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百年灯火阑珊(儒家的故事系列)
- 李太仆
- 7761字
- 2021-12-31 15:45:40
第二篇 包羞忍耻:叔孙通和陆贾
第一回 宗师或小人
郦食其不理性,叔孙通(生卒年不详)却非常理性,也很狡黠,这让人一时难以判断:叔孙先生啊,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千古史家两司马对叔孙通的评价截然相反。
《史记》评论:“叔孙通迎合时代需要,制订礼仪制度,他进退都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最终成为汉家儒宗。‘最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弯的,道就在弯弯曲曲中’,说的不就是这样的吗?”司马迁认为,叔孙通是汉朝的儒家宗师,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顺应潮流,和时代同进退。
司马光则与司马迁的观点截然相反,《资治通鉴》评论:“叔孙先生的气度太小了!他不过是窃取礼制中糠般微末无用的东西,借以依附时世、迎合风俗、求取宠幸罢了,这样便使先代君王所建立的礼制沦没而不振兴,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难道不令人沉痛之极吗!……大儒,是不肯破坏自己原有的规矩、准绳去追求一时的功利的!”
司马光还引用了扬雄在其著作《扬子法言·五百》中的评论。
扬雄说:“从前齐、鲁两国有两位大臣,史书中却没有记载他们的名字。”
有人问:“怎么就说他们是‘大’臣呢?”
扬雄答:“叔孙通想要制定君臣间的礼仪,便到齐鲁之地去征召儒生,请不来的就是这两个人。”
那人再问:“如果这样的话,孔子周游列国,也是不对的喽?”
扬雄答:“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如果放弃自己的立场来顺从时俗,即便知道规矩、准绳,知道怎么做,又能在哪里施行呢?”
扬雄的话力透纸背,掷地有声地传递出儒家风骨。如果规矩、准绳都可以被抛弃,臣子趋炎附势,还有什么是值得坚持的呢?齐鲁大臣之“大”正在于其有所不为啊!
两位史学大家对同一人物截然相反的评价,给叔孙通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究竟是一代宗师,还是奸佞小人,且让我们透过多密度的历史河水,来解读一下叔孙通吧!
叔孙通是薛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在秦朝因精通经术而被征召,为待诏博士。
陈胜吴广起义后,秦二世召集博士儒生们咨询:“楚地戍边的士卒们攻下蕲县进入陈县,诸位怎么看这件事情?”
有三十多位博士儒生进言道:“做臣子的不能聚众,聚众就是造反,这是死罪不能宽赦,希望陛下赶快发兵攻打他们。”
秦二世听后,勃然大怒,脸色大变。大臣们都搞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讲错了,而只有叔孙通最懂秦二世的心思。
叔孙通上前说“:大家的话都错了。当今天下已合为一家,毁掉郡县城池,销熔各种兵器,向天下人昭示不再用它。何况有明主在上,法令在下,人人遵法守职,四方八面都归附朝廷,哪会有人敢造反!这只是一群盗贼鼠窃狗盗的行径罢了,何足挂齿。郡守尉正将他们搜捕治罪,不用太过忧虑。”
果然,秦二世听后大喜,高兴地说:“好啊。”然后又逐个询问儒生一遍,儒生们有的说这是造反,有的说这是盗贼。
随后,秦二世命令监察官将说是造反的儒生都下狱治罪,说是盗贼的儒生都免除职务。唯独赐给叔孙通二十匹帛,一套衣服,并授予他博士职位。
所有人都倒霉的时候,唯有叔孙通得到实惠,靠的是智慧。只是这种智慧过于狡黠,靠的是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之举,怎么看都不见得高明。
其实,叔孙通对时局了然于心,当他回居舍后,儒生们纷纷问:“先生讲话怎么这样阿谀呢?”叔孙通答:“各位不知道啊,我几乎逃不出虎口啊!”于是,叔孙通赶紧逃离都城,回到薛县。
此时的薛县已经降楚,叔孙通就去跟随项梁。项梁死后,叔孙通就服务于项羽,后来又投降刘邦。在跟随刘邦之前,叔孙通基本上是谁得势就跟着谁。遇到刘邦后,叔孙通不管战局是赢是输,一直跟定他。这既因刘邦的个人魅力,也是叔孙通的智慧。
叔孙通也许会发现,在某些方面,刘邦和秦二世并没有什么不同,当造反者成为统治者后,他会迅速地统治者化,而叔孙通能察觉,也有能力掌控统治者的心。
比如,叔孙通穿儒生服装,刘邦见后非常讨厌。他就立刻换服装,穿上短袄,而且是按楚地习俗裁制的短袄,刘邦见后就很高兴。后来,刘邦也封了叔孙通做博士,称稷嗣君。
统治者的好恶,左右着大臣们的命运。刘邦不像秦二世那样残忍,一方面,他比秦二世贤明一些,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刘邦始终没能登上权力顶峰。当上皇帝并不能和登上权力顶峰画等号。古往今来,有多少皇帝希望登峰造极,为此无所不用其极。而又有多少叔孙通们甘愿成为阶梯,帮助皇帝们勇攀高峰?
