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津近代史抹上一笔浓重的色彩

殷秀玲

今年,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岩波的长篇小说《地下交通站》于今年3月出版发行。早在四年前,这部书就在酝酿和写作之中,一个作家一部书的出版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但出版发行日期恰逢这个历史时刻,作者与读者更愿意赋予它更多的内涵,寄予更多的感情色彩。作者饱含真情、担当书写历史的责任;读者通过阅读,共同缅怀那些为名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呼唤人们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更要记住英烈,不忘历史,继往开来。

岩波,中国作协会员,天津籍作家,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对战争题材别有一种情愫。偶然得来的关于天津和冀中地下党的素材,并为那些具有民族大义、抗日爱国英雄神勇故事所感动、吸引,便决定依托故事原型创作以《老英雄辛二牛》为题目的小说,但再度深挖时,却因故事主人公作古,相关材料少之又少,未能继续。但英雄的事迹、英雄的形象挥之不去,激起了作者创作的情绪,决定以老英雄的真实事迹为作品的大背景,创作一部反映天津沦陷时期那些投身抗日、为民族解放大业英勇奋战、忠于信仰、不惜生命的英雄,以及那些与敌人斗智斗勇充满爱国情怀的人民群众。他决心酝酿一部新作,用艺术再现人物,让读者通过作品这扇窗口认识天津现代当代以来的历史,同时,给天津历史抹上一笔浓重的色彩,使创作成为一种文化意义的选择,如此,《地下交通站》便呈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地下交通站》完全依托于史料记载,岩波进入创作阶段后,开始研读日、汪、蒋、共四股政治力量并存的乱象社会时期的历史资料,筛选、汇集大量的党史资料,对作品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与虚构。作品以党史为大的写作背景,以河北、天津地下党抗日这部分资料作为创作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天津特色并融进地域的文化;以天津市媒体报纸《东亚晨报》和《大天津 》杂志为依托的载体。故事核心围绕一群年轻的、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怀、民族大义,激扬英雄主义的仁人志士,叙述中以他们为主人公,将共产党、国民党、爱国人士、日伪治安军等赋予各个角色,杂志社编辑、地下交通员刘海涛,游击队长姜其武,蓟东八路军团长梁海天,地下党员周掌柜,抗日杀奸团的张志强,杂志社编辑、作家、国民党情报员翟小倩,以及同为杂志社编辑的汉奸齐有为,爱国志士跤王孙向阳 、洪帮帮主牛万里,日伪政府官员等诸多人物。作者让他们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舞台上共同演绎出一场场抗击日本、伸张民族大义的历史舞台剧,剧中人物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境中斡旋、冲突、斗智斗勇,沉着冷静,有的人坚守信仰为理想、为民族解放胜利而战;有的人贪生、重利,苟活,成为民族败类,遭人唾弃。当然,这一点与同类题材作品相比有着相似的表现手法。

作品弘扬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大情大义,在文本构建中,选取二十个章节故事为整体的脉络,其构架像一把扇子,核心故事作为扇子的轴心,二十个故事作为每根扇骨,扇骨上面都演绎出一场场复杂、曲折、充满悬念、扣人心弦的剧目,每个剧目可以自成一体,又都在轴心故事中相互关联,如此,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每展开一个角度,人物就会展示出不同的侧面,待扇子全部展开后,人物就丰满起来了。作者紧紧地贴着每个人物进行创作,刘海涛智勇双全,胆大、机警、机辩,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团结抗日进步人士,在敌人眼皮底下出色完成地下交通站联络员的危险而艰巨任务,为游击队成功阻击敌人的任务赢得了一次次胜利。但他却始终处于不被信任的、抑或有些尴尬的特殊境地,而他矢志不渝投身抗战的信念,又让他逆水行舟坚持了下来。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这种设计,十分新颖而独到。在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刘海涛等之外的众多人物,个性也都非常鲜明、立体,尤其是共产党在政治舞台上还比较弱势的历史时期,描述了那些重民族利益的、有良心的中国人,如抗日杀奸团成员张志强、如洪帮头目牛万里、跤王孙向阳等,是或深或浅的抗日救国的共同信念让他们相交相聚,且都有好戏上演。岩波在创作人物上,遵循“贴着人物创作”这一铁律,对此,他有着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他说自己深受现代文学界的风云人物沈从文、汪曾祺的作品影响。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创作谈中始终不忘老师教学真谛的一句话:要贴着人物写。一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在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展开,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一是贴着人物的言行写,以人物自身的言语和行动来刻画人物,使作品具有更强的动作感。

