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
- 学生信念素质教育
- 《“四特”教育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
- 2875字
- 2021-05-27 16:42:29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们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腐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加紧对未成年人进行渗透,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低估。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网吧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快速发展,为我们开拓了知识的新领域,丰富了文化生活;同时,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控,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滋生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面对新的形式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关爱不足;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社会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活动场所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员流动空前活跃,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导致部分未成年人中间,出现了理想信念淡薄,人生目标不明确,精神空虚,在校得过且过,自私自利,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做事被动,同龄人之间攀比成风、追求名牌,讲究享受,功利性强。由于科技的发展部分同学整日沉湎于网吧,无法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上网吧需要钱、网络游戏不健康等因素。在不良行为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如赌博、贪污腐败、欺诈行骗、侍强凌弱等。影视媒体和不健康的书籍、音像制品的负面影响,引发了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案件。
未成年人不仅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从国际国内的形式分析,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将理想牢固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认识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不论遇到多复杂的情况、多艰难的局面都能坚定、清醒、自觉地为实现我们的理想奋斗。从小立志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胸怀宽广、思路开阔、目光远大,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理想信念,理想是价值观念的一种基本形式,即理想、信念等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
理想,是人们对事物的最高追求,它是具有科学根据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能通过一定努力而能达到的希望和目标。因此,理想也是一种动力,人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一生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信念,即人们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所持的信任态度。人们对于事业的最高信念就是理想。所以的信念并不一定能成为理想,但是,理想确是一种坚定的、强化的信念。
理想是目标,是灯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的生命,等于没有灵魂。理想又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即对个人价值的最高要求;社会理想即对社会价值的最高要求。人们对这两种追求越高尚,信念越坚定,整个社会进步就越快。
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观察社会,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认识个人命运和社会前途,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教育方法
(1)积极探究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 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应重视构建德育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未成年人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等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各阶段的身心成长的特点来进行教育,不要“拔苗助长”,不要违背未成年人的生长规律,只有了解了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才不会走弯路、走错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采取未成年人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法。
(2)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用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和与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按照新课程的标准的要求,深入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因素,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3)体验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真正精神财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目的和途径。
(4)实践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把理想信念教育同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及国情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教育原则
(1)在教育观念上 要体现时代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效益意识。不搞形式主义,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做学生的朋友,即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工作实效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情感人,以事明理,以活动育人。
(2)在教育内容上 要体现层次性,根据年龄层次,开展分层教育。在低年级中讲故事,在高年级中讲规范,让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有爱国、正义、自立、创新的价值观念,有进取心和责任心。
(3)在教育途径和目标上 要体现整体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立体网络模式,互为补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力求取得综合整体效应。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以各门学科渗透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相互促进,并将对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开展学生基本道德养成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
家长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的养成。发挥好家长学校、家长会的作用,指导家长以自己言传身教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勤劳节俭等意识,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4)在教育方法上 要体现多样性,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要教育手段。坚持实践育人的手段。把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通过学生喜文乐见的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来,寓教于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