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诊治经过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 11×109/L,中性粒细胞0.83,血红蛋白 132 g/L,血小板165×109/L。

2.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24.7 mg/L。

3.肝功能

白蛋白34.8 g/L,总胆红素9.3 μmol/L,直接胆红素2.3 μmol/L,谷丙转氨酶 21 U/L,谷草转氨酸 22 U/L。

4.肾功能、电解质

血清肌酐 65 μmol/L, [K+] 4.1 mmol/L, [Na+] 139.8 mmol/L,[Cl-] 104 mmol/L, [Ca2+] 2.11 mmol/L。

5.血糖

空腹血糖6.7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5.2%。

6.凝血谱

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1.0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35.1秒,纤维蛋白原(FIB) 3.67 g/L, D-二聚体 280 μg/L。

7.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酸激酶 9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13 U/L,肌钙蛋白T (cTnT)0 μg/L。

8.其他检验

血脂4项、甲状腺激素全套、感染4项、肿瘤标志物、抗核抗体(ANA)常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均未见异常。

9.心电图

未见异常(图1)。

图1 入院时心电图(未见异常)

10.超声心动图

示各腔室大小在正常范围,左心室收缩功能在正常范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少量反流。微量心包积液(图2)。

图2 超声心动图

11.冠状动脉CTA

示管腔内面光整,无明显狭窄(图3)。

图3 冠状动脉CTA

12.头颅CT平扫

示老年性脑改变,双侧脑室旁及基底节区少许腔隙灶考虑;两侧蝶窦少许炎症,右侧蝶窦囊肿可能;左侧乳突炎症(图4)。

图4 头颅CT平扫

13.双侧颈动脉B超

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狭窄率<50%。

14.脑电图

无痫样放电(图5)。

图5 脑电图

【住院经过】住院第2天于夜间卧床休息时再次出现头痛、头晕、大汗、意识不清,心电监护提示交界性逸搏心律(图6),心率35次/分,血压测不出,可见长R-R间歇。予阿托品0.5 mg静脉推注,2分钟后患者症状缓解。

图6 症状发作时监护导联心电图

示窦性暂停,长R-R间隙,最长3.95秒,交界性逸搏心律

住院第3天(2018年6月25日)置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图7)。

图7 置入双腔起搏器后的X线胸片

起搏器置入后第2天,患者再次于夜间卧床休息时出现头痛、头晕、大汗,1~2分钟后出现意识丧失,伴双眼凝视、四肢强直,心电监护提示心房起搏心律(图8),起搏心率60次/分,血压 74/42 mmHg,持续8~10秒后缓解。

图8 起搏器术后再次发作症状时监护导联心电图

此后3天患者仍有反复意识丧失发作,住院期间发病过程见图9。

图9 患者住院期间诊治和病情演变过程

注:HR为心率,单位为次/分;BP为血压,单位为mmHg

追问病史:8个月前(2017年10月25日)患者因头痛、晨起痰中带血(少量暗红色血丝)于我院门诊就诊,查头颅CT无特殊发现,胸部CT示两肺下叶炎症,未予药物治疗。

2个月前(2018年4月)因左侧下颌疼痛、局部肿胀于外院口腔科、骨科就诊,考虑局部软组织炎症,予口服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改善。

切入点: ①意识丧失发作前头痛、头晕、大汗。②体格检查伸舌左偏。③晨起痰中带血,偶有回吸性涕血。是否与晕厥相关?④左侧下颌部肿痛。是否与晕厥相关?

复查鼻咽部CT:见图10,示左蝶窦占位,底壁骨质破坏。

图10 鼻咽部CT

示左蝶窦占位,底壁骨质破坏(箭头所示)

耳鼻咽喉科会诊:患者反复晕厥,查体伸舌左偏,软腭对称,咽反射存在,无口角歪斜,鼻咽部CT示左蝶窦占位,底壁骨质破坏。考虑鼻咽癌可能,可侵及迷走、舌咽、舌下神经。建议查EB病毒抗体,完善鼻内镜。

辅助检查:EBV-IgG >750 U/ml(正常<20 U/ml), EBV-IgM<10 U/ml (正常<20 U/ml), EBV-IgA (+++), EBV-DNA(+)。

鼻内镜:鼻咽部稍隆起,色粉红,活检质脆。喉镜未见咽喉新生物,声带活动可。

活检组织病理:非角化性鳞癌(图11)。免疫组化结果:EGFR(+++)。

图11 鼻咽部病变病理图片

【最终诊断】鼻咽癌伴转移,反射性晕厥(混合型)。

【治疗】给予联合化疗和放疗(图12)。

图12 鼻咽癌化疗和放疗过程

【随访】患者放、化疗后未再出现晕厥或先兆晕厥,偶有一过性头晕(持续数秒),近期头晕症状未再出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见起搏心律(约20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