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现实与文化方略:城市文化建设调研规划
- 杨锦峰等
- 3919字
- 2021-06-04 19:46:07
《“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总体评估报告
《“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课题组
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时期,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紧紧抓住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强规划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增加资金的投入,保证了“十二五”时期我市重点文化工程的有序推进,全力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
2015年是“十二五”时期的最后一个年头,市文广局党委组织本市文化学者、专家和相关任务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对照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主要任务分解表,做出《“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总体实施情况总结评估,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十二五”时期,我市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文化指标和主要任务稳步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等文化事业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制定的文化发展目标和任务,全面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十二五”时期,文化市场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力度大,成效显著,大连成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
2011年,我市代表辽宁省成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2012年3月初步验收为优秀。2013年5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大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顺利通过答辩。2013年8月,通过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检验。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我市总投资近14亿元,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全方位提高。
二、高标准建设文化新场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有成效
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基本得到落实,总投资近10亿元。其中包括坐落在普湾新区的新建的大连图书馆和新建的大连博物馆两个重点文化项目。目前新建的大连图书馆主体已经完工,预计在明年对外开放。新建的大连博物馆馆舍主体预计2015年9月封顶。大连京剧院综合楼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5年8月底前可完成基坑施工,争取主体工程年内封顶。新建的大连市群众艺术馆项目与大连京剧院项目在同一地块,进度基本保持一致。大连艺术学校改扩建项目基坑支护工作已完成,进入施工阶段。这些场馆的建设使得大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三、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提出并落实了具体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大连市文广局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大连歌舞团事转企实施方案、大连话剧团事转企实施方案和大连杂技团转企改制实施方案的批复》(大政〔2011〕125号)的文件精神,针对各个院团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不同的改革方案。已经完成大连歌舞团的事转企改革、大连话剧团的事转企改制工作,大连杂技团正在改制进程中。
四、鼓励和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影视剧作品和优秀剧目
“十二五”以来,由市属国有专业艺术院团及我市专业作者创作、改编完成的剧(节)目达50余部(个)。在国内外艺术赛事及评选活动中,共获得国际级奖5项,国家级奖10项,大区、省级奖50余项。其中,大连话剧团排演的话剧《民意如天》入选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话剧《卖花女》荣获全国话剧优秀剧目片断展演暨第二届学院奖(戏剧表演)优秀剧目奖,戏剧小品《我是谁》荣获第九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剧目一等奖。话剧《雷雨》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第十九届中韩日戏剧节,是我国唯一一部展演剧目。梦幻儿童剧《小王子》获得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奖。大连杂技团创作排演的杂技剧《胡桃夹子》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并获演出奖。大连杂技团大型原创舞台剧《霸王别姬》和《玉兰·爱的世界》被列为文化部重点扶持剧目。大连京剧院与央视著名品牌栏目《空中剧院》合作,首次向全国观众现场直播了由该院领衔主演的京剧《野猪林》《将相和》《西门豹》,搭建了青年演员与名家同台演出的舞台,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大连歌舞团参加辽宁省首届民族舞蹈比赛,舞蹈《俺家门前》《黑妹子》分获表演一等奖和表演三等奖,在辽宁省第三届东北民歌比赛中获得三等奖3项。
在2014年举办的辽宁省第九届艺术节上,大连话剧团的话剧《一诺千金》、大连歌舞团的音舞诗画《我的浪漫我的家》、瓦房店市辽剧团的辽剧《圆谎》获金奖,大连杂技团的杂技剧《霸王别姬》获银奖,大连京剧院的《西门豹》作为参展剧目获得展演奖。同时,在编剧、导演、表演、舞美设计、音乐创作、表演新人等单项奖评比中,大连有38人获得奖励。
“十二五”以来,大连市创作电视剧800余部(集),其中,电视剧《我的娜塔莎》和《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在央视热播。大连天歌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闯关东前传》在各地卫视热播。大连五洲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飞哥大英雄》《别逼我结婚》在各卫视播出。记录大连城市发展历史的年代剧《大连故事》已拍摄完成,正在进行后期剪辑。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电视剧《闯关东前传》获国家级奖项,电影《有事找王江》、动画片《幸福在身边——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故事》获省级奖项。
五、文博资源得到积极的发掘、保护和利用
截至2014年年底,大连市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773处,其中古遗址类813处、古墓葬类262处、古建筑类99处、石窟寺及石刻类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590处、其他类1处。在这些文物古迹中,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0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
2012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大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使我市文物立法工作实现重要进展。
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文物局部署,大连市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顺利进入信息采集、录入和上传阶段。
大连市文博系统所属各博物馆、纪念馆除基本陈列展览外,还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和公益免费惠民展览,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4月起,旅顺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博物馆、大连艺术展览馆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至此,大连12所公益性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截至2014年年底,共接待参观者388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51.2万人次。
六、将重点民生工程落实到位,推进“文化为民、文化惠民”
“十二五”期间大连市文广局落实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有:免费开放公共博物馆(包括遗址类和非遗址类)、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馆、纪念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公益性文化场馆;组织院团免费送戏下乡,并将农民工聚集地和敬老院纳入送戏下乡范畴;为全市103家农村敬老院每月免费放映电影,每年不少于2场;坚持农村电影免费放映工程,在城市农民工集聚地免费放映公益电影;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城乡广场(农家大院)文化活动。
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较好
目前我市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全国文化重点出口企业6家。民营资本正在投资建设的文化项目,总投资超过1600亿元,其中万达集团的影视综合体项目和世茂嘉年华项目单体投资均达500亿元。“十二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文化产业的热情显著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显著提高,成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1.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创建了大连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园区管理办公室编制和职能已确定。目前,我市已建有1个文化产业园区,即金石滩文化产业园区;在建4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不断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更加完善。在建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内,我市最新的自主原创产品不断开发出来并投放市场。大连博涛多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制的360度穹幕动画、4D系列产品等,已经被天津极地馆、烟台海洋世界、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等的文化旅游项目采用。
2.积极培育重点文化企业。制定重点企业和特色的产业培育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了沙河口区文化产业创新园区发展规划、旅顺口区太阳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庄河海王九岛发展规划、长山岛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另外,还为5家动漫企业进行国家认证,落实了营业税、增值税等方面的税收政策。申报国家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为十几个优秀项目争取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优先安排重点项目用地,在土地出让费用方面给予支持。
3.与工商银行大连分行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我市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正式建立。为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2013年3月6日市文广局与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工商银行大连分行与大连大青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海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石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四家骨干文化企业签署了融资合作协议书。在未来五年内,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将为我市文化企业提供50亿元的融资服务,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建立了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数据库,已登录文化产业企业6000家。
(执笔:杨锦峰)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