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读韩非子,怎么当老板
- 王春强
- 11字
- 2024-11-01 17:41:02
第五章 韩非子学的世界观
第一节 天人观
韩非子言道、言德、言理、言虚静,乃至解读《老子》,主要是为他的治世方法论提供依据;或者说韩非子从“道”推导、演绎中领悟治世的方法论。
一、韩非子提到的天人观点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出自《主道》)
道是世界的源头所在,也是世间是非的准则所在。这句开宗明义,指出道是万法之宗,言下之意是为君、立法、治世都要宗道、循道。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译:道,是万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万理所符合的更高存在。理者,成物之文也;译:理,是构成万物的条理。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译:道,是能使万物条理化的东西。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译:事物各有自己的理,互不侵扰。事物各有自己的理互不相扰,所以理成为万物的制约力量。(出自《解老》)
老子言“道”未言“理”,韩非子创新性在“道”之下、“物”之上,提出一个“理”字,把非常抽象、非常缥缈的“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化。如果说“道”是不可触及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就变得可以触及、可以言传。这样就形成了三个有层次关系的概念,即“道、理、物”,“物”就可以用“理”进行解释了。“物”就是具体的事物,物是外化的、可见的。“理”就是事物的属性,是事物的实质所在,即所谓“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译:万物各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而道完全汇合了万物的理。故不得不化;译:所以道不能不随着具体事物而变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注:即无固定套路。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轩辕得之以擅四方,赤松得之与天地统,圣人得之以成文章。道,与尧、舜俱智,与接舆俱狂,与桀、纣俱灭,与汤、武俱昌。(出自《解老》)
因为事物是各自不同、不断变化的,所以“道”的运用也是不断变化的,也即“道”随“物”而变化。事物背后总是有“道”的存在,事物的独特表象不过是“道”在这个独特事物上的不同运用而已,万物不离“道”。例如天之高、地之广、日月之恒光、四季之定序,情状固然不同,但都是“道”在不同事物上的具体运用。尧舜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这是因为他们知“道”、顺“道”而行的结果;桀纣失去天下,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逆“道”而行。顺“道”而兴,逆“道”而亡,其实也都是因为“道”在发挥作用。所以君主必须要法“道”、循“道”。
而功成天地,和化雷霆,宇内之物,恃之以成。注:言虽其形不可见,然其用昭然。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注:老子以水譬道即取此义,水无形无执,以随时应理。万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万事得之以败,得之以成。道譬诸若水,溺者多饮之即死,渴者适饮之即生;譬之若剑戟,愚人以行忿则祸生,圣人以诛暴则福成。故得之以死,得之以生,得之以败,得之以成。注:以上言道之效用,其理必,其果不必,决于用道者的选择而已,循道则成,逆道则败。(出自《解老》)
这段为韩非子描述“道”的功用,是“道”开天地、化雷霆、育万物,“道”无常形,随时变化同万物的理相适应。万物之死生成败都被“道”所支配,“道”可以说如同水,溺水者喝多了会死,口渴者饮用适量可以生存;“道”又如同是剑戟,愚人用它泄愤就会生祸,圣人用它除暴就能造福。所以,事成是因为“道”在发挥作用,事败也是因为“道”在发挥作用,成功和失败的支配者都是同一个“道”,循之则成,违之则败。
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出自《解老》)
“道”虽然不能听到看见,圣人可以根据它表现出的功效来推知它的形象。所以说:“‘道’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事物的物象。”
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译:理确定了,事物才能得到说明。(出自《解老》)
“理”定义了“物”,所以不了解一物的理,就不能说了解了这一物,所谓“知物”,实是“知理”;一物有一物之理,所以万物殊理。“道”则是理背后的支配者,是万物万理的根据与本原;“道”是普施万物的,不拘于一事一物。我们可以认为“道”的具体运用就是“理”,“理”的展现就是“物”。从认知角度,是按照“物”“理”“道”这三个层次由表入里、由浅到深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层次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知象”“知理”“知道”。即由“象”而“理”,由“理”而“道”,这样就可以归纳出“道”,这相当于归纳逻辑。然后再由“道”而“理”,由“理”而“象”,反过来用“道”去指导事。这样韩非子就为自己学说中的方法论找到了一个底层逻辑层面的依据。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虚,则德盛;德盛之谓上德。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出自《解老》)
推崇无为、无思作为虚的原因,是说这样人的心意没有任何牵挂,而自然达到的一个境界。如果故意用无为、无思表现虚静,就会为虚静所牵制,反而达不到。虚静本身的意思就是说心意无所牵制,为虚静而虚静,就是有所牵制了,就做不到虚静。虚静的人的无为,并不着意为无为而无为,而是自然而然虚静下来,这样德就旺盛了,德旺盛了就叫上德。所以《老子》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这一段是韩非子解读《老子》第三十八章的一段话,阐述了“无为”和“虚静”两个概念。
二、推衍出的人事观点
我讲过,韩非子言“道”是为了给他的治世方法论提供依据,所以必然会有从谈“自然”到谈“人事”的一个转换,直接从“道”这一概念推导出来的方法论有如下几点。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译:让事物以它所反映的内容来确定其名。令事自定也。译:让事情以它自身的性质去形成。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出自《主道》)
既然事物都是“道”的体现,事物中都隐藏着自身的规律,那么英明的君主对待万物、处理万事就应该以“道”作为最高准则,不会主观盲目乱干预。所以,会以守虚静的态度对待一切,尊重事物自身的规律,以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来形成对它的认知,让它依据自身规律去形成。简单地讲,就是一要遵“道”,二要虚静。
这对企业、组织的领导者有何启发呢?
