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理念篇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精准解决叛逆期

我相信你一定无数次听到过“叛逆期”这个词。别人告诉你,孩子会在青春期进入叛逆期,你就信以为真,当自己家孩子八九岁就开始叛逆的时候,你还会反问自己,难道我家孩子“早熟”了?当你再看看邻居家调皮的小男孩天天和妈妈对着干时,你又会想,难道幼儿园的孩子也进入叛逆期了?

我们都知道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性特点,也总希望能找到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规律,这样,我们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为了让你更了解孩子的叛逆,我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你解析叛逆期。

首先,我承认叛逆期的存在,这是很多教育家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得出的结论,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孩子都会在这段时间内出现叛逆的状态,就像有很多人问我妈:“你家闻源叛逆期的时候,你是怎么教育他的?”我妈通常都会回答:“他没有叛逆期。”其实仔细想想,我的叛逆期好像是在25岁以后。25岁之前,我真的一点儿出格的事情都没做过,甚至想都没想过。

叛逆期的时间范围没有精准答案,我可以给你举一个例子。拥有十几年家庭教育经验的我,最常听到的词之一就是“叛逆”。一个1岁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如果不给他想要的玩具,他就会又哭又闹,孩子是不是进入了叛逆期?”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如果不让他看动画片,他就会满地打滚儿,孩子是不是进入了叛逆期?”一个10岁男孩的妈妈告诉我:“如果他犯了错误,说他几句,他就有可能离家出走,孩子是不是进入了叛逆期?”一个15岁孩子的妈妈告诉我:“他有喜欢的对象了,如果多问几句,他就会不耐烦地跟你吵上一架,孩子是不是进入了叛逆期?”这些妈妈都有一个共性——认为自己的孩子进入了叛逆期。但是这个叛逆期的时间范围好像和我们理解的并不一样,咱们暂时先把这些称为叛逆期。

既然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出现叛逆的状况,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先了解一下孩子出现叛逆的原因。以我参与过的一个个案为例。在这个家中,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极度恶劣,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也不为过。孩子一直认为妈妈是“更年期”,而妈妈认为孩子是“叛逆期”。两人几乎天天吵架。我给他们出了一个题目:各自在纸上写出对方做什么会让你生气。结果非常有趣:孩子的答案是妈妈不理解他做事情的目的;而妈妈的答案是孩子一定要做那些明明会出问题的事情,让她很生气。

其实他们的答案已经解释了叛逆的由来,一方面,孩子的意识、社会经验、成长需要、心理成熟度等的发展还未达到成年人的标准,他们仍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体验来提升。而妈妈更希望孩子可以规避错误,听从自己的建议,避开一些陷阱,让成长更平稳、快速。这位妈妈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的经验也是从不断的尝试和学习中得来的,但是她却想拔苗助长,剥夺孩子的尝试机会,而这种“被剥夺感”让孩子备受压迫。有压迫就有反抗,这也就让父母们感觉到了叛逆。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叛逆基本上都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孩子想自己变得更好,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有目共睹,父母当然也希望孩子好。既然最终目标一致,那么父母就应该学习一些方法,让孩子更愿意接受或者参考你的建议。不过在这之前,你还是要了解“遗传家教”这一概念,即孩子身上的叛逆分为有意叛逆和无意叛逆两种。二者完全不同,解决方法自然也不同。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地说明一下无意叛逆和有意叛逆。

无意叛逆

无意叛逆主要是针对低龄低幼的孩子而言的,他们的“与父母对着干”更容易被分析和解读,父母破解起来相对容易,需要的时间精力也会少一些。

小雨是一个6岁的男孩,吃晚饭前他无论如何都要看动画片,妈妈告诉他:“吃完饭再看。”他瞬间就不开心了,嘴巴撅得老高,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妈妈走过去,一下子关掉了电视。他马上开始大哭,还边哭边喊:“你是坏妈妈,我不喜欢你,你走开,我不要你!”然后就朝妈妈丢抱枕,妈妈一时气不过,就给了他一巴掌。孩子挨了打就更加愤怒,开始乱丢东西,最后连左邻右舍都惊动了。

