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内经》的健康长寿及养生理念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养生的本质是珍爱生命,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渴望、追求的热情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众所周知,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是人生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基地”。我认为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财富,更是国家的财富,健康是一种投资,体能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医学界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危机。据调查,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近,严重影响了国人的健康水平;医学界虽然新的医疗技术层出不穷,对于疾病的诊断和分析达到分子水平,开颅取物、心脏移植、胎儿手术等已不足为奇,但却无法扼制新疾病的不断诞生;医源性、药源性疾病逐渐增多,“超级细菌”的诞生直接威胁着世人的健康;老龄化社会使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医疗费用大幅增加,社会负担加重;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使许多国家进入“供不起”的边缘……所有这些,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和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反思,要解决这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做根本性的调整。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将人类的健康长寿完全寄托于医学的进步似乎不太现实。医学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抵御某些疾病,但不能制止因不良生活、心理行为对于身体的损害,不能解决医学面临的所有问题。要想真正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标,唯有加强养生保健、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因此,医学的目的和本质功能,要从专注于发现和确诊疾病到征服和消灭疾病的疾病医学,上升为以发现和发展人的自我痊愈能力和自我健康发展服务的健康医学。这就是说医生不仅要开出药物的处方,更要开出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处方。对于养生来说,主要靠自己,即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金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令人惊奇的是,诞生于两千余年以前的中国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即提出了有关养生的重要命题。《内经》倡导“宝命全形”。所谓“宝命”,就是珍惜生命;“全形”,就是保全形体。养生的本质就是珍惜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存的质量。《内经》关于生命、健康、长寿、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理念,寓意十分深刻。《内经》的养生理论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理论,其所倡导的“治未病”理念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是中医养生保健的特色和优势,在今天看来也极具现实意义,在未来医学发展中大有作为,这是值得开掘、发扬的重要领域。

那么《内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活动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两千余年来,历代医家正是在《内经》所提供的理论原理、应用技术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术得到持续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及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这也是《内经》之所以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的重要缘由,及至今日,《内经》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越来越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内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凝聚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她不仅是医学的经典、治病的经典,更是一部健康养生的宝典。

今天我们以《内经》为蓝本,着重讨论其中关于养生方面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并联系现代养生实践,分析它的现实意义,与读者分享。

一、《内经》关于生命、健康、长寿、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理念

1.生命的本源——阴阳两气的交会融合

生命是怎么产生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先民们对生命的本源,做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对生命本质和生命价值的追求和探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关于生命的精神。医学经典《内经》不仅吸取了古代哲学的理念,从哲学高度对生命的本源进行了解析,而且从医学角度对生命的形成、生命的特征、生命的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演绎。

(1)生命源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相合:《内经》告诉我们,生命来源于自然。《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命是天地阴阳二气相合的结果,生命是天地演化的产物。人类的产生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神,人类生命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来自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和合而生成。这一观点彻底摆脱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生命观。

人类是自然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胜数的生物之一。生命是迄今为止宇宙间一切生命现象的最高存在形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最高贵的莫过于人。人类较其他生物具有更高级、更复杂的生命活动。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在于精神、意识。人不仅具有对外部世界的意识,而且还有自我意识,使之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能够在自然规律面前有效地调控自己,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人离不开大自然,也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制约。另一方面,人体对自然环境具有调节适应能力,以维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2)生命是男女两精相结合的产物:《内经》还告诉我们,生命是男女两性相结合的产物。《灵枢·决气》说:“两精相搏谓之神。”即男女交媾,阴阳精气相互结合,才有了胚胎,有了新生命的孕育乃至诞生。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根本,《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明确指出构成人体各种器官,如脑髓、骨、脉、筋、肉、皮肤、毛发等均是由父母精气相结合后化育而成。《内经》从医学角度对人类个体生命的起源做了科学的探索。

(3)精气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灵枢·本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包括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是“气之精专者也”,是人体中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统称;“神”是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总括。精、气、神是生命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精和气是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我们平时看一个人说“精神很好”,实际包括“精”与“神”两个方面,精气充盛则神旺;精气衰惫则神衰。《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的阴阳和谐协调,“精”与“神”两个方面都正常;如果阴阳失调则是疾病的标志;阴阳分离则精气衰亡,神也就消失,预示着死亡。