汉王刘邦需要壮士,叔孙通就向他推荐群盗。这引起叔孙通学生的不满,他的学生共有百余人,叔孙通俨然一副大宗师的气派。但这些学生却都在暗地骂他:“我们侍奉老师好多年,跟他一起投降汉王。如今他却不推荐我们,专门称道特别奸狡的人,这是为什么啊?”
叔孙通听到后,就向学生们耐心解释:“汉王正冒着利箭坚石争夺天下,各位儒生难道能搏斗吗?所以我要先推荐能斩将夺旗的勇士。各位耐心等待,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汉朝建立后,刘邦见朝堂混乱,让叔孙通制定礼仪。礼仪制定完成,刘邦看后大喜,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趁机进言说:“各位弟子儒生跟随我很久了,和我一起制定朝廷仪礼,希望陛下授给他们官职。”刘邦让儒生们都做了郎官。叔孙通出宫后,把五百斤黄金,也都分赠给学生。这些学生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大圣人,通晓当世的要务。”
之后,叔孙通摇身一变,成为真正的“卫道士”。他敢于顶撞皇帝,敢于直抒自己的主张,俨然一副“三年媳妇熬成婆”的模样。
刘邦曾经想用赵王刘如意取代太子刘盈,身为太子太傅的叔孙通直言劝谏,用晋献公因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结果晋国内乱数十年(见拙著《呱呱坠地的巨人》),以及秦朝不早立扶苏,让赵高得以诈立胡亥的故事为例,希望刘邦不要自毁天下。
同时,叔孙通提醒刘邦,刘盈仁孝,刘盈母亲吕雉曾与刘邦同甘共苦,不能辜负。最后,他还说:“陛下如果一定要废嫡长子,改立少子,您先杀掉我,让我颈项的血流在此地。”
平时唯唯诺诺的叔孙通突然一改阿谀奉承之态,刚硬起来,为了捍卫“底线”,不惜以身殉死。只是,他所捍卫的究竟是立嫡的礼仪,还是太子太傅的权位,谁又能分清呢?
刘邦倒是退让起来:“算了算了,我只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本一摇天下振动,怎么能拿天下的根本开玩笑!”
刘邦只能说:“我听从您的意见。”
后来,刘邦见到张良替刘盈聘任的商山四皓,再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
我们很难脸谱化地说,叔孙通好还是不好。只能说,时代不同罢了。确实如叔孙通所言,他若把顶撞刘邦的语言,拿去顶撞秦二世,恐怕史书上只能留下一条好汉的姓名,我们今天的礼仪制度也会改变模样。
若说叔孙通不好,可他不仅从没有助纣为虐,没有伤害过别人,反而都是在尽力帮助别人成功(秦二世例外)。无论是对刘邦、刘盈,还是跟随他的儒生,叔孙通总是倾尽所能,让其心想事成。
若说叔孙通好,却总觉得他的处世之道不够光明正大,过于阿谀奉承、急功近利。邦有道尚可,邦无道的时候,若人人如此,恐怕黑暗的时间会更久。
生活在有道之邦的我们,难以揣测无道之邦的生活。大家都希望人在无道之邦能活得正直、有骨气,可是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在邦无道时,人性的扭曲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只能希望邦无道的时刻不要再度降临。
也因此,扬雄提到的那两位无名的儒生越发令人尊敬。
这两位鲁国的儒生对叔孙通说:“您奉事了将近十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的。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死去的还来不及埋葬,伤残的还欲动不能,又要制定礼乐。从礼乐兴办的根由看,只有积累功德百年以后,才能时兴起来。我们不想违心替您办这种事。您办的事不合古法,我们不走。您还是去吧,不要玷辱我们!”
