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千金游大内 同室议图兰

秋叶飘落,遍地残阳,凉风乍起,湖波微荡。

宇文邕正在大德殿处理政事,此时突然有人推门而入,看起来魁梧高大,面如冠玉,颇具儒风,他手捧一摞文书,看样子是来讨论相关事宜的。

“啊,九弟来了。”宇文邕认出其人后高兴道,“快坐吧。”

“谢陛下赐坐。”

来者名为宇文招,乃北周文帝第九子,当朝赵王,兼任大司马、大司空,也是当今柱国之一,在诗文创作也颇有建树,是宗室中为数不多文武兼备之人。

“最近须你过手之事颇多,有些忙不过来吧。”宇文邕说道。

“不敢,陛下安排之事都在臣弟力所能及之内,都是应做之事。”宇文招说道,“倒是陛下最近操劳过甚,要多注意休息,不能总服丹药提神。”

“无妨,眼下国家复兴,离不开朕亲历亲为。”宇文邕放下书卷,“倘若大周能在朕手中盛极一时,哪怕服丹药至死,也算值得。”

“丹药之物效果虽好,损害亦大,陛下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宇文招说道,“何况陛下还要操心寻找长流之珠下落之事,更是要节制自我。”

“这些都是小事,为人君主,操心多一些也是理所当然。”宇文邕说道,“哦对了,阿盈没跟着你一起入宫么?”

“啊,她跟着来了,不过还未等进殿就跑去了大内,估计这会儿待在太后处。”宇文招说道,“陛下要见她的话,臣弟这就唤人将她接来。”

“不必,朕只是随心一问,阿盈还是小孩子,不用对她多加约束,随她去玩就好。”宇文邕起身道,“在殿里待得久了,怕是要发毛。最近萧岿从江陵新贡了些茶叶,一起去外台上品试一下吧。”

“谢陛下厚赏。”

宇文邕吩咐何泉在外台上备好用具,稍憩一会儿后二人便一同前往。

在大人们议事时,宇文盈正在宫中四处游走,先前本想去祖母叱奴太后处玩一圈,不料刚到太后居处,却被侍从告知太后正在休息,不便打扰,她只好先行离开。太后性情温和,待人真诚,对小辈更是疼爱包容有加,她很喜欢去那里逗留。既然太后在休息,那自己就先在宫内四处闲逛一下吧,等待父亲宇文招和陛下议事完毕,就可以回家了。

宇文盈年方十四,乃赵王宇文招之女,当今皇帝宇文邕之侄女,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孙女,自小生得明艳动人、身姿绰约,落落大方、从无拘束,可谓是:

初长少女玉立亭,张扬个性颇聪灵。长辈呵护君亲宠,卓有主见事躬行。

掌上明珠言极是,捧如明月众为星。若问谁家可人儿,千金公主宇文盈。

贵为千金公主,又在众星捧月般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宇文盈自然会有些小傲娇和迷之自信,不过一般来说言行举止还算比较得体,除了极个别情况。

“咦?是阿盈吗?”

一声略带试探的甜润嗓音传来,引得宇文盈转身看去,只一打眼就认出了对方,顿时露出开心的笑容。

“哈哈哈,没错没错,确实是我哦。”宇文盈一路小跑来到对方身边,“杨阿姊怎么也在这里?”

“啊,我提前来这里适应一下宫里的环境,做一下准备。”

来者是一位略显羞涩的姑娘,名为杨丽华,乃当朝隋国公杨坚长女。其人如月下聚雪般端庄宁静,雍容大方,一举一动极为得体,透出大族修养,可谓是:

获幸得封太子妃,修品锻行经年岁。温婉安良性谦和,恬静脱俗质雅蕙。

时有心潮奇新鲜,长记家中悉教诲。顾盼生姿林下风,涵养佳德亦可窥。

今日杨丽华乃是受到阿史那皇后的邀请来到宫中游玩,顺便与太子宇文赟多些交流,为不久后的封妃仪式做好准备。

二人自小在宫中相识,交情匪浅,今日一见更是欣喜异常,拉着手一起坐在莲池边畅谈起来。

“原来如此。”了解到缘由后,宇文盈打量起杨丽华,随后坏笑起来,“我说怎么看着杨阿姊今日分外秀丽,原来是要准备见心上人了呀。”

“哎呀……才不是因为这回事……”杨丽华有些不好意思,顿时脸红起来,样子可爱又拘谨,如同仲春盛开的海棠花。

“啧啧啧,话虽如此,但你的脸色却很诚实哦。”宇文盈继续逗乐道,“看来以后该改口了,不能总叫你杨阿姊,得习惯称呼为‘太子妃殿下’了。”

“阿盈可真会打趣人呢……”杨丽华也浅笑起来,不过很快就面带愁容,“如果当真能见到所谓的‘心上人’,倒还算好了。”

“唔……此话怎讲?”宇文盈有些不明所以。

“在我七岁时,家父就与陛下作主,将我许予太子,直至我稍大一些后才知晓此事。”杨丽华说道,“不过我自小就清楚,自己将来可能会面临这种命运,所以当它真的降临在我身上时,反倒觉得没那么惊讶。”

“呃……那杨阿姊如何看待太子殿下呢?”

