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骨寻踪

良渚人是吃货。

虽然他们的主食是白米饭,但如果只是“饭稻羹鱼”,肯定会营养不足。毕竟,白天要修宫殿造水坝,高端手工业者还要大量脑力设计制作玉器,身体不好,眼睛要花的。

吃什么,用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业方式”,跟人的需求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也一样。饮食均衡,荤素搭配,健康生活,良渚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通过狩猎、捕捞、采集等方式作为食物补充,饲猪狩鹿,无肉不欢。

在良渚文化遗址里,通过分析遗存的动物骨骼,动物考古学家目前发现了44个种属的动物遗存。

海鲜大餐:田螺、方形环棱螺、梨形环棱螺、牡蛎;光是蚌,就有帆蚌、圆顶珠蚌、中国尖脊蚌、扭蚌、鱼尾楔蚌、矛蚌、背瘤丽蚌;河蚬、文蛤、青蛤、毛蚶;

鲨鱼、鲤鱼、青鱼、草鱼、鲶鱼、鲻鱼(杭州人熟悉的钱塘江鲻鱼)、黄颡鱼(就是汪刺鱼啦)、乌鳢(就是黑鱼,很好吃的那种);

我们比较熟悉的:黄斑巨鳖、中华草龟、环颈雉、大雁、野鸭、鹤、鹰、红面猴、鼠、狗、虎、水獭、野猪、家猪、麂、獐、水鹿、梅花鹿、麋鹿、圣水牛、亚洲象。

哪种动物最多?猪。

良渚文化绝大多数遗址里,猪骨头占到了所有哺乳动物总数的80%以上,卞家山、钟家港最多,接近90%。家猪是当时良渚人的主流肉食资源。而且,这些猪不是养在城内的,是从四面八方运过来的。

家猪排第一位,第二位是鹿类野生动物。鸟类很少,还不到1%,和哺乳动物一比,小巫见大巫。

钟家港古河道遗址里发现过数十件黄斑巨鳖的腹甲遗存,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龟鳖类动物,中国境内的野生种已经灭绝了,此前在苏州动物园还有最后两只。可是,2019年4月13日,那只雌性“太太”不幸去世了,如今中国只剩下一只雄性黄斑巨鳖,已经是100岁左右的“老爷爷”了。至此,全世界也只剩下3只,除了中国这只,还有两只在越南。

良渚人的家养动物,目前只发现了猪和狗,当时存在饲养家猪为主的饲养业。

而我们认为应该蛮普遍的作为家畜的马、羊、鸡,目前在良渚文化时期的浙江境内,并未发现。

这也蛮奇怪的。比如家鸡,是全世界最普遍的禽类,养鸡太容易了。但是,良渚时期恰恰没有发现一根鸡骨头。目前最早出土家鸡的遗址是商代安阳殷墟遗址。而此前曾有一些研究出过乌龙事件,把鸡和雉搞混了,造成史前遗址家鸡遍布中华大地的错觉。

这3种驯化动物,是从其他地区传入的,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马、羊从西亚逐渐传入黄河流域,羊在距今4000年的龙山时期才传入中国北方。良渚先民真的没吃过羊,浙江地区最早出现羊,得等到宋代。只有河姆渡遗址才出现过羊的近亲——苏门羚。而鸡则从西南亚起源。

物尽其用,是良渚人的特点。毕竟生活条件有限,除了吃,动物身上的各种资源,都要广泛利用起来。动物的骨骼、牙齿和角可以制成各种装饰品、生活用品或者实用工具。所以,我们在动物骨头上能看到各种人工痕迹,锯、砸、砍、劈、烧、磨、钻孔、刻画,等等。什么骨头适合做什么装饰品或者工具,良渚人是有选择的。一般用大型哺乳动物的长骨制作簪、锥、镞等。比如鹿角一般做锥,而它们的牙齿穿孔或者加工就成了很美的装饰品。这说明良渚人长期对动物进行观察,他们对于骨器的加工,已经有了相对标准化的生产流程。

钟家港出土的人左侧股骨

钟家港出土的动物和人类骨胳

和骨头打交道的考古人

海洋动物遗存目前只发现了几颗鲨鱼牙齿,从出土情况看属于工具或者装饰品类,可能从沿海地区流通过来。

良渚遗址里也出土过象牙制品,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过大象其他部位的骨头,虽然良渚当时的自然环境很适合大象生存,但还没法确定良渚古城有没有本土大象,也没法排除这个象牙制品是不是通过贸易或者其他渠道流通而来——良渚人的商贸,还没有发现线索。

这些良渚动物园里的秘密,都是宋姝这些年陆陆续续告诉我的。

她一直是我朋友圈的一股清流,别的姑娘在晒美食、美景、自拍,她晒的是各种骨头:头骨、齿骨、手骨……有一天去实验室,她正把泛着青白色的头骨、齿骨、脊椎,分门别类地装到透明袋里,写上标签:白骨鱼,全长31厘米,体长27厘米。

她不是法医,而是良渚第四代考古人,这个温柔的90后吉林姑娘,平时要跟各式各样的骨头打交道。

宋姝的工作很细碎,也很重要——她要和实验室的年轻人一点点搜集遗址中出土的骨骼遗存,建立标本库。如果在考古发掘现场出现了动物遗存,她会第一时间去现场取样。如果遇到比较大的骨头,先记下编号、探方号等基本信息,装在袋子里,带回实验室。比较细小的,比如鱼骨头、小型哺乳动物的牙齿,就要用5毫米孔径的筛子,淘洗筛出来。

为了研究鱼骨头,宋姝基本上把杭州市场上能买的鱼都买了,接下来就要向宁波扩展了。之前她在北方做动物考古研究,北方鱼的种类没有南方这么丰富,到了杭州以后,需要更多的资料积累。

做了那么多的标本,宋姝解锁了一个新技能:只要给她骨头,就能认出这是一条什么鱼。我们去烤鱼店吃饭,会先挑鲫鱼、草鱼、黑鱼。但有的店比较黑心,给你端上来的不是你挑的那条,因为鱼煮熟了都差不多嘛,谁知,眼前坐着一位比鱼还了解自己的动物考古学者。

实验室的柜子里,除了鱼骨头,还有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和其他动物骨头。宋姝用科学的手段,形态分析、解剖学、病理学研究等等,从更多方面揭示良渚人的社会状况,还原他们当时的生活状态。

在工作台一侧的展示柜里,摆着几块钟家港遗址出土的人骨。看描述:人股骨(锯痕)、人头骨器皿(分割痕迹)。还有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后脑部位开了两个孔,显然是人为痕迹。死者的平均年龄都不大,普遍没超过30岁,有成年男性,还有几岁的小朋友,孩童大概占到5%至10%。

这些人到底是良渚人,还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的?

宋姝说,从人类学特征上来观察,他们基本上可以划到古华南人种的类型,但不一定是生活在良渚区域范围内的。有一部分人,生前营养不良,不是偶尔饿一两顿,而是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这在骨头上体现得比较明显,骨质孔变疏,整个骨头状况很不好。

还有一部分骨头的关节部位上有些软骨疾病,也可说是关节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在骨头上留下痕迹。这说明他们生前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得了职业病。

宋姝之后会做一些同位素检测,看看骨头里的同位素是不是和当地的水土相对应。如果做牙齿,能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地,因为牙齿一般是在很小的时候长齐的;而骨骼是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检测骨骼,大概就能知道他们后来迁徙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