叔孙通只能笑笑说:“你们真是鄙儒啊,不知道时代的变化。”
第二回 书生平南越
汉初,儒家几乎没有政治地位。刘邦鄙视儒生,连穿儒生的衣服都不能接受。他的大臣,除去叔孙通等少数几位,大都不是儒生。
汉承秦制,所用官员大都是吏员、将领出身。比如居功前两位的萧何和曹参都是秦朝的吏,他们在汉初先后担任丞相,留下“萧规曹随”的美谈,也让汉初政治留下“吏治”的烙印。
由于连年征战,汉初的大臣中,将领占绝大多数,即使是吏员出身的曹参也是历经攻城略地、身上有大小七十余伤的猛将。更不用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韩信、英布、彭越等人。
因此,这才有刘邦和陆贾(? —前170年)的一段对话。
陆贾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刘邦每次听后,都很不高兴,大骂陆贾:“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打出来的,哪里是靠《诗》《书》! ”
陆贾回答:“您在马上得天下,难道您也准备在马上治天下吗?商汤和周武王,都是逆取顺守。用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国家长久之术。从前吴王夫差、智伯都是因极力炫耀武功而灭亡;秦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后,行仁义,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会拥有天下呢?”
刘邦听完,心情不快,面有惭色,对陆贾说:“那就请试着为我著述秦失天下、我得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代各王朝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在。”
这段话反映刘邦用人的实用主义和功利原则,无论是什么学派的人才,只要对得天下、治天下有帮助,就会得到重用。
陆贾是楚国人,加入刘邦军队时,是谋士的身份。由于陆贾有纵横家的辩才,他常被任命出使各诸侯国。
其时,赵佗已乘秦乱,兼并桂林郡、象郡和瓯雒国,公开建国,自封“南越武王”,以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为都城,史称“南越国”。
刘邦不想对南越国用兵,就派陆贾出使,正式册封赵佗为南越王。不过,这只是刘邦的一厢情愿,赵佗根本就不同意。
当陆贾站在南越国朝廷时,赵佗非常傲慢地“魋结箕倨”①接见。魋结,这和中原传统大相径庭,大概是因为赵佗在南越久居,忘记了中原习俗。
陆贾严厉批评道:“您是中国人,亲戚、兄弟和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而您现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凭借南越的弹丸之地来和天子抗衡,那你也就要大祸临头了。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并起,只有汉王先入关,占据咸阳。而项羽却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谓至强。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诛灭项羽。五年之间,海内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愿助天下讨平暴逆,汉朝的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只是天子体恤百姓劳苦,才暂且罢兵,派遣臣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却在新建不久、人心未齐的小小南越桀骜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掘烧您的祖坟,夷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率十万之众来到越地,到时南越人杀掉您投降大汉,恐怕易如反掌吧。”
这一番说辞真是外交家的辞令,先批评了赵佗数典忘祖,然后耀武扬威一番,夸赞刘邦灭秦、灭项羽的功绩。最后是恫吓,如不归顺,天兵天将下凡,兵到国破。
陆贾完全站在政治高处,盛气凌人地指责赵佗,一时之间压制住了他的气焰。听完这一席话后,赵佗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久了,太失礼仪了。”
一番道歉后,赵佗开始和陆贾正常对话,他问:“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呢?”
陆贾答:“您似乎比他们贤。”
赵佗又问:“我和皇帝相比呢?”
陆贾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天下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地方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自一家,这种盛况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现在大王的百姓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又居住在崎岖山海之间,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大王怎么能同汉朝相比!”