“这个么……其实我并不排斥太子,不过认真来讲,我和他可能只是在一些爱好涉猎方面有所交集,算是知己好友,不过‘心上人’就有些勉强了。”杨丽华说道,“至于能否将这种关系转化为夫妻,我想也是一个有待尝试的事情吧。”

听着杨丽华的话语,宇文盈有些沉思。太子宇文赟虽貌相俊朗,有一定治国才能,胆略也说得过去,但性格反复无常、暴戾荒诞,总是外出寻花问柳、四处浪迹,经常冷落杨丽华,不怎么照顾她的感受。

对此情况,杨丽华虽有不忍,但迫于形势,也只好独自一人默默承受。

“嗐,没事儿,不必如此伤心,有我在呢。”宇文盈安慰道,“这家伙充其量也只是太子,他以后胆敢再胡作非为,我定让陛下好生管教他。”

“不要不要……可千万别让陛下过多插手。”杨丽华有些惊慌,“陛下日理万机,本就操劳疲惫,万不可再为我之私事多操心。何况陛下对太子的管教手段有些粗暴,倘若一味施压,我怕太子会有些受不了……”

“啧,我的好阿姊,你真是太善良了呀。”宇文盈无奈地搂住杨丽华,“既然话到这份上,那就先不和陛下多言此事了。不过往后若那家伙再行事不矩,可一定要告诉我,我绝对会替你好生处置他。”

“唔……太子殿下人还是不错的……不用担心。”杨丽华思索道,“如果阿盈一定要下手的话……只要别太过度就行。”

正当二人在莲池边滔滔不绝谈天说地时,不远处一位衣装显赫的年轻男子似乎注意到了这里,随后朝这边踱步而来,看起来自然从容,雍容风雅。

“唔?十三叔怎么在这里。”宇文盈认出了对方。

“我来给陛下送文书,方才中途瞅见一人貌似像阿盈,便前来一探究竟,到跟前发现果真是你,还有准太子妃。”对方向在场众人行礼道,“此外赵王同我说,他在宫中与陛下议事可能要很久,若你急着回家,我顺趟带你回赵王府。”

“啊,这就不必啦,谢王叔好意,我还要同准太子妃玩一会儿。王叔先回吧,一会我跟阿爹回府就行,实在累了就去太后居所处休息会儿。”

“好,那我稍后差人同赵王知会一声,先行告退了。”

“好,王叔慢走哦。”

对方再次向在场众人欠身示礼,随后转身离开。看着对方离去的身影,不怎么在宫中逗留的杨丽华不禁有些好奇。

“啧啧,杨阿姊挺好奇呢。”宇文盈凑近道。

“唔……只是好奇一下是谁。”杨丽华说道,“毕竟初来乍到,好多人看起来有些眼生。”

“哈哈,那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方才喊我回家的是本公主的十三叔,滕王宇文逌,时常和我阿爹一起谋事。”宇文盈笑道,“说起来那可真是风度翩翩、英俊潇洒,虽然年纪尚轻,但非常关心照顾我等后辈。”

“难怪如此谦逊有礼,看来我需要了解的人和事还有好多呢。”

“十三叔又好说话又温文尔雅,不像六叔宇文直总是面带阴沉,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还总挤兑五叔,陛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会和他共事。”

看来卫王宇文直受到的质疑和非议不小,以至于让这个当侄女的都对其心存不满。很难想象如若没有诛杀宇文护的功劳,叱奴太后要是不怜爱自己的子嗣,宇文直该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像十三王叔这样的谦谦君子,怕是世间罕有了吧。”宇文盈无不惋惜道。

“这个么……”杨丽华似乎想起了什么,“我近来倒是得知一人,与滕王殿下气质颇为相仿呢。”

“哦?还有这样的人?”此一番话激起了宇文盈的好奇心。

“好像是陛下身边的亲信护卫,担任散骑常侍的北宫珩。”杨丽华确信道,“不过此人行踪隐秘,难得一见。”

自从诛杀宇文护后,已经有人陆续注意到了北宫珩等人的存在,不过大多留意的是其表面官职身份,至于背后的真实面貌尚无人发现。毕竟宇文邕深知此事的保密性极为重要,绝不会透露半点风声。

