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花木圣地——上海醉白池
- 江南园林(文化之美·巧夺天工)
- 王金锋 林风编著
- 4285字
- 2021-05-25 09:24:37
醉白池位于上海市人民南路,占地50000平方米,与上海豫园、嘉定古漪园、秋霞圃、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
醉白池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也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
醉白池全园布局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凭栏赏景,园内美景名扬江南。“醉白池”这个名字也新颖别致,含义深湛,意境优美,令人神往。
曾经吟诗作赋的谷阳园
在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有一个私家宅园,名叫“谷阳园”。其意思是:这是陆机家乡的名园。因为西晋文学家陆机曾有诗说“仿佛谷水阳”,就是说自己的家乡在谷水之阳,而朱之纯便以这个名人名句来命名自家宅园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谷阳园”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扩建。到了明朝末年,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了四面厅、疑舫、读书堂和文澜堂等建筑。
四面厅位于园东门的西南方,因其四面均有花格长窗贯通而得名。四面厅原为董其昌泼墨畅吟之处,别名“柱颊山房”,董公曾为此厅书屏,道:
堂敞四面,面池背石,
轩豁爽恺,前有广庭,
齐柯丛筱,映带左右,
临世濯足,希右振缨。
厅前有古樟风雨300余年,浓荫蔽日,生机勃勃,厅后古藤盘绕,具有古朴之风。厅后有百年的古紫藤盘旋缠绕,十分古朴典雅。四面厅的东北不远处,又有一似屋非屋、似船非船的建筑,这就是“疑舫”。
疑舫比较低矮,舫门是面西的,呈八角形,上有“疑舫”匾额,据说是明代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的手迹。
从舫门走入,前为书房,后似卧室,南北均有窗,南窗外是个小天井,有叶状洞门与外相通。北窗外是临水的,石基下即是河道,设计巧妙,尤其适合盛夏时在此小憩消暑。
疑舫与四面厅之间,植有两棵已逾百年的老腊梅,在寒冬时花香四溢。疑舫与长廊结合、傍水而建的有两榭一亭。
读书堂面阔三间,建筑面积约125平方米,前后为落地门窗。门窗下部开框花板雕饰古代兵马将帅、才子佳人及花卉山石图案,刻工精细。该厅堂为富家子弟读书之所在,因其四周遍植柳树,幽深清静故称谓“深柳读书堂”。
文澜堂即存留下来的乐天轩,这是一座书房式的建筑,因朱之纯崇拜白居易而得名,乐天是白居易的字,所以也是仰慕白居易的意思。乐天轩是内园的最后一景,该建筑历代几经修复才得以保存,是上海最古老园林建筑之一。
轩旁墙侧竹林掩映,松林碧翠,怪石嶙峋,屋后银杏参天,屋前板桥流水,可谓小桥流水兴家村野之趣。由乐天轩向东,即是醉白池的东门了。
当时董其昌团结了一批文人,他们经常在此处吟诗作赋,咏解不断。在同一时期,明代南安知府、松江藉名人张东海的后裔在此处增建了雕花厅。雕花厅是一座结构谨严、不可多得的江南古典民宅。门厅粱枋上密布着百花及人物浮雕,十分稀有珍贵。
前厅的窗棂上、门楣上、梁坊上雕的都是各种各样正在开放的花。厅内中间放置的大屏上有“百花齐放”四字,概括前厅雕花的内容。雕的花不重复,有神韵,细腻无比,栩栩如生。
后厅包括厢房在内,门窗上,门楣上都是一整套的三国人物故事浮雕图,每幅图反映三国中一个故事,前后决不重复。从“桃园结义”开始,到司马懿统一我国为止,大概有三国人物故事图一百多幅。后厅内中间放置的大屏上雕的是“赤壁大战”。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列为私人别墅重加修建,增建了轿厅和宝成楼等建筑,园林建成后,取名为醉白池。