(4)生长壮老已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灵枢·天年》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并指出肾中精气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

根据《内经》所述,女子从7岁到14岁、男子从8岁到16岁是人体生长发育期,可出现更换牙齿、头发渐长、肾气逐渐充盛、性机能逐渐成熟,女子月经来潮,男子溢精,开始具备生育能力;女子从21岁到28岁、男子从24岁到32岁是人体壮盛期,肾气最为旺盛,这时牙齿生长齐全,头发长极,筋骨强壮;当女子35岁到42岁、男子40岁到48岁男女都由盛渐渐转向衰老期,表现为阳明脉气逐渐衰弱;直到女子49岁、男子64岁前后,肾气衰竭,性机能逐渐衰弱,失去生育能力。这个过程是古人长期生活、医疗实践观察总结的结果,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而其中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我们不难领会,作者之用意即为告诫读者养生之关键在于保养肾气。中医学正是围绕着生命的本质特征展开生命过程探索的。

2.健康的本质——和谐

人人都想拥有健康,那么什么叫健康?怎样才能算健康?

关于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曾经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意思是说人体健康与否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躯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早在萌生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对人类生命的本源做了艰苦的探索。《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就对“人之常平”(即健康人)的特征做了生动的记述。《灵枢·本藏》对此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原文中“人之常平”,即健康无病之人。本节实际提出了中医学关于健康的一个重要命题,即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内经》提出一个“和”字,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此“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为血气运行和畅;“志意和”,可理解为精神情志活动正常;“寒温和”,意思是指机体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从中可以领会《内经》关于健康的标准有三条:一是人体功能活动正常,以血气运行和畅为标志,具体表现在经脉运行正常,筋骨强健,关节活动灵活,皮肤汗孔腠理致密,外邪不容易侵犯。二是人的精神活动正常,即“志意和”,具体表现在精神活动正常,五脏六腑不会受到外邪侵犯。三是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寒温和”,具体表现在脏腑活动功能正常,经脉通利,肢体活动正常。

概括起来说,健康的本质是“和”——气血和(即人体内环境协调),心身和(即心理与生理和谐),天人和(即人体与自然和谐)。健康就是人体的内环境及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一种和谐状态。

以上三条内容,联系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可总结为:躯体无异常,心理活动正常,能适应外界环境。其实质与《内经》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一个“和”字,充分凸现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且其内涵更加深刻、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周易》中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自然界中阴阳两气的交会融合可以孕育万物;男女两精和合,可以繁衍子孙。“和”是宇宙的根本状态,是阴阳运化的最终归宿。

《内经》告诉我们,医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就是维护人体健康,而健康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体心身与气血的和谐,这就是《灵枢·本藏》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3.长寿的秘诀——天寿过度、气血常通、肾气有余

追求长寿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但长寿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人到了老年(《内经》认为男子64岁以上,女子49岁以上),一般人肾气衰弱没有生殖能力了。但为什么有些人还能有生殖能力呢?原因有三:一是先天遗传禀赋超过常人。二是气血能保持畅通。三是肾气旺盛。这三条实际也是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健康长寿的人其生殖能力也往往超过一般人。说明两千余年前的人们已经明白,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后天的气血畅通、肾气旺盛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千百年来渴求长寿者千方百计寻找“长生不老”的药物。其实,世界上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之药,人们往往一味服用补肾壮阳或滋肾填精之品,希望能够延年益寿,但往往收效不大。原因是忽略了保持气血的通畅这一点。中医认为,气血乃人生之本,《内经》告诉我们,人体衰老的原因除与肾气亏虚有关外,还与气血流通不畅形成气血瘀滞有关,所谓“老人多瘀”。它是许多老年病的共同病机,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延缓衰老或治疗老年病的法则,除补肾气以外,更要调理气血,维护其“气脉常通”。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有人在老年舌微循环障碍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的舌质微血管形态及结构异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肿胀、管腔狭窄等结构改变。通过研究发现有血瘀证表现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微循环容积波的异常改变。随着血瘀证加重或减轻,微循环容积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并认为动态观察老年血瘀证患者微循环容积波变化,可以为某些老年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另外,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人通过研究发现,老年病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其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较正常参数有明显差异,而在对老年气虚血瘀患者的观测中,发现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通过对高脂家兔的研究,发现其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有相关性变化,这些可能反映了中医痰浊证与血瘀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观察证实,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与人类血瘀证一样具有黏、浓、凝、聚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而且血液流变学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明显,易形成血栓。

