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内经》络脉理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一)络脉的概念

《内经》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络脉分为别络(大络)、孙络;连属部分为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脉是脉中较为粗大,运行位置较深的脉;络脉则是较为细小,运行部位较浅的脉。两者相合构成经络系统,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经脉纵行而络脉横行,两者相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式的网状结构。《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针经指南》:“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类经》:“经即大地之江河,络乃原野之百川。”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络脉论》:“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

络脉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对人体机能调节的许多重要描述与西医学有较大的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医学的血管和微循环来解释。但是对“络脉”的研究又不能完全脱离血管,络脉是一个沟通表里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血管。目前,有关络脉和络病的研究认识主要集中在微循环上,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络脉可以分为二级,第一级,“大络”“别络”:①经脉(或奇经)分支出“支而别者”的络脉,如十二经络脉、任脉之别、督脉之别。②由经脉分出联络脏腑的络脉,如联络胞宫的胞脉和胞络。③出于脏腑的大络,如胃之大络虚里、脾之大络大包。第二级,“孙络”“浮络”:系由络脉或大络分出的次级分支。“三百六十五络”应指这一级分支而言。《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孙脉是从络脉中分化出来的更为细小的分支,应在三百六十五络之下,是络脉系统的最末端。孙络中浮行于皮肤表面的极为细小的分支又称为“浮络”。《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络脉又分阴阳,《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类经》:“深而在内者是为阴络,浅而在外者是为阳络。”位于体表的浮络属于阳络。《灵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吴崑注:“浮络,浮于皮部之络。”阴络隶属于脏腑之络。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阴络乃脏腑隶下之络。”

(二)关于络脉的沿革

1.《内经》首次提出“络脉”概念

(1)络脉分布:由经脉分支而遍布全身的网络系统。“经脉者,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脉》)。

(2)络脉生理:①“行血气而营阴阳”。②“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3)络脉病理:①“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传舍于络”。②“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③“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4)络病治疗:“病在血,调之络”,记载缪刺、刺络放血等方法。

2.张仲景对络脉理论的发展

(1)提出“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血脉相传,壅塞不通”的脉络病机。

(2)专篇论述胸痹、心悸、中风等脉络病变。

(3)创制通络方药物,如治疗胸痹心痛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桂枝汤;辛通络瘀的旋覆花汤;虫类通络的大黄img虫丸、鳖甲煎丸等。

3.叶天士关于络病治疗的发挥

(1)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

(2)提出“辛香可入络通血”的治疗观点,常用治法有辛温通络法、辛香通络法、辛润通络法等。

(3)主张虫蚁之类“搜剔络中之邪”。

(4)提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的治疗原则。

4.吴以岭对络病学的研究

吴以岭对络病学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提出了“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理论框架,初步建立了“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了系统的络病理论,并主编出版《络病学》《脉络论》等专著。

(三)络脉的生理功能

(1)贯通营卫,为营卫气化的场所:《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2)参与营血的生成与输送,渗濡灌注机体:《灵枢·痈疽》:“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

(3)联络沟通作用:《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四)络脉的病因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

吴以岭在《络病学》中对络病的病机特点做了很好的概括:①易滞易瘀:气滞、血瘀、津凝、毒结。马莳:“血病则络脉结也。”②易入难出:张聿青:“邪既入络,易入难出。”③易积成形:痰瘀邪毒结聚成形。叶天士:“着而不移,是阴邪聚络。”

络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痹证、麻木、痿废、积聚、青筋、出血、斑疹、水肿等(《脉络论》)。具体来说,络气郁滞表现为胸胁胀痛、腹满纳呆、肢体酸麻等。络脉瘀阻表现为疼痛、麻木不仁、青筋显露、出血、水肿、痿废等。络脉绌急表现为疼痛、痉挛、颤动、昏迷失语等。《素问·百病始生》:“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络息成积表现为积聚癥瘕、疼痛、顽痹、屈伸不利等。《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素问·百病始生》:“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溢,气上溢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热毒滞络表现为红肿热痛、痉厥抽搐、神昏谵语、脏气衰竭等。络脉损伤是由各种内外损伤而导致,可出现疼痛、出血、麻痹等。络虚不荣则表现为久病而引起络脉气血损伤的虚证。

