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控制权:用小股权控制公司的九种模式(第2版)
- 卢庆华
- 5991字
- 2021-06-01 17:02:54
4.2 工会持股模式:任正非持股1%控制华为
一提到工会持股模式,大家都会想到华为。华为长期以来坚持“财散人聚”的理念,建立了广泛的利益分享机制,华为的股权激励广为流传且备受关注,任正非只保留约1%的股权,其他都是工会代员工持有。
华为没有外部投资者,全部股权都用于员工激励,把股份分光,把公司做大。
1.华为的股权结构
华为最上层的公司叫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控股)。华为控股共有两个股东,一个是任正非,持股0.88%;另一个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股99.12%。而通过工会持股的有10多万名员工,并包括任正非自己。所以,任正非的持股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持股的0.88%,另一部分是通过工会持股。
华为股东会的权力主要包括选董事、审批董事会报告和监事会报告、审批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年度增资方案等。
华为2020年的股权和控制权结构如图4-4所示。
图4-4 华为公司的股权和控制权结构
2.华为的董事会
华为的董事会共有17人,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分为两种,包括7位常务董事和10位普通董事。
任正非和华为的董事长都是普通董事,7位常务董事又有4位是副董事长,4位副董事长中还有3位是轮值董事长,只有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不轮值。
华为共有两位董事长:一个是工商登记的董事长,以前是孙亚芳,现在是梁华,这个董事长是由115名持股员工代表选出来的,主要职能是主持员工代表会和代表工会在股东会行使股东的职权;另一个是轮值董事长,是由董事会选出来的,主要职能是主持董事会和常务董事会的工作。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所以,华为的董事会比一般公司的董事会有更大权力。
3.华为的权力结构
由持股员工选出115名持股员工代表,代表持股员工投票。在115名持股员工代表中选出17名董事,并选出工商登记的董事长。董事长主持持股员工代表会,并代表工会在股东会行使股东的职权,将115名持股员工选举的结果交股东会表决通过。
股东会只有任正非和董事长两个人,以前的资料表明股东会决议只有任正非和孙亚芳二人签名的原因可能正在于此,任正非代表他自己直接持股的部分,而孙亚芳代表工会。
很多人说任正非有控制权,但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说他只有否决权,这个否决权本来是到2018年结束的,但看到英国投票脱欧事件后,担心员工一哄而起投票否决公司的重要决定,就保留了否决权。
从17位董事中选出7位常务董事和4位副董事长,除了孟晚舟以外的3位副董事长成为轮值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在当值期间是公司最高领袖,主持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工作。任正非担任CEO,在董事会领导之下。
4.华为的控制权小结
上述资料主要来源于华为公开披露的2019年年报、华为2019年发行债券时所披露的资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的股权信息以及任正非接受采访时披露的信息。
华为的权力结构是,股东会(员工代表)选董事和制定规则,董事会负责公司业务管理,监事会监督董事会的工作。
外界传言任正非有控制权,但从资料上看任正非并没有控制权,他自己也说了只有否决权。任正非的控制权并不来源于股权结构,他的影响力是通过制定规则和选人实现的。这是本与末的关系,制定规则和选人是本,具体的业务是末。
华为成功后有人想学习华为的工会持股模式,其实就算采用了华为的股权结构,如果没有特殊设计的话,创始人也是没有控制权的。
华为的工会持股是多年积累形成的,不建议学习工会持股这种表面的形式,而是应该学习华为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的方法以及华为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的设计思路等。
5.华为股权激励的演变过程
华为的股权经过多次变化发展到现在,除了与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阶段相关外,也与创始人的智慧有关。
(1)初期向员工融资缓解现金流紧张局面
华为的员工持股始于1990年,公司发展初期无法申请到银行贷款,曾因发不出工资而给员工打欠条,后来把欠条写成欠股份。1990年开始,员工以每股1元参股,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分红。至1997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员工持股占比65.15%,子公司华为新技术公司员工持股占比34.85%。
早期的华为通过这种内部融资的方式获得了现金流,渡过了难关,同时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稳住了创业团队。
(2)初现工会托管股份
1997年6月,华为公司对股权结构进行了改制,员工所持股份分别由两家公司工会集中托管,并代行股东表决权。公司只剩下三个股东,分别为华为新技术公司、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会(下文简称“华为公司工会”),分别持有华为公司5.05%、33.09%和61.86%的股份。
(3)员工虚拟股初现
