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孔子的六个确信:积极人生的精神本根
- 杨鹏解读论语(全集)
- 杨鹏
- 6535字
- 2021-06-07 14:01:15
2016年9月,我结束在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为期两年的研学,在北京创办掌上国学院,希望以哈佛大学经典研究的学术规范,对中国传统经典进行系统研究和讲解。我从《论语》中精选出120节,在2018年3月22日至2019年3月15日近一年的时间里,一周两课,讲完了《论语》百课。本书就是这门课程的讲课整理稿。
今天的我们,如何去看待《论语》这本书?应该如何去讲《论语》这本书?我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论语》由孔门弟子编纂而成。美国汉学家白牧之、白妙子夫妇在他们的《论语辩》(The Original Analects:Sayings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一书中,提出《论语》成书过程“层累说”的观点。他们认为,《论语》的文本是在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之后的近两百年间完成的。
孔子在中国传统历史中逐渐被推为最重要的文化圣人。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孔子思想开始上升为朝廷正统思想。隋唐以后,儒家经典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孔子因此受到朝廷推崇及读书人顶礼膜拜,全国各地遍布文庙祭奉孔子。这背后除了朝廷需要用儒家的忠孝及等级制思想来巩固王权之外,还有没有一些别的原因?
如果孔子思想是枯木朽枝,毫无价值,又岂能在中国稳立两千多年?中国人会尊奉朽木两千多年吗?那中华民族岂不成了荒唐的朽木民族?孔子思想不仅影响中国人,也深刻影响了朝鲜、韩国、日本及越南等国,他们也都是朽木民族?能被人长期接受的,不会完全没有价值。《论语》之中,一定有非朽木的、能带来益处的东西,能战胜时间的价值。
为什么我们要在今天这个新时代共读《论语》?我总结了孔子的“六个确信”,帮助大家理解、读懂《论语》的益处。
《论语》精神中,有一种非常积极上进的力量,有一种对世界、人生肯定的力量。人之所以精神脆弱、选择自杀,我想主要是因为内心缺乏一种确信的依托。今天我们把《论语》“六个确信”讲清楚,大家会知道,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学习国学的起步应是先读《论语》,打下上进性和肯定性的心理根基;之后再读《道德经》,增加智性;成年后再读《商君书》,增加组织效率性。如果能掌握《论语》背后的精神本根,培育出自己的根基,我们的心里会更踏实,精神会更安全,不会像飘动的浮萍、断线的风筝。
美国流行一种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有一门很受欢迎的课,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领导力学课,听课学生不少,大家都希望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了解和塑造一种积极的心理和人生。因为我在做领导力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便也去听了这门课。
我一边听一边在心里对比,中国的诸子百家里有两位思想家特别符合积极心理学的定位,一位是孔子,另一位是墨子。老子也很积极,只不过一般人很难体会老子那种隐秘而深邃的积极内涵。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在讲领导力学第一课时,放了孔子的照片,引用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他认为,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是积极心理学的代表性内容。
《论语》这本著作不正是中国风格的积极心理学吗?在中国的诸子百家中,最深入浅出的积极心理学就是《论语》。孔子确信世界上有可信靠的力量,他有“六个确信”。
孔子的第一个确信
孔子知道这个世界是可信赖的。人生出问题,就是觉得自己的依靠崩溃了,脚踩的大地根基动摇,感觉脚踩流沙或落入深深的沼泽,但抓不住一根救命稻草,这时候人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孔子这一生并不顺利,他从鲁国出发,周游列国十几年,总想谋个官职以实现仁爱秩序的社会理想。孔子颠沛流离,如丧家狗一样,在各地被驱赶。虽有一些文化人的名声,但他的政治主张不为周王室所重视,也不被各国诸侯认同。虽处处碰壁,但孔子从不沮丧。
为什么孔子在心理上没有垮掉?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他有可依靠的超越性的力量。还记得孔子说的“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句话吗?当他被排斥、围困时,他惊慌失措、内心崩溃了吗?他的心态是否像踩在流沙上、在精神上是否落入沼泽地?没有。因为孔子心中有可信靠的对象,那就是上天。所以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把德赋予我,桓魋能拿我怎么办呢?
