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叶小米也没有故意为难吴楚之。
能走到现在这地步,她已经很感恩了,所以这个修罗场并没有爆发。
在叶小米刻意结交趋奉下,秦莞对她是一见如故,直接改口叫起了小米姐。
两女谈起了学校的趣事,约了后面一起逛街后,叶小米这才离去。
望着返回主桌叶小米的身影,秦莞对吴楚之说,“楚楚,小米姐好可怜,你以后一定要对小米姐好点。”
所有人都为楚天舒和丁晶高兴着,楚秀兰作为长姐,脸上更是笑开了花。
但当她见到丁晶把玉镯子褪下来,给叶小米带在手腕上时,眼皮子不由得跳了跳。
心里暗自嘀咕,自己这弟媳妇儿是高兴的糊涂了?
这可是楚家媳妇的传家宝啊,当初丁晶说是要传给秦莞的。
楚秀兰站了起来,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却被楚老太太一个眼神给逼了回去。
远远的望着叶小米手腕上的那个镯子,楚秀兰隐隐约约觉得似乎有点不太对劲。
但看着老太爷和老太太那副高兴样,楚秀兰决定就当没这回事儿吧,幸好以前想着给秦莞一个惊喜,也没告诉过她。
毕竟自己也姓楚。
……
“楚楚,这样做不是太妥吧?”楚天舒站在吴楚之的身后,看着他面前正在编辑的邮件内容。
到现在,楚天舒和吴楚之一共拉了73家网吧加入到了他们的计划,总的装机需求有9700多台。
但吴楚之此时正在编写的邮件,却对外宣称与200来家网吧达成意向性协议,总的装机需求超过20000台。
“小舅,我算是客气的了,你想想曹操只有10来万兵马,就敢说自己是81万大军,我这才哪到哪啊?”
吴楚之头也不回,继续写着邮件。
楚天舒看着邮件末尾的公司名称,嘴角就是一抽抽。
现在的年轻人搞的公司名字,是越来越看不懂了,锤子电科!
正在敲击键盘的吴楚之倒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只能说老罗命不好。
当叶小米知道杏仁电子、开心果娱乐等名字时,就赌气般起了这么个名字。
外国佬的公司就是麻烦,明明电话里已经敲定了明天的接洽安排,对方还得要求,要有电子邮件的正式通知。
他这也不算虚报,等这73家网吧一开业,其他的网吧不想关门的,只能乖乖的过来找他谈。
这就是一场网吧届的军备竞赛,想活下去,只能跟进。
200家,2万台,只是小意思。
吴楚之还是低估了2万台这个数量,对别人的冲击。
不过,从因特尔西南区销售总经理郭宝顺惊喜的表情上,吴楚之很清楚的知道两万台装机需求是什么概念。
毕竟如郭宝顺所言,2000年,整个华国台式机装机总量才290万台。
再去除当时占据大半的品牌机销量后,真正自助装机的总量也就90万台不到。
自己这两万台,足以引起因特尔等生产厂家足够的兴趣。
所以他完全有把握,在硬件上面,再把成本拉低至少10%。
在确认郭宝顺没有权限,也没有能力提供那么大货源时,吴楚之也就很不客气的要求他,去紧急联系因特尔的华国区总部。
郭宝顺也不傻,亲自到访楚天舒的公司,要求对他们的合作伙伴进行核实。
就在吴楚之扔出几十份合作协议后,郭宝顺信了大半,同时在外面跑了几十家网吧的手下们,也给郭宝顺带来了肯定的答复。
郭宝顺不再迟疑,就在吴楚之脸上流露出越来越不耐烦的神色时,郭宝顺当着他的面,立刻向因特尔华国区总部进行了电话汇报。
因为他知道吴楚之还有其他的选择。
如果因为自己拖得太久,导致吴楚之投向了BMD的怀抱,他这个因特尔华国西南区总经理也就不用干了。
就算后面的量全是虚的,光是眼前的近万台,也足够他今年过个肥年。
总部很快就给了郭宝顺这边回复,表示非常重视这次的合作,将出动一个高级别的工作组前往锦城,商议此事。
因特尔华国区总部动作很快,第二天郭宝顺就在双流机场,接到了华国区销售总经理杨诩一行。
一路上,杨诩坐在商务车里,一边询问着郭宝顺对整个事情的看法和对手方资料,一边手指在膝盖上有节奏的敲击着。
今年因特尔的日子并不好过,相爱相杀的友商BMD在今年发力,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掀起了3轮价格战。
在对价格非常敏感的华国CPU市场上,因特尔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颓势。
从机场到因特尔锦城办公室并不远,30分钟不到,杨诩就进了会议室,见到了此行会面的交易对手方。
杨诩虽然自漂亮国GMI工程管理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在因特尔公司工作,但对华国文化的是深有了解的。
毕竟他是一个华国人。
所以当他进入会议室,看见坐在客席首位的是个年轻人,次位是个中年人时,不由得瞳孔一缩,步伐缓了缓。
不过他也没有踌躇不前,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向吴楚之伸出了手,“哈哈哈,小吴总真是年少有为啊。”
吴楚之不动声色的与杨诩握了握手,“杨总客气了,杨总您可是我的偶像啊!”
这句话并不是客套话,在见到杨诩时,吴楚之心里确实是震惊了。
杨诩,前世因特尔的‘关键先生’,更是被国家誉为‘在华跨国企业里的华国领导力典范’。
他是因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华国区总裁,全面负责因特尔在华国的战略及运营,同时也是因特尔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参与因特尔公司全球最高决策。
客套完毕,大家分宾主坐下后,郭宝顺和楚天舒开始了会议的必备流程。
互相介绍参会人员、交换名片、再次客套吹捧、双方公司介绍……
杨诩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来的路上他就一直在思索这个交易对手的商业模式。
而后不得不感叹,这个交易对手确实抓住了一个最佳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