1998年,华为派高层赴美考察期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一种名为虚拟股的激励制度进入其视野。
1999年6月,华为公司工会以现金收购了华为新技术公司所持有的5.05%股权,同时收购了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所持有的21.24%股权。至此,华为的股东变成两家工会,分别为华为公司工会和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分别持股88.15%和11.85%,员工不再直接持有公司股权,全部变成虚拟持股。
(4)确立任正非的独立股东地位
2000年12月,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持有的11.85%的股权并入华为公司工会,任正非持有的1.1%单独剥离,至此,华为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两个股东为华为公司工会和任正非,任正非的独立股东地位得到明确。
(5)员工股明确转为虚拟股
2001年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新的《深圳市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规定》,员工持股的团体可以以社团法人身份登记为公司股东。
2001年7月,华为公司通过了股票期权计划,推出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虚拟股票期权计划暂行管理办法》,华为员工所持有的原股票被逐步消化吸收并转化成虚拟股,原本就不具表决权的员工持股明确变为虚拟股。
华为这次改制得以顺利进行,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华为正经历史上第一个冬天,股票分红不多,许多员工对股票期望值不高。此时华为鼓励员工“辞职再回岗”,手中的股票也被回购到工会手中,董事长孙亚芳也参加了这一计划,华为也从号称“全员持股”的公司变成“员工虚拟持股”的公司。
(6)华为股权结构再优化
2003年,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控股)成立,任正非持股1.07%,其余为华为控股工会持有,华为公司原有的内部员工持股、期权激励都被平移至华为控股的平台。
华为控股每年增资扩股,由实体股东按当年每股净资产价格增加出资,再将等比例虚拟股出售给员工。员工签署合同后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没有持股凭证,每个员工有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当时为解决员工大量购买虚拟股的资金问题,华为为员工争取了银行贷款,员工只需拿出资金的15%,其余以“个人助业”的名义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获得贷款支持。2011年银行贷款被叫停,至此,华为内部融资已超过260亿元,华为公司也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净利润的突飞猛进。
华为的虚拟股收益10年超过15倍,参与虚拟股的员工获得了丰厚回报,如2010年华为内部股票购买价格为5.42元,每股分红2.98元,年收益率超过50%,虚拟股成为华为员工最可靠、最稳定的投资渠道。有华为员工说:“我身边没有人不买的。”
(7)华为股权激励计划调整
为给新员工保留发展空间,从2008年起,华为对虚拟股实行饱和配股制,即规定员工的配股上限,每个级别达到上限后就不再参与新的配股,给新员工留下激励空间。
为避免老员工坐享丰厚分红而“怠惰”,2011年4月,任正非与华为公司高层召开“如何与奋斗者分享利益”的座谈会,出台具体措施去识别“奋斗者”,股权激励政策也向奋斗者倾斜。
(8)TUP与虚拟股并行
随着公司的发展,华为的外籍员工越来越多,然而外籍员工无法参与虚拟股。从2013年起,华为对外籍员工推出奖励期权计划(Time Unit Plan,TUP),使外籍员工也可以分享公司利润;2014年起,该计划也对国内员工推出。
TUP有股权的分红权和增值权,期限为5年,5年后清零。每年根据员工岗位、级别、绩效分配,员工不需花钱购买,举例如下:
2014年,某员工获得5000股的TUP,当期价值为5.42元/股;
2015年,可以获取5000×1/3的分红权;
2016年,可以获取5000×2/3的分红权;
2017年,可以获取5000股的全额分红权;
2018年,可以获取全额分红权,同时对2014年的股权利益进行结算,如果2018年股权价值为6.42元/股,则第5年获取的回报是2018年分红+5000×(6.42-5.42),同时这5000股清零。
在之前的虚拟股模式下,如果员工在参与配股后不离职也不主动退出,企业不能强迫员工退出。有些早期员工拥有大量虚拟股后,即使业绩平平也能每年获得数百万的分红收入,导致部分老员工坐享收益而不思进取;而新员工在做出同样贡献的情况下收益却相差较远,积极性受挫。
实行TUP后,员工获得奖励期权的有效期为5年,5年后将清零,因此员工需要不断努力工作以换取更多的奖励期权。TUP既有效地激励了员工,又避免了虚拟股的消极影响。
就这样,华为公司在早期缺资金、员工缺投资渠道的情况下,采用实体股权激励获得内部融资,既解决了资金困难,又留住员工并激发了员工的动力。
在中期,员工对华为公司有一定信任,股权激励逐步由实体股转为虚拟股,扩大股权激励规模,帮助员工申请银行贷款,公司获得大额资金支持,员工也获得丰厚收益,华为业绩迅猛发展。
而在近期,华为公司的资金充裕,逐步推出TUP,与员工分享收益的同时,为公司保留控制权,为未来发展留下空间。
华为的股权激励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经过多次演变而发展到今天。
6.华为这样的工会持股能否上市
有人说,华为因为工会持股而无法上市,但任正非说,华为不接受资本进来,因为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理想的实现。
那么,如果其他公司采用华为这样的工会持股模式,到底能不能在A股上市呢?
