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估线下价值(《商界》2016年第5期)
- 《商界》杂志社
- 1294字
- 2021-05-28 11:14:23
互联网也需要供给侧改革
文/慕 峰
有一家公司天天亏损,还有人给它补贴,让它的员工收入高、福利好。我说这家企业的时候,你以为我在说中石化?你怎么不觉得我是在说一家纯正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大多都在亏损,却可以维持员工高薪、高福利,原因很简单,因为投资者愿意“烧钱”。投资者觉得“烧钱”可以快速占领市场,成为行业领先,这样就能上市融资或被收购,从而获得高额溢价,以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收益退出。
这当中有两个必要前提:要么有一个现金流极其充裕的二级市场,供原始投资者退出,获取高额收益;要么有产业投资者成为接盘侠。对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前者是NASDAQ、创业板,乃至胎死腹中的战略新兴板;后者是BAT这样的巨头。
所以从2014年至2015年,在境外最疯狂的是中概股,在境内则是创业板。而中概股的痛苦在于,眼睁睁地看着创业板上比自己差的企业竟然能够获得更高的溢价。
如果一家企业从美国下市,又回到中国上市,这个企业会有什么实质变化吗?这不过是从一个对其评价低的地方,来到了一个对其评价高的地方。而这个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是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变好了?管理能力提高了?发展潜力增强了?统统不是,仅仅是因为中国的二级市场价格更高。中国二级市场不是注册制市场,能够上市的企业,哪怕是在所谓战略新兴板上市的企业数量都极其有限,只要在交易上有流动性,以各种名目炒作出的价格都比美国市场高出很多。
换言之,我们是以一个有限壳资源的市场所产生的充裕资金,来对某些企业进行补贴,而恰好这两年互联网企业成为了补贴的热点。所以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是,传统企业产能过剩是政府补贴,卖货赚钱;而很多中概股企业则是投资者补贴,融资赚钱。
而所有的补贴经济都会让价格指针失灵,从而导致供大于求,就像2009年的强刺激。
2009年强刺激,本质就是一次强补贴,是通过主动将资金投入地产和基建的方式补贴实体行业,期望通过激活这些行业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解决当时的经济熄火问题和就业危机。
这种刺激的目的其实达到了,但后果也很明显:一次有形之手的施予,一次强补贴,不但激活了一二三线的房价,也造就了一二三线的大量新增地产。一线,很快消化了这些地产项目。而二线形成了一些库存,三四线则库存严重。
补贴经济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将资源和资金短期内全部集中到高利润领域,而对于从长远看对整体国民经济意义更大的结构性调整,却无法顾及。当所有资金集中进入地产基建相关领域时,无论是金融还是别的行业,都是围绕地产基建在运转。
互联网与这并没什么区别。不少中概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过剩产能,同样会导致资源错配,形成错误的价格指针,浪费社会融资资源,使那些更优秀的企业无法获得融资。如果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那么这类产能也会面临被清除的后果。
在经历2009年的强刺激和2015年的股灾后,中国金融监管的现实已经摆在面前。厉行监管,让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活下去,而非让大水般的货币流向落后产能,才是一条正途。所以,取消战略新兴板没什么不好。
编 辑:王 颖 wyingdy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