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与《身后事》
“此在”的觉醒与超越

路并不在别处,其实就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的心里。

既然沉沦与异化是一种存在的非本真状态,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的不在家”,那么我们要走出这种状态,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有所触动,突破日常那种麻木不仁的状态,从而实现灵魂的觉醒和超越。

怕与畏

那么,灵魂如何才能觉醒?沉沦如何才能被打破?

海德格尔认为,虽然人们会不自觉地陷入常人之中失去本真的存在,虽然人们的生活可能无聊空虚、荒谬绝望,但有些东西依然是他们逃不过的,而正是这些东西,使得他们必须直面自己,无法回避。

比如,一是怕,二是畏。

怕,就是害怕,谁都能理解。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怕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反映出我们的恐惧和怯懦。但是怕也会产生另外一种作用,就是它让我们意识到自身。有许多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一帆风顺,可能昏庸麻木,他们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也可以说,他们的“在”消隐了。而突然之间,因为某种原因,他们感到了怕,正是这个怕,使他们意识到原来我是个独特的存在,我有身体,我有思想和灵魂。因此,正是怕让原来消隐的“在”显现了,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怕是“此在”重要的现身方式。

而畏则更进一步。怕和畏的区别在于:怕有明确的对象,人们知道怕的是什么,比如怕失去某样东西,怕某件事情伤害自己等,而“畏之所畏是完全不确定的”l“畏不知其所畏者是什么”m。那么,畏到底从何而来呢?其实就是来自于虚无,畏就是对虚无的畏。正如上面所说,我们是被抛在这个世界上的,是偶然的存在,是孤独的存在,人生在世,我们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和价值?如何才能不被虚无所吞没?这种焦虑和追问可以暂时遗忘,却总是如影随形,从而让人感到畏,因此,“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n

正因为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所以它和怕虽然形式上相似,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怕是暂时的,所怕之事消失,怕也就会淡化;而畏是永恒的,对虚无的恐惧伴随我们一生。也可以说,怕是浅表的,畏是深入的;怕是形而下的,畏是形而上的。

畏是永恒的,是与人生常相伴的,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悲观,但海德格尔认为,畏也为人们提供了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展现自身的“在”的机会。因为正是在畏中,人们可以摒弃日常生活的繁杂背景,返诸存在自身,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沉沦状态,并开始努力地摆脱和超越,最终真正实现本真的存在。他说:

“有所畏以其所为而畏者把此在作为可能的存在开展出来……畏把此在带到它的‘为……’的自由存在之前,带到它的存在的本真状态之前,而这种本真状态乃是此在总己所是的可能性。”o

当然,这种实现并不是自动的,它需要人们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正因为畏之所畏启示着虚无,它也会让人感到莫名的恐惧,甚至陷入茫然失据的状态。而为了逃避(尽管这种逃避是暂时的)这种虚无和恐惧,人们又有一种本能,即放弃自我,甘愿受常人支配,在常人中、在世俗中寻得安宁和庇护。因此,畏并不一定能够使人超越沉沦和异化。但是,无论如何,畏永远在此,永远跟随人的一生,消极地处在畏中,人们永远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下面,我们再回到电影《海上钢琴师》。1900一直生活在邮轮上,对于船上的一切,他是再熟悉不过了,甚至可以在波涛汹涌的剧烈颠簸中自如地弹钢琴。他从来没有下过船,应该说对于陆地有一种隐隐的怕。但突然有一天,1900对好友麦克斯说,他准备下船了。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场景:1900说:“我想下船去,从陆地上看看大海,那将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于是,他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在大家的祝福声中和众人目光的注视下,缓缓走向舷梯。然而,当他站在舷梯上,看着眼前高耸入云、如丛林般连成一片的高楼大厦时,又改变了主意。他把帽子扔向大海,又重新回到了船上。

的确,他怕了。他害怕什么?在影片的最后,1900向麦克斯吐露心声说:“我并不是怕那看见的东西,而是怕那看不见的东西。城市里纵横交错的街道,一望无际,没有尽头。钢琴的琴键只有八十八个,它是有尽头的,我可以主导它,而外面的城市是一个无限大的钢琴,它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我不可能在上面演奏音乐。”可以看到,当1900真的仔细观看了陆地以后,他的这种怕已经具有了畏的意味,他畏那个“无限”、畏那个“未知”,正如卡夫卡所说:“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p正是在怕和畏中,1900意识到了自己的独特,甚至期待能够改变自己、突破自己,只是在最后的时刻又放弃了,这一步终究还是没有跨出去。

1900的选择,是耶?非耶?