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因为天命在心,所以孔子内心有使命感,有强大的依靠。在周王朝“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政治文化传统中,上天赋德就是上天赋权。在孔子之前,上天所赋德的是商朝和周朝的开国君王,比如天命选择了周文王灭除商朝而建立周朝。孔子是贱民出身,是一个没有被明媒正娶的年轻母亲带大的私生子,社会地位很低,但孔子却有着跟上天相通、“天生德于予”的文化王者的心理。这是非常特别的。孔子说自己是“吾少也贱”,他是一个被社会歧视的底层贱民,但孔子的内心却有一份在当时社会所能拥有的最高的尊严,“天生德于予”的尊严,被天命拣选的尊严。
孔子知道自己跟天命相关,所以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于予”,他的精神已经完全超越社会等级的压迫,他内心有一个至高的信仰依靠,那就是对宇宙中最高主宰力量的信靠。这个力量,对周朝的人来说就是上天,或者称为上帝。孔子是信上天、“畏天命”的,是一个有上天信仰的人。许多学者把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说法解释为孔子不信神,荒唐!孔子心中的至高神是“天”,他超越了对鬼(祖先之灵)和神(当时主要指日、月、山、河等自然神)的信仰,而有自己的至上神的上天信仰。
有信仰的人就是心中有根基、脚下有磐石的人,人生的起伏、人间的成败不会影响他内心根本的宁静和依靠。信仰,就是要信靠至高的造物力量,仰望至高的主宰力量。当进入这个动荡的世界,我们最希望的就是一生平安、健康、幸福,而信仰至关重要,因为它能让我们内心有稳固的依靠,能承受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孔子心中有上天,内心有信靠。《论语》中记载,受困于匡人时,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意思是,文王去世后,文王以来的周文化不就在我这儿吗?上天如果要抛弃这个文化,以后的人就不再有这文化了。如果上天不抛弃这个文化,匡人能拿我怎么办呢?在心理上,孔子认为是上天拣选他来传承周文化的,只要上天要让周文化延续下去,就不会让自己出事。虽被匡人围困,但有上天护佑,所以孔子听天由命,不畏匡人。
孔子在颠沛流离中保持了内在的信心、乐观与豁达。有人嘲笑他为丧家狗,其实这些人不理解,孔子是有家的,他有一个超越的家,由天命所维护的恒定的家。孔子“三畏”中的第一畏,就是“畏天命”,敬畏天命。天命即使命。孔子从政之路不通,退而做学问、教学生,他仍要在文化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使命,传达自己的理想,最终成为周文化的传承者和儒家创始人。
所以,读《论语》,首先要读到那种内心有信靠的信息,那种世界之上有可信靠力量的信息。人生困难重重,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苦难和挫折,当碰到苦难、挫折和压力时,心里会怎么想?我们有孔子这份“天生德于予”的自信吗?有这份天命在身的信靠吗?如果从小接触一些历史上的天命信息,我们就会知道在人生遭遇动荡、挫败的过程中,在社会中,在父亲、母亲和朋友处找不到依靠的时候,还有一个地方是可以找得到的,那就是至高的上天,那是一种永恒的依靠。
在天命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素质,是中国传统精神上非常重要、真正能让人生立于不败之地的心理素质。在我们的印象中,刘邦似乎没有文化,其实这是不对的,刘邦有文化,而且有强烈的天命意识,《史记》中记载刘邦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总之,《论语》是积极心理学,是有中国式最高信仰依靠的心理学。我们读《论语》,就是要读出那一份宁静的自信,那份永不崩溃的依靠。
孔子的第二个确信
孔子确信天命指向仁、指向爱,所以人人应当走向仁、走向爱。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有志于仁,他就不会去行恶了。《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爱人。”孔子信奉上天,确信上天指向仁,所以就告诉学生,人生就是要有志于仁。仁,就是要爱人,去帮助生命。
养成爱人助人的心理,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人生就是以爱换爱,以仁换仁,以服务换服务。这个世界确实有许多邪恶,但如果你习惯于帮助人和服务人,就会少很多矛盾,很少有人会专门去伤害那些喜欢帮助和服务别人的人。爱和服务的能力,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真实的爱心和诚恳的服务心就会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我们的内心会很光明,没有阴暗和焦虑。这是孔子确信的第二条,也就是《论语》里反复强调的要志于仁、去爱人。
