己的痛苦心灵。本篇用的是豪放的词调,但写出来的却是低回婉转的哀情,恰如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所评:“《满江红》词易于纵笔,以稼轩之才气,更如阵马风樯,但豪放则易近粗率,此作独疏爽而兼低徊之思。”


[1] 简:书信。这里作动词用,“寄”的意思。杨济翁、周显先:见前《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注。

[2] “还记得”三句:作者觉得往事如梦,故把往事当成梦来回忆。这是慨叹之语。

[3] 径须:直须,简直应该。

[4] “能消”句:我这一生还能再消耗多少双鞋呢?此句典出《世说新语·雅量》:阮遥集(孚)喜爱木屐,曾叹息说:“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liànɡ亮),一双。屐(jī基),六朝人登山用的有齿木鞋。

[5] 尘劳:风尘劳碌。三十九年非:《淮南子·原道训》上说,春秋时卫国大夫蘧(qú渠)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作者时年三十九岁,故这里套用之。王安石《省中》诗:“身世自知还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又孔子有“四十不惑”之说。

[6] “吴楚地”二句: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是说吴、楚被划为东南两方。此处借写沿长江而行所见东南一带的美景。

[7] “英雄事”二句: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里借古喻今,暗含当代无英雄之叹。敌,对手,这里暗指三国时曾在江南称雄的孙权。

[8] “楼观”句:化用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9] 旌旗未卷:战事结束后该把战旗卷起来收藏,这里说“未卷”,表示战事尚未结束,即恢复大业还未完成。

[10] 转相寻:辗转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