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识工作法
- (丹)马丁·林斯特龙
- 1518字
- 2021-08-09 10:11:55
推荐序1
回归常识,重建同理心
马歇尔·戈德史密斯
作为一名商业教育者、教练和作家,我常跟那些在事业上已经取得成功但还想进一步发展的人打交道。有时候,这意味着要为那些迷失了自我的高管提供咨询服务。这种迷失可能是内在的——“我将去往哪里?”也可能是外在的——“我怎么做才能融入这家组织?”一般情况下,两者兼具。就那些与我合作的人而言,他们常常会意识到一个问题:先前让他们走上成功之路的那些技能,与他们在事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往往是不一样的。
对组织而言,这样的结论难道不该同样适用吗?很多公司长期经营同一种业务,业绩往往也不错,以至它们都不再质疑自我。无论是人还是公司,都会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产生一种错觉,过于专注前者而忽视后者(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很多公司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成功不是因为各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行为、规则、政策和文化;相反,它们的成功是在各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行为、规则、政策和文化的羁绊下取得的。
马丁·林斯特龙多年来一直都是一位开创型的全球品牌顾问。他连续三年入选“思想家50人”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商业领袖榜。他是众多炫目创新的幕后推动者,有时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很多创新竟出自同一人之手。近年来,马丁重新定位自己的技能,致力于推动全球商业和文化的根本转型。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碰到同一个问题:常识的缺乏。
作为人类,我们遭受着一种冲突之苦:“我们眼中的自己”和“其他人眼中的我们”之间的冲突。(后者通常是正确的!)我曾经把“魔劲”(Mojo,这也是我一本书的名字)定义为“人们对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所抱持的一种发自内心且形于外的积极精神”。这种精神会提升人生的意义,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同时也会提高员工的敬业度。与“魔劲”相对的一种精神,我称为“无劲”(Nojo),是“人们对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所抱持的一种发自内心且形于外的消极精神”。在“无劲”领域,我们现在可以为世界范围内的这种常识缺乏留出位置了。
在这本饶有趣味、令人愉悦和极具教育性的书中,马丁围绕陈旧过时的规则、无穷无尽的会议、糟糕的客户服务体验,以及法律和合规等问题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各类组织内是多么缺乏常识性的东西。但作为一位商业和文化转型专家,马丁所做的不仅仅是修枝剪叶,他深入组织内部,挖掘根源,解决效率低下、脱离实际以及普遍存在的“拍脑袋”决策的问题。他还展示了公司内部环境与消费者痛点之间的关系。你不知道如何使用的电视遥控器和那些毫无意义的公司网站,其实都和公司内部的瓶颈有关,而这些瓶颈是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看不到的,因为他们太专注内部事务以至忽视了外部体验。马丁表示(同样是令人信服的),缺乏常识的地方,往往也缺乏同理心。
以我的经验来看,一方面,当员工做分外之事时,我们通常认为他们是敬业的,因为这些事情是他们自己选择去做的。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只做分内之事,我们认为他们是“合规的”,因为这些事情是他们必须要做的。无论是你阻止了某个糟糕的决定还是某种糟糕的行为,大多数公司都缺乏相应的纠错激励机制。它们专注于当前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那些没有做的事情。在本书中,马丁向我们展示了大多数公司没有做的事情以及它们应该做的事情,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组织回归常识、重建同理心。
长期以来,我一直相信360度反馈可以帮助成功人士在事业上找到进一步发展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职场关系。在本书中,马丁也提出了经他自己详细审定的360度反馈法。你会感到惊讶,也会觉得有趣,还会有如释重负之感。不只是你!最后,你要记住,B2B(企业对企业)或B2C(企业对消费者)这些范畴并不总是那么有效,因为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回到H2H上,也就是人对人的模式上。这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