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巴林右旗沿西线折回翁牛特旗。翁牛特旗从整体说来是个半农半牧区。它正处在以牧为主的巴林右旗之南,以农为主的赤峰郊区之北,夹在北牧南农的中间,也可以说赤峰市农牧两区的交接地带。在这个旗里我们曾沿东线参观了上述几个治沙和改良畜种的典型,但并没有接触到半农半牧的点。在回程上才访问了有半农半牧代表性的巴汉他拉苏木。巴汉他拉是“小草甸”的意思。这个苏木,一共有1100户,分成4个嘎查。我们听到黑塔子嘎查的情形之后,认为这里具体而微地集中表现了赤峰这地区的一般经历并有力地指出了退农回牧的前途。让我在这里简单把这个嘎查的情况介绍一下。

黑塔子嘎查是1947年解放的,当时共有64户人家,347人,其中蒙古族49户,230人,蒙古族以牧为主,全嘎查上有大小牲畜1235头(只),耕地只有436亩,主要属于汉人所有。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牧业和农业都处于自给状态。上等好耕牛价一般不超过百元。务农的汉人技术上同样很落后,称作“漫撒子”的粗放农业,种的主要是糜子和谷子,产量很低。务农的家里也养少数牲畜。务牧的在村子边头也撒些谷子。当时黑塔子不像现今我们所见到的那样荒凉,草甸子平均每亩青干草在250公斤以上。草甸子上长着碱草、野苜蓿、德日苏等草,牧草称得上很丰美,而且还有麻黄、黄芩等名贵药材。

解放后这30多年来几乎每年有30个汉人流入草原。1966年已有242户,1029人。牲畜增至3104头(只)。耕地增至3871亩。1983年又有增加,达到345户,1705人,其中蒙古族88户,448人,还不到总数的1/4。嘎查土地总面积4万亩中,草牧场3万多亩。牲畜5390头(只),比解放时增加近3倍半。耕地4000多亩,比解放时增加近9倍。土地总面积是增加不了的,耕地增加则草牧场缩小,牲畜头数增加则每头牲畜草料供应相应降低,这样就引起严重的草畜矛盾,降低了牧业效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多年强调“以粮为纲”,大量种植粮食作物,亩产量不到50公斤。1972年劳动日值下降到5分钱。所以从1963年起,一直到1980年,连续吃返销粮,到后来连返销粮也买不起,只能靠国家救济过日子。这种情况到三中全会后实行大包干的责任制才得到扭转。特别是这几年种植了向日葵,全嘎查1983年交售商品油料15.5万公斤,加上牛羊肉8000多公斤,人均收入达到240元,群众的生活才逐渐好转,解决了温饱问题。

黑塔子嘎查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个地区的所谓半农半牧,并不是农牧结合,而是农牧并存。从民族上看是蒙牧汉农,杂居共处。这个草甸子原来是优良的牧扬。六七十年前开始有务农的汉人移入,但是到解放时该地人口汉蒙还是三七开,所以保持了以牧为主的经济。30多年来发生了变化,成了半农半牧。这变化在经济上说是走了下坡路。移入的汉人越多,农田越多,日子越难过。这是该地居民每个人的切身教训,也是引起民族矛盾的经济原因。我们要加强民族团结,就是要切切实实地改变这种经济状态,而只有走上农牧结合、民族共同繁荣的道路才能扭转这局面。

我们倾听了黑塔子的干部们根据他们实践的经验所提出发展这地区的方案,真是为我们上了一堂富有启发的课程。如果总结这堂课的主题,可以说是“退农还牧”四宇,看来这也是整个半农半牧区应走的道路。如黑塔子嘎查那样的地方,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地的沙化问题。治沙的办法正如我上面所说过的,是现成的。黑塔子嘎查准备用3年到5年的时间,采取“引洪淤灌”的方法开沟挖渠,引进附近少郎河的水淤灌2.5万亩盐碱地;同时对现有的草牧场实行封育,轮流放牧;并着手营造防护林,使这里草料在两年里每亩增产50公斤,这是走巴彦他拉的路子。

他们还计划“卖羊买牛”,在几年里使这个嘎查建成一个奶牛基地,做到每头母牛有“一亩青贮、一亩草料”,种植青贮作物是一种为牧业服务的农业,这才真的做到了农牧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以农促牧,而且通过“过腹回田”,牲畜又为农田提供了有机肥料,以牧促农,彻底地改变农牧矛盾的恶性循环成为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这是走上牧业现代化的路子。

“卖羊买牛”是牧业专业化。过去传统的牧业是自给的牧业,一家牧民要在牲畜身上取得日用所需的种种原料,所以必须是肉奶皮毛样样俱全的综合供应。从自给经济提高到商品经济,那就要根据商品的需要而选择品种,一头既能长膘,又能出奶的牛是不多的。黑塔子嘎查想把现在喂羊的草料转过来喂牛,把现有的羊全部处理掉,换成几百头奶牛,然后用精饲料饲育奶牛,并且计划开办奶粉厂走上工业化的路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想。以农促牧,以牧促工,整个经济就搞活了,收入也就提高了。他们估计完成“卖羊买牛”的计划后人均收入可以达到450元,比现在翻一番。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是采取这种措施的具体条件是否具备,那是还应具体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