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懂中文的房间
招牌上写的是“Namiya General Store”,这是一家杂货店,坐落在僻静的街角。
那时他对英文一窍不通,只是听说这家店不仅出售日用杂货,还能解决一切烦恼。
深夜里,街道空无一人。他走近杂货店紧闭的卷帘门前,半信半疑之中把写好的信朝着一字形信件口投了进去。
他焦急地等待着,恨不得马上得到回应。他毫无睡意,躲在店对面某处守候着,一直悄悄观察谁会把答案送出来。
整夜没有任何人进出。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迫不及待跑到店外的牛奶箱那里。当他取出给自己的回信时,别提有多么惊异了。
“真有奇迹啊!”在以后的年月里不折不扣照着杂货店回信中的提示做出多项英明决策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他不禁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是他的朋友从来不信他的故事。他的朋友知道那家杂货店,那是一位美国老人开的,店里只有这位老人,并且他的朋友也听说老人会为人们解答任何疑难问题、人生困惑,只要将烦恼写在信中,夜里从卷帘门上的口子投入,第二天就能在店外的牛奶箱里拿到答案。
“那时你不是对英文一窍不通吗,你怎么写信,怎么提出问题的?”他的朋友如此质疑道。
他对朋友解释说:“我就是用中文写的。”
“中文?那美国老人根本就不懂中文。你说答案也是中文写的,那么美国老人不仅看懂了,还会写中文了?你不是说一整夜都没人进出吗,那也就不可能有人帮美国老人读写中文——你的故事简直是漏洞百出!”
他的朋友一万个不信。最后连他自己也开始觉得很奇怪——是不是一场梦啊?
但明明这些年我就是大赚了、大发了嘛,照着从杂货店得到的回信所提示的做法!——他在兜里摸了摸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有好多张的银行白金卡。
店里只有根本不懂中文的美国老人独自一人。投进去的问题是中文的,取出来的答案也是中文的。这可能吗?——假设场景设定在只能用纸和笔交流的年代。
这是完全可能的。
假设是在只能用纸和笔交流的年代。
假想有一个房间,里边只有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美国老人,只会英语,对中文一窍不通。
这个房间很怪,完全封闭,只有门上有一条细缝可以递条子进出。
房间外面的人,只懂中文,对英语一窍不通,只能通过门上的细缝向里面递送用中文写成的字条跟房内的美国老人交流。
让房间外面的人吃惊的是,交流很顺畅,毫无障碍,美国老人递出的字条居然也是中文写的!
明明房间里的美国老人对中文一窍不通,怎么会……难道这个房间本身懂中文?
原来,房间里有一本用英文写成的手册,是一份操作指南大全,清楚地指示了该如何处理收到的中文及如何以中文回复。当房外的人不断向房内递进用中文写的问题,房内的人便从手册查找到合适的指示,将相应的中文字符组合成对问题的解答,并将答案递出房间。
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提出的“中文房间”(Chinese Room)思想实验。
30年后东野圭吾创作的小说《解忧杂货店》有没有从希尔勒的“中文房间”获得什么灵感,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只是在开头把小说中的日本“浪矢杂货店”改成了一个美国“中文房间”——我们关心的是房间本身是否能“思考”,是否具有“智能”。
图灵1950年在他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了“机器能思考吗?”这个重大问题,并通过对后来称为“图灵测试”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了他的看法:机器能思考。
希尔勒则在他1980年的论文《心智、大脑和程序》中,通过“中文房间”思想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无论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表现得多么智能或多么像人,它都不具备人类那样的心智。
在“中文房间”里,在房外的人看来房里的人懂中文,其实房里的人根本不懂中文。
希尔勒是用他的“中文房间”做一个类比:房间加上里边不懂中文的人,相当于计算机,而房间里的手册则相当于计算机程序。“房间”这个计算机系统,通过运行“手册”这个程序所表现出来的“懂中文”的智能行为,只是模拟出来的,并非房间真的具备“懂中文”这个能力。
所以希尔勒认为,运行程序的计算机并不具备心智和意识。这不是跟图灵的观点“机器能思考”尖锐对立的吗?
其实不然。希尔勒关于“中文房间”的论述,强调的是计算机不会真正拥有心智,即便能表现出有心智有意识的行为或功能。换言之,他强调的是“拥有心智”,不同于“显示出拥有心智”。
“拥有心智”与“显示出拥有心智”,也许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让我们看看下面一段。
01100000
10111110 00000000101000000100001100000000
1000110110111110 00000000011100001111110011111111
1100011110000111 10110000110001000000001100000000 01110100
01010111
1000001111001101 11111111
11101011 00001110
10010000
10010000
10010000
1000101000000110
01000110
1000100000000111
01000111
0000000111011011
01110101 00000111
0000000111011011
01110101 00000111
这不是印刷乱码什么的。这是一段机器程序,极小的片段。尽管实际上一个普通程序的机器码都可能是这段程序片段长度的千万倍,但这个小片段展示了传统计算机是怎样进行“思考”的,展示了数字计算机“思考”过程最微观的细节。
那些显示出高度智力水平的计算机程序,那些在专业领域战胜了人类的计算机程序[比如阿尔法狗(AlphaGo,直译阿尔法围棋)],都不过是由这样的简单的机器码以及数据构成的。
执行着这样的机器代码的计算机,无论显示出有多么高级的智力水平,能说它真正具有“心智”或“意识”吗?好像确实不能这样说。人的思维过程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
即便我们造出了表现出强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也并不能说它内在具备“心智”和“意识”吧?这似乎是对的。
然而,并不能断然否定这样一个事实:简单可以创生复杂。正如万物都是由种类十分有限的原子构成,任何复杂的生命都是由相对简单的细胞构成。因此,就智能而言,也完全可能通过大量没什么智能的基本单元形成整体涌现出智能的结构。
而且,对于人工智能的目标而言,对于人类要创造强人工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的梦想而言,“内部机制”应该只是手段,“外部行为”才是目的。不同的机制,有可能产生水平相当的效果,甚至达到更高的水准。例如飞行,人造的飞机和太空飞船,都跟鸟的飞行机制非常不同,而且飞行的高度和距离,都远远超过了鸟类。
当然,自然界永远是启发人类创造的重要源泉,哪怕我们采用的是并不可靠的类比。人的大脑和心智的关系,还是一个远未弄清的谜。哲学上,二元论认为大脑和心智是独立存在的,一元论则认为两者中只有一个是决定性的——唯物主义认为大脑决定心智,物质决定精神,唯心主义则相反。至少按照唯物主义,人类的大脑机制,必定是人类去创造强人工智能最不可缺少的启示。
夜深人静,屋内。卷帘门那边传来“窸窣”一声。
三人回头,只见从门上投递细口插进来的一页折叠信笺飘然落地。
三人展开了信纸,在暖色的灯光下凑在一块儿反复读着这封信。
有几个问题让我百思不解、夜不能寐,深陷忧烦之中不能自拔。请您为我解答好吗?
机器不会有心智吗?
心智是什么呢?
什么是心智是什么呢?
什么是什么是什么呢?
如果无心智的机器能回答上面这样的问题,那它是不是就有心智呢?
谢谢您。
信笺上如此写道。
三位年轻人,在这黑夜的屋里,要为人答问解忧。该怎么回答这几个问题呢?
他们是在偷窃后逃到了这废弃的房中的,却发现自己置身在那个浪矢杂货店里,时间是早已过去了的20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