(五)络病的治疗

络脉以通为用,故邪滞络脉(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的实证应该祛邪通络,包括理气、化瘀、化痰、解毒、散结。对络虚不荣的虚证应该养荣通络。气虚者补气通络,血虚者养血通络,阴虚者养阴通络,阳虚者温阳通络,五脏虚弱证补五脏通络。

(六)络脉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运用

1.慢性萎缩性胃炎特点

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长,常迁延不愈,部分严重者可能有癌变倾向。符合中医学“久病入络”“久痛入血”“久病属虚”的理念。

②胃镜下见萎缩的黏膜褪色,呈红白相见,以白为主,或呈具有菲薄感的灰白色;可观察到网状和树枝状的细小血管。病理诊断要点为固有腺体不同程度的萎缩或消失,肠上皮化生或幽门腺化生,黏膜肌增生。符合“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理特点。叶天士说:“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初病由阳络渐入经脉、脏腑,久病则由脏腑渐入阴络。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久病,由脏腑渐入阴络。《临证指南医案》“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贼邪之乘机窃发,其间消长不一……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并提出“久病入络”。

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实证分为络气郁滞、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热毒滞络、寒凝络脉、络息成积六种;虚证分为络脉损伤、络虚不荣两种。临床多见虚实兼夹之证,故治疗当通补兼施。

①络气郁滞:见胃脘胀痛,或波连两胁,嗳气时作,舌苔薄白,脉弦。治宜理气通络。药用柴胡、枳壳、制香附、郁金、制半夏、延胡索、丹参、当归、佛手等。

②络脉绌急:见胃脘拘急疼痛等。治宜缓急和中。药用白芍、甘草、九香虫、延胡索、川楝子、制香附、木香、小茴香等。

③络脉瘀阻:见面色不华,胃病日久,疼痛时作,固定不移,或有胃出血史,舌质暗红,脉弦细涩无力。治宜化瘀通络。药用延胡索、五灵脂、九香虫、赤芍、桃仁、丹参、鸡血藤、制香附、乌药等。

④热毒滞络:见脘腹痞满,嘈杂嗳气,口苦舌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带数。胃黏膜表现为色红充血,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通络。可选用苍术、制半夏、薏苡仁、厚朴、黄连、黄芩、蒲公英、砂仁、豆蔻、赤芍、桃仁、牡丹皮。

⑤寒凝络脉:见畏寒肢冷,胃痛隐隐,遇寒痛甚等。治宜温中散寒。

⑥络息成积:胃黏膜表现为肠腺化生、息肉增生、异型增生、胃癌等,治宜消癥散积通络。常用莪术、三棱、白花蛇舌草、菝葜、石见穿、藤梨根、丹参、石上柏等。

⑦络虚不荣:胃黏膜表现为腺体萎缩,红白相见,以白为主。治宜补气补血、养荣通络。气虚者见疲劳乏力,面色无华、萎黄,食欲不振,脉细,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胃阴不足见口干舌燥,胃痛隐隐,大便干结,食后饱胀,舌红少苔,或者裂纹,或呈剥苔,脉细数。可选用北沙参、川石斛、玉竹、白芍、麦冬、黄精、山楂、丹参、当归、鸡血藤。

3.辨病(胃镜病理特征)加减

①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选用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蛇六谷、野葡萄藤、半枝莲、石见穿等。②胃镜示“干胃”,胃酸不足者,选用黄精、沙参、木瓜、乌梅、生山楂、白芍、山茱萸、麦冬、石斛等。③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选用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芙蓉叶、黄连、黄芩、丹参、红花等。④胃镜示伴有糜烂性胃炎者,选用芙蓉叶、甘松、薏苡仁、黄连、连翘、砂蔻仁、制大黄、苏梗等。⑤伴胆汁反流者,选用竹茹、制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等;胃酸反流加海螵蛸、煅瓦楞、白螺丝壳、生牡蛎等。

