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所有思考都与我们的身体紧密相连

乔治·莱考夫

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认知语言学之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特聘教授,

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

一场革命正在进行,它关乎我们对“何以为人”这一问题的理解。其核心议题不是别的,正是人类心智的本质。

千百年来,身处西方的人们一直把自己看作理性的物种,认为心智能力凌驾于身体的物质属性之上。按照这一传统观念,人的心智不仅抽象、符合逻辑,而且具有不带感情的理智,还可以被有意识地调用,最重要的是它有能力直接适应和代表这个世界。语言在这一关于“何以为人”的传统观念中占有一席特殊位置,被视为天赋特权,作为一套逻辑符号系统内置于人的心智中,流畅地表达外部世界定义的抽象概念。

我就是在以这种方式看待心智、语言和世界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这场关于人类如何理解自身的革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我也躬逢其盛。一些哲学家早就对这种关于心智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异议,比如梅洛-庞蒂(Merleau-Ponty)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他们认为,人的身体与心智绝对是息息相关的,这与传统的观念差别甚大。我们的大脑进化到足以让我们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中运转,恰是在与这个物理的、社会性的、知识的世界进行的种种互动中,概念和语言有了意义。基于这一洞见,“具身革命”(Embodiment Revolution)开始了。

这场革命始于由善于分析的认知语言学家所进行的实验性研究,他们发现了适用于海量数据的普遍原则。20世纪80年代,一些计算机科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开始重视心智的体验问题。接着,到了90年代中期,神经计算模型研究者和实验心理学家陆续投身于对“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研究,又以实验心理学家更为突出,其中包括许多出色的实验者,比如雷·吉布斯(Ray Gibbs,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拉里·巴萨卢(Larry Barsalou,格拉斯哥大学)、罗尔夫·扎瓦恩(Rolf Zwaan)、亚瑟·格伦伯格(Arthur Glenberg,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史蒂芬·科斯林(Stephen Kosslyn,密涅瓦大学、哈佛大学)、玛莎·法拉(Martha Farah,宾夕法尼亚大学)、莱拉·博罗迪茨基(Lera Boroditsky,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提尼·马特洛克(Teenie Matlock,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丹尼尔·卡萨桑托(Daniel Casasanto,康奈尔大学)、弗里德曼·保维穆勒(Friedemann Pulvermüller,柏林自由大学)、约翰·巴尔(John Bargh,耶鲁大学)、诺伯特·施瓦茨(Norbert Schwarz,南加州大学)以及本书作者本杰明·伯根(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他们通过实验,确凿无疑地证实了具身认知的存在:在大脑内部,思维是由负责视觉、行动和情感的同一套神经结构完成的,如果我们想要赋予语言意义,就要借助“感觉—运动”(sensory-motor)系统和情感系统,这些系统负责定义目标和想象、识别,以及付诸行动。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智与身体密不可分。

具身革命业已证明,我们人性的本质、我们思考以及使用语言的能力,根本就是我们的身体与大脑合作的成果。人类心智的运作方式,从思想的本质到我们理解语言含义的方式,都与身体紧密相连,与我们在这个世界的觉察、感受与行动有关。我们不是冷血的思考机器,生理学为哲学提供了概念基础。

我们已有的或可能会有的每一个想法、我们设定的每一个目标、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或判断、我们用于交流的每一个观点,都要用到一套体验系统,而我们也会用这套系统来感知、行动与感受。无论是道德体系或政治意识形态,还是数学或科学理论,其中都没有任何一点是抽象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对于语言来说,也同样如此。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是第一本概述了这些精巧的实验证据的书,这些证据不仅数量令人惊叹,而且确切地证明了身体会赋予概念特征,这些概念又被我们称为“心智”的东西所用。这些实验不仅证实了之前的理论和描述,还揭示了具身认知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我们以自己的思考方式为基础来采取行动,具身认知则会改变我们的认知与行为方式。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有必要重新思考,从根本上说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是对关于意义的新科学的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综述。伯根准备了一堂生动、迷人甚至可以说很好玩的入门课程,将关于人类心智真正运作方式的心理学实验和大脑研究项目娓娓道来。

本书不仅会证明人类赖以生存的是意义,而且会展示这意义背后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