要贴着人物写,岩波在《地下交通站》突出了这一写作特点。岩波曾在天津市委党校研修过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专业科目,拥有心理学、逻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突显人物个性方面更具优势。《地下交通站》呈现战场中的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斗大场景不多,只在《桥本伏击战》一节予以展示,更多的是以小角度取景,截取天津地区中一个抗日题材的某个事件再全景展开,每个枝杈和“桥段”都有花朵乃至果实。在故事中具有人物个性的对话比较多,既是对故事情节的展示、过渡、引申,又描写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内心的自我较量、内心细微活动的表露,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并具有立体感,为人物或增添魅力风采,或加重惨痛悲情色彩,让读者发人深省,或者令人深恶痛绝……。刘海涛智斗小野,与汉奸齐有为周旋,瓦解中间人物马向前;他在夺军马、杀小野、运棉布、策划投诚等故事中化险为夷,出奇制胜,富有传奇色彩。同时,他与翟小倩、孔德贞和牛纤纤等女性之间的关系,演绎出了患难知音、爱情、亲情和友情,人物和思想感情多元化、多样化,从而更丰满、鲜明,故事更多彩、好看。岩波将心理学、逻辑学知识运用于作品去刻画人物,从而牢牢地抓住读者不断深入人物、深入故事,激发读者的共鸣。这样的写作方法是在他多部作品中都有所展现,尤其在他的官场小说中,心理学、逻辑学的运用更为驾轻就熟,这一点似乎成了岩波独特的叙事特点。

《地下交通站》在反映天津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时候,引入了近代时期的天津风貌,集中展现出了天津市大经路(现中山路)、旭街(原和平路)、将军道(现滨江道);狗不理包子、沙窝萝卜;老城里南市的烟馆、妓院、茶馆以及茶馆的天津时调、大红桥的青帮和洪帮;“天津劝业场”华世奎之书法等,并将它们放置在各个剧目中,与故事、人物、情景交融于一起,使作品彰显地域特色。同时,大段大段的人物对白亦充斥着天津卫的方言俗语,对人物的饱满和天津人的个性更起到了的渲染作用。

《地下交通站》因为选取角度小,作品中涉及蓟东、冀中等浩大的战争和历史背景作映衬不够,因而显得力度、张力欠缺。因为作品诞生于大量的历史资料,作者有意安排人物通过对话中来说明,有的亦显得痕迹突出。如文中日本人石井与山野良子夫妻关于“为什么征服中国人”的对白中,存在大量的资料对话。

一个作家创作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必须尊重历史,准确表达。而尊重历史的表现首先在于对历史的了解,而不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的简单认知。岩波将天津现代史的中共地下党、国民党及爱国人士抗战资料有机地融进《地下交通站》,以文学的手段去演绎记录了那一个时代。

小说《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在当年获得茅茅盾文学奖以后曾说,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当代,而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岩波在《地下交通站》中借用故事人物这样表达“作家是社会的神经,是百姓的良心,是知识分子的代言人。”是啊,作家应该融入自己所处的时代,用社会责任心、良心书写时代慷慨之歌;应该审视历史发现历史,给历史和一个时代一个交代,以作家身份为社会代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伟大历史时刻,一个作家用一本书作以纪念,也为天津近代史涂抹了一笔浓重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