临床研究证明,补肾活血法是补肾法与活血法有机结合,通过补肾促进活血,活血助于补肾,两者相互协同,达到改善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邪祛扶正的一种治疗方法。“肾虚血瘀论”的产生不仅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基本的病理机制,并通过补肾活血法的临床疗效及理论研究得到反证。补肾活血法在临床上很常用,在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或脑栓塞、冠心病、高脂血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老年性疾病中亦有更多的应用,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4.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生病起于过用

所谓疾病,《内经》认为疾病是异常的生命活动,是人与自然、人体本身阴阳动态平衡失调的总称。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有“信巫不信医”之说。《内经》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自己感染了病邪而致病,不是由鬼神所为。《素问·五脏别论》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其旗帜鲜明地指出,医学与鬼神迷信势不两立,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感受了邪气或不注意养生所致,有些疾病治不好是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医疗技术。

《内经》提出了中医学重要的发病观,即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病起于过用”。病生于“过用”主要指作用于人体的内外因素超出了机体的正常承受和调节范围,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对这些内外因素,《内经》原文总结了饮食、情志、劳倦、“四时阴阳”等几个方面。

第一,饮食过用。“民以食为天”,规律而有节制的饮食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饮食失节,大饥大饱、过寒过热、五味偏嗜等则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原因或诱发因素。饮食过用最常导致的是胃肠道疾病,其次是营养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上因饮食过用致病的例子比比皆是:过多摄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引起高脂血症、肥胖症;饮食不洁或不节可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饮酒过度可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和依赖,并可产生抑郁、急躁等继发症,同时还会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第二,情志过用。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对外界客观刺激的正常情感反应。而突然强烈或长期持续的情志刺激,超出人体正常的耐受和调节范围,则会使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如过喜会出现心律失常等;过怒会导致肝区胀痛、心绞痛发作,大怒还会引起脑血管意外;过分忧思则引起消化性溃疡等病。

第三,过度疲劳。机体过劳包括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正常的体力、脑力劳动,规律而有节制的房事活动可以使人气血调畅、筋骨强健、神思敏捷、阴阳和合。若劳力、劳神、房劳过度,又会伤及人体气血阴阳而致病。

现代社会,过劳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过劳死”亦成为人类生命的一个威胁。美国已将近年来出现的新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与霍乱、疟疾、丙型肝炎等传染病列为同一个预防级别。美国成年人该病的发病率为0.42%,白领中发病率更高。“过劳死”一词源自日本,其定义为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诱因),导致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恶化,进而引起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使患者死亡。有人统计,日本每5年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

懂得了“生病起于过用”的道理,我们就要生活起居有常:顺应四时阴阳规律;调节饮食,谨和五味,合理搭配,饥饱适中;调摄精神情志,保持精神愉悦,心态平和;劳逸适度,动静结合,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儒家文化倡导“中庸之道”,把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态度,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及处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内经》提出“生病起于过用”的疾病观是对“中庸之道”的发挥。过用,即过度使用或过度作用。它使机体生理功能被过度耗损,或致病因素过于强烈,超出了人体生理限度,扰乱脏腑气血阴阳,导致疾病的发生。所谓“过则为灾”“过则曰淫”。诸如情志过用、饮食过用、劳力过用、药物过用等均可致病。所以养生贵在保持“中庸”,《素问·生气通天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原文中“顺四时而适寒暑”意思是顺应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喜怒而安居处”意思是七情要调和,不可太过,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节阴阳而调刚柔”中的“刚柔”就是指阴阳,阳刚阴柔,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养生必须使人体的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适应,病邪就不会侵犯人体,“长生久视”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在2009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已经进入“生活方式病”高发时代。癌症、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蔓延,都是“生活方式病”的具体体现。《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对于当前民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无启迪。