至于杨丽华也是从其父杨坚那里得知,有一气宇不凡的散骑常侍久伴陛下左右,但未曾见过其相貌。

“原来如此,陛下身边还有这等人才,能与滕王不相上下。”宇文盈支起下巴,“太出人意料了,不知道对方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陛下身边的亲信,似乎都居无定所。”杨丽华说道,“若想见上一面,怕是不容易呢。”

“唉~好吧,看来只能等个缘分了。”宇文盈略微扫兴,但又重新振作起来,“不过既然能如此被人广为熟知,不单是能力出众,想必其俊气定然不输那高齐的兰陵王高长恭吧。”

“咦……阿盈好像对那人挺感兴趣呢。”杨丽华凑近微笑道。

“没有没有……我只是有些好奇而已。”宇文盈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啊,真的么……”杨丽华盯着她的脸,“那怎么脸红了呢。”

听到这话,宇文盈连忙照了下莲池,这才发现自己脸上不知何时染上红晕,一旁的杨丽华见状暗笑起来。宇文盈有些无所适从,为了缓解尴尬,索性直接扑到对方怀里耍起无赖,杨丽华无奈只能任由她胡来。

远处的楼阁栏边,宇文邕和宇文招正举茶对饮,时而望向楼下嬉闹的二人。

“看来后辈们挺相处得来。”宇文邕观望道,“自从十三弟等人封王外出后,太极殿就很少有这样的笑声了。”

“是啊,已经好久没有见过这类场景了。”宇文招感慨道,他注意到在池边端坐的杨丽华,“准太子妃看起来娴静淑雅,确实是不二人选。”

“自幼经受独孤夫人的教导,自然在气质和举止上都十分得体,朕诏她为太子妃,也是希望她能约束能阿赟的行为。”

“所言极是。”不知为何,宇文招微微蹙起眉头。

“看你脸色不太对,既然有事,就快讲吧。”宇文邕察觉到异样。

“无何大事,只是不知有些看法当不当讲。”宇文招犹豫道。

“但说无妨。”

“依臣弟观察,太子妃固然温和恭良,将来成为皇后必然可以母仪天下。然而其父隋国公杨坚却总给人一种难以揣测的感觉,恐怕其心思并不简单。”

“你是说杨坚是在扮猪吃虎么?”

“很有这个可能,尽管不能非常确定,但提防杨坚绝对是有必要的,尤其不可让杨坚插手辅国事务,他的党羽一旦扎根,比藤蔓还难清除,堪比宇文护第二。”

“九弟之语确实有道理,不过在当下来看,还是多虑了些。”宇文邕说道,“昔日杨坚被宇文护毒害,朕曾给予过他庇护。宇文护死后,杨家之冤罪也都由朕平反,不论是出于畏惧,抑或是感恩,杨坚也不敢造次,更别提心怀不轨。另外,杨坚凭自身能力得到不少声望,还傍有独孤家的势力,不好动他。起码目前来说,杨坚的价值还很丰厚,牵扯面积较广,不好进行上下浮动,倒不如维持现状,让他做个较为忠心的可用之才,也就足够了。”

“话虽如此,还是小心为上。”宇文招看向远处的宇文盈,“希望阿盈将来与太子妃之间能保持最纯粹的伙伴友谊吧。”

“看得出来你很疼惜阿盈,不论何时都带在身边。”

“阿盈的亲娘去世得早,从小就缺乏关爱,臣弟常年忙于事务,疏于陪伴。现在臣弟已意识到缺乏陪伴的的严重性,不舍得让她离自己太远。”

“倒也是,朕若是有亲生公主,也差不多和你一样吧。”宇文邕看起来若有所思,“你最近听闻突厥的消息了么?”

“听说了一些,他们似乎想要和中原王朝联姻,以求得在草原称霸的后盾。”

“草原上的可汗们都不安生,整日都在幻想美梦。”宇文邕沉思道,“不过将来真有突厥与大周面临共同利益,不得不结合时,就看诸公主如何面对了。”

听到此话后,宇文招沉默不语,他知道宇文邕的话意在何处,但并未表态,只是静静注视远处的宇文盈。宇文邕也已经表明态度,不再多说额外之语,他独自倒茶,而后继续慢慢品味。

夕阳入暮,晚霞漫天,分别的时刻很快到来,依依不舍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尽管如此,她们也知道到了该回去的时候,日后也总是有机会再见的。

暮霭辉映夕霞,残光渲染衣裙,晚风轻轻游荡,带走彼此的呼唤。

或许以后会有很多这样略有深沉,但总体来说极为放松的时光,希望以后永远都会有这样的时光。不管何时何地,未来如何,这种时光都一定要存在。

一定,一定永远要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