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由声生,汉魏以前,只有天籁,固无所谓韵学也。溯自南北朝以后,韵文之分类日细,才智之士各从窄方面作深入之发展,而韵学乃日趋于谨严。复以方言分歧,发音各异,有同一字而南北各异其音者,或一字数义读法亦因而各异者,不有韵学之作,则异地不同时之学者将无所适从矣。此实应时代要求之标准法也。

古韵之变迁,于群经或周秦诸子中之韵语可以得见,如《易经》乾卦象辞“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天”字古音必读如“丁”,不难考见。关于此类之著述,有宋郑庠之《古音辨》、夏竦之《古文四声韵》、明杨慎之《转注古音略》、清江永之《古音标准》 按:《古音标准》,应作《古韵标准》,此当为梁氏误记。、柴绍炳之《古韵通略》等言之甚详。可见方言不统一之民族,于时间及空间均有显著之差异,音韵标准之作实不容已。

南齐永明时(第五世纪下半期),谢朓、王融、刘绘、范云等始分平、上、去、入为四声。周有《四声切韵》之作,梁沈约继之,撰《四声谱》,是为四声之始,惜其书久已不传。自时厥后一千四五百年间,韵学遂成专科,通才辈出,且有曲韵、词韵、诗韵之别,分途发展。曲韵诸作,可以元代周德清之《中原音韵》为代表;词韵诸作,可以清代戈载之《词林正韵》为代表;诗韵诸作,可以元代阴时中之《韵府群玉》为代表。自余各种作品,或先或后,亦不过此诸作之先河或注脚而已。

韵书除齐梁之《四声切韵》及《四声谱》已佚外,最古当推隋文帝仁寿初年陆法言、刘臻、颜之推、魏渊等所撰之《切韵》五卷,论定南北是非,古今通塞。至唐高宗仪凤时,郭知元等又附益之。迨元宗天宝中叶,孙等复加增补,更名曰《唐韵》。宋真宗祥符初,陈彭年、邱雍等重修《唐韵》,易其名曰《广韵》。仁宗景祐初,宋祁、郑戬等建言,以《广韵》为繁简失宜,须加刊定,诏宋祁、郑戬、贾昌朝、丁度、李淑典诸人同修。宝元二年书成,名曰《集韵》。由《切韵》而《唐韵》,而《广韵》,而《集韵》,名虽屡易,而书之体例未变,总分为二百零六部,颇称详核。非特可用于诗,抑亦可用于词。迨元代初叶,黄公绍撰《古今韵会》,改并为一百零七部,阴时中之《韵府群玉》复并上声之拯部,存一百零六部,即今通行之韵本是已。

历代韵书之作虽各有变迁,然声韵之或通或转,率依古韵,如诗韵则以汉魏之诗为依据,词韵则以五代两宋之词为依据,自是合理。盖以韵由声生,最初只循天籁,原无定则,继以时代迁移,定则渐成需要,是则舍古人作品外,更无由得标准矣。兹将《中原音韵》《词林正韵》《韵府群玉》三种之分类法略述如左:

《中原音韵》分东钟、江阳等为十九部,无入声,凡入声字大抵分清浊、正次而配隶于三声,如清音转上、正浊转平、次浊转去之类,此曲韵也。

谢元淮曰:周氏《中原音韵》之十九部,既以两字为韵目,自应取阴阳各一,方洽立韵之旨。乃东钟、支思、先天、歌戈、车遮、庚青,两字皆阴;齐微、鱼模、尤侯,则两字皆阳;寒山、桓欢、廉纤,则阴阳倒置;仅江阳、皆来、真文、萧豪、家麻、侵寻、监咸、七韵不误。要亦偶合,非真有定见也(见《填词浅说》)。所议不为无因,立目诚不合理,实授人以可议之道。

《词林正韵》分东、江等平韵为十四部,而以上去隶之;屋、觉等入声别为五部,而以一十九个入声韵分隶之:共为十九部。此词韵也。其书乃以宋之《集韵》为依据。

今之通行韵本,亦即所谓《诗韵》,乃根本于元代阴时中之《韵府群玉》,分上平声为十五部,下平声为十五部,上声二十九部,去声三十部,入声十七部,共一百零六部。彼之所谓上平、下平云者,论理似当是阴平、阳平,然夷考其实,则殊不尔。上平之中有微、鱼、虞、齐、文、元、寒七部属阳平,下平之中有先、萧、歌、庚、青、蒸、侵七部属阴平,诗韵之于阴阳本无关重要,此亦诗韵而已。既如此则平韵总为三十部可矣,何必分上、下?是不可解。

吴瞿庵《顾曲麈谈》依据王鵕之《音韵辑要》而加以改造,制成曲韵。分二十一部,部首二字,上阴下阳。每部分四声,声分阴阳,体例最为合理。其部目如左:

每部分隶平、上、去、入四声,其中不归纳入声字者凡十部,即东同、江阳、真文、干寒、欢桓、天田、庚亭、侵寻、监咸、纤廉是也。

谢元淮《碎金词谱》曰:“字有阴声、阳声,而齐齿、卷舌、收鼻、开口、合口、撮口、闭口,亦皆有别,唯闭口极难得法。‘侵寻’易混‘真文’,‘覃咸’易混‘寒删’,‘廉纤’易混‘先天’。”此则粤语最为便捷,必无相混之虞。

[1] 按:《古音标准》,应作《古韵标准》,此当为梁氏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