5.防治的原则——不治已病治未病

《内经》关于疾病的防治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命题。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走到了可供的边缘”。要解决这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调整:第一,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第二,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和公正的医学。包括“治未病”在内的中医学的思想理念,更加强调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论。可见,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为建设新医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治未病”和21世纪医学目的调整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中医“治未病”的含义主要有三:

(1)未病先防:处于健康状态的人,积极开展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2)有病早治:当疾病处于萌芽状态时,及早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外邪侵犯人体是一个由表入里的渐进过程,治病必须在疾病早期进行,不要等到病变进入五脏再治疗,那时人就已经“半死半生”了。例如现实生活中,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邪深入,演变为疾病。

(3)已病防变:已病之后,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疾病深入传变。例如,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的发生,往往提示疾病的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并发症范围很广,几乎可累及全部器官组织,但其基础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及末梢动脉病变等。如果在疾病的早期能够采取中西医的方法控制原发病,同时积极改善体质,早用活血通络的方法,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又如,冬病夏治预防慢性支气管炎,也属于“治未病”。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多在冬季发作,人们往往只在这时注意防治。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贴敷的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此时采用温养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驱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身体抗病能力的目的,以预防冬季发病。有资料显示,贴药后机体细胞的免疫能力有所提高,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能有所改善,可使在冬季来临未发病之前的机体防御功能得到了加强。

《内经》倡导的“治未病”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淮南子》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意思是“良医”在疾病还没有发生时就做好预防,所以没有疾病;善于治理国家的“圣人”,在国家还没有发生内乱时就加强管理,所以不会发生内患。说明治身与治国的道理是一致的,都是强调预防在先。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一文中说:“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中医“治未病”是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是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提倡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对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看,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财富,也是国家的财富。健康问题不解决,经济就会出现负增长。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对于防病治病、降低医疗费用大有好处。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重视行为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用于这方面的医疗费用仅为同期的1/10。

中医在“治未病”方面有许多特色和优势,如在养生方面有一系列理念和措施,有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在康复医学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如针灸、推拿、气功、中药调理等,有助于病后调理和康复。这对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经典理念,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能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充分显示了中医的巨大魅力,体现了中医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二、《内经》养生的基本原则

1.基于“天人合一”的顺时养生

怎样进行养生?在中医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倡顺应自然。为什么要顺应自然?这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从人类文明之起始至今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天)是怎么形成的、生命(人)是怎么产生的、天与人关系如何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天与人的关系之学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对天人之学的研究上。从本质上讲,人是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总和。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此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天地和人是不能分割的。

中医学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从“天”的研究到“人”,从“人”的探讨到“天”,可谓“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旧唐书·孙思邈传》)。可以认为,中医学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核心,专门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科学。《内经》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文献,其学术思想受先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与汉代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一脉相承。《内经》没有明确记载“天人合一”的字样。但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参)”的观点贯穿于整个学术体系之中,并以当时的医学成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内经》“人与天地相应”观的含义有四个方面:

第一,人本自然,人与自然有着相同的根源。《内经》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变化的结果。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作为万物之一,自然也来源于气,“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第二,人赖自然而生存,并受自然的制约。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五气、五味)都来源于天地,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的相应变化。“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天地气候的变化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第三,人与自然遵循同一规律,人必须服从自然界规律。“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人)与天地同纪”“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与天地运行变化规律相通,人只有顺应天地的变化,才能维护健康。

第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健康的象征。

那么,怎样顺应自然?具体来说就是做到顺时养生。

生命是自然赐予的,自然界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合适的条件,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旨在维持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内经》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即破坏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则不免要致病。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内经》提出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化规律来调节生活秩序及精神活动,提倡“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具体来说就是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第一,春季养生法。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推陈出新。天气转暖,容易出现“春困”现象。人应该晚卧早起,漫步于庭院、田野,呼吸新鲜空气,舒展形体,活络筋骨。转春季节,乍暖还寒衣服要逐渐减少,春天宜“捂”,俗话说“七九六十三,衣帽两头带”。春季饮食宜吃清淡可口食品,不宜过食酸涩、油腻、生冷食物。春季情绪要保持疏泄畅快,不宜抑郁恼怒。春季是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气管炎、流行性脑膜炎等流行病的好发季节,因此,要做好防病保健工作。