孩子妈妈向我咨询:“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叛逆,我也没说不让他看动画片呀,只不过是吃完饭再看罢了。他现在就这么叛逆,等到青春期还不得逼死我呀!”她一口咬定孩子到了叛逆期。当妈妈把所有怨气发泄完后,我问她:“你觉得你家孩子正在叛逆期内,那你想一想,他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有叛逆行为的?”她想了一会儿说:“好像从两岁多就开始这样了!”听了她的话,我就给她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安安是一个7岁的女孩,因为班里最好的两个朋友都买了一个品牌的裙子,小伙伴就让安安跟妈妈说也想要一条一样的裙子,妈妈答应了安安的请求。隔天妈妈在商场发现那个裙子特别贵,有点舍不得,就买了另外一条便宜的裙子。晚上安安看到裙子后很不高兴,还大哭起来:“这不是我想要的裙子。”看到安安大哭,妈妈更加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告诉她:“如果你不要,我就把这个裙子送人,以后再也不给你买衣服了。”母女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最后妈妈对安安大喊:“你要是觉得你同学家好,就去给他们家当孩子吧!我不要你了。”然后妈妈就进屋工作去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孩子没有任何动静,便打开孩子的屋门,结果发现孩子没在家,全家人把孩子的同学、朋友问了个遍,却依然没有孩子的任何消息。正在妈妈手足无措的时候,警察打来电话,说在火车站遇到个孩子,孩子说出了她的电话。孩子找到了,但是妈妈再也不敢跟孩子说狠话了。

讲完这个故事,我问小雨的妈妈,这么一对比,你还觉得你的孩子叛逆吗?她摇摇头:“我觉得我的孩子也就是发发脾气而已,还真算不上叛逆。”

看到小雨妈妈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我开始和她分析孩子的行为。

第一步,找到孩子所有“和你对着干”的案例,或者你觉得孩子叛逆的案例,可以找一张纸试着写下来。小雨妈妈举了很多例子,比如:让孩子去写作业,他偏不愿意去写;让孩子多吃点青菜,他不吃;让孩子早点回家,他玩儿到8点还不想回家;不让他去同学家,他偏要去;告诉他不要在超市里乱跑,他偏偏在超市里捣乱,抱着自己想要的玩具、零食不撒手,大哭大闹……看到这些,妈妈们是不是觉得非常眼熟!这些基本都是低龄低幼的孩子会出现的问题。

第二步,把刚才写下来的案例进行分类,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也就是找到孩子选择和你对着干后可以获得的好处。这时你会发现,低龄低幼的孩子的叛逆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更容易被发现,就像小雨只是为了看动画片、安安只是想要一条裙子。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需求基本都和物质、情绪相关。

第三步,想解决孩子的叛逆,这里推荐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如果孩子和你意见不统一,问题涉及底线,那就直接告诉孩子,这是底线,无论如何你都不会同意,因为底线一旦被践踏,以后你在类似的问题上就根本不会有任何权威,更不要指望孩子听从你的建议。

如果让你和孩子意见不统一的是物质问题,就要适当降低或者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你很难接受,你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个折中的办法,这样至少会让孩子学会商量和适度让步,而不是通过对抗来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让你们产生不统一的是情绪问题,这时候千万不要强迫镇压,一定要先认可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给孩子足够的爱并不代表妥协。之所以在孩子情绪上来时,不跟孩子进行直接对抗,是因为情绪对开只会让孩子认为讲道理不重要,吵架时情绪和脾气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反而距离你想要的和平协商更远了。

这就是我给无意叛逆的一点建议。仔细观察后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无意叛逆都很容易解决,前提是你没有发脾气。

有意叛逆

有意叛逆大多出现在青春期前后的孩子身上,叛逆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策略。所以我常说:与青春期孩子相处需要斗智斗勇,一步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这么说虽然夸张了一点,但事实就是这样。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语言技巧、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策略,这时候你很难轻易搞定他们。

天天是一个15岁的男孩,暑假时他整日沉迷于手机游戏,白天不起床,晚上不睡觉,妈妈说了很多遍,也一点儿效果都没有。而且说的次数越多,妈妈自己积压的内在情绪就越大,最后妈妈直接抢过孩子的手机扔到了地上。孩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一把抢过妈妈的手机扔到了窗户外。亲子战争正式开始。最终,妈妈气得不说话,孩子也不理人;妈妈不做饭,孩子就吃方便面。局面僵持,谁也不想妥协。这一阶段的孩子的叛逆,就像是为了获得自己的权利采取的策略,如果投降,就意味着主权丧失。相比低幼孩子的无意叛逆,他们的叛逆处理的难度要高得多。

青春期前后的孩子,其叛逆充满着各种挑衅,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是非观、权利意识和隐私意识等,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反抗。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心理成熟度还不够,很容易造成各种难以接受的后果。

丽丽给我讲了一个她的故事。

她14岁时情窦初开,和高中同学产生了暧昧的情愫。有一次他们牵手被妈妈发现了。回去后,妈妈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她一点儿都不认可。生气的妈妈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在我看来,这些话成年人听了都难以接受,更何况还是孩子的丽丽。

