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浮躁是一种流行病

虾看到螃蟹有深红色的壳,羡慕不已,就问螃蟹:“为什么你有红色的壳?”

螃蟹说:“我经常到陆地上晒太阳,强光照着我的壳,慢慢地我变红了。”

虾听后兴奋不已,也便纵身一跃上了岸,像螃蟹一样晒太阳,结果却再没有醒来。

陆地的生活本不属于虾,它却偏要跳到岸上,只因为内心羡慕螃蟹,渴望拥有那美丽的壳。一颗焦躁狂躁的心,让它全然忘了自己是谁,最终死在了阳光下。

故事是虚构的,但道理却不骗人。见别人做什么,有什么,心里着急上火,恨不得下一秒就赶超对方,却不肯冷静地思考:那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浮躁已经成了一种流行病。对于人生苦短这件事,女人愈活愈明白,懂得世人不过都是匆匆过客,唯有珍惜最可贵。可是,该如何珍惜?在这条路上,许多女人绕了弯。她们误以为,活得紧张又明白,才算有价值。事实上,真正明白生活真谛的有几人?不过就是,看到别人有了什么,也拼命地去追寻,非要得到了,才觉得踏实,否则心里就不平静。结果呢?越是想赶上别人,越是坐卧不安,计较自己的得失,变得喜怒无常。

吴小莉曾说:“在小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找到快乐,那是因为那时的我们很单纯。长大的我们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就要求得到心理上的安稳。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要正视你内心里面的真实想法,做你自己,不要让外界干扰你。”

苏娜没有家庭背景,靠着自己的能力,一路从小职员打拼到销售主管,实属不易。她想在郊区买套房子,首付30万,剩下的钱按揭,每个月还3500元。按照她和丈夫的收入,生活质量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一个70平方米的房子,也足够他们一家三口住了。很快,购房计划提到了日程上,她也开始本着自己的目标四处看房子。然而,一次小小的朋友聚会,却让她推翻了之前所有的计划。

聚会席间,一个与她相交甚好的朋友,也提到了买房的事。对方的经济状况不如她,却选了一个地段更好、更加宽敞的房子。她顿时觉得,自己也应该买个大房子,毕竟置业是一辈子的事,人家只是普通职员,还敢背这么重的担子呢,自己为什么不能?她又联想到,如果日后朋友到自己家里聚会,挤在狭小的客厅里,确实有点“憋屈”。于是,最后她买了一个90平方米的房子,月供变成了5000元。

虽然每个月多还1500元的贷款,可她心里总算是踏实点了,至少跟朋友“差不多”了。可是,后来她又听说,朋友之所以买大房子,是因为婆家拆迁了,给了他们一笔钱,所以她才敢花大手笔买那套大房子。而且,人家不只有这套房,还有回迁房,出租一套房的钱就足以帮她们还一半的贷款了。她后悔不已,气自己太冲动,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就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想想看,若当初买了那70平方米的房子,不是挺好吗?

苏娜不是现实中的个案,盲目的、不够理性的人有很多。再比如那些总想着一夜致富、一夜成名的人,他们看到别人过得好了,发了财了,就按捺不住了。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本,也想走一走别人的路。

林珊是个“爱折腾”的女人,结婚十几年,没过上几天消停的日子。

十几年前,股市一路上升,她看别人买股票赚了钱,自己也赶紧跟着炒股,可她完全不懂股票,也没有那么多资本。结果,把手里的钱都赔了,这个窟窿好长时间才补上。

看着房价又一路飙升,她觉得是个商机,不惜贷款买房、炒房。丈夫不想让她这么折腾,说输不起,可她不听。结果,房子是买了,可是高额的利息压得夫妻两人喘不过气,最后又只好卖了,也没赚回多少钱。

听说家乡的人包山种茶叶赚钱了,她也想做这门生意。可是,多少年不回老家了,也根本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更不懂如何种植。朋友劝她,认清现实,认清自己,别再盲目。她心里犹豫,也没有底,可是每每听说别人的生意做得好,又跃跃欲试。据说后来她真干上这门生意了,结果赔得很惨!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它的独特处,不存在可以效仿的模板。所有的浮躁,都是失衡心在作怪,计较小事,好高骛远,贪多图快,不能得到满足,势必就滋生浮躁和不安。学会脚踏实地,平和沉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不会让心情反复在得意、狂喜、傲慢、不安、沮丧和焦虑中起伏了。

德川家康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就像背负着沉重的行李走路,急躁不得。”不管是对待生活、感情、事业,都需要坚守一颗稳稳的心,不为浮躁所左右。人生这段路,不要跟别人比速度,也不要去参考别人的地图,更不要让别人的喜悦感动成为情绪上的阴影和脚下的牵绊。只要从容不迫地踏上自己的旅程,心灵自会为你寻找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