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爱化作田间行:余松烈传
- 刘观浦 黄有惠 李燕
- 5018字
- 2021-08-12 14:37:40
导言
余松烈,1921年3月生,宁波慈溪人,是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奠基人之一,农学家、教育家。1938年9月考入上海南通学院农科,在大学一年级上课。1940年春离开上海,冒险通过沦陷区,考入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农学院。1941年,曾代表协和大学农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获农艺系全国第一名。毕业后曾在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省研究院工作。1946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后从福建返回上海,在父、兄等人的协助下,与友人共同筹措创办农企公司和新农出版社。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从上海赴山东济南工作。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性,余松烈的感受最深。
新中国成立前,余松烈亲眼目睹了我国人民因粮食短缺和战乱频发而遭受的生活苦难。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目睹了1958年大跃进粮食生产浮夸风、三年自然灾害民众遭遇饥荒,小麦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且不稳,人民群众长期遭受粮食短缺困扰的现状。
60多年来,余松烈在农业科技教育领域不断探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小麦良种和栽培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小麦产量,尽快结束我国小麦供给不足的历史。他面向国家需要,始终将小麦生产中的难点、热点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深入生产第一线,坚持依靠群众,与群众一起,开展小麦栽培理论研究和生产试验,并把经过生产实践检验的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中推广普及。
1979—2003年,余松烈兼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连任五届,历时24年。期间,他在山东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组织以山东小麦技术顾问团成员为主体的全省小麦专家和科技人员撰写了《山东小麦》科学专著,于1990年出版。该书60万字,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自新中国成立40年来山东省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科学水平,是山东省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撰写的第一部较大的科学专著。
1995—2000年,余松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了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小麦课题(“三〇工程”01课题)。该课题将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选育适合山东省种植的小麦优质高产新品种,开展小麦良种繁育,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工程技术体系,满足群众对优良品种的需求;开展小麦优良品种的高产示范推广和小麦栽培技术及理论研究等,实行良种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带动全省6000万亩小麦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1—2004年,余松烈在山东农业大学小麦栽培生理研究室全体同志的合作和支持下,对多年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主编了《现代小麦栽培科学及其发展展望》,计50余万字,于2004年9月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余松烈的学术贡献还包括早年出版的《生物统计之理论与实际》(1947年)、《农作物田间试验技术》(1964年)、《田间试验产量结果的直观分析法》(1979年)、《田间试验方法》(1979年)、《作物栽培学》北方本(1980年)、《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1987年)、《冬小麦的栽培》(1989年)和近年来出版的《作物栽培学》(2001年)。这些学术著作,作为农业高校农学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和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小麦生产的参考书,具有重要史料和学术价值。
作为大学教授,余松烈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农学专业人才,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著名的专家、教授、研究员,有的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自1986年以来,他招收与培养了来自11个省、市、自治区的博士、博士后53人,为培养我国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余松烈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得到了余松烈院士本人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所采集到的各类资料为本书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传记和文集。采集到公开出版的余松烈传记、文集有两本。一本是黄有惠主编、2006年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余松烈院士在滕州》(90万字),全面记载了所能收集到的余松烈工作生活的资料,内容包括自传、论文、著作、图片、田间试验报告、培训材料,农民朋友的回忆文章、工作业绩等,资料翔实。时间跨度为1950年至2006年。另外一本是山东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编写、2010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麦之情师生缘》(10万字),这是余松烈的学生于振文院士组织在国内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为余松烈90岁寿辰出版的纪念文集。主要记载的是余松烈教书育人方面的事迹。这两本书成为撰写本书最主要的参考资料。
学术资料。采集到余松烈主编及参与主编的学术专著有《山东小麦》《中国小麦学》《作物栽培学》《现代小麦栽培学及其发展展望》《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冬小麦栽培》《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冬小麦栽培的理论分析》《田间试验方法》《田间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法》等共11本,研究论文20篇(包括没有发表的)。这些专著、论文为我们了解冬小麦的栽培历史和发展现状提供了依据,为研究、了解余松烈的学术成长历程及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奠定了雄厚的资料基础。
自述资料。余松烈在不同时期写过自传、小传、自我鉴定、自述等,这些资料或存于档案,或被杂志、书籍刊发。通过对这些不同版本的自传进行比较,可以印证余松烈学术成长的真实情况。
档案资料。采集小组先后到山东农业大学档案馆、宁波中学校史馆、宁波市档案馆、福建农林大学档案馆采集到了余松烈中学时期、大学时期的学籍表和成绩单,理清了他从上海来山东工作的来龙去脉,特别是通过档案资料,更清晰地了解了余松烈与大学时期的教师赵仁镕、汤文通、林成耀的师承关系,了解了余松烈与郑广华、邵霖生、庄为琅的同学关系。这些资料对于研究余松烈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学术成长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信件手稿资料。在余松烈办公室和他的家中,我们采集到了信件、手稿130件,其中筛选出信件68件、手稿62件。在信件中有吴官正写给余松烈的信,有余松烈写给吴官正、李春亭、韩寓群、卢良恕的信,有余松烈写给庄为琅、农民日报、山东省科协、宁波市分管农业副市长陈炳水的信。手稿是余松烈在全国小麦会议、河北省农业会议上的发言,对农业部起草的推广小麦精播技术的建议报告。有的手稿在旧油印教材的反面撰写,反映了余松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另外,采集到旧教材讲义、工作笔记、杂记本23件。这些信件、手稿、笔记,为我们了解余松烈的学术成长开阔了视野,为准确表述余松烈学术成长的科研环境奠定了基础。
