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葛布的匠人如今真可谓寥寥无几了。
或许现在不知道葛布为何物的人也不在少数,但直到昭和四十年(1965年),葛布纺织业还兴盛一时,常被制成壁纸或隔扇纸出口欧美。
制作葛布的原材料是野生山葛。
在日本国内,任何山间、原野上、空地上、高速公路两旁的土坡上,都能找到山葛的身影。从盛夏到入秋,你有没有见过豆科植物特有的蝴蝶形的紫色花朵一丛丛盛放呢?在小灌木丛或森林的入口处,总能看到成片的山葛,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覆盖着大片树林。山葛的叶子很大,上面生有细毛,向四面八方缠绕生长的藤蔓散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甜甜香气。从这山葛的藤蔓中抽出纤维,在织布机上织出的,就是葛布。
葛藤的攀附能力简直让林业从业者们欲哭无泪,就连光滑的电线杆都要安上特殊的装置才能防止被葛藤缠上身。但谁能想到生命力如此强劲的山葛中抽取出的纤维竟会如此纤细甚至富有光泽。
这种从植物中提取的纤维,其优雅的光泽丝毫不输蚕丝,所以被用来制作上下身分开的礼服或是玩蹴鞠游戏时穿的裙裤等。
但葛布的应用并不限于各种仪式用的服装。由于葛布不怕水,所以也被用来缝制成坐垫套、门帘、手提包、帽子等各种日用品。
尽管如此,静冈县挂川市从事葛布纺织的人家也只剩四家而已。
川出茂一先生(1922年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作为“川出幸吉商店”的第四代传人,继承了家里的葛布纺织事业。虽然山葛在日本随处可见,但尤以挂川市的葛布产业用得最多,时至今日依旧如此。相传,本地制作葛布的传统可以追溯到镰仓时代。
传统和历史与当地风土相结合,培育了本地的技术和工匠。
制作葛布要经历两段截然不同的工艺流程。
首先要从葛藤中取出纤维,然后再用葛麻纺出葛布。
将葛藤制成线的工序被称为“做葛麻”。让我们先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工序的步骤吧。
第一步当然要从采集葛藤开始。采集工作要在仲夏进行,每年6月至10月都可以采集到当年生长出来的葛藤,通常采集的是爬地生长的“爬地葛”。缠绕树木或植物生长的葛藤被称为“爬藤葛”,这种藤无法抽出笔直的丝,不好处理,所以无法作为原材料使用。而如果错过了采集的时节,藤蔓的纤维里会出现杂质,也就无法用来纺线了。
采集的葛藤一般有小孩手指那么粗,从根里能长出六七米长。为了得到优质的原材料,采集者们顶着盛夏的酷暑,在灌木林或草原上收割爬地葛,也算一项非常辛苦的重体力劳动了。
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都有从长期经验中总结的理论。这些理论是在长时间的试错过程中推导出的结果。就拿收割葛藤这件事来说,人们就总结出了判断藤蔓优劣的标准。
优质的藤蔓要满足以下条件:
长得快的;
没有分枝的;
长的;
粗的;
藤蔓上“关节”与“关节”之间距离较远的;
“关节”的位置较低的;
生长在土地肥沃的地方;
生长的地方有绿荫庇护;
藤蔓颜色呈黑紫色或绿色的;
藤蔓直到末端都几乎一样粗壮的。
而遇到以下情况藤蔓的质量就堪忧了:
经历了持续降雨之后的藤蔓,“关节”处会变黑;
生长在高地上的葛藤颜色也偏暗;
尽管颜色呈绿色,但如果藤蔓上没长出细毛,这种葛藤会不饱满,抽丝的效率不高。
要采集优质葛藤,可不能等着天上掉馅饼,在藤蔓生长之前要及时割去以前的老藤,这样才有助于新藤蔓的长势,促进葛藤发芽。
葛藤的采集只是制作葛麻的第一步。
将采集来的藤蔓做成葛麻,虽然只是农户们的农闲副业,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一代代传承着这门手艺。
关于这门手艺,你总会听到人们说:“好线能卖好价钱。”
如果提取的葛麻量够多,就可以换回金钱;但如果葛麻的质量不佳,那以后的生意怕是就要断送了。所以,为家中的长远利益考虑,如果还想让子辈、孙辈能从事这个工作,最好还是用心做好自己手上的活计。
于是这种心态就会体现在具体的葛麻制作过程中。
采集来的葛藤先要摘去藤蔓上的叶子和各种垃圾。摘叶子的时候一定要从根的方向往藤蔓生长的末端摘,虽然逆向撕更容易摘下叶子,但这样会伤及藤蔓的皮。
为了不伤及纤维,就算麻烦一些也一定要从根的方向摘。制作葛麻的所有步骤都要以保护纤维为首要原则。
摘取叶子之后的藤蔓按照粗细分组,每组凑齐10根左右捆成环,放进沸腾的锅里煮。煮完之后藤蔓会由紫色变成鲜艳的绿色,然后再变成黄色,这时就可以捞出锅了,再浸泡到靠近岸边的清澈水潭里。
与此同时,在地上挖一个1米见方、深30厘米的坑,铺上芒草之类的杂草,放入从河里捞上来的藤蔓,表面覆盖上一层杂草,再盖上一层塑料膜,让它发酵。
如果此处用了艾蒿或是蒲公英,葛藤的纤维会被染成黄色,所以必须避免使用这类植物。要让葛藤在封闭的空间里,保持浴室一样温暖的温度,持续发酵两天,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不行。需要人为控制发酵的温度,确保发酵过程均匀平稳地进行。