顾大申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精华,利用松江最具有江南水乡,秀丽风光这一特色,以700平方米长方形荷花池为主体,以不规则对称等园艺手法建造池岸,以竹、梅、假山、奇石为相互陪衬,融合一体,建造了这座名扬江南的醉白池。
轿厅是专供主人停放出门用轿子的地方。轿厅东侧是停放男主人用的八人抬大轿,西侧为女主人用的四人抬花轿。
宝成楼是园主人住宅,前后庭院。面阔五间,山墙为观音兜,简洁明快,是一组极有民族特色建筑。楼下廓轩悬有“宝成楼”匾额,楼后有二百多年罗汉松,院角有数棵名贵的佛肚竹。
在同一时期,清代画家徐璋在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绘画了多处石刻碑碣,这些碑刻后来成为了醉白池的镇园之宝。
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清代画家徐璋的《云间邦彦图》石刻。碑刻在东、西长廊与南廊圆洞门内都有分布。在东长廊靠近大湖亭之处还有一处碑刻。
此处与东面另外一个院子是相通的,这是原醉白池主人顾大申的住宅,叫“宝成楼”,这里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双面石刻碑,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字体优美飘逸,弥足珍贵。
其余的碑刻尚有四十余块,主要分布在西廊与南廊的圆洞门内,如明代文学家方孝孺、书画家董其昌的手书碑,唐代画家吴道子的观音画像,以“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的魁星像,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手迹碑等。
还有一块刻着两棵竹子的组字画,由关羽的一首五绝组成,表示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迹,全诗为: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孤叶淡,终究不凋零。
醉白池中的这些碑刻后来散失了一部分,但后来均按照历史记载补书上去了。顾大申去世后,到了1797年的清代,醉白池曾被改为育英堂。
到了1899年,醉白池中池的西南角建起了一个大型六角亭。该亭一半建于岸石上,一半悬空水上,临池三面有窗,其余都无窗,故名“半山半水半书窗”,又名“三半亭”。亭中还有一联:
幽树幽花幽静处幽窗观幽景;
清池清水清心境清座赏清荷。
此联不仅用词奇妙,而且概括了此处能充分观赏荷花的特点。
[阅读连接]
《云间邦彦图》石刻是著名的清代石刻,石刻镌刻了松江府籍明代乡贤名士百余人的画像和赞词,刻画极工,是重要的文物和难得的文史资料。
“云间”乃松江的旧称,“邦彦”,取自《诗经》“彼其之子,邦之彦兮”的诗句,意思为“松江的贤士、邦国之俊才”。
《云间邦彦图》石刻共30方,除序跋外,共有画像石28方,每方大多分四格,每格一般画一人。独有一格,合画了两人,乃抗清志士、民族英雄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其余画像也不乏徐光启、董其昌、陈子龙、许阶、李待问等著名艺术家、诗人、名臣等。
优雅古典的醉白池建筑
到了清代末年,园中建起了雪海堂。雪海堂是一座五开间的大厅,当时因院内广植梅花,梅花开时,一片雪海,故叫雪海堂。
雪海堂西面东面各有一个小庭院,庭内各植有百年以上树龄老桂花树一棵。雪海堂堂前置有大型精雕石狮一对,是明代的遗物,曾置在明代松江藉内阁首辅徐阶的夫人的墓上,后又几经易主,辗转至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女儿墓上,后来才又移至醉白池。
雪海堂前院子内还有一个石砌的方形喷水池,周围都是花岗石栏杆,里面养有睡莲。
曾经在院东园门南侧,还砌着一块看似很平常的石头,石头前有一个石槽,里面盛水,只要用水泼上石头,便显出一个清晰的僧人打坐的侧面像,这就是闻名松江的“泼水观音石”。