4.病案举例

(1)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张某,女,56岁。初诊:2008年9月8日。

患者于2008年8月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慢性胃窦炎(隆起糜烂型)。病理示:萎缩(++),肠化(++)。血脂报告:甘油三酯2.21mmol/L,余皆正常。现诉嗳气、呃逆,饭后加重,反酸,无胃胀胃痛,时感潮热汗出,夜寐欠安,纳可,便调。舌质暗苔薄腻,脉弦。处方:知母12g,黄柏12g,煅龙骨30g,牡蛎30g,川石斛12g,北沙参12g,玉竹12g,柴胡12g,旋覆花9g,炒白术12g,炒白芍12g,当归12g,桃仁12g,莪术15g,甘草4.5g,枳壳12g,苏梗12g,白花蛇舌草30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代赭石30g,木香9g,小茴香9g,半枝莲30g。14剂。

复诊:2008年9月22日。患者服用上方后嗳气较前明显好转,夜间仍有反酸,胃中嘈杂,口干,潮热汗出,夜寐欠安,纳可,便调,平素怕冷。舌质暗苔薄,脉滑。处方:羚羊角粉0.6g(分吞),知母12g,黄柏12g,煅龙骨30g,牡蛎30g,地骨皮12g,女贞子15g,天麻15g,丹参15g,当归12g,莪术15g,葛根30g,制半夏12g,川黄连6g,吴茱萸6g,海螵蛸30g,苏梗12g,枳壳15g,制香附12g,钩藤12g,远志9g,酸枣仁30g,夜交藤30g。14剂。

期间患者症情稳定,曾在此二方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还曾选用丹参、莪术等活血化瘀之品。2009年4月11日,患者诉睡眠不实,反酸、嗳气,喉中似有物上泛,但并未呕出食物,夜间口干,大便每日1~2次,仍有潮热汗出。舌质红苔薄黄,中有裂纹。处方:黛力新1盒(20片),每天1片,口服。中药方剂:柴胡12g,旋覆花12g,代赭石30g,川黄连6g,陈皮9g,丹参30g,郁金12g,八月札12g,枳壳15g,藿梗12g,苏梗12g,黄芩12g,知母12g,当归12g,桃仁12g,莪术15g。14剂。

之后,患者在上方基础上继续加减治疗,并续服黛力新,喉中不适消失,夜寐好转,嗳气减少,反酸逐步好转。至2009年8月29日复诊,诉8月13日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病理:慢性炎症(++),活动性(+),Hp(+)。萎缩消失,肠化消失。现口干,潮热减少,偶有嗳气,便调,寐安。舌质红舌苔薄,脉细滑。处方:炒白术12g,砂仁4.5g(后下),薏苡仁30g,甘松9g,黄芩12g,川黄连6g,藿梗12g,苏梗12g,枳壳12g,香橼皮15g,川厚朴6g,莪术12g,茯苓15g,蒲公英30g,佛手9g,夜交藤30g。14剂。

(2)巴雷特食管病案

傅某。初诊日期:2007年1月6日。

病史:患者有胃病史多年,诉反酸、烧心、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样疼痛,面色少华,平素嗳气,口干,略腹胀,纳佳,二便尚可,夜寐安。外院胃镜报告:巴雷特食管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诊:舌质暗,苔薄腻,脉弦。处方:制半夏12g,川黄连4.5g,吴茱萸4.5g,黄芩12g,海螵蛸30g,煅瓦楞30g,炒白术12g,藿梗12g,苏梗12g,枳壳12g,川厚朴6g,龙葵30g,白花蛇舌草30g,莪术12g,三棱12g,薏苡仁30g,女贞子30g,天龙2条,甘草3g。14剂。