如果在水煮的过程中,或是在发酵的阶段温度没有控制好,会影响纤维的韧性,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
发酵完成后葛藤会变得像烂泥一样,取出之后再用清水浸泡,把腐坏的表皮洗掉,这个过程称为“洗藤”。只洗掉外部较粗的表皮,留下的里面一层富含纤维的软皮,也被称为“韧皮”。韧皮中的纤维含量高,韧皮发达的植物也被称作“韧皮植物”,常被用作线、纸张、布匹的原材料。
外皮已经去掉了,其实制作葛麻只需要用到韧皮,所以葛藤的芯也要抽掉。
从根部往上十几厘米处剥开,将韧皮从木质芯外抽离出来。到了秋季,芯和韧皮之间会长出棉絮状的物质,这会影响生产出来的葛麻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在那之前完成剥离韧皮的工序。
如此收集到的这些韧皮就叫作“葛麻”。
然后要再一次把这些韧皮清洗干净,这个操作称为“洗麻”。经过多次洗涤的葛麻已变得非常干净了。“麻”本来泛指的就是各种麻类植物,但各种植物纤维制成的麻线也被称作“麻”。
如前文所述,葛藤从采集之后经过了多次水洗。至于为什么要经过这么多次洗涤,看到多次清洗后的葛藤纤维你就能理解了——纤维洁白而富有光泽。最后,还要将纤维放入米糠水或米汤中浸泡一晚。
无论是哪一步工序,都必须留意控制好不要让纤维变黑或韧性变差。
从米汤中取出的纤维,再次经过清洗、干燥,葛麻就算完成了。要提取1公斤的葛麻至少需要采集50公斤的葛藤。就为了获得这五十分之一,必须要经过所有这些工艺流程,费时费力,费心费神,还要考虑温度管理等各种细致的操作。而这一步步的操作都是前人一丝不苟地不断重复并继承下来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获得一条美丽的葛麻。
制成的葛麻也分为几个等级。
优等品:强韧,不分叉,不掺杂黑色,无垢,无暇,颜色呈纯白或微微泛水蓝色,富有丝绸一般的光泽,长度要在三米以上。
上等品:比优等品的光泽略逊一筹。
中等品:尽管具备强韧度,但不能完全满足优等品的所有条件。
纤维的强韧性如果不达标就无法结成线,那就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了。
然后,要将葛麻分成细丝、打结,做成长长的纱线。这个步骤会用到针,用针分开葛麻的纤维,拉出细丝。
一般用于机织的线都会用“机织结”连结,而用来织葛布的葛麻则有“葛麻结”的特殊打法:打结的两条线的线头顺着同一个方向打成结。将这样结成的长长的葛麻线绕在一次性筷子上,呈“8”字形绕满。
我听说1995年的时候,1公斤葛麻成品的价格为15000日元,一家农户一季靠制作葛麻能挣到上百万日元。乍一听这收入真是多得惊人,但细算算,为了赚到这100万日元需要收集3400多公斤的葛藤呢。像这样从事葛藤制作的工匠集中在挂川最远最北的地区,在仓真和樱木各有6人,总共也就12个人。
不同的人生产出来的线粗细不同,各有特色。纺布工的手能将这些特性发挥出来。
做好的线会被送给织布工,即委托制麻的川出先生手上。葛麻线会在这里经过各种各样的纺织,被制成各类商品。
织葛布要用到织布机,但经纱通常用的是麻线、丝线、面线、聚酯纤维等葛麻以外的纱线。将卷成“8”字形的葛麻从筷子上解放出来,把线弄湿之后引入梭口,作为纬纱穿梭于经纱之间。
干燥的葛麻线用来织布容易断,所以沾湿之后一定要一气呵成织完才行,而且和其他织物不同的是,葛麻独特的光泽一捻就没了,所以葛麻线上机之前不需要捻线。
接下来就是梭子在经线中穿梭,每穿过一次,就增加了一条葛麻线的宽度,葛布就是这样一寸一寸靠手工织成的。
以前单是在挂川市就有40家葛布作坊,但到了1995年就只剩4家了,究其原因,就要说到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左右出现的韩国生产的低价葛布,一举抢占了市场。韩国原本是向日本出口葛麻,他们自然就会想到在本国发展成品制作工艺,而日本的人工费用又贵,自然就失去了竞争力。
这也不是单单存在于葛布纺织业的问题了。纵观所有行业,日本的人工费用都是高昂的。虽然高收入使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收入增加却使日本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我采访的时候,制作葛麻的手工艺人以70多岁的女性为主,也有60多岁的“年轻人”。川出先生的儿子会将这份事业继承下去,孙子也对这个工作有兴趣,川出先生也想让他试试。但采集山葛及制作葛布是如此艰辛,各道程序又都那么复杂,要如何传授其中处理手法的精妙之处也是一大难题。
富有独特光泽的葛布,不经过从采集开始的繁复程序是无法做成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清洗葛麻所需要的水质清澈的河川以后还会存在吗?虽然山葛在日本几乎随处可见,唾手可得,但如果失去了能将之活用的手艺,山葛这种日本传统秋季七草之一怕是只会被人们当作碍事的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