第二,夏季养生法。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暑气逼人,汗孔开张,皮肤多汗,容易耗气伤津,以致精神疲倦,容易中暑。人应该晚卧早起,午间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不宜在烈日下劳作,以避免中暑。大汗时,不可过凉,图一时之快,以致损伤阳气。可适当进食清凉饮料,如西瓜、绿豆汤等清暑解热止渴。切忌暴食冷饮、生冷瓜果及不洁食品,防止损伤脾胃。这也是《内经》“春夏养阳”的精神。暑热扰心,容易心神不安,应该消夏避暑,“心定自然凉”。同时避免夏季容易发生的一些流行病,如急性胃肠炎、肝炎等。

第三,秋季养生法。初秋余暑未尽,民谚有“火烧七月半”之说,晚秋天高气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应当早睡早起,情绪不宜躁动。秋季天气干燥多风,容易消耗津液,应该多食清凉、滋润、生津之品,如蜂蜜、生梨、甘蔗等,另用百合、莲子烧汤代饮料。秋风萧瑟,草木落叶,容易产生悲凉之情,应保持心情愉悦,收敛神气,避免忧郁、惆怅。天气渐渐转凉,衣服不宜骤加,所谓“秋宜冻”,以锻炼耐寒能力。

第四,冬季养生法。冬季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季节,万物生机潜藏,草木凋零。人应该早睡晚起,以待日光。劳作不宜过度,以避免阳气外泄。冬季是进补的最好季节,“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可以增强人体抵抗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尤其对于亚健康、体质虚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患者,此为最好的调理方式,这也是《内经》“秋冬养阴”的精神。

2.基于道家“淡泊清静”的精神养生

有人说,精神是生命的舵轮。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事业与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光靠吃好、穿好、住好、生活舒适是不够的,光靠体育锻炼、药物进补、补充营养等也是不够的。诚然,健康长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质条件绝不是决定因素,而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则是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金钱可以买到补药,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换来营养品,但换不来快乐。

目前,心理行为和健康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临床上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均与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有很大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在所有人类疾病中:1/3是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1/3是心理障碍引起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病死率最高的三种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长期的心情压抑、情绪紧张、焦虑、心力交瘁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因素。

分析当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有竞争,结果自然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失败者若是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进而形成心理疾病;成功者在竞争过程中也必有心理压力,如果长期超负荷的劳作,则易由于过度紧张而致病。

第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上充满着各种诱惑,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人生观决定了每个人的欲望和需求,以及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同时,其也决定了当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商海的风浪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不能正确把握处理好各种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就难免陷入痛苦,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第三,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和改善的今天,精神生活并未得到应有的充实。一个人物质上的需求容易满足,而精神上的需求不容易满足。有人处于艰难时,为求温饱和改善生活而努力工作,往往心里很充实;但一旦暴富之后,突然感到人生没有了意义,甚至可能产生厌世心态。有一位作家写道:“最可怕的是样样都不缺的人。”物质上的满足反而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而精神空虚、无所追求,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第四,迫于习惯,人们有了心理障碍不愿意接受专业医生咨询、诊治,日久成病。也就是说,不少人缺少心理卫生知识,既不懂得如何进行心理保健,也不知道有了疾病应及时诊疗。这也是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之一。

那么,该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

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关于养生有着丰富的见解和实践经验。《内经》强调“治未病”就是主张预防为主。即把养生放在治病之先,养生不外乎养神和养形,而养神是养生的关键。按中医理论“心主神明”,即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是由心主宰的,因此养生必先养心。

如何进行养心?核心是使人的情志保持快乐状态,要快乐地生活,生活得快乐。那么,快乐从哪里来呢?

第一,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调控人生的欲望。

节制欲望,是中国古代养生家智慧的结晶。《老子》主张“少私寡欲,清静无为”“清静为天下正”“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庄子》承《老子》之学,提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只有淡泊情欲,才能“归心于虚,凝神于静”“抱神以静,形神自正”。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内经》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其基本精神就是要节制人的欲望,保持内心淡泊宁静的状态,不受外界种种诱惑的干扰,使神气内藏于五脏,心理和生理处于和谐状态。

俗话说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欲望是人生命的重要表现,适度的欲望是推动人努力奋斗的动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人的欲望难以彻底满足,也是人的共同心理特点。当人的欲望超越了客观现实而无法满足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