孔子的第三个确信
孔子确信世界有正当秩序。孔子确信这个世界的秩序源于上天,指向仁爱,所以人应当克制自己,去认识和遵从这个秩序。孔子把这个秩序称为“礼”。在历史变迁中,“礼”的形式可能在变化,但是“礼”所指向的精神是不变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说明“仁”是“礼”的精神导向。为什么要“克己复礼”?克制自己,让自己走向“礼”的秩序。遵循“礼”的秩序,是为了实现仁爱。
孔子那个时代所遵循的“礼”的形式,如今已时过境迁,但“礼”的精神指向——要在人间实现爱的秩序——是永恒的需要。爱是需要一套制度去保障的,这也是永恒存在的逻辑。“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以实现天下归仁,所以孔子真正关心的不是“礼”,而是要用“礼”实现天下归仁的目标。而“仁”就是爱人,所以孔子理想的本质是要实现爱的世界。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以“礼”达“仁”,严格遵守能实现“仁”的规矩,不破坏规矩。但目的并不是规矩,规矩只是工具,目标是天下归仁,人间有爱。
孔子的第三点确信非常重要,他确信这个世界有一个由天而来的“仁”的秩序,这个秩序是能够使天下归仁的。“礼”的秩序源于天,上天的指向是爱生命。这种“仁爱”的世界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并非只有当我们手握大权的时候才可以做,在家中、工作场所、社会中随时都可以做。人人都可以拥有一份敬天爱人的尊严,成为仁爱秩序的创造者,为建设美好社会出力。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为仁是为自己,是自己要做,并非由外人所迫。
这个世界是有一个正当秩序的,那就是仁爱、爱人的秩序。从我做起,人人天命在身,要把这个世界归向上天所指的爱生命的秩序。
孔子的第四个确信
孔子确信的第四点是,我们的人格可以提升和完善,可以通过敬畏上天和修身实践来完善和提高。任何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读书、修身实践,就都能完善和提升自己,从普通人成长为有品格、有能力的君子。学习、读书、修身、实践可以改变命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是一个可以通过学习实践而完善的对象。这非常有意思,人把自己当成一个对象,一个需要不断打磨和塑形的作品。人生就是把自己打磨成一件艺术珍品、不断完善的过程。
哈佛大学有一位著名教授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他教授中国的政治与伦理课程。我和他比较熟,他还写文推荐我在美国翻译出版的《道德经》(Dao De Jing)一书。他认为,中国伦理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修身”。他理解修身意味着生命是可以修炼的,可以通过不断地塑造而变得更完美。无论出身如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塑造、提升自己,使自己更完美。这有一个隐含的人性前提,即人格本身是可塑造、可改善、可趋向完美的。迈克尔·普鸣认为,修身是中国文化精神中非常特别的东西,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优缺点,但可以打磨自己,释放优点、控制缺点,使自己变成更完美的人,这是孔子的精神特点。这种认为人格可以后天去努力完善和提升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
研究心理学的一些朋友可能不一定同意孔子提升人格的想法,他们可能会认为,人有优点就有缺点,要接纳缺点、发挥优点,这是另一种看法了。但是对孔子来说,他认为人生就是可以通过学习、修炼和实践来改善和提升的。
孔子的第五个确信
孔子确信这个世界是可以并且应当去改善的。人生在世,要积极努力地改善这个世界。孔子周游列国非常辛苦,东跑跑西跑跑,到处迎合人,目的是想获得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权位。最后这种想法实现不了,孔子就退回来修订古代先圣之道,将自己对世界秩序的理想化入传统典籍《诗》《书》《礼》《乐》《易》的整理和《春秋》的编撰之中。孔子的努力卓有成效。在春秋后期混乱的时代中,孔子通过艰苦的编辑整理使周朝礼乐文明的相当一部分得以留存下来,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评价孔子:“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天下的君王和贤人多了,他们当时荣耀,死了就消失了。孔子平民出身,但他的思想传十余世,学者以他为宗师。天子王侯、讲《六艺》的人都得以孔子为准则,真可称为至圣之人啊!
