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石刻之学,昉自北宋欧阳修,积平生所得金石逾千品,所撰《集古录跋尾》屡言石刻可见古今政事之兴衰,可知历代文章之演变,可观汉晋以来书迹之风韵,可为考订文史典籍之佐证,鸿论博稽,诚为有识。继起者赵明诚所得更倍之,所述尤重金石考史一途,为学亦更为细密。欧之所见,今知其目者约存十之七八,赵之所见,则《金石录》前十卷记载全备,二家所见而存于今者,约仅十之二三。至南宋而为显学,若《通志·金石略》《隶释》《宝刻丛编》《宝刻类编》《舆地纪胜》诸书记录汉唐石刻,较欧、赵又复倍之,存于今者亦寥寥。亡失之多,学者每为浩叹。多年前因辑补唐文,同时作《唐文待访目》,逐一记录宋人所见而今不存者,凡数千篇,记录虽详略不同,足资考证者实多,正不必因原石不存而轻弃也。

所幸贞石不朽,幽隧难掩,百年沧桑,刊布尤富。自清中叶以降,尤以王昶、陆增祥、端方、罗振玉、张钫、李根源等前辈积累自富,刊世亦亟,遂使贞珉秘拓,化身千百,得为一般学子所知,弥可珍贵。近三十年则因科学考古,规模基建,以及民间私掘等故,仅墓志一项刊布即逾八千方之多。虽其间多干犯国禁,破毁旧藏,天人共怒,学者不齿,守护文化,打击犯罪,是有司之责,亦全社会当关注者。唯收拾零残,存留记录,则有识者之努力又何可轻忽。不幸之幸,今可见之唐石居然数倍于欧赵之所得,其于唐一代文史研究之意义,实在是极其巨大。前辈尝言,唐以前文献太少,学术之纠纷终难得定谳;唐以后文献太多,学者以一生之力难以通治一代,唯唐代不多不少,为治学之最佳试验田。此不多不少之文献,百年来更得敦煌文书、域外典籍、释道二藏以及石刻文献无数新见资料之滋润,所取得之成就,正所谓日新而月异,有天地翻覆之气象。专治唐一代之学者如陈寅恪、岑仲勉、严耕望、黄永年、张广达、傅璇琮、陶敏等成就卓著,皆凭藉对存世典籍、新见文献之全面掌握与参互发明。厕身于此一时代而专治有唐如我,庆慰何如!

早年读岑仲勉先生《元和姓纂四校记》《唐史余渖》《唐人行第录》诸书,深佩其广引石刻以纠订遗史阙文,搜罗既博,考订尤密,私心颇向往之。至1985年见文物出版社影印张钫旧藏《千唐志斋藏志》,亟购一册,且即据以订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失,为我治唐石刻之起步。匆匆不觉已近三十年,所撰长短文字约得数十篇,或据以考史,或藉以补诗,考人物得前所未知,稽典籍亦收获颇丰。时风所及,不甘寂寞,偶或论及政事得失,闺帷隐情,世家谱系,名人轶事,幸亦能发明一二。其他论述偶或引及者,尚不在此数。

适陈引驰教授主系政,有《复旦中文学术丛刊》之规划,知我留连唐石刻多年,乃嘱编次。遂清点旧文,粗成此编,略作铨次,分为五列。其一通述石刻文献之研究意义,其二据石刻考订文史而能淹贯一代者,其三以个案研究为主,其四为书序书评及综述,末以长沙窑瓷器题诗二篇附录。短札而不能轻弃者,亦总题《贞石偶得》附入。所收诸文,均存发表时旧貌,其有误失须订正、新石可补充、重见宜删削、议论欠周允处,为精力所限,不能一一是正,幸祈读者谅之。责编宋文涛多有匡正,老友徐俊惠赐题签,心存感铭,谨致谢忱。

甲午仲秋,陈尚君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