古人强调节欲,就是要求调控人生的欲望,把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不仅可以推动人生奋斗的动力,而且可以减少痛苦,获得快乐。因此,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古代养生家驾驭人生欲望的自律格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创立了快乐方程:快乐=现实/欲望。欲望越高,分值越小,快乐越少。

古人强调“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不是消极地对待人生、无所作为、及时行乐,也不是完全压抑或消除对于名利的欲望。古人倡导“欲可节而不可绝”。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名利”本身是把“双刃剑”。古训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即合理、合法。如果超越了常理和常法,必然导致坏事。所以古人说“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所谓知足,“不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而悲伤,而为自己拥有的东西而喜悦”。有诗云:“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广厦千层,夜眠八尺。”知足换来快乐。

第二,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同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也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对促进人际间的团结,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许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恐怕是最佳的途径。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古人的教训是:“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敬之。”人际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尊重别人,敬爱别人,你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爱。中国古代儒家关于人际关系倡导以“仁”为本,以“爱人”为核心,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具体的方法。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处理好人际关系仍有一定借鉴价值。

与人为善,就是以仁爱为出发点,真诚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和别人分享爱和恨,乐和忧。看到别人的成功,怀有同样的喜悦;看到别人的不幸,怀有恻隐之心,并乐意帮助别人。

与人为善,还需要助人为乐。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传说有一位登山者,遇到了暴风雪而迷了路,正值走投无路之际,触到了一位冻僵了的登山人。是自己逃命还是立即救人?他决定先救人,经过按摩不仅使冻僵了的人恢复了知觉,而且他自己也获得了热量,终于两人相互搀扶着,走出了风雪大山。

与人为善,必须宽容待人,这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宽容需要宽广的胸怀,法国作家雨果说:“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俗语说:“退一步天高地宽,让三分心平气和。”退让是一种风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金钥匙。

第三,热爱生活,自得其乐——保持良好的心境。

情绪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人的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也是各脏腑功能的一种功能反映;但情志活动对脏腑有反作用。中医把情志过用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内经》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意思是情志的过度变化可以伤及气机,人体出现功能紊乱,进一步可以损伤脏气,形成心身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是维持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证。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

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学会自得其乐。世上无人会恩施快乐,快乐要靠自己寻找。

有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却遇到许多烦恼和忧愁。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的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大树,挖空树心,造了一条独木船。船下水了,年轻人与老师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歌。苏格拉底问:“孩子们,快乐吗?”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在你为着一个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就会悄悄来到。”

快乐并不一定存在于追求目标的结果,而是存在于追求快乐的过程之中。所以,无所事事,没有什么生活目标的人,即使他衣食不愁,常常与寂寞、无聊为伴,也感觉不到快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而往往是缺少发现快乐的心情。其实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种花栽草、练拳做操、唱歌跳舞、旅游登山、习书绘画、品茗美食、结衣缝衫……快乐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只要是快乐着的生活,必然有益于身心。

梁启超曾经说过:“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因此,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情趣,我们就会拥有快乐。

第四,品味人生,以苦为乐——学会积极的认知。

有人说,生活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需要慢慢品味,痛苦和快乐不过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对于痛苦和快乐的理解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件事,有人认为这是件很痛苦的事;有人却认为无所谓;有人甚至认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就是心理学讲的“认知”。所谓认知,就是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其实,一切苦恼来自于自己的认知。

有一位作家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干吗生气?”文中说,如今气人的事儿太多!见人家挣的钱比自己多,生气;见人家买了新房子,生气;见人家升了官,生气;见人家老婆比自己老婆漂亮,生气……我们不妨换一种认知方式:人家挣得多,但人家很辛苦;我虽挣得不多,但我较省力,钱够花就可以了。人家买了新房,我房子虽旧,但够住即可。人家升了官,但承担的责任大,我无官一身轻。人家老婆漂亮,我老婆贤惠……这样一想就不再生气,心理也平衡了。

赵朴初先生所作的“宽心谣”是我们调节认知获得快乐的良方: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有人说,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从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常常是你心态的映照。假如你的心态是暗淡的,那生活在你的眼里就会是灰蒙蒙的;假如你的心态是晴朗的,那生活在你的眼里就充满阳光。只要你能从容乐观地面对人生,就会发现生活和生命原来是这样的美好。

