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的健康评估

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呢?著名家庭治疗师李维榕博士做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验,通过测量孩子的电生理反应来评估在什么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的情绪反应最激烈。结果显示,导致孩子情绪反应最激烈的不是父母的批评指责或自己犯错,而是父母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孩子最牵挂的是父母之间的关系,核心家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对夫妻关系的评估是家庭关系健康评估中最重要的部分,离婚和分居是评估夫妻关系的重要索引。

1.离婚家庭

离婚意味着夫妻关系的解体,对孩子的心理势必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非毁灭性的,处理得当还可能成为孩子学习处理冲突关系的资源。某明星夫妻离婚后,丈夫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孩他娘,内什么,永远爱你!妻子随后也回应道:爱和理智包容一切。

你已不是我的爱人,但你永远是孩子他妈或他爸,这个身份在孩子心目中不会变。对于孩子来说,离婚后的夫妻要尽到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让孩子意识到被爱与离婚无关。夫妻之间的冲突一定不能将孩子卷入其中,否则孩子就会出现忠诚分裂,形成伤害。

记住,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分开了,不是因为你,而是我们之间有些问题无法调和,分开比在一起更快乐。我们依然爱你!处理恰当的分离,会让孩子明白,人生的幸福可以从两个人的结合开始,也可以从一段关系的结束开始。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经验。

因此,不能单单以是否“离婚”来判断家庭关系的健康度,关键是看离婚过程中的互动。是否用互相伤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否将婚姻问题扩展至孩子或他人?是否分开了还记恨对方?离婚是否让家庭从此愁云密布,很难开启新的生活?如果是,那么家庭关系的健康度将大打折扣。

另外,如果你作为父母,为了孩子而坚持一段没有情感甚至有伤害的夫妻关系,从伦理上来说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生活的自由。但是,请记住,这是你作为成年人的自主选择,不是孩子的选择,不要将你在这段婚姻中的伤痛和委屈附加到孩子身上。请不要告诉孩子:“我都是为了你,才没有选择离婚!”孩子没必要为父母的婚姻背上沉重的枷锁。

2.分居家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财富和资源分配的不均,分居家庭越来越常见。一种是由于夫妻一方工作的特殊性,不得已而分居,称为“被动分居”,夫妻之间的关系依然是和睦的;另一种是“主动分居”,由于夫妻关系不和,家庭系统失衡,因此家庭成员对分居达成默契。分居,让家庭成为形式上的存在,家庭成员的角色功能有一大部分只能靠想象来完成。

夫妻分居,尤其是主动分居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很容易形成亲子联盟,孩子与父母中的一方关系特别紧密,与另一方的关系则较为疏远,甚至敌对。如果一个家庭长期被动分居,那么这种疏远的夫妻关系就可能是故意制造出来的。夫妻双方内心是否在恐惧什么?这种看起来的痛苦分离,可能是在避免更大的痛苦出现。

3.夫妻关系失衡的家庭

作为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关系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失衡。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西奥多·利兹(Theodore Lidz)将夫妻关系失衡划分为两种形式:倾斜和分裂。

在倾斜的夫妻关系中,一方采用破坏性的沟通方式,另一方回应以顺从和柔弱,常见的模式是一方强势抱怨,另一方显得顺从、无助、回避。在家庭互动中,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一个强势而抱怨的妻子不明白,她的抱怨可能恰恰是丈夫退缩无能的重要原因。同样,没有一个懦弱的父亲,也很难有一个强悍的母亲。

分裂的夫妻常常互不相让、相互缠斗,都不想在关系中服输,彼此诋毁抱怨,时间久了可能会互不理睬、相互疏远。愤怒失望的丈夫或妻子看起来是在争取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力,实则可能是童年经历过类似的父母关系,成年后却用同样的破坏性方式表达对和谐家庭的渴望。他们的孩子在父母的争吵中,失去了适应双亲行为的机会,家庭互动被简单化为服从或不服从,将来也可能会用从原生家庭习得的模式与自己的伴侣重复类似的沟通模式。家庭创伤得以复制和传递。

家庭的核心关系失衡,容易出现亲子联盟,父母未解决的冲突将第三方,常常是孩子卷入其中,形成一种新的平衡。当没有其他关系介入时,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处于共生关系中。共生关系会让孩子一直处于心智不成熟的状态,很难发展出独立人格,被形象地称为“拿着脐带找妈妈”,依赖他人,缺乏动力和决断能力。轻者成为“妈宝男”“妈宝女”,很难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重者就是出不了家门的“啃老族”,往往存在心身症状。

相反,为了摆脱与父母共生的关系,孩子会采取特别激烈的方式反抗父母,反社会行为、冲动伤人或自伤常常成为他们渴望独立的武器。

4.关系僵化的家庭

互动良好的家庭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弹性。这样的家庭具有足够多的可供选择的互动模式,必要时可以调动这些模式的弹性。家庭的边界清晰且具有弹性,既可以制定规则和进行适当的惩罚,也可以在面临困难时发挥保护功能,随着家庭发展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我曾接待过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因为上初二的儿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不听老师的话,来心理门诊咨询。在治疗室内,每当我想和男孩对话时,他父亲就会说:“你看,他根本没听,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然后,男孩就不说话了。如果家庭中有一个成员总是沉默(往往是孩子),那么一般都有一个唠叨且严厉的家长。我进一步了解夫妻关系后发现,在这个家庭中,父亲经常挑剔母亲做的菜不够好吃,家务做得不够仔细,家中总是充满紧张的气氛。

