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课,我会非常认真的听讲,但偶尔也会有走神的时候,当我意识到自己走神了,便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来,继续认真的听讲,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原来意识到自己走神了的这个东西,就叫做觉知。
当周围的人对我的身世鄙夷排斥的时候,我并不怪他们,我放下了仇恨,放下了执着,不奢求公平,坦然的面对一切,并认识到了人生的苦楚,放下了自己的心,放弃了自己对自己的折磨。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原来这就叫慧观,我观到了内心的苦,并放下了苦,同时也放下了奢望。
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橡皮泥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用橡皮泥创造出一个世界,自己可以安排这个世界里所发生的事,把喜欢的人物或动物安排到这个世界里面。对于我来说,创造的过程本身就很有趣,由于我小的时候没有大人看管,所以经常捏到不吃不睡,即使中途被打断了也无妨,这种专注的状态一连就是十天半月的(间歇性的),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这就叫三摩地,还曾因为三摩地而掉入无始无明却全然不知,当时由于过于害怕就退缩回来,长大后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那么珍贵的修行契机。
但是没关系,错过就错过了,不代表我今后不可以靠着自己的修行再次回到从前的样子。如今的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觉知,什么是一行三昧(三摩地),什么是慧观,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现如今的当下,我都在觉知着自身的存在,注意着脑海里的念头,用觉知觉察到自己所有的心念。最初修行的时候,我的心念很多,很琐碎,尤其是负面的心念特别的多,我曾用过一个古老的方法做过很直观的记录,那就是每当自己出现一个不好的心念之时,就往空瓶子里面扔一颗黑豆,每当自己出现一个正心念的时候,就往空瓶子里扔一颗黄豆,就像这样,我扔了一周,当我观察瓶子的时候,发现黑豆的数量竟是黄豆的三倍。面对这样的结果,我真是太震惊了,这让我瞬间对自己产生了恐惧与厌恶,而就在我产生恐惧与厌恶的同时,我又把两颗黑豆扔进了瓶子里。
黑色豆子与黄色豆子的这个实验,让我彻底的了解到,原来自认为毫无攻击性且与人为善的自己,内心竟是如此阴暗,原来我内心里有那么多的嫉妒,那么多的不甘,那么多的挣扎与痛苦。原来就算是我这样从未想要伤害他人的人,内心都有着那么多的不好想法与负面情绪。随后,我不由的想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想着想着,便觉得可怕,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我想的那样美好,每一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被人性的七情六欲所折磨,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甚至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像这样的人生,又怎么会幸福呢。
而修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修行,人可以找回最初那个纯净无暇的自己,那个真正可以创造奇迹的自己。很多人都会怀念小时候的美好,正是因为人在小的时候心地单纯,心无旁骛,可以无忧无虑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静下心来看一只虫子一整天,可以静下心来品尝每一份食物,可以静下心来玩自己喜欢的东西,小时候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当人长大了,便学会了考虑价值,考虑得失,考虑未来,时刻都活在恐惧当中。并不是因为这些东西不能考虑,也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本身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而是人在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影响了对当下的体验,最终失去了当下的体验本身。当人脱离了当下以后,便活在了头脑带给自己的焦虑与情绪当中,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若非强大的觉知来对治,便很难走出这痛苦的轮回。
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的便利,却慢慢的通过人性的弱点,将人束缚为奴隶。当自己有想法的时候,大脑会给出很多个分析与理由,很少有一个理由是站在生命体验的角度,大脑所考虑的东西,几乎全都是利弊,它就像一个在耳边低语的恶魔,满满的全部都是如何逃避恐惧的理由。
修行要做的,是意识到大脑只是一个工具,是要摆脱人性对自己的束缚与大脑对自己的控制,重新变为大脑的主人,智慧的去运用它,但并不需要抹杀掉大脑的存在,只有勇敢的面对它,才能真正彻底的看清放下,解决问题的根源。
觉知,可以让我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让我回到临在的状态,让我摆脱头脑的束缚。
慧观,可以让我意识到二元对立的错觉,认知的框架与规则带给自己的束缚,善恶带给自己的痛苦。
三摩地(入定),可以让我静下心来,纯粹专注的去体验生命里的一切。
当我日渐习惯做到觉知、慧观与三摩地,我便明白了什么是戒。戒是通过对生命的重置所产生的本能反应。我通过觉知,觉照自己的心念,融化了内心的执着,我只要单纯的就这样觉知着它,心念自己便会不复存在,当这个过程结束后,我便瓦解了痛苦,止住了心中能量的漏洞,止住了心对外境牵绊的执着,久而久之,自然就可以戒除那些不需要的饭食与物质生活。我的心会因为修行而感到喜悦,自然就不需要那些痛苦的欲求所带来的短暂快乐。
[是真正的修行,让我逐渐了解到生命的真相,让我重新回到了生命原本的状态。生命本就是如此,修行并没有格外给我带来什么,修行是一场空,它空掉了恐惧与执着,愚昧与无知,让我重新找回了最初的那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