向死而在

所谓向死而在,通俗地理解,就是“面向死亡而存在”。我们还是先从一部影片说起。

《入殓师》是一部比较特别的日本电影。男主角小林大悟因为失业,误打误撞做了入殓师,即给死者化妆并入棺。开始的时候,小林大悟也很不情愿,但是在看了师傅给死者化妆时的那种专注、平静、安详中体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让他感触颇深,他也慢慢接受了这一职业。而他的女友美香在得知小林从事的职业时,非常不能接受,和他吵了起来,要他辞去这一工作。可是后来,澡堂的阿婆去世了,小林负责给阿婆化妆入殓。美香在一旁静静看着小林工作的过程:换衣、擦拭、化妆,神圣而又肃穆,最后,阿婆的遗体被推进了火化炉。虽然死者永远地走了,但人们在死亡面前的态度却深深影响着生者。美香被打动了,她和小林的感情也更加深入。

一般来说,死总是人们尽力回避的,然而死也是人们终究要面对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会怕、会畏,而最大的畏就是“死之畏”。因为死意味着“虚无”,意味着自己永远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所以,死其实就是时间之神在人们面前露出的狰狞的面孔,它时刻提醒着人们,你尽管可以暂时逃遁到常人中,可以陷入无聊、空虚和荒谬,但是死却是最终无法逃避的。不过,海德格尔也告诉我们,死虽然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惧,但也正是在和死的面面相觑中,人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生,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可贵、生命的可贵,从而超越日常的沉沦,使“此在”进入本真的在世状态。海德格尔说:

存在就是时间,不是别的东西:时间被称为存在之真理的第一个名字,而这个真理乃是存在的呈现,因此也是存在本身……由于时间,存在才被显露出来。q

而加缪《西西弗的神话》中的一段话,更是让人感到振聋发聩:

时间为着平淡无光生活的日日夜夜而背负着我们。但是,一个我们在其中背负时间的时刻总会到来。我们是向着未来生活着的:“明天”“以后”“你到那时”“随着年龄增长你会明白”。这些悬而未决的设想值得重视,因为它们最终都是与死亡相联系的。然而在某一天,一个人确认或者说出他三十岁了。他这就是在显示他的青年时代。但同时,他是相对时间而言立足于青年时代,他在时间中取得他的地位……他是属于时间的,并且属于这突然使他感到震惊的恐怖,他从中认识到他最凶恶的敌人。r

是的,我们背负时间的时刻总会到来,这就是面对死亡。小林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命和历史,美香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死之静穆和生之可贵,而那个和阿婆互有情愫、心心相知的负责火化炉的爷爷,亲手把阿婆的棺木推进去,按动焚化的按钮,动情地说:“死亡就是一扇门,穿过它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我作为一个守门人,护送他们穿过这扇门,对他们说,一路走好,我们后会有期。”

《入殓师》中所谓的面对死亡,还只是面对别人的死亡,而人生更严峻、更残酷的,是面对自己的死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最终要到来的,而且,什么时候到来、以什么方式到来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此在”最为本己的、无法超越的可能性,人生在世,必有一天要直面自己的死亡。当这一天真的要到来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呢?

美国电影《身后事》通常被认为是一部恐怖、悬疑片,但其实它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释。女主角安娜经历了一场可怕的车祸,醒来后发现自己被置于停尸间内,一个叫艾略特的男人负责照看她。艾略特说她已经死了,他只是帮死者过渡,可安娜坚信自己没死。

电影《身后事》中的场景:停尸间里的安娜非常绝望,她认为自己还活着。安娜对艾略特说:“你看,我还在呼吸,我肯定还活着。”艾略特却对此很不屑:“你们这些人啊,你以为会呼吸、会大小便,就能证明你还活着吗?好像你的人生有多么值得留恋似的。安娜,你的人生值得留恋吗?或许你很早以前就死了。你准备一下吧,两天以后就是你的葬礼,你会被装进棺材,埋进土里,那时就没人听见你说话了。”

