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赶集

农村里最接地气的购物方式大概就是赶集了吧,尽管近年来村里有不少人都通过干大棚发家致富,提高了生活水平,自然也兴起几个较大规模的超市,但是赶集仍然是村里人购物囤菜的不二之选。我以前总是喜欢跟奶奶出去赶集,我可以帮奶奶提菜,奶奶也总是会买些水果或零食给我吃,那时候的生活确实自在而悠闲,没有烦恼。那时我一向话很多,碰到认识的长辈总是笑嘻嘻的打招呼,后来因为长期上学,再没有了陪奶奶出门赶集的机会,结果愈来愈发现自己好似有密集恐惧症一般,每次被妈妈催着去集上买菜就很是难以接受,甚至连大门都不想出,即使在路上碰到了长辈也不知如何开口打招呼,后来,我直接放弃了出门。

直到前些天,我听到外面大早上有喊卖西瓜的,听着买的人不少,也是很热闹,就随手翻了日历,今天有集哎!本来不想出去,怎奈一天天蜗居在家无事可做的我这次被妈妈好一顿推搡,最后还是出门了,我提着一个帆布袋小心翼翼的跟在妈妈身后,活像一个受了气的小媳妇,全程没有笑过一次,更是一言不发,只是负责提菜,问买什么就是两个字“随便!”。这可气坏了妈妈,她本来拉着我,结果反手掐了我的手心,我顿了几秒钟忍住没发出声儿,毕竟是在街上,我好歹也要面子的好不好,虽然感觉手心还有余痛,却是惭愧的低下了头,想来也是有很多天没有陪妈妈出门逛过街了,今天的态度确实也不对。

忽然一句话在耳边响起,“呦,××媳妇,这是你大女儿吧,都长这么高了,大闺女了都!”循声望去是一个大约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面色黝黑,却遮不住满面的笑容,尽管面庞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更是泛着油光,仍不妨碍她能笑出一口雪似的白牙,她头戴一顶白色遮阳帽,依稀泛着黑腻的油光,身上穿着一套深红色的套装,脚踏一双晒得近乎掉色的浅蓝色拖鞋,腰间挂着一个收钱用的腰包,正站着给旁边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递着一袋圆茄子。我妈又拍着我的背,小声说着“喊姑奶奶!”我立马知会了母亲的意思,忙笑着喊了声姑奶奶,寒暄一番,她执意要送我们一袋子黄瓜,难以抵制热情,我妈最后还是收下了。后来我妈告诉我她丈夫去年因病去世了,她儿子在青岛安了家,她倒是不肯随儿子离开,守着和丈夫一起打理的那个大棚,每天过着早起晚睡的生活还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婆婆却从来都是笑容满面,积极乐观的生活。其实那一刻我心里有个中滋味,想起如此纯朴善良的妇女形象,可能是从电视里才能看到的吧,而没想到在乡村,其实很多妇女都是如此,乡土社会里虽有其难以摆脱的劣根性,但是这并不妨碍农人于心中深埋着最纯朴善良的根。

大概逛了半个小时,我跟我妈回家了,路上也遇到很多邻居,还有一个院里的婶婶,一路上,从一开始的不知道如何开口,到最后坦然露出笑容,那一刻我才发现,其实一直是我变了,我变得沉默寡言,变得不知如何与家人相处,动不动就把坏脾气丢给父母。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眼里的她们虽然变了容颜,可还是有记忆里最初的模样,纯朴而热情,本本分分过着平淡的生活,日复一日为了养家为了生存而奔波,仍不忘感受这日渐式微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