证监会法律部[2000]24号《关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能否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复函》提到: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函[2000]110号《关于暂停对企业内部职工持股会进行社团法人登记的函》的精神,职工持股会将不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工会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其身份与工会的设立和活动宗旨不一致,可能会对工会正常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会也暂不受理工会作为股东或发起人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
证监会法协字[2002]第115号《关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持股有关问题的法律意见》提到:
为防止借职工持股会及工会变相发行内部职工股,甚至演变成公开发行前的私募行为,且民政部不再受理职工持股会的社团法人登记,职工持股会不再具备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和发起人主体资格,停止审批职工持股会及工会作为发起人或股东的公司的发行申请。
所以,如果工会作为直接股东,公司将不能在A股上市,如果想上A股就需要进行转换。下面介绍4种转换方式。
(1)先还原受监管后上市
曾是创业板第一股的温氏股份也是实行全员持股的公司,被称为“农业华为”。
公司从2002年开始谋划上市,却因工会代员工持股人数超过200人而受阻。
2012年9月,证监会通过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应该做到股权明晰、合法规范经营、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在新三板挂牌或证交所上市,股东人数超过200人没在新三板挂牌也没在证交所上市的,应当按相关要求规范后申请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
2013年12月《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再次修改,增加以下内容:“本办法施行前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至此,曾以全员持股闻名的温氏股份得以重谋上市之路。
2013年,温氏集团工会与6789名自然人解除代持关系,将代持股权还原至6789名自然人持有,并进行了公证。
2014年6月,温氏集团向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申请进行公司股份的托管。
2014年9月,温氏集团通过证监会审核,成为非上市公众公司。
为加快上市进程,2015年,温氏集团申请换股吸收合并已上市的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获准于2015年11月2日在深圳创业板实现整体上市,成为创业板第一股。
所以,温氏是将工会持股还原到个人持股,先接受监管后再申请上市。
但将股份还原到个人后持股比例很分散,为进一步稳定公司控制权,温氏家族11名成员在上市前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在股东权益行使方面保持一致,11人合计持股16.74%,成为温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2)将工会持股转入员工持股平台后上市
以前面介绍的绿地集团为例,到2013年,绿地职工持股会共包括982名员工。为解决将近1000名员工持股问题,同时保住管理层的控制权,绿地集团没有像温氏集团一样采用将员工持股进行还原的方式,而是将员工持股装入多层嵌套的有限合伙企业员工持股平台,管理层通过控制员工持股平台而保住公司控制权。
国星光电将工会持股分成三部分,骨干和管理人员部分转为直接持股,另一部分员工卖出股权,剩下部分员工的持股转入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工会持股清理完毕后,穿透后股东人数不到200人,公司于2010年7月在A股上市。
桂林三金为清理工会持股,将39人转为直接持股,部分员工卖掉股权,其他人转入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穿透后股东人数少于200人,公司于2009年7月在A股上市。
上面介绍的三家公司分别用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员工持股平台。关于有限合伙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在第1章介绍过,而有的公司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员工持股平台,可能是因为持股员工超过50人,如果用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或一家有限合伙企业最多不能超过50人,但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则可以多达200人。
(3)将工会持股进行托管后上市
泰和新材上市前共有9000多名员工持股,将员工持股在山东产权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托管后,公司于2008年6月在A股上市,员工持股共占上市后股份比例的35.86%。
粤传媒上市前共有2000多名员工持股,将内部职工股移交至国信证券托管后,公司于2007年11月在A股上市,员工持股共占上市股份的6.99%。
全聚德上市前共有1000多名员工持股,将内部职工股在北京股权登记管理中心办理了股权托管后,公司于2007年11月在A股上市。
江特机电上市前共有700名员工持股,将内部职工股在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原江西省证券公司)进行集中托管后,公司于2007年10月在A股上市。
(4)员工持股全部退出后上市
湖南黄金上市前清理4000多人的员工持股,公司于2007年8月在A股上市。
恩华药业将1000多人的员工持股清理卖出,公司于2008年7月在A股上市。
鼎泰新材(顺丰控股借壳上市的公司)持股的工会将全部股权转让给其他人,公司已于2010年2月在A股上市。
前面多家曾有工会持股的公司都已成功上市,但处理方法各有不同。除温氏和绿地是近年上市的之外,其他公司上市时间较早,一些做法现在可能已不适用。近两年,上市方面的规则也有较多修改,有更多合适的方法可以选择。
所以,华为不是不能上市,是不愿意上市而已。
但笔者不建议现在的公司采用工会持股模式,华为的工会持股是适应当时环境形成的,现在的环境已经不一样了。如果希望采用虚拟股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可以参考蚂蚁集团的模式。关于股权激励的内容,笔者以后会另外写书介绍,本书先略过。
如果是出于控制权的考虑,也有其他更合适的模式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