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与《罗拉快跑》
存在即自由,存在即选择
存在主义的冷峻可能让许多喝惯了心灵鸡汤的小伙伴们感到不适。当然,他们对于人的“在世”状态的描绘并不能反映人生的全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的描绘也并非全是胡说八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存在主义没有就此止步,在“我们如何存在”的基础上,他们又推演出“我们应该如何存在”,从而使得这一理论具有了更广的思想内涵和更多的积极意义。
存在先于本质
这里我们要请出另一位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就是法国的萨特。萨特认为,既然我们是被“抛”在这个世界上的,是偶然的存在、孤独的存在,那么我们也就不用背负任何宿命,我们是自由的。而正因为是自由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人生。
这要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即“存在先于本质”说起。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人并没有一个先天固定的本质,比如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是商人或者小偷;相反,人一开始只是纯粹的虚无,是一张白纸,至于说人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是由人自己所造成的。就这一点而言,人与物是不同的。因为物是消极被动、没有自由的,所以物不能自己造就自己,物的本质是当它们作为人的对象而存在的时候由人所赋予的,也就是说,物是本质先于存在。比如一把裁纸刀在被人制造出来之前,制造者就会首先有一个裁纸刀的观念——裁纸刀的用途、形状、大小等等,换言之,裁纸刀是先由人设计好、再根据这个样子造出来的,作为物的裁纸刀的本质是先于它的存在的,而且它一旦存在,就属于某个种类、起某种作用,它的本质即是如此。可见,裁纸刀在它存在之前,其本质就确定了。而人不同,人并没有一个先天的固定的本质,人是首先存在,然后才自己造就自己的独特本质,他是什么,要看他后天的选择和行动。萨特说:
“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才说明自身。假如说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才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c
存在先于本质,无疑,这去除了套在存在身上的无形的枷锁,为存在打开了通往未来的无限可能。这一理论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既深刻又好看的经典影片,长期占据着IMDB榜首的位置。片中的男主角安迪本是一名银行家,却蒙冤入狱,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入狱的第一天,很多牢犯就打赌他夜里必哭,因为他看起来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然而安迪没有哭,他平静地度过了第一夜。牢狱生活似乎了无生趣,狱警的野蛮、牢友的欺凌一度让安迪度日如年。但他很快就调整过来,用自己专业的金融知识为狱警报税,取得了狱警的信任,并悄悄把典狱长的非法所得转到自己名下;他长年累月地坚持给州政府写信,申请一笔经费扩建监狱的图书馆,结果居然让他办成了;他还给新来的小伙子汤米补习功课,让他在狱中通过了大学考试,并意外地从汤米口中得知了杀害他妻子的真正凶手;他用一把小小的鹤嘴锄,十九年如一日不停地挖掘,终于挖穿了墙壁,最后成功越狱。
在几乎所有人看来,一旦面临无期徒刑的牢狱之灾,人的一辈子就毁了,只能老老实实地成为一名囚徒,“囚徒”二字似乎已然成为施加于他身上的不可改变的本质。然而安迪没有屈服于自己囚徒的命运,他在不断地突破限定的框框,不断向着未来造就自己。他原本是一个银行家,现在是一名囚徒,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成为报税官,成为图书管理员,成为家庭教师,最后成为自由人。
与安迪相对的,则是一位老狱友布鲁克斯。我们且看电影中的一个场景。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场景:布鲁克斯已经在狱中度过了五十年,他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生活。可是突然,他被假释了。他不想离开监狱,于是,他劫持了一位牢友,用刀抵着他的喉咙。老布希望此举能让监狱留下自己,但是未能如愿。他出狱了,外面的一切他都不习惯,在超市里打工也难以适应。他上厕所都要向别人报告,不报告就尿不出来,他已经体制化了。出狱的他非但没有迎来新生,反而感到是个局外人,老布只能自杀,吊死在房间的屋梁上。
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其实就是一种僵化、固化。由于长期的监狱生活,老布鲁克斯已经被固定在囚犯的本质上,失去了面向未来的可能。所以,当后来瑞德也来到老布住过的旅馆,看着他在房梁上刻下的字迹,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人的本质一旦被固化,只能被动地走向死亡,即便活着也是庸庸碌碌。而萨特却告诉你说:“人,不外是人所设计的蓝图,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存在,因此,他就只是他的行动的总体,他就只是他的生活。”d所以,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虽然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纯粹的哲学思辨,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况味,给迷茫中的人们打了一注强心剂。
自由与选择
为什么人的存在能够先于本质?为什么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造就自己?萨特认为,人是孤独的,同时也是自由的。既然人并没有先天固定不变的本质,也就是说,人之初乃是一片空无,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限定他,他是自由的。就此而言,自由不是后天追求得到的,而是判定给人的,存在即自由,自由乃是人的宿命。他说:
“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使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于人的自由之中……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e
在萨特看来,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自由的,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哪怕你是一个囚犯,你也可以选择乖乖待在狱中抑或找机会逃跑或反抗。这样的观点乍看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但是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却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诠释:存在即自由,存在即选择。自由与存在相伴相随,而选择则是自由的实际体现,只要我们存在,就可以不断地选择、不断地筹划、不断地超越。人生好比舞台,每个人都只能仓促上场,没有剧本,也没有人提示你该怎么做,这出戏到底怎么演,全靠自己。换言之,在人的面前横亘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你将来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取决于你自己的设计、谋划、选择和造就。如此一来,存在主义便成为一种积极进取的行动哲学,给迷茫晦暗的人生阴影照进了一抹亮色。
德国电影《罗拉快跑》是一部别出心裁、却又引人深思的影片。罗拉和曼尼是一对情侣,罗拉深情地爱着曼尼,尽管他只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曼尼为了赚钱,去替黑老大完成一笔生意,却在路上把装有十万马克的钱袋丢了。黑老大限定曼尼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拿回这些钱,否则就要他的命,曼尼无奈只能给罗拉打电话求助。二十分钟,到哪里能弄到十万马克?二十分钟,又是那么短暂。但是罗拉没有放弃,她开始疯狂地奔跑。
罗拉在奔跑,罗拉也在选择。找父亲要钱?抢劫超市?到赌场赌博?电影把罗拉的几种选择都展示了出来。是啊,尽管只有二十分钟,看起来似乎不可能,但还是要尽力去做,你的每一个行动、每一次选择,都可能改变结果。而最终,罗拉和曼尼赢了,在最后的时刻,他们拿到了那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