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 费孝通
- 1473字
- 2021-05-21 15:09:06
五
牧业的基础在草,有了草养活了牲畜,才谈得到改良品种;有了好品种,要抓膘育肥就需要精饲料;用了精饲料,牧业就进一步由靠天放牧向人工饲育转化了。这也就是我在上面说过的发展牧业的道路。在这几个发展牧业的环节上,科研工作者已在赤峰地区找到了有效的改良办法,这是十分可喜而应当记下来的事情。
巴彦他拉处在西拉木伦河以西大草原的西端,再向北是巴林左旗的林东镇,即早年辽国的上京。“巴彦他拉”系蒙语富饶的草甸之意。据当地同志介绍,解放初这里还是柳树成片、野鸡成群的好地方。现在柳树没了,野鸡飞了,一片黄沙。草场退化严重的原因如前所述,而这里更直接的原因是开荒造成的。1966到1976年,植粮地增加了3倍,达7万多亩。1970到1975年,部队开荒3万亩,全部荒,日益沙化。其结果是1966年以前的10年,牲畜增加了4倍,后10年,反而减少了1万头(只)。
1976年春,苏木草原站开始治理这块沙化地,主攻方向是半干旱沙化草场的改良建设。他们建设了水、草、林、机四配套的3万亩基本草场,种树50万株,形成40个网眼的林网,控制2.4万亩草场,种植了优质牧草2800亩,青贮100亩,树木、牧草长势很好。我初次看见长到我胸前肩旁的青草。草势长得这样好,据说是由于他们还采取了引洪淤灌的措施。这块地靠近一条河,每年春水涨,他们就开好沟渠,按网眼轮流把水引进漫灌地面。这种水里含着上游冲下来的沙和有机物,漫灌地面留下厚厚的一层土,相当肥沃,因而改变了沙化的土质。治理前亩产牧草只有30公斤,经过治理提高到150多公斤。过去这个苏木每年买草需10万元,现在单以支援别处牧草就可收入10万元以上。他们又围封了近5万亩沙化土地,现在已可以轮流放牧。
以巴彦他拉为例,我们看到过去因开垦而破坏的草场,可以成为牧草生产的基地。如果再加上围封治理,已经退化的草场在10年里是可以转变为优质牧场的。这个经验在边区重振牧业中具有重大意义。这个以牧为主的巴林右旗,各类沙丘面积估计有400万亩,占全旗面积的26%,而且现有风沙土面积比1964年增加了近一倍,沙化每年平均以11万亩的速度发展。要扭转这个严重形势,每年得添加5个和巴彦他拉这样的乡,才能在10年内把巴林右旗真正地转变为富饶的草甸。事在人为,已经有了榜样,这个目标是可以做得到的。当然在方法上还得因地制宜,但是林网和围封的基本方法是到处适用的。
发展牧业,首先在草场建设。草场的恶性循环主要表现在草畜矛盾。传统的牧业不讲经济核算,不计经济效果,接羔和出栏没有计划,造成死亡率高和畜群老化。这种习惯至今没有彻底改变,以致现有牛群里尚有13岁的高龄犍牛还在饲养。据估计,1982年巴林右旗尚有7000多头6岁以上的犍牛没有适时出栏,3岁以上的羯羊达2.5万只。这些老牲畜拉长了畜群生产周期,使有限的草场在冬春受到过重的压力,反过来增加了畜群的死亡率。同样一片草场,定量的草料,如果多养适龄母畜,繁殖率就能上升,再加上及时提高出栏率,加快畜群周转,使用草料喂给能多出肉乳毛皮的适龄牲畜吃,牧业效益就能大大增加。
我们过去有一段时期,以牲畜存栏头数来作为牧业指标,头数增长认为是牧业的发展。片面强调牲畜存栏头数势必导致降低出栏率。赤峰情况就是这样。在草场沙化的发展并没有扭转的30年中,牲畜总头数由1949年的100万头发展到1983年的676万头,单位牧场载畜量增加了近6倍。在表面的繁荣中包含着阴暗的一面,那就是由于草地超载,畜群不够结实,难于抵御自然灾情。1983至1984年春就出现高死亡的现象。所以当务之急,不仅要从草场建设上稳定和提高草料的供应,而且需实行科学畜牧,就是分析畜群结构,加速周转,提高草场效益,解决畜草矛盾。农业要提倡科学种田,牧业同样要提倡科学养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