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曹颖

离开青云路阵地已经有数日。

周卫国、陈怡、张楚、田静四人早就返回了学校,一切似乎又恢复如初,大家照常上课,闲暇之余谈论起突然发动战争的日军,无不义愤填膺。

自然也有与平日不一样的地方。

一来学生们关心战事之心日益不减,爱国情怀是愈发激烈。

二来日军偷袭闸北地区的战斗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大多都募捐了慰问品送往前线的招待所,可真正上过前线的却只有周卫国,张楚等四人。

四人顺其自然地就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大学生们有情怀,更有崇敬英雄之心,所以虽然眼不能亲见,也想耳有所闻,一个个便围着张楚、周卫国、陈怡、田静四人追长问短,总想知道些前线作战的情形。

每次遇到人“围追堵截”,周卫国用来应付的只有一句话,“对不住,同学们,我去的时候战斗早就结束了,所以对于战斗的情形一概不知,你们要是真想了解,还是去问张楚同学吧!”

“张楚同学亲临了前线的战斗吗?”

当有人这么问的时候,周卫国总是报以微笑。

似乎并没有表示肯定,但问的人总以为周卫国是默认了。

于是这些激情燃烧的学生便立马转移了阵地,全力“攻克”张楚。

“张楚同学,听说你去了前线,还亲眼目睹了惨烈的战斗?”

“张楚学长,你也太厉害了,你和我们讲讲当时战斗的情形呗!”

“张楚,你行啊,这么爷们儿的!”

……

总是戴着一副眼镜,一副斯文相的张楚,就这么成了当红的人物,有时候就连去上厕所,隔壁坑的兄弟可能都会突然问一句,“是上过前线的张楚同学吗?”

陈怡为此笑着怪责周卫国腹黑,“你明知道的,张楚和田静去曹家桥的时候战斗都已经结束了,倒是你亲临过战斗,甚至还杀死过鬼子,为什么你不告诉同学们,反倒要张楚背这个锅?”

“嘴巴长在张楚的身上,他自己不是也没有解释嘛!”周卫国笑道。

陈怡噎了下,无奈道:“你也不能把事情都推到他身上啊!”

周卫国乐道:“陈怡啊,你难道还不了解咱们认识的张楚吗?你以为很麻烦的事情,人或许还很享受呢!”

“享受?”

陈怡想不明白,她自然不知道,平日里有些内向的张楚是很少与人来往的,但内心深处他是渴望有更多的朋友圈的。

周卫国说的一点儿没错,陈怡觉得被同学们问长问短是一件麻烦事,但张楚却是甘之如饴的。

你甚至可以随时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听到学生们的谈论。

“你还不知道吗?张楚学长说了,他亲临前线的时候看到咱们国军的将士可英勇了,矮矬子小鬼子哪儿能是对手,一个个被杀的是人仰马翻。”

“守卫曹家桥阵地的一个连长,当初冲出去拿着砍刀一连就砍死了四五个鬼子,你不信?张楚同学亲口说的,他可是上过前线战场。”

“小日本不足为惧,哪里是我们泱泱中华的对手。”

……

各种版本一时层出不穷。

也难为张楚一个学物理机械系的闷骚理科生,居然也可以凭借想象力把前线战斗的情形描述的如此绘声绘色。

最后是田静看不下去了,干脆把当日真实的情况,周卫国与陈怡险些在青云路丧命,并亲眼见证了一场惨烈战斗的实情告诉了张楚。

当然,关于周卫国杀鬼子的事情田静并没有说,她答应了陈怡保密。

张楚在惊讶过后这才消停了些,再不敢凭空捏造了。

接着时间一晃到3月3日,消息传到学校,日军占领了真如和南翔之后宣布停战。

由于英美两国出面调停,日军这才答应与中方和谈。

复旦大学。

爱国之心浓烈的学生们一时激愤难平。

“这些可恶的小日本,凭什么他们说停战就停战?”

“我们不能眼睁睁的让小鬼子占领了真如和南翔,那是我们中国人的土地,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醒目的横幅被学生们挂在了学校的各处。

张楚这边儿也因此遇到了麻烦,有学生提出质疑,“张楚学长,你不是说小鬼子不堪一击吗?他们怎么还占领了真如和南翔?”

“就是啊,我们得到的消息应该是咱们的队伍把小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才是。”

“这……我……”

张楚一时无言以对,倒是周卫国站出来替他解了围,“同学们,咱们的将士都是好样的,一个个在前线奋勇杀敌,浴血奋战,不惧牺牲,但奈何国力微弱,输就输在国力上,鬼子有飞机大炮,有坦克战舰,咱们有什么?你拿什么和别人打?”

周卫国的质问振聋发聩,听到的学生们无不陷入沉思,然后又唏嘘感慨且无可奈何了。

是啊,我们的将士是英勇,但鬼子的武器更厉害,血肉之躯又怎么挡得住飞机和炮弹。

不远处的凉亭,立着一道窈窕的身影,她也听到了周卫国的言论,只是静静地笑着。

周卫国抬头的时候正巧与她的目光相撞。

安慰过那些激愤的学生们之后,周卫国抬脚向那道身影走去,当在那道身影面前站定的时候,他恭敬道:“曹老师好!”

曹颖。

大哥刘远的战友与挚爱。

明面是中统身份,实际上的地下党人。

周卫国的前世记忆中,曹颖后来被叛徒所害,中枪,却坚持开车救出了自己和大哥刘远一行。

曹颖牺牲的时候刘远痛不欲生,周卫国看的也是心如刀绞。

现在又能见到活着的曹老师,

真好!

只是不知道现在的曹老师是不是已经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周文,我刚才听到你与同学们谈论这次中日之战结果的看法,你的见解倒是十分犀利中肯的,所以我倒是很好奇,你对未来咱们中国的命运是怎么看的?”曹颖笑着问道,她是复旦大学的国文老师,周卫国的成绩一向优异,又才思敏捷,出类拔萃,她也很是喜欢。

曹颖的声音一如记忆中的温柔与从容。

周卫国想了想,说道:“曹老师,国之命运非个人所能改变,我把它说出来,除了徒感伤悲之外又有何益呢?倒不如不说。”

曹颖没有想到周卫国回答的会是这个答案,她笑道:“这么说你对祖国的命运并不看好?”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事实。”周卫国道。

“是啊!这样的境况一时之间谁又能改变的了呢?”曹颖唏嘘感慨了几句,又和周卫国说了些话这才离去。

话语虽然短暂,心思细腻的曹颖却有一种错觉,与几日前相比,方才的周文,无论是话语还是见解,似乎都老练成熟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