孔子周游列国,终于发现各国朝廷是靠不住的,于是回到自我,通过编订经典、开办私学的方式,以一己之力去传承文明。孔子在传承周文明上的贡献超过了任何君王朝廷的总和。有这样的榜样,今天的我们只要决心努力、行动,就可以继承传统中的良性基因,拥抱世界最优的文明,建立起我们国学的新解读系统和未来中国所需要的信仰之下的自主、平等、协作的新文化。在文化创造性的传承上,孔子是我们的榜样,他从来没有放弃、回避过要改善这个世界。孔子的人生是很入世的人生,是一定要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努力前行的人生。这种入世行动的态度与孔子对天命的信仰有关,他坚信上天创造了这个世界,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上天虽然无言,但创生万物、运行宇宙秩序。上天是创生的力量、生命的力量、秩序的力量。人以上天为法,就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像上天一样无言地行动,生百物,运行四季,在人间成为一种创生的力量、秩序的力量、爱的力量。这个世界是不完善的,但是天命指向仁爱,这个世界是可以改善、必须改善的,天命在身的我们就应该积极行动,去改善、提升这个世界。《论语》中记载,隐士长沮和桀溺曾嘲笑孔子的入世态度,孔子的回应是:人和鸟兽不可同群。意思是,我是人,不是野生鸟兽,我当然要为改善社会而努力。孔子否定避世的态度。
孔子的第六个确信
孔子确信人生是值得肯定的,是应当珍惜和享受的。
《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要学生各自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说,要使人人有勇气、个个讲道义。冉求说,要使百姓丰衣足食。公西赤讲自己可以做好祭祀和外交的事。曾点说他渴望的是:“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新衣,约上五六个同伴,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孔子感叹说:“我与曾点一样啊!”
孔子赞美生命,享受生命。别看孔子周游列国,在别人眼中如丧家狗一样茫然无主,其实孔子内心并不是一个很苦的人,他享受人生,有一份享受生活的洒脱追求,这仍然与孔子的上天信仰有关。生命源于上天,既然上天为仁为爱,那么人为什么要唾弃现实生命呢?
理解了孔子的六个确信,对应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论语》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积极心理学。
孔子的一生,是积极的人生,是有信仰、有信靠的人生,是积极推进仁爱、创立和坚守秩序的人生,是积极去改善世界、努力服务人与爱人的人生。这样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中积极的力量,用今天的话说是正能量。我把孔子的“六个确信”总结一下:
第一,世界是可信靠的,这个世界之上有一个可信靠的至高力量。
第二,孔子确信上天指向仁、爱,所以人应该走向仁爱,要有志于仁,要爱人。
第三,孔子确信这个世界有一个善的秩序,这善的秩序源于上天。孔子把这个善的秩序称为“礼”。
第四,孔子确信人格是可以通过敬天和修身来不断完善和提升的。人生就是永远努力、永远上升、永远完善的过程。
第五,孔子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改善的,要积极努力改善这个世界。
第六,孔子认为,人生值得肯定和赞美,生命是美好的,应当享受生命,哪怕在困境中也应当不忘生命之乐。
按上述六条去读《论语》,有助于实现一个正向、入世、积极、完善、努力、提升的人生,形成虽经历磨难而心不溃乱的心理素质。这六个确信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反过来,就会导向非常沮丧、衰败、负面的人生。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能成为两千年中国思想主流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孔子这“六个确信”去重新阅读《论语》,它是孔子思想中具有普世性和永恒价值的东西,一个社会就应该在孔子的“六个确信”的基础上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