第一,要有所敬畏、有所遵从,相比于“道”,人的理性局限巨大,当狂到自以为是“道”时,必酿大灾难。
第二,不要乱干预、瞎折腾,一事一物都有内在规律,尊重其自身规律、顺其性而驭之才是最有效率也最有效能的方法。
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译:根据自然的法则,推及事物的具体道理,考察事物寻根问底,要一直周而复始地坚持这么做。使认识产生于虚静地观察事物之后,从来不主观臆断。(出自《扬权》)
“道”一定会在具体的事上体现为具体的理,所以要观察、吃透这个事的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事情,确保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进展;最怕不作研究、不作深思,基于主观臆断作决策。对于我们管理运营企业有何启示呢?
一是在“思考”这件事上要勤奋,不能偷懒。现在企业中很多人错会了“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这句话,用这句话为自己的惰于思考开脱,把不思虑就去干当成英雄行为,把思考明辨当成怯弱。这种反智行为给企业带来很大祸患。例如,要学习引入一种管理模式或管理方法,压根儿就不想去动脑子,就比着葫芦画瓢,所以大多数无疾而终。
二是什么是“主观臆断”?有三种表现方式,第一种情况是全凭好恶定是非、定决策;第二种情况是根据别人的誉毁定是非、定决策;第三种情况是根据前两种情况的综合,即以别人的誉毁为自己的好恶做背书,然后再定是非、定决策。现实中出现的多是第三种情况,这是一种典型的低智而好欲行为。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出自《主道》)
用“道”是无状的、不可见的,直接类比出一个君主的做事原则,就是不让臣下看出自己的心意、了解自己的想法。
这个“推导”过程,是很典型的跳跃思维结果,结果不一定错,也不一定对,但推导逻辑肯定是不严密的。其实这个观点的有理之处,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论证,即通过博弈信息不对称来赢得博弈。
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徒。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出自《扬权》)
以道的原则治理国家,要把确定客观事物的名称摆在首位。名称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事物的性质就明确了;名称有偏差,事物就捉摸不定。所以圣人把握道而虚静以待,名称要让它所反映的内容自己确定,让事物依据自己的性质去确定。简单地讲,就是要切实按照事物的内在本质来认知它。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要重视事物概念和实体的一致性,概念一定能按照语言规则切实反映实体,概念不能外加,一定要从实体中来。
这个朴素而深刻的认知,具有普适性、易操作性,可以帮助人们透过花里胡哨的外相,牢牢把握事物的本质。事实上,这世界上作奸、作伪、欺诈的事无不是利用“名倚物徒”的手段展开的。
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于群生,斟酌用之,万物皆盛,而不与其宁。道者,下周于事,因稽而命,与时生死。参名异事,通一同情。故曰: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祷。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出自《扬权》)
先从“道”的角度,得出君臣天然定位不同的结论,君主的角色是独一无二的,他要扮演一个外于群臣、高于群臣的裁判者角色,监督群臣干活。君臣之间的关系定位是“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也”。
韩非子谈“道”的目的明白无误地显露出来了,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类比出君臣关系的定位,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因为道稽万物,所以君主也要对臣子循名责实。
以今人眼光来看,韩非子这个逻辑推理模式,有些生硬、诡异。不过刑名参同(即循名责实)这个方法论本身是没问题的,验证功效而已。
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参伍比物,事之形也。参之以比物,伍之以合虚。(出自《扬权》)
虚静无为,是“道”本来的面貌;验证和联结事物,是由事物的实际情形决定的。通过联结比较的方式进行验证、衡量,就能切实掌握事物的真实情况。
以名实相符为原则,通过比较的方式审察事物的名和实的一致性、自洽性,就叫循名责实。这是一至朴素、又至锁喉地把握事物的方法,极务实、极有可操作性,我认为这条是韩非子思想中最无争议、最有光芒的一个贡献。
其实现在企业搞的绩效考核,不就是在做循名责实的事吗?但因为对循名责实的本质理解不到位,很多企业走偏了。例如KPI的设置,那就是名,但是名不是强行外加的,是应从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得到的,不“使物自名,令事自定”,只是粗暴简单地给它一个名,后面是行不通的,名都站不住脚,如何以它去责实?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出自《主道》)
在处理君臣关系时,君主保持虚静无为的态度,隐蔽地观察臣下的过失。
“虚静无事”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少干预多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出自《主道》)
君主的原则,以“静退”为贵。不亲自操持事务而知道臣下办事的拙和巧,不亲自考虑事情而知道臣下谋事的福和祸。
不亲力亲劳,不乱干预,让臣子充分发挥其所能。同时,臣子所做的一切又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出自《主道》)
君主在上面无为而治,群臣在下面诚惶诚恐地尽职。
君主无为,目的是要因人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