在这一时期,醉白池内园中也新置了许多景物。醉白池内园不仅古老,而且远比外园精致,它以一个面积仅700平方米的长方形水池为主体进行配置。照理说,水体小,又是规正的形状,很难体现古典园林的幽雅,但是醉白池却做到了。
其中最主要的手法是在池的周围都叠置着各式不同形态的太湖石,见石不见土,湖石错落参差却风格统一。池内遍植荷花,养有金鱼、红鲤。
池的东、南、西三面都有长廊,配以云墙、亭、榭、轩等建筑高低错落,又远近不一,逶迤连接,生动灵活却自成一体。各长廊的一侧都为白色墙面,镶嵌着各种石刻或碑刻。东、南长廊的另一侧临池,多有美人靠,可俯观池内。
西长廊的另一侧不临池,外有沿池而筑的卵石小径,小径往东北通向一座用太湖石装饰的小拱桥,直达池北的一棵大香樟树下,转而又可步入东长廊。
池与北边的河道是相通的,池上草堂就建于池的北端偏西,凌空横架于池与河道的汇合处,一来遮挡了分别为北向与东向的两条支流河道,二来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池体,在假山、植物、小桥的烘托之下,更显清幽,毫无霸气却主次分明。
池上草堂建于1909年,整座建筑凌空于池上,气势雄伟,古朴雅观,堂前有乔木参天,怪石布岸。堂后桂林华茂郁郁青青。上有树荫蔽日,下有流水通池,曲栏横槛,临于水上,池中莲叶东南,花香阵阵袭来,自有一番诗情画意。
池上草堂有匾额“醉白池”3字,里面有“香山韵事”横匾,堂内有明清时期的古桌椅,茶几等。池上草堂无疑是内园的主景,其名取白居易《池上篇》“有池一方”之意,草堂并非真的是草,而是具有100多平方米的典型清代建筑。
池上草堂的四面有隔扇,并环以廊轩与栏杆。堂北有树荫遮光,堂下有流水潺潺。
在池的东北角有一个建在岸上的半屋式小榭,其名却叫“小湖亭”,它近水而不临水,人在榭中,可北望古樟、四面厅,南望池中。榭外北侧,还植有紫花牡丹两棵,已逾百年,每当牡丹花开,如果凭栏观赏,无不怡然自得,故取名“花露涵香”。
池的东南方向有一个大榭,名却叫“大湖亭”,它与“小湖亭”同时兴建,由于临水而建,比小湖亭的视角宽阔,是盛夏赏荷的绝佳之处,故取名“莲叶东南”。
后来,醉白池归国家所有,再次进行了扩建。增建照壁、赏鹿厅、玉兰院、深柳读书堂和雕花厅等建筑,园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园大门口的砖雕照壁是一座反映醉白池及松江古代风物的建筑。它以斜眺俯瞰的角度、以浮雕的精致刀法,将醉白池的主景、近景、远景、背景等突现出来。
赏鹿厅是为了纪念松江的由来而建。在春秋战国时期,松江地处东海之滨,境内河湖棋布,草木茂密。自海中新涨起的土地不断了现,可供渔猎。
当时松江隶属吴国,吴王寿梦经常骑马到此游猎,看到这一带有五处地方草木特别丛密,鹿也很多,于是称之为“五茸”。并在这里建厅歇脚,赏鹿狩猎。以后在这里逐步建起了城镇,称之为“茸城”,也就是后来的松江。
赏鹿厅内竖有十鹿九回头石刻浮雕,呈现方形,边长约一米,画面上10只健壮的梅花鹿在奔走,形态生动,因其中有九鹿皆回头而得名。
玉兰院树木葱郁,亭台相接,曲廊相连,四季鸟语花香,环境十分幽美。北侧亭廊相接的建筑,造型美观,独具匠心,将亭子与回廊连接起来,形成亭廊曲折有致,亭园相映生辉。因其周围广植玉兰科植物,有白、广玉兰、二乔玉兰等,故命名为“玉兰院”。
醉白池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园林布局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可凭栏赏景。园内古木葱茏,小桥流水,亭台密布,是存留下来的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
[阅读连接]
十鹿九回头石刻浮雕最早嵌置于普照寺前石桥旁壁上。拆桥后,石刻被搬到“云间第一楼”陈列。1950年楼毁后才搬到醉白池园内。
清嘉庆松江府志记:“以做事不全者,谓之十鹿九回头。”在民间一般传为,松江历来为鱼米之乡,外出做官或经商的人,十有九都要返回家乡,十鹿九回头,以鹿喻人。寓意为叶落归根,不忘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