2007年9月8日二诊:症情稳定,诉嗳气,口干,纳食量多,善饥,二便尚可,夜寐安,舌苔薄腻,脉弦。拟育阴和胃。处方:柴胡12g,炒白术12g,旋覆花9g,枇杷叶12g,藿梗12g,苏梗12g,枳壳15g,制半夏12g,枸橘李15g,莪术15g,三棱15g,白花蛇舌草30g,藤梨根30g,木香9g,小茴香9g,川石斛15g,川黄连6g,黄芩12g。14剂。

2007年11月10日三诊:患者时有嗳气,略有头痛,纳可,寐安,二便可,舌苔薄腻,脉弦。处方:柴胡12g,炒白术12g,旋覆花9g,藿梗12g,苏梗12g,枳壳15g,制半夏12g,枸橘李15g,莪术15g,三棱15g,白花蛇舌草30g,藤梨根30g,木香9g,小茴香9g,川黄连6g,黄芩12g,川芎12g,延胡索12g,葛根15g。14剂。

2007年12月1日四诊:2007年11月28日胃镜复查报告示(食管)黏膜组织慢性炎伴鳞状上皮轻度增生。(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肠化(+)。患者头胀,嗳气,余一般情况可,舌苔薄腻,脉弦。处方:川芎12g,延胡索12g,炙鸡内金9g,苏梗12g,黄芩12g,藤梨根30g,白花蛇舌草30g,石见穿15g,制香附12g,枸橘李12g,八月札15g,三棱15g,莪术15g,柴胡12g,葛根15g。14剂。

2007年12月22日五诊:患者仍有嗳气,余无明显不适。处方:川芎12g,延胡索12g,苏梗12g,黄芩12g,藤梨根30g,白花蛇舌草30g,石见穿30g,制香附12g,枸橘李12g,八月札15g,柴胡12g,葛根15g,三棱15g,莪术15g,枳壳15g。14剂。

2008年1月12日六诊:胃镜复查报告示(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萎缩(+)。诉嗳气,头痛,无口干,纳佳,二便尚可,夜寐安。

(3)胃癌前病变案

王某,男,64岁。初诊:2011年9月28日。

患者于2011年7月检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萎缩(++),肠化(+++),轻度异型增生,肠化分型为大肠型不完全型。现诉时嗳气、反酸,口干,无胃胀胃痛,纳可,便调,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处方:川石斛12g,北沙参12g,玉竹12g,炒白术12g,炒白芍12g,白花蛇舌草30g,藤梨根30g,丹参30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2g,野葡萄藤30g,甘草4.5g,枳壳12g,苏梗12g,木香9g,小茴香9g,半枝莲30g。14剂。

至2012年3月2日第十二次复诊: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活动性炎(+),肠化(+),异型增生(一)。现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偶有嗳气,便调,寐安,舌质微红舌苔薄,脉滑。处方:党参12g,炒白术12g,茯苓15g,薏苡仁30g,甘松9g,川黄连6g,丹参15g,川芎12g,当归12g,白花蛇舌草30g,藤梨根30g,枳壳12g,苏梗12g,蒲公英15g,佛手9g,甘草4.5g。又越半年随访,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为慢性萎性胃炎,未见肠化及异型增生。

5.体会

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性检查不一定成正比。②过去认为萎缩性胃炎发展至肠腺化生、异型增生者,其病理变化难以逆转。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上述胃黏膜的病理变化用中医药治疗可以逆转。③采用络脉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久病入络”“久痛入血”的原则,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通络法治疗,疗效较满意。④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辨证辨什么?我认为重点有二:一是审症求因,二辨别体质。中医所讲的病或证,实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体质的综合反应。在辨明病或证的基础上,治疗就是祛除病因、改善体质。中医的疗效应该是祛邪、改善体质、改善临床症状。⑤治疗中采用辨证论治、辨病治疗、随症加减相结合的方法是可行的。⑥强调心身同治,尤其重视把心理(情志)治疗置于首位,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