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更是义不容辞。

在当今社会,许多学生人生观渺茫、目标缺失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生观教育呢?

人生观教育要融入到阅读教学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附加任务,应该重熏陶,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放到日常教学中去。”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如何体现其人文性,基点在于情感。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都是趣味性强、脍炙人口的名篇,不仅语言文字好,而且思想内容好,教育感化作用显而易见。“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阅读是一种文字信息产生强烈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上下功夫,就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起情感的鲜明爱憎。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光讲字词句和篇章结构,要把情感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一环来抓。每节语文课,都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深刻挖掘文中的内涵与情感因子。

每当站在讲台上,都要把情绪调到最佳状态,把自己对课文的每份情感,每份理解,每份感悟,用语言、眼神、表情、动作传递给学生,力求与他们的情感共鸣。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可以先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作者史铁生坎坷的人生经历,然后用平缓的语言引出他那具有伟大而毫不张扬的爱的母亲,然后,用饱满的深情范读课文。让平实、缓和的语气与史铁生坎坷不平的人生形成对比,让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脾气与宽容、内敛的母爱形成对比,让整个课堂情感涌动,激流潜伏,让无私、平凡的母爱荡涤学生的心灵!这种情感的激励,让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了课文文本,也走进了实际生活。然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学生感慨万千,他们畅所欲言:谈母亲的关爱,谈母亲的辛勤,谈母亲的聪慧,谈母亲宽大的胸怀……语言虽朴实,却饱含深情,富有感染力。浓浓的亲情、崇尚劳动和感恩的心就在这“润物无声”的阅读中渐渐培养起来。

就这样,教学《养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创造了幸福;教学《开国大典》,激活了学生热烈的爱国之情;教学《桃花心木》,学生明白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丰碑》中那尊无名的塑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人生观教育要融入到作文教学中

《新课标》指出,好文风的形成需要艰苦的努力,其中处理好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是重要的一环,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言为心声,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

目前,在学生的作文中,之所以出现无话可写、内容空洞、废话假话连篇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让学生在情有所系中有感而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照产生的震动,在深入分析中看清主流,写出积极向上、展现时代风貌的好文章。如在指导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时,引导他们去发现人物积极向上的一面,重点观察人物品行中的亮点,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学生摆正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整个心态、整个文风就会积极向上,同时对学习语文文本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人生观教育要融入到课外阅读中

语文课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的面就有多宽。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

在讲《赤壁之战》一课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在预习时找一找有关三国的小资料以便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未讲之前,同学们把收集的材料拿来看,哇,真的好丰富!干脆,就让大家来讲好了。你做主持人,掌握着发展的进度和主线,让同学们自己穿插历史事件。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对同一个事件,有时一个同学讲了,另一同学来补充,知识面远远超过了文本含量。

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同学们了解了一段三国的历史。这节课,课堂上浓缩了课外阅读的量,在课外延伸了课堂的内涵。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借古喻今,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堂课的成功,在于课堂之外的丰富阅读。

由此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盲目性,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看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历史上进步的人生观与现代人生观进行对比。古人中有坚持正道为理想而献身的屈原,有忠贞爱国顾全大局的蔺相如,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正气浩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这些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激发起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并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之感,自觉地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去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