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父母,一定要知道的养育原则

第一章
“遗传家教”,看到叛逆孩子背后的家庭影响

我刚从事教育工作时问了母亲一个问题:“妈,我发现我身上的韧劲和坚持跟您特别像,您当初是怎么教我的?我想学学,学会了好教给其他孩子!”

我妈想了想说:“我也说不清是怎么教你的,我就是学着你姥爷当初教我们的样子做的。”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舅舅和我妈的待人处事风格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家族传承的力量。

由此,我开始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家庭力量的痕迹,想寻找它和我们之间的联系。

我95岁的奶奶是一个非常独立的老太太,她每天准时起床,自己穿针补袜、清理垃圾、叠被子……我65岁的父亲从未赖过床,每天都是6点半准时起床,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妥妥当当。无论是在农村老家,还是在如今的北京,自己的事从不假手于他人。

而我每天7点准时起床,孩子会和我们一起起床,吃完早餐上学。很多人咨询我孩子早上不起床导致上学迟到该怎么办时,虽然我会把很多办法教给他们,但我却从未被这个问题困扰过。

我非常明确地知道——这些行为习惯并不是我后天习得的,它们像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潜意识,是原生家庭给予我的一种力量。

于是,我开始研究遗传家教。

我对1000名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追踪,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例如,有一位妈妈跟我说:“我家孩子简直没法要了,整天闹腾得要命!”

我问她:“孩子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吗?能举个例子吗?”

妈妈说:“他一天到晚就知道哭,遇到什么事情都哭,要买玩具好好说不就行了吗?他偏不,就知道哭!最过分的是,晚上我关灯让他睡觉,他也一个劲儿地哭。我把灯打开了,他还是哭……我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

说到这里,这位妈妈忍不住掉起眼泪来,边哭边说:“你说他有什么问题直接说或者解决不就好了,哭有什么用!”

听到这里,我很想问问她,她家孩子的表现和她现在的表现是不是很像呢?

其实,孩子身上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都可以在其父母身上看到影子,比如目标感、情绪管理、竞争力、专注力,等等。就算是花钱这件小事,都有可能源于行为遗传。

小时候我身体不好,因为治病花了很多钱,导致家里外债累累。所以,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母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而我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观念,虽然工作后收入直线上升,但我的消费观却多年未变。

一位妈妈曾跟我说:“我给了闺女50块钱,告诉她这是一周的零花钱。但她带着小伙伴去超市一小会儿,就把钱花得干干净净!于是,我狠狠地批评了她……”

我问这位妈妈:“你平时花钱是什么样的?”

她忽然沉默不语,半晌后怯怯地说:“其实我也这样!我每个月都得跟朋友借点儿小钱周转。但是,我自己有赚钱的能力呀!”

这多像我们常说的“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啊!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爸爸妈妈认为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比出现在自己身上更严重。如果慎重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表现,也许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几代人都有的家庭情况——孩子的种种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我把这些家庭中一代或多代的共同优/劣势情况统称为“遗传家教”,也就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直接遗传或影响。

从2009年开始,遗传家教成为我的研究方向。

一个学术名词的建立,需要的不仅仅是研究者做出判断、分析和推导,还需要缜密的科学论证。于是,我开始大量查阅行为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研究资料。

人类的后天行为习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吗?我发现,该领域是非常前沿的表观遗传学领域,父母辈的习惯会通过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而传递给后代,这种现象是有足够证据支持的。

达尔文和高尔顿是最早从事行为遗传学研究的科学家。达尔文提出,天才和智力迟钝都有明显的家庭性。高尔顿在研究过当时杰出人物的身世后,于1869年发表了《遗传的天才》一书,提出天才人物的家庭成员大多是天才,而且其能力也有家庭遗传的倾向。

大量的科学论证佐证了我的观点,也加强了我做这方面研究的决心。我希望通过研究“遗传家教”,梳理出中国人的教育特点,找到简单、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方法,让亲子教育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这甚至也成了我新的人生课题。

从2009年开始至今,我整理了近一万个案例,寻找孩子与原生家庭背后的秘密。经过筛选对比,我将它们汇总成了“遗传家教养育卡牌”——用50张卡牌浓缩了0~12岁孩子的常见问题,以及他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通过卡牌,你可以在五分钟内找到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惑,并通过卡牌背面详细的原生家庭诱因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把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变成简单易行的方法,有效地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让家庭教育不再受文化差异、物质条件、学历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可以那么快就做出判断?原理是什么?每个家庭各不相同,又怎么会有统一的解决办法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曾困扰过我。我一直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特点在教育手段上做出改变。直到开始把行为和习惯作为两个不同层级来分析家庭教育时,我才发现,不管是行为还是习惯,如果按照有意和无意来划分,孩子的问题就会变得格外相似。

比如早恋,无论家长有多排斥,它依然会发生,这跟家庭条件、社会地位、文化差异、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等完全无关。当我们用有意、无意的行为和习惯来做区分时,会有四个不同的“量级”。虽然让父母忧心的诱因不同,它们可能是长期诱因,也可能是短期诱因,更可能是突发诱因,其解决的方法也可能不同,但问题的核心目标却是一致的——需要解决的都是孩子的动机、目的、需求——我称之为孩子的“本欲”。

只有孩子的“本欲”获得了满足,问题才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什么是孩子的有意行为、无意行为、有意习惯和无意习惯?可能你会觉得一头雾水,完全无从分辨。没关系,我说几件小事,你就能立刻明白划分的标准了。

有意行为:打架。

无意行为:耳朵痒,用手抠耳朵。

有意习惯:早晚刷牙。

无意习惯:口头禅。

这些问题几乎会出现在所有孩子的身上,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它们都具有不固定因素,在有意和无意的行为、习惯中来回转移。有可能一些好的习惯,例如阅读,最后成了行为,然后“内化”在孩子的生命中。也有可能一些行为,例如骂人,因为没有调整,最后成了习惯,以至于孩子经常脏话连篇。

我相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行为变成了习惯,也有一些习惯变成了行为,最后“消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如果我们不小心错过了孩子的最佳教育时机,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呀!所以我致力于推广遗传家教,让家长更着重于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学习和反思理论知识。

当然,任何方法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我将遗传家教梳理出两条线,随机问题用卡牌解决,家庭行为习惯的问题则用大量的理论知识来讲解。通过拓展管教法则,达到拓展家庭遗传优势的目的;而通过修正管教法则,则可以修正家庭遗传过当。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如爱尔维修所言:“如果受到正确的教育,每个健全的普通孩子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