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建设前沿问题研究
- 祁述裕
- 5380字
- 2021-04-25 17:52:40
序言
本书收录了笔者2015~2018年撰写的各类文章共37篇,以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公共文化服务为研究重点。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以年度报告的方式,对2017年、2018年中国文化改革的重要事件分别进行了梳理和概述。
第二,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是提质增效。笔者认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呈现了企业集聚、项目集聚、要素和业态集聚等特点;把现代文化产业园区的特征概括为九点,并提出应重视网络空间的企业集聚。同时,本书探讨了文化消费的特点和规律。针对有研究认为我国文化消费存在巨大缺口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文化消费存在巨大缺口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且容易产生误导。应准确认识文化消费的特点和状况,正确发挥政府在扩大文化消费中的作用。
第三,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面临深刻转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处理好基本与非基本、共性与个性、管理与治理、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事业与产业、网点与网络、建设与管理八种关系。笔者提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既要做到标准化,又要做到多样化。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需要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但公共服务应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对象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笔者认为,公益性文化单位不仅要提供普惠式免费服务,还应善于利用市场机制,为特定人群提供定制化、多层次的优惠服务。应打通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任督二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应该互相渗透和互相融合。
第四,应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扩大文化服务业开放。应顺应经济全球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潮流,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业开放水平,提高中国文化市场国际化程度。笔者就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扩大文化服务业开放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政策、国有文化企业经营机制、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问题。相信读者阅后会有所收获。
随着我国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型,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研究更加重要。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年份。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是2020年的一个重要特点。2020年1月5日,笔者在由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智库对话会上,做了题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和任务》的演讲,从两个方面谈了笔者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看法。
一 “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总体来说,“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喜有忧,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2015年占GDP的3.97%增加到2018年占GDP的4.3%。
第二,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文化服务业较快增长。文化产业包括文化批发零售、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三大板块。在这三大板块中,文化服务业增幅最为明显。2016~2017年年均增速为19.0%,明显高于文化批发零售业和文化制造业。以2017年为例。2017年文化服务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6%,文化制造业占比为34.8%,文化批发零售业占比仅为 9.6%。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和构成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2018年,我国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9908家,比2015年增长21.4%,年均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有19547家,比2015年减少了2.6%,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比重为32.6%,比2015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文化批发零售业企业有9655家,比2015年增长了12.0%,占比16.1%,比2015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有30706家,比2015年增长了48.6%,占比为51.3%,比2015年增加了9.4个百分点。
第三,文化产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显著。“十三五”以来,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其中2017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15年增长了32.5%,年均增速为15.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预计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9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05%,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8%。同时,一般公共预算在文化体育与传媒上的支出也不断扩大,2015年为3077亿元,2018年为3522亿元,预计到2020年为4185亿元。
第四,“十三五”时期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体不断提高,但占比偏低。以2018年为例,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2015年增长了8.9%,近三年年均增长仅为2.9%,增速比同期全部人均消费支出低5.2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2018年为4.2%,低于2015年4.8%的水平。就是说,“十三五”期间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比不但没有增加,而且还在减少。
第五,文化贸易总体尽管保持顺差,但增长乏力。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024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了1.0%,年均增长0.3%,增速比同期全部货物进出口低5.0个百分点;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2.2%,比2015年下降0.4个百分点。文化产品贸易顺差为827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3.5%。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文化产品贸易保持顺差主要表现在文化制造业贸易的巨额顺差,而文化服务业则存在着明显的逆差。 以2017年为例。我国文化制造业产品出口额为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进口额为89.3亿美元,同比下降7.6%,顺差为792.6亿美元;文化服务业产品进口额为2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出口额为61.7亿美元,同比下降3.9%,逆差为170.5亿元。文化制造业产品在对外贸易上的顺差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低廉。文化服务业是知识产权密集分布的产业,是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在这个领域,我国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没有明显改观。[1]
二 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问题和未来的任务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
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2019年我国人口约为14亿,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正处于精神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时期。文化消费群体庞大,文化消费市场极为广阔,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雄厚的基础,也是最大的优势。
第二,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具有极为丰富的传统和地域文化资源。截至2019年,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共有40个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是我国的一大优势。同时,东中西部区域文化的差异明显。这些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丰厚滋养。
第三,文化业态的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形态多样,既有最前沿的互联网经济,也有传统原始的经济形态。从文化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为文化业态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从互联网新媒体业态看,传统民间工艺节庆活动都能各得其所,尤其是生存发展的土壤。
第四,旺盛的创业热情。与其他领域一样,中国的文化企业家堪称世界上最勤奋的文化企业家群体。尽管中国始终存在文化市场波动大、文化产业政策不稳定、文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但总有一大批创业者投身于文化产业领域,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过于看重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许多地方政府之所以重视文化产业,主要是因为其寄希望于文化产业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但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大多数行业,往往是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行业,文化旅游业就是如此。实际上,文化产业具有综合价值,其突出体现在具有关联效应。文化产业不仅自身创造经济价值,还能够为当地带来无形资产和综合效益。比如,彰显地方特色,激发城市活力,解决当地就业,等等。文化产业在这方面的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具有持久性。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态度看待文化产业。
第二,同质化现象严重。华强集团的方特娱乐主题公园、宋城集团的“千古情”系列在全国密集布点,常常被媒体视为做大做强的成功范例。实际上,方特娱乐主题公园、“千古情”系列在中国城市过于密集的分布,是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容易造成中国城市文化的同质化。迪士尼乐园是全球最成功的主题公园,但迪士尼的全球布局十分谨慎,目前全球迪士尼乐园的数量也就六七家。主题公园、同一品牌的演艺系列在中国城市分布过于密集,消解了城市文化特色。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第三,重视科技驱动力,对文化自身的驱动力重视不足。毫无疑问,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活字印刷、电子技术、互联网的出现都带来了文化产业的革命性变革,并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但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并不仅仅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文化自身的力量同样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业态的出现,如中国传统社会元杂剧的出现、西方现代社会迪士尼主题公园的出现等,就带来城市文化市场的革命性变革。现在学界关注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较多,对文化自身所蕴涵的力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第四,文化精品和品牌匮乏。我国文化领域,就产品数量来说在全球名列前茅,如2019年我国出版新书约20万种,电影产量上千部,电视剧约1.5万集。但无论是图书,还是影视产品,能称得上精品的还很少。以电影为例,近年来,尽管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的票房占比提升,但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惨淡,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几