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胀(慢性胆囊炎)案

王某,男,48岁。初诊时间:1984年7月30日。

主诉:右腹疼痛半年,加重一月。

诊查:患者肝区不适半年余,近一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经常泛恶,厌食油腻,纳差,便溏、日2~3次。右胁下压痛,舌苔白腻而厚,脉弦。B超示:胆囊液平4.5cm,考虑慢性胆囊炎。

中医诊断:胆胀(脾虚湿滞)。

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

辨证分析:患者肝区不适,泛恶,厌食油腻,纳差,便溏,右胁下压痛,舌苔白腻而厚,脉弦,可诊断为脾虚湿滞型胆胀。此证常因外感湿热之邪,加之嗜酒,过食肥甘辛辣,湿邪内生,郁久化热,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日久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舌苔白腻而厚、脉弦亦符合脾虚湿滞型的舌脉表现。

治则治法:健脾化湿,疏肝利胆。

处方:平胃散合温胆汤加味。川厚朴9g,苍术9g,白术9g,炒党参12g,川郁金9g,川楝子9g,酒延胡索12g,炒枳壳6g,广木香6g,金钱草15g,焦楂肉12g,鸡内金9g,陈皮9g,茯苓12g。5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湿滞未化,右胁仍隐痛,脉、舌如前,久病痼疾,一时难以取效,继续健脾化湿、疏肝利胆治疗。

处方:川厚朴9g,苍术9g,白术9g,炒党参12g,川郁金9g,川楝子9g,酒延胡索12g,炒枳壳6g,广木香6g,金钱草15g,焦山楂12g,煨草果9g,川黄连4.5g,藿香9g,佩兰9g。7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三诊:药已中的,胁痛减轻,舌苔转薄,脉弦。原方加减连服月余后胁痛解除,胃纳转佳,脉舌已和。B超复查:胆囊液平2cm。继拟原方略加出入,以巩固疗效。

处方:川厚朴9g,苍术9g,白术9g,炒党参12g,川郁金9g,川楝子9g,酒延胡索10g,炒枳壳6g,广木香6g,金钱草15g,焦山楂12g,煨草果9g,川黄连4.5g,藿香9g,佩兰9g。7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按语】本例为脾虚湿滞型胆囊炎。脾虚湿滞,湿热内蕴,肝胆失于疏泄,以致气滞络瘀,不通则痛,故见右胁疼痛或压痛,舌苔白腻而厚、纳差、便溏均为脾虚湿阻之征,脉弦则主肝胆疏泄不利。治以健脾化湿,疏肝利胆而取效。但需指出,湿滞日久,必有化热,所以本案初诊时只用健脾燥湿之温燥药未能取得满意之效。复诊时加入黄连、藿香、佩兰等药,诸症明显好转。因此,凡胆囊炎日久,治疗时在健脾化湿温燥药中少佐清肝利胆之黄连、黄芩等品,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