的确,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活着,但是活着不等于真的存在,活着也可能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在艾略特的追问下,安娜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一切。其实,安娜到底是死是活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生?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亡好像离自己很远,但某一天我们真的面对死亡的时候,肯定会让我们对生有特别的渴望和特别的期待。或者说,正因为人生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人们才从沉沦和异化的状态中醒悟过来,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但“向死而生”告诉我们,未知死,焉知生?苦难、病痛乃至死亡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善待的一部分,正是在与它们的对视中,我们看到了岁月,看到了时间,也看到了那个被遮蔽的本真的自己。此时,我们反倒可以不再在乎身外的一切,积极地自我谋划、自我设计,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在电影《遗愿清单》中,两个老头都得了绝症,住在同一间病房。卡特只是一个黑人修理工,而爱德华则是亿万富翁、一家医疗机构的CEO。他们虽然身份地位悬殊,但是在死亡面前却是平等的。两人由素昧平生,到同病相怜,进而决定利用最后的时光,完成五十项未了的心愿。于是,他们旅游、开飞机、帮助陌生人……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卡特先走了,在卡特的葬礼上,爱德华深情地说:“卡特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也是我生命中最棒的几个月,他拯救了我的生活,我们给彼此的生活都带去了快乐。等到有一天,我走到生命的终点,到了那扇门前,我希望卡特也在那儿。”没过多久,爱德华也去世了,他“合上了双眼,却敞开了心灵”。两人的骨灰被埋在了珠穆朗玛峰的山顶,静静地看着那皑皑的白雪和湛蓝的天空。

是啊,生命是可贵的,人生应该是需要倍加珍惜的,但这些只有在死亡的背景下才会真正凸显,只有处在死亡的边缘才会真正明白生存的意义。死亡,让我们直面人生,让我们无路可逃,这既是荒诞的极致,也是觉醒的开始。

在绝望中抗争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因为得罪了诸神,诸神便惩罚他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巨石是如此的沉重,他只有拼尽全力才能让它缓缓上行。然而,当他终于将巨石推至山顶时,一松开手,巨石又会向山脚滚落。西西弗只好再次走下山去,重新将巨石推向山顶,重新开始一次这单调、无聊而又艰辛的过程。于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西西弗陷入永无止境的苦役之中。

西西弗的神话无疑是悲剧的,他的劳作、他的苦役充满了令人绝望的、荒谬的气息。对此,加缪这样描绘:

在西西弗身上,我们只能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至山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痛苦扭曲的脸,看到的是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那落满泥土、抖动的肩膀,沾满泥土的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以及那坚实的满是泥土的人的双手。经过被渺渺空间和永恒的时间限制着的努力之后,目的就达到了。西西弗于是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而他则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向山顶。于是,他又向山下走去。s

然而,加缪也从这种悲剧、荒谬和绝望中,看到了西西弗的坚强、无畏与抗争,他在《西西弗的神话》一书中引用哲学家阿兰的话说:“精神应该与黑夜相遇。”t“如果精神应该遇到一个黑夜,那毋宁说是始终清醒的失望的黑夜,是极度的黑夜,它是精神的前夜,而由此可能升起完整的白昼的光明。”u命运如此残酷,可西西弗却怀着嘲弄和轻蔑,坚定地走向山顶,即便明知是徒劳无功,明知是周而复始,他也绝不放弃。他没有怨恨,没有犹豫,没有沉沦,他用自己的行动对抗着荒谬,他用自己的坚定向诸神说不,他用自己的勇气表明自己仍然可以是命运的主人,他永远不可能真正被打败。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我们都会面临荒谬和绝望的威胁,但是,纵然人生充满了荒谬,我们也要不断地走向山顶。假如我们逃避,那么荒谬将永远存在,而且将永远成为我们面前逾越不了的大山。面对荒诞,面对空虚无聊,面对死亡,我们应该积极行动,通过自己的努力,赋予生命以意义。正是在和命运不懈抗争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存在主义那里,人的“存在”和“应该如何存在”,并不是一个等同的问题。存在主义对人的存在状态的揭示,表面看来似乎比较消极——空虚、无聊、荒谬、焦虑等等,但存在主义同时也希望打破这种状态,展现人的本真存在。所以,存在主义也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哲学,它希望人们直面生存的状态,找回失落的本真,通过不断行动造就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此而言,存在主义可以给我们深深的启示。

不过,存在主义所谓的人,是指单个的、孤独的人。存在主义所揭示的人的存在状态,是孤独的个人的存在状态;存在主义作为一种行动哲学,也主要是指个人的自我设计、自我谋划、自我奋斗,没有把个体和集体、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因而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