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自1895年问世以来,电影就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介入了大众的生活,其间尽管有些起伏,但时至今日,电影仍然是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没看过小说诗歌的大有人在,但是没看过电影的,几乎没有。不过,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抱怨或困惑:都说某某电影很好、评分很高,怎么我就没看出来呢?

比如,《发条橙》讲述了一个小混混的故事,情节并不吸引人,画面也谈不上什么美感,甚至还让人有点恶心,它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荒野生存》只是描绘了一个青年流浪汉的经历,根本没有什么完整的故事情节,且里面既没有美女也没有悬疑,最后这个家伙还饿死了,它好在哪里?《搏击俱乐部》的主角是一个白领,他感到生活和工作很无聊,于是就和人在地下室里打斗,整天弄得鼻青脸肿的,为什么却能长期居于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互联网电影数据库,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数据网站)排行榜前列?等等,不一而足。

看不懂,除了缺乏必要的背景和知识外,也和我们的思维定式有关。

回顾电影的历史,电影之所以能够普及化和大众化,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它的形象性。形象的、直观的东西总是更能被人们所接受、所理解,因为大家只需要“看”就可以了,甚至连大脑都不用介入;相反,抽象的东西却需要我们去分析、判断、推理等等,难免会让人觉得累。二是它的活动性。电影由一连串活动的图像组成,而且基本上会构成一个故事。所以相较于那些静态的形象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它更接近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也更有趣味性。事实上,电影诞生之初的一些作品,的确就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再现,如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尽管简单,尽管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人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但是,随着电影的发展,其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内容表现在不断丰富,作为观众,也希望在电影中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因此,电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形象艺术,通过形象表达抽象越来越成为许多导演的追求,甚至可以说,一个导演的杰出与否、伟大与否,就在于他能否借助形象的呈现,传递出隐藏在形象背后的深刻理念。于是,哲理片诞生了。

必须看到,也许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电影应该就是故事片——都要讲一个故事,人们看电影就是看故事——所以在国内的电影分类中,并没有哲理片一说。剧情片、爱情片、警匪片、动作片、恐怖片、喜剧片、科幻片、西部片……所有这些其实都是讲故事的。偶尔有人会把某部电影归为家庭伦理片,已经是很另类了,亦非常小众。国外也差不多,在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所著的《世界电影史》中,有社会问题片这一分类,算是最接近哲理片的了,但显然也还不是一回事。

然而,当你看了足够多的电影,你就会发现,有一些电影的确不能归为上面所说的剧情片、爱情片、警匪片等等中的任何一类,因为它要么并不是在讲故事——有的电影并没有清晰完整的故事情节;要么它虽然表面上在讲故事,实际上并不是讲故事那么简单,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个故事来看,那就完全不能领会它的内涵。为了迎合观众的思维,某些国外影片的中文译名也尽量往故事片上靠,越有故事感、情节感、惊悚感越好。比如美国电影Unthinkable,直译为“不可思议”,中文译名为《战略特勤组》;法国电影Léon,直译为“里昂”,中文译名为《这个杀手不太冷》;更搞笑的是,意大利电影Blow-Up直译为“放大”,中文译名为《春光乍泄》。亲民倒是亲民了,也吸引眼球了,但是怎么可能传递出电影的本意?

这一类电影,其实主要就是哲理片。之所以给它们安上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译名,要么译者没看懂,要么怕观众看不懂。但是,对于这一类电影,你一旦看进去了,就会觉得异常深刻,那些花里胡哨的译名反而显得滑稽和肤浅。

那么,怎么样才能看进去呢?

我们应该懂一点哲学。

说到哲学,只要上过高中的国人都学过一点,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哲学是可敬又可畏的,它似乎只是一种学问,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只能远观不能近瞧。实际上,“哲学”一词在西方语境中的本意为“爱智慧”,汉字中的“哲”亦为“明智”“聪明”“智慧”之意;古今中外很多哲人们所探讨的问题,也是和我们的生活、人生以及所处的社会息息相关的。因此,哲学既是一门学问,也应该能够嵌入生活本身,能够让人们从中获得必要的领悟和启示。

电影作为最大众化的媒介之一,把它和哲学相结合,是一种既令人向往也充满危险的尝试。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它的大众化:如果能够通过电影来表达哲学思想,那岂不是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而之所以充满危险,也是因为它的大众化:大众早已接受了电影作为故事片的界定,有多少人会劳神费力地去探索故事背后的哲学呢?

应该承认,真正具有哲学意味的电影还是非常小众的,数量也相对较少。但是,它们毕竟还是存在的,而且,也正因为其稀少和独特,反而更显出其难得的价值。事实上,在那些具有哲学意味的电影中,很多都在影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值得我们反复观看、反复琢磨。

基于此,本书试图在电影和哲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方面通过电影来理解哲学,另一方面借助哲学来诠释电影。通过电影来理解哲学,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哲学的抽象和枯燥,在电影直观的影像和场景中感悟哲学;借助哲学来诠释电影,则可以让我们深入电影影像的深处,看到其背后蕴含着的更多的东西。

需要说明的几点是:

第一,哲理并不等于哲学。本书所要探讨的哲学固然是比较生活化、贴近人生和社会的,但并不等于一般的哲理。一般的哲理可能是那种鸡汤式的,在许多电影中都会有,比如说“人生需要努力奋斗”“好人必将会有好报”“没有逾越不了的坎坷”等等,这些在本书中也有少量涉及,但不是探讨的主要内容。相对于哲理而言,哲学更深入,也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

第二,本书涉及的电影达百余部,涵盖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瑞典、巴西、日本、韩国、印度、伊朗等众多国家的影片。之所以选择这些电影,主要基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该电影本身就充满了哲学的追问,电影只是它的载体而已;二是该电影无意中契合了某个哲学的主题;三是该电影的部分场景可以用作探讨哲学问题的案例。

第三,本书中所选取的哲学主题,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本书并不是纯粹的哲学学术探讨,真要进行专业的学术探讨,我们也用不着通过电影来进行。透过电影来理解哲学,依然是希望我们不仅仅了解哲学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用它来启迪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人生。

好了,喜欢电影又热爱思考的小伙伴们,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