但第二天,她却变得十分乖巧,妈妈认为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苦心。接连几天,她都很听话,回家主动写作业,还上交了手机,第四天,她告诉妈妈学校需要补课,费用是4000元,她自己带去学校就行,妈妈也没怀疑她的话,就把钱给了她。

当天晚上孩子没有回家,妈妈就找到那个男孩家里,发现男孩也用同样的方法从家里骗走了5000块钱。

两家人都有预感,两个孩子应该是离家出走了。于是,两家父母动用了一切资源寻找两个孩子,但最终也没有找到。几个月后,因为接到举报,当地派出所把她和那个男孩送了回来。这一期间发生了很多事,她很后悔,最终她也没有和那个男孩在一起,但是她对青春的叛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现在她也成了妈妈,孩子也已经十四五岁了,她表示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智慧了很多。我问她为什么有这么多方法,她说:“青春期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承担责任了,可以独自面对所有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困难却不会因为我是孩子而善待我。我认为我的叛逆就是在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我要战胜邪恶的老巫婆,获得属于我的自由、权利、快乐和隐私。长大以后我发现,无论输赢,最终都是我输了。当了妈妈后我才知道父母有多爱我,我只是在拒绝他们的表达方式,并不是要拒绝他们的爱,也并非想伤害他们。”

青春期的孩子心底有着明确的目标,他们算计着,想要“战胜”父母,而父母不想孩子走错路,也想要战胜他们。这样一来,战争就爆发了。双方都想要对方的尊重,但是谁也不想先妥协,这是所有矛盾的导火索。之所以会出现叛逆期,与其说是孩子叛逆,不如说是亲子之间沟通不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叛逆就像里程碑,每一次叛逆都是孩子逐渐长大的证明。如果想让孩子不叛逆,你就要改变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模式。

首先,你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其次,犯了错一定要主动跟孩子道歉,这才是彼此尊重的核心。你的歉意换来的是孩子的尊重,而不是蔑视。

第三,你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保证孩子拥有自主权、发言权、时间支配权和隐私权。

自主权:家长要尽量避免说出“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这类话,这类话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命令”,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直要控制自己,自己必须在他们的安排下做事,这会刺激孩子,使其反抗,或许会出现你最不想看到的叛逆。

发言权: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或者惹了祸,很多父母都会恐吓孩子,如“考不上大学就去扫厕所”“捡破烂都没人用你”,叛逆期的孩子对这些话可以算是“百毒不侵”了。与其刺激孩子,还不如问问孩子:“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吗?我觉得你可以搞定这门功课,如果没有办法,可以找爸爸帮忙!”给孩子发言的机会,毕竟这是他的人生,你也会多一个机会去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时间支配权:叛逆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所以,千万不要将孩子的时间按成年人的意愿安排得满满的,要将时间交由孩子去安排。如果孩子的安排不合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即可,绝不要全盘否定孩子的安排,否则一定会出现矛盾。就算孩子妥协,遵从你的安排,那也可能是“阳奉阴违”。

隐私权: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开始有自己的秘密,不准你碰他的手机甚至进他的房间;家长跟孩子说话,孩子却表现出不耐烦。如果孩子不愿同你交流,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切记不可以偷窥孩子的隐私或者跟他的朋友打听他的秘密。尊重孩子的同时,你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这样你们才能避免冲突。

其实,无论是无意叛逆,还是有意叛逆,归根结底还是你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我经常告诉家长,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中间却出现矛盾,那么百分之百是因为沟通出现了问题。

如果能掌握沟通的方法,你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时就会游刃有余。下面分享四个适合亲子沟通的方法。

1.坚持尊重孩子

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更不要拿孩子的缺点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即使孩子屡次失败,也要鼓励孩子,让他自己发现问题,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学会换位思考

成人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也是成长的特点,不要急着镇压,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当你了解孩子的目的并且理解孩子时,不仅可以找出问题的症结,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3.避免情绪化

切忌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你的不理智会让孩子愈加抗拒。你的情绪化会点燃孩子的情绪化,导致问题走向死胡同。所以,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家长不要教育孩子,要先找一个安静的空间,等自己平静后再和孩子交流,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4.接纳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主见逐渐形成的关键期,偶尔犯一些小错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应该接纳孩子犯错,不要因为担心就控制孩子的行为、帮孩子做决定,否则不仅不能让孩子形成主见,还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如果孩子出现叛逆的行为,你也不要认为这件事无解,反而应该更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感受到你的决定和建议是因为爱他,我相信孩子也是会接受的。亲子之间怎么可能有解不开的结,就看已经成年且成熟的我们是否愿意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罢了。只要沟通顺利,孩子的叛逆期也就可以平稳地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