这样的家庭关系是僵化的,父亲制定的家庭规则不允许别人打破,不允许家庭成员有错误和有个性,采用批评、指责、挑剔的互动模式来处理冲突,导致孩子在步入青春期后,很难建立有效的自我体系。在关系僵化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适应不良,比如成绩优异的乖少年考入大学离家后,沉迷网络、厌学、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非适应性症状随之出现。

然而,更多的僵化家庭披着关爱和照顾的外衣,让人很难识别。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僵化家庭”类型。

完美的家庭

曾经有一对中年夫妻带着初三的儿子来找我看病。原因是,孩子经常肚子疼,疼的时候满地打滚,各大医院检查都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消化科医生建议看看心理医生。

15岁的孩子个子很高,1.75米,但是非常消瘦,低头不语,不肯和我对话。母亲在一旁愁眉不展,诉说着自己的家庭:“我们都是当地有一些身份的人,社会关系良好,别人都很羡慕我们家,我和他爸爸是大学同学,关系很好,认识20年了,都没红过脸。真的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这听起来真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家庭,让人羡慕。

我对男孩说:“你们家看起来很完美,但是你好像有些不开心,是不是遇见什么困难了,自己非常想克服,但是又克服不了,你很努力,好像也很委屈。”男孩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哭了起来:“他们只关心我的身体和学习,从来都不问我是否开心。”

原来是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同学的霸凌,被勒索,感到害怕,便回来和父母说。但父母的反馈竟然是,一定是你的问题,不然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父母觉得男子汉遇见这些问题不算什么,想给他一些挫折教育。此后,这个孩子就开始肚子疼,不愿上学,到处就医。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是有的家庭常常给人以完美的形象。你会发现,当你拥有完美父母时,你其实并不快乐,内疚、自责常常出现于你心中。是家庭没有缺点吗?不是。很可能你们家是一个不允许表达缺点和失败的家庭,表面看起来积极乐观、幸福美满,实际却暗流涌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烦恼、挫折、失败去哪儿了呢?它们往往会通过躯体症状表达出来,比如慢性疾病或心身疾病,儿童常常会出现哮喘、过敏、感冒。

过于严格的家庭

我曾接待过一个抑郁症女孩,她的母亲是一位在文革时失去上大学机会的女性,自叹人生屡屡受挫,将全部心血投注在培养女儿上,希望女儿出人头地。在女儿出生后,母亲便辞去工作,全身心培养女儿。女儿也很争气,自小学到大学都是学霸,拿了许多奖项,母亲引以为傲。可是,女儿重点大学毕业进入职场不久,便开始紧张担心,生怕出错,终于有一天承受不了压力,打算割腕自杀。女儿说,她平素只敢报喜不敢报忧,怕母亲失望,但是自己真的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自己很没用。

这类家庭中的父母主要表现为对子女成功的强烈渴望,要求极其严格,生怕子女的人生轨迹出现差错。父母因为自己曾经的某种需求被剥夺或未满足,便期望子女来替自己完成目标,这被称为“补偿综合征”。患“补偿综合征”的家长最主要的表现是对学业的严格和关注,不惜一切代价地参加各类补习班、高价外教班、特长班,甚至出国留学等。孩子的选择往往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而是为了实现父母未完成的愿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烈的无意义感—我做的都不是我喜欢的,我喜欢的我却不能做或不敢做。

错位的家庭

2016年2月23日,被称为“史学天才”的西安中学生林嘉文跳楼自杀,年仅18岁。他在遗书中这样写道:希望我的父亲能知足,珍惜我的母亲,同时改掉自己家长制的脾气以及极差的饮食追求,认清自己实际的生活能力和状况。希望我的母亲能振作精神多抓抓工作,多去挣钱。这样若我父亲先离开,至少还可以维持生活。

林嘉文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知道他们的艰辛,自己也非常努力,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从这份遗书中可以看出,他像个家长,而父母却像孩子,他在替代父母履行本属于父母的职责。但是,谁理解或认真倾听过他内心的痛苦和作为一个孩子的需求呢?

儿童有相对独特的心理发展轨迹,顽皮、好奇、不懂事,甚至撒谎、“偷”东西,才是他们健康心理的表现。在错位的家庭中,父母往往像孩子,肆意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能履行成熟父母的职责,而孩子往往像个大人,懂事、乖巧、善解人意。但是,这样的孩子内心常常极度压抑,总是考虑别人而忽略自己,抑郁、焦虑会成为他情绪的主流,甚至会自杀。

太有爱的家庭

小宋已经23岁了,大学毕业一年,母亲对她的生活仍然照顾得事无巨细,早上把牙膏挤好,早餐准备妥当,开车送到单位。母亲是一位强势精明的女性,对小宋的同事都了如指掌,经常在不告知小宋的情况下去领导家拜访,送一些礼物,要他们关照女儿。可是,女儿的表现却总是与母亲的期待相反,工作很难胜任,遇到压力就哭泣。换了多份工作都很难适应,与人相处困难,同事们对她的评价是:“飞扬跋扈的脆弱女孩。”

母亲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女儿成长的机会,使她一直处于孩子的状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因为母亲害怕失控。子女稍有反抗,父母便会说:“我们这是为你好。”他们习惯用自己的经验替子女做决定,实际上这种“为你好”的道德绑架却毁了很多孩子。

在这样的关系中成长的孩子不会爱自己、不会爱别人、不会爱社会,肆意发出需求信号,像个长不大的婴儿,等待别人来满足自己,很难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