3.基于“谨和无味”的饮食养生

人类要生存,必得有饮食物的供给,食物在性味上可以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因此“五味”就代指了所有的食物。而食物的五味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饮食入口,五脏得养,生命得以维系。所以《内经》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意思是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阴精,本源于饮食五味。虽然饮食五味是我们维持生命的重要保障,但如果摄取不当,也会危害健康。《内经》多处对于饮食不得偏嗜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比如《内经》说:“高梁之变,足生大疔。”长期无节制的过食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阳热蓄积,滋生高脂血症,容易产生代谢性疾病,并发一些外科疾病。“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过度,可以损伤五脏精气,提醒人们不可贪嘴,要重视饮食的合理搭配。实际上,饮食不得偏嗜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的发病学观点。受古代儒学中庸思想的影响,《内经》作者深知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因而极重视“度”的把握。比如通常五脏循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作为一个彼此联系、牵制、互相协调的整体系统,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具体而言便是五脏的调和,《内经》认为“和”则健。而五味中任何一种性味的食物摄入过量,都会造成相应的脏之精气过剩从而这个脏出现功能的偏亢,可想而知若继续一味摄入这个性味的食物,五脏在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就此破坏。五脏不和,疾病也就由此产生。比如偏好酸性食物,容易使肝气过胜,肝为风木,专克脾土,所以肝气过胜的结果是脾气被克,甚至衰竭;偏好咸味食物,则肾脏受伤。肾的功能有主骨、纳气,肾伤则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故见骨枯、短气。肾五行属水,水克火,又为土所克。肾病日久,也会克火太过,使心的功能被压抑,同时肾的病气会反过来克制脾土,中医称之为反侮,于是脾的功能被压制,具体可以有脾主肌肉的功能失常,出现肌肉萎缩。同理,过度偏好甜味、辛辣或者苦味的食物,都会导致相应的脏气过盛,于是根据五行生克原理,不仅本脏失常,与之相关的脏也会发生病变。所以,五味调和而不偏嗜,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当然,本段原文也只是列举了饮食偏嗜的部分恶果,在当今社会,过度偏食引起营养不良等各种疾病的例子是很多的,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

《内经》提出了饮食养生的要领,就是“谨和五味”。“五味”代表饮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必须保持“和”的状态,也就是要求营养要均衡、合理分配,这是饮食养生的关键。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谨和五味”的基本精神就是营养均衡。所谓“营养均衡”就是要求主食、蔬菜、水果、荤腥合理搭配,每人每天应摄入蔬菜、水果在500g左右;主食为250~400g,根据年龄和工作量适当调整,粗粮和细粮搭配;荤、素比例约3∶7。进食要求七八分饱。中医文献记载:“若要身体安,常带三分饥与寒。”亦有人说:“为了活着必须吃,为了活得长久必须少吃。”至于咸淡问题,人体每人每天需要5~6g食盐,但统计发现,现在我国人均消耗食盐为每日10~15g,严重超标,这也是我国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吸烟的危害性众所周知,毋庸置疑,这也是我国肺癌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肺癌病人中53.3%属于被动吸烟者,其中女性占57%。可见吸烟不仅害自己,也影响了周围人。酒精对肝脏有毒性作用,尤其是烈性酒危害更大。当然,少量葡萄酒对维护心血管功能有一定帮助。总之,饮食五味要保持“和”,就是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

4.基于“气血以流通为贵”的运动养生

说到运动养生,人们常会运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呢?《吕氏春秋·达郁》有一句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活动的门枢不会虫蛀。人体同样如此:“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内经》认为,人以气血为本,气血以流通为贵,气血瘀滞是疾病的标志,气血衰竭是死亡的象征。《内经》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因此,生命在于气血的流动。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气状态和调是维系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当气血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和调时,机体“变化乃生”,疾病就会因此而生。

本句的一个中心词为“和”“和”字有和缓、平稳、协调、均衡的意思。中医非常强调“和”,比如我们常说,人的脉象应该缓和、人的心态应该平和、人体五脏应该安和、人体气血应该调和、人体应该保持阴阳平衡和谐的状态等。中医有句话叫做“气血流通为贵”,强调了气血呈现“流通”的状态对人体的重要性。此是人体最佳的生理状态。在此前提下,五脏安和,经脉通利,气血和畅,人感觉自在舒适,疾病便无从而生。

