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宫。
徐姑姑:“娘娘,老奴给您按按,您昨儿一夜没睡好,一定是乏了。”
德妃:“嗯。”
徐姑姑:“娘娘要不要喝点安神的汤?老奴一会子给您做去。”
德妃:“不用了。本宫只是乏了,又没做什么亏心事,安的什么神?”
徐姑姑:“是,娘娘,是老奴说错话了。娘娘恕罪。”
德妃:“嗯。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人多嘴杂,要比平时更小心才是。”
徐姑姑:“是,老奴记下了。”
德妃:“这件事本宫做的确实有点急了。”
徐姑姑:“娘娘……”
德妃:“其实本宫知道大皇子没希望的,可是一想到皇后,这心里就是放不下去。”
徐姑姑:“娘娘说的是。自从去年顺嫔死后,南边就一直没消停过,今儿打了停明儿又停了打,闹得人心惶惶的。陈大将军更是接连打了好几场大胜仗,这威名儿听说都传到老远的海边去了。”
德妃:“嗯。顺嫔一死倒是成全她了。那个顺嫔的爹这哪是给闺女讨说法,纯粹是给陈家送人头呢。”
徐姑姑:“娘娘说的是。王大将军他们不知道能不能成事儿了?”
德妃:“难。皇上不也是殚精竭虑地想着成事儿呢嘛。可陈家根基太深,动的厉害了怕是有伤国本,没有绝对把握,皇上不会动手。所以这事儿得有个时间缓和着,急不来。本宫都懂。可是本宫实在是等不及了。”
徐姑姑:“娘娘,您是怕……”
德妃:“皇上自闵淑云死后,南边第一次叛乱,身子骨就不太好了。这二年更是经常犯咳嗦。本宫冷眼看着,竟连新进宫的秀女都宠幸的不多了,这可是从来都没有的事儿。”
徐姑姑:“娘娘,皇上春秋虽说正盛,可是有些事也还是要早做打算的。就是乡下一个普通的地主老财都要早早地拿定今后当家的主心骨呢,何况是咱们皇家?娘娘虑得很是对。”
德妃:“说的是这个理儿。可是皇上可不这么想。你没看陈国丈那帮子老臣都上了几次折子了吗?皇上可是看都没看过一眼。听说还雷霆震怒过几次,把一个老御史都骂吐血昏过去了。”
徐姑姑:“娘娘,这朝堂上的事儿可跟咱们连着呢,皇上这是不同意现在立太子呢。”
德妃:“呵呵,可不是。他怕不是在等那个小人儿长大?”
徐姑姑:“娘娘,老奴明白了。要是这么说,那皇后岂不是比您更急?”
德妃:“嗯。陈家烈火烹油,都得意得快疯了。现在要是再有个太子挡在前面,那不就是更十全十美了。”
徐姑姑:“娘娘,世上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儿?大皇子这次私窥宫闱,罪名可不小,太子之位那是铁定没影儿了。您放心。”
德妃:“嗯。”
徐姑姑:“老奴就是怕皇后再伤着二位皇子。”
德妃:“不怕。她现在不敢。你多警醒些,不要让人钻了空子就好。”
徐姑姑:“是,娘娘。娘娘,那皇上那边儿……”
德妃:“呵,这个倒是不用担心。皇上这几年宠着贤妃,眼睛里哪里还有旁人?本宫早就习惯了。再者说,即便皇上心里清楚也不会明着把本宫怎么样的。本宫毕竟是两位皇子的亲生母亲,皇上为人最是深谋远虑,绝不会因为一件已成定局的小事而为今后埋下隐患。本宫无需害怕。”
徐姑姑:“是,还是娘娘看得明白。话儿说如今五皇子已经六岁了,六皇子也三岁了,都已经出过了花和痘,小身板也是结结实实的。擎等着以后长大成人,好好为国效力呢。八皇子才只两岁,以后的路还长着,即便是从哪个理儿上说,也是要排在哥哥们后面的。娘娘只管放心。”
德妃:“嗯。本宫放心得很。行了,你去给本宫做点汤吧,最近天儿热,本宫头疼的毛病又犯了,喝点滋补的汤解解乏。”
徐姑姑:“是,娘娘,老奴明白,这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