访谈资料。项目启动之后,采集小组在查阅余松烈档案和传记资料的基础上,起草了6000字的访谈提纲,访谈前与余松烈本人进行了沟通,提前做好准备。访谈提纲包括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师承关系、科研环境、学术交往、同行评价、关键节点、学术传承等方面内容。2012年7月19日至23日,采集小组在青岛锦绣园疗养院对余松烈进行了口述访谈。由于健康原因,访谈进行得断断续续,仅获得了181分钟的音频视频资料。之后,采集小组到烟台、青岛、滕州等地,对余松烈的同行、烟台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徐沛然,青岛农业大学小麦栽培专家吴敏楚,烟台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余松烈的博士毕业生姜洪明,余松烈的入党介绍人杨景林,山东农业大学小麦栽培专家、余松烈的博士毕业生王振林,余松烈的女儿余亚勉,滕州的农民学生刘希运、孔德贵、黄有惠、李宪文、王其金、王志功等进行了间接访谈。其中对12人进行了口述访谈,获得音频资料462分钟;对9人进行了视频访谈,获得视频资料245分钟。整理口述文字资料4万余字。在山东省、市电视台采集到旧的视频资料99分钟。这些访谈使我们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了余松烈的教学、科研、科技服务和在农村生活的详细情况,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珍贵资料。
报道资料。采集到余松烈面向生产搞科研、服务三农事迹的通讯报道34篇,余松烈早年在农村工作及近期的照片89幅。这些资料也为撰写本书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余松烈的一生有三个巧合:他的年龄和中国共产党同龄,他的工龄和新中国同龄,他的党龄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同龄。也就是说,余松烈学术成长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前的28年,余松烈在协和大学农学院学的是农艺专业,工作后创办的是新农出版社。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辞去新农出版社的总经理职务,来到山东农学院工作,从此便和农业高等教育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结缘,他伴随着新中国发展的脚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奋斗了一生。
60多年来,余松烈走遍了山东省的每一个小麦生产县,搞生产调研,总结农民的经验,选择部分高产县蹲点,开展小麦高产栽培试验。余松烈的学术研究重点就是探索小麦生长发育与土肥水环境的矛盾、小麦群体结构与个体健壮的矛盾、小麦植株内部光合产物积累与向籽粒转移的规律,研究小麦生产发展不同阶段主要矛盾,寻找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和栽培技术措施。余松烈的学术成长和技术推广离不开农村,离不开麦田,他的学术成果、学术贡献都是在农村麦田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离开这条主线,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余松烈学术成长的情况,就会迷失研究的方向。
传记的思路是以余松烈在农村的小麦高产试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普及工作为主线,介绍余松烈的学术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以及为我国冬小麦亩产和总产近十倍增长所做的重要贡献。
在传记结构安排上,以时间为纵线,以余松烈学术成长的重要节点作为章节划分的依据,共分为求学经历、早年谋生、早期教学科研工作、创新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完善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服务三农、推广科技以及矢志不渝、教书育人、品德高尚等九章,最后为结语。
第一章记述余松烈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庄桥镇私立集成小学读书,到宁波中学、南京一中读书,到上海避难以及到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求学的坎坷经历。介绍了余松烈与教师赵仁镕、汤文通、林成耀的师承关系。第二章记述余松烈在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毕业之后,到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福建研究院工作,抗日战争结束回到上海创办农企公司和新农出版社,应汤文通教授邀请到台湾教书的情况。第三章记述余松烈到北京农业大学进修米丘林生物学,与金善宝的学术交流,“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批斗,在逆境中坚持科研的经历。第四章记述余松烈从1972年开始调查山东省高产县麦田,扎根滕县农村,指导农民进行小麦精播试验,办“五七”农大,在22个生产大队科技队开展小麦精播高产试验,集成创新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创造小麦亩产638公斤高产纪录,带动滕县小麦大面积高产,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情况。第五章记述余松烈1979年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1988年应聘为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后到德州地区的平原县,潍坊地区的诸城、寿光县,到山东省各地,到黄淮冬麦区的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西等省示范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为山东省及黄淮麦区带来大幅度增产的经历。记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全国累计推广10690万亩,获得增产小麦44.6亿公斤,节约种子5亿公斤巨大经济效益的情况。第六章记述余松烈从1995年担任山东省小麦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首席专家之后,带领全省小麦育种、栽培、植保、农机专家,建设小麦良种选育繁育基地,推广滕州“一圃三田”的建设经验,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在全省近50个县建立试验示范田,带动全省近6000万亩小麦丰产的经历。第七章记述1997年余松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向省委书记吴官正写信,建议到2010年将山东省建成小麦亩产千斤省,建议成立山东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情况。记述了余松烈晚年完善创新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研制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机,在自己的高产攻关田创造出小麦亩产789.9公斤最高纪录的经历。第八章记述余松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贡献。第九章记述余松烈理想信念、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结语部分总结了余松烈学术成长的特点,强调了余松烈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贡献,并对他的成长规律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和总结。
在余松烈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前期,余松烈本人积极配合采集工作,协商制订访谈提纲,并通过子女督促尽快开始访谈。但由于他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记忆力衰退及健康原因,采集小组未能如愿完成对他本人的访谈,为资料采集和他本人审定传记文稿留下了遗憾。所幸的是,余松烈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得到了他女儿余亚勉的全力支持,从余松烈家中和办公室采集到大量反映余松烈工作、生活和学术研究的图片、信件、证书、专著、笔记等珍贵实物资料,并由同样是小麦专家的余亚勉代替父亲审阅本传记文稿,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余松烈访谈不够深入的缺憾。
限于作者的水平,对余松烈丰富而深厚的学术成长经历理解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全面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