可见,气血和调对于人体是何等的重要。要想避免疾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调和血气,只有血气相和,才能永葆健康、生机和活力。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脂肪摄入过多,脂肪类物质在动脉血管壁上沉淀下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液的流通,因此,依靠这些血管供应营养物质的器官自然便受到影响。由此引起心脏、大脑的供血不足,甚至心肌梗死、脑梗死。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要保持气血流通,身体就必须经常“动”。“动”——活动、劳动、运动。“动”的要领——《内经》提出“不妄作劳”“形劳而不倦”。意思是“动”不可超过常度,形体动而不至于疲劳。孙思邈说要“动而中节”。意思是说要科学运动,适可而止。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一位中年人,在某温泉泡澡,1小时后,从温水池进入冷水池,突然脑出血死亡。脑动脉硬化的人血管脆性增加,一热一冷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还有一位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在长跑时突然死亡。由此可见,运动必须因人制宜,量力而行。另外,运动贵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急功近利。

最好的运动方式——坚持走路。达·芬奇说:“脚是世间最伟大的工程设计。”有人说,脚承载了整个人体,所以是“人体之根”“连系全身的脏腑经络”。脚的功能又常与心的功能相联系,有人说脚是“第二心脏”。可是现代人常以车代步,致使脚的功能日渐退化,以致影响了全身脏腑气血的功能。

其实,坚持走路是最科学、最先进、最廉价的锻炼方法。它可以流通气血;舒展筋骨,防止骨质疏松;改善心肺功能;按摩肠胃,增加食欲,治疗便秘;消耗能量,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据说,日本有一位老人发起成立了万步行协会,号召人们每天步行一万步,受到热烈响应。现在他的协会已经有数万名会员了。

5.基于儒家“仁者寿”的道德养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而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极丰厚的文化内涵。《吕氏春秋·先己》说:“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古人认为,治身与治国并不矛盾,必先修身养性,而后才能治国理天下。

中国传统养生十分注重“以德立身”“养生必先养性”,这里的“性”是指品德、禀性。孔子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又说“仁者寿,智者乐。”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荀子也认为仁义德行,为长安之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人格,是养生必先养心的重要内容,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这样的事例古今以来不胜枚举。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了健康的定义:“健康应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品德的良好状态。”指出健康不仅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而且还有品德的健康。《内经》有“德全而不危”的记载,意思是一个道德健全的人,就没有遭遇疾病的危险。

那么,道德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孔子说:“仁者,爱人。”一个道德健全的人,一定是拥有爱心的人,爱家人,爱天下人。具体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核心意思是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不能强加于人,自己想做的,必须也帮助别人做。

现代心理学认为,道德愉快是一个人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到的愉快,有减轻或消除心理痛苦的作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会上,一则关于从来没有下过海却三次纵身跳进波涛汹涌的大海救人的魏青刚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上海一位退休教师卖掉一套房子捐助地震灾区的事迹同样令人感动。我想,这些人的内心一定是愉快的。因此,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往往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自制力强,为人豁达大度,对未来充满信心,遇到困难和挫折不会灰心丧气,以快乐的生活态度面对人生。

以上就中医学经典《内经》中有关养生方面的内容。最后我还要强调两点:

一是养生贵在把握好“度”。饮食之度,要做到孙思邈所说的“饥中饱,饱中饥”,意思是吃饭不能等到太饥饿时再吃,吃饱时要做到八分饱,即饱中有一点饥;劳逸之度,要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即有规律地生活;运动之度,要“动而中节”“形劳而不倦”;房事之度,要做到“欲不可绝,亦不可纵”,这一点很重要;悲欢之度,要做到儒家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任何养生的方法,不能超越常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二是健康长寿要法于自然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其自然规律,人的寿域是可期而不可求的,健康之道法于自然而然。

人不必刻意地去追求长寿,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要能做到从容、淡定、坦然地面对生活,品味人生,乐天知命,以平常之心生活在真实的生命过程之中,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那么你必将拥有和谐的人生,健康长寿就悄然地不期而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