这番对话,陆贾从政治、经济、地理等方面藐视赵佗。赵佗不怒反喜,大笑道:“我不能在中国发迹起家,所以在此称王。假使我占据中国,我又哪里比不上汉王呢?”虽然赵佗嘴上没落下风,心里恐怕还是服气的。
交流后,赵佗非常喜欢陆贾,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南越国中恐怕再也找不出如此风度翩翩、见识不凡、能如陆贾般与赵佗对话交流的儒生。赵佗远离中原时日已多,老乡带来的风土人情,足以让他回味许久。陆贾在南越国一留就是数月,每日和赵佗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陆贾的运气实在比郦食其好太多,他身后没有虎视眈眈的韩信盯着,毫无性命之虞。陆贾离开南越国前,赵佗送给他很多礼品,价值千金。
终于,陆贾拜赵佗为南越王,命他向汉朝称臣,服从约束。陆贾还朝后,刘邦非常高兴,拜陆贾为太中大夫。
真是一场漂亮的外交出访,无可挑剔,一场谈判做到汉朝、南越国和自己三方共赢。汉朝避免了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南越问题,最终建立大一统王朝。南越国从此和平依旧,赵佗避免了刀光之灾。陆贾在政治上获得高官厚禄,经济上赚得盆满钵满,更重要的是结交下如此重要的诸侯朋友,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外交使节的楷模和榜样。
赵佗的寿命是很长的,估计超过一百岁。历史明确记载,赵佗于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却没有记载他出生于何时。但可知的是,他作为副将,随主将屠睢率五十万大军进入岭南大约是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赵佗当时既然能作为副将,年纪应该不会太轻。而即使他当时只有二十八岁,去世时的年纪也达到一百岁。
人的寿命一长,事情难免就会多起来。就像赵佗要和刘邦比谁贤。既然整个汉朝只有刘邦比他贤,等到刘邦去世之后,赵佗就难免蠢蠢欲动起来。
当时,吕雉执政,赵佗找借口说吕雉听信谗言,把蛮夷视为异类,隔绝器物供应,说这些肯定都是长沙王的计策,想要吞并南越国。
赵佗便擅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的边境城池,打败几个县才离去。吕雉派出军队讨伐,时值酷暑,南方湿热,士兵们大都生病,致使大军无法越过阳山岭。一年后,吕雉去世,汉朝的军事行动也就此作罢。
赵佗趁此机会,用财物笼络位于福建的闽越国、位于岭南的西瓯国和骆越国,让这几个国家归属南越国,从此,南越国成为东西万余里的大国。赵佗开始乘黄屋左纛①,称制,一副皇帝做派,与汉朝分庭抗礼。
文帝即位后,没有用武力解决南越问题,反而以高姿态表达对赵佗家族的礼遇。他为位于真定的赵佗父母坟墓设置守墓的人家,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又召来赵佗的堂兄弟,加封官爵,赏赐财宝,对他们表示恩宠。随后,又派出赵佗的老朋友陆贾出使南越。
陆贾一到南越国,赵佗就立刻更换一副嘴脸,向天子写信道歉,发誓要天长地久地做汉朝的藩臣,去掉帝制和黄屋左纛。即便如此,赵佗还是个两面派,对外去除帝号,在国内依然我行我素,自称皇帝。
其后,南越国与汉朝的关系颇有反复,直到元鼎六年(前111年),武帝派兵十万,最终灭亡了南越国。
终赵佗一生,和汉朝相安无事,这和陆贾的出使颇有关系,所以后世每当有人出使,都会称许陆贾之功。北宋苏辙有诗曰:
虏廷一意向中原,言语绸缪礼亦虔。
顾我何功惭陆贾,橐装聊复助归田。
第三回 聪明的家翁
陆贾在南越国的作为,完全是纵横家的做派。他返回汉朝后的行止,也大都如此。吕雉执政时期,陆贾称病辞职,回家乡养老,同时把赵佗送的贵重礼品卖掉,得到千金。
陆贾把千金分成五份,每份两百金,平均分配给五个儿子,每人一份,让他们自谋生路。自己则乘着四匹马拉的马车,带着歌舞和弹琴鼓瑟的侍从十人,佩带着价值百金的宝剑,四处游玩。
陆贾对儿子们说“:我和你们约定好。我路过你们哪家,你们就要让我的人马吃饱喝足,满足大家的要求。我每十天会换一家。我在谁家去世,就把宝剑车骑以及侍从人员留在哪家。一年里面,我还会拜访其他朋友,所以一年之中我到你们每一家大概不会超过三次,次数多了,也就不新鲜了。”
陆贾处理与儿子们的关系颇有智慧,利用经济杠杆,让儿子们尽孝。然而,这终究和儒家所追求的孝完全不同。儒家的孝是基于仁,仁是体现在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上的,仁本身具有其形式和内涵。在陆贾看来,他为了追求实际利益,宁可不要仁与孝的形式。所以,后人根据陆贾的行为处事,认为他并非儒家,也有些道理。
陆贾如此处理人际关系,在汉初还是很吃得开的。吕雉执政,诸吕掌握大权,右丞相陈平对此很是忧虑。有一次,陆贾前去探望陈平,陈平恰在沉思,直到陆贾坐下,他都没发现。
陆贾奇道:“您在忧虑什么呢?如此深重。”
陈平反问:“先生猜猜,我究竟忧虑什么?”
陆贾答:“您位居右丞相,是三万户侯,可以说富贵至极,无欲无求。如果说有忧虑的话,无非担忧诸吕和少主罢了。”
陈平说:“是啊!为之奈何?”
陆贾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调和,士人就会归附;士人归附,天下虽有变,国家的大权也不会分散。为社稷考虑,这事情都在您和太尉周勃两人的掌握之中。我常常想把这些话对太尉讲明白,但是他总和我说戏话,对我的话不重视。您为什么不和太尉交好,建立起亲密无间的联系呢?”
陆贾开始为陈平筹划对付吕氏的办法。陈平用计,拿出五百金给周勃祝寿,准备盛大的歌舞宴会来招待他,而周勃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报陈平,两人相交甚欢,如此,吕氏之谋就难以实现。
陈平又把一百个奴婢、五十辆车马和五百万钱,送给陆贾,作为饮食费用。陆贾就用这些“活动经费”在汉朝廷公卿大臣中游说,声名鹊起。
其后,陈平和周勃捍卫汉家天下,陆贾自然也成为功臣。悠游岁月,陆贾最终活到七十多岁。
纵观陆贾的为人处世,难以窥见儒家的踪迹,但他终究是汉朝第一位留下著作的儒生。
陆贾在刘邦的要求下,着笔论述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一共写出十二篇文章,每写完一篇就上奏给刘邦,刘邦对此赞不绝口,大臣们也是群呼万岁,称这部书为“新语”。
《新语》共有十二章,由于是著书,结构性很强,逻辑严谨,第一章是总论,其余十一章都是围绕总论点展开。《新语》是关于治国理政的政治性文献,它的总体思想是:国家达到太平盛世,就需要“法先圣,行仁义”。
《新语·道基》中提出,“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君子要“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坐,杖义而强”。在《新语》里,“仁”和“义”互相关联,但属于不同的范畴,和孟子的仁义并举有所区别。同时,《新语》认为,不能仅仅强调刑法,更需要在刑法之外采取仁义治国。“齐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
《新语》以儒家的仁义为基础,融入一些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也是对秦朝忽兴忽灭的反思。《新语·道基》中说“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但也补充,无为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无为者乃有为也”,是君主修王道,则远者来复。
班固对《新语》的评价很高,将陆贾写《新语》列为汉初建国重大事件之一,不过也有专家,如近代学者余嘉锡,认为今本《新语》或许是后人依托,未必可信。
第四回 不向刘邦投降
陆贾之后,儒者们都是长在红旗下、生在大汉朝,再没有经历过天下巨变的。他们对秦朝的批判和反思,也许会有真知灼见,但都不再是感同身受。
结束这一章节的,是一些没有名气的小人物,但恰是这些沉默的儒生传承着儒家的精神。黑暗中,星星之火不灭。
项羽自刎后,楚地全境投降刘邦,唯有鲁县(即鲁国国都曲阜)不降。刘邦想要率兵屠城,考虑到他们坚守礼义,为主公以死守节,就拿项羽的头给鲁人看,原来,当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只有确认项羽真的死了,鲁地父老才会投降。
刘邦按照鲁公的礼仪将项羽安葬,给他发丧后,泣之而去。
一个时代落幕。
① 魋(音zhuī)结(音jì),同“椎髻”,就是将发髻梳成一撮,如椎形;箕(音jī)倨(音jù),同“箕踞”,意思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如簸箕。
① 黄屋,古代皇帝车上用黄缯做里子的车盖;左 (音dào),古代皇帝车上用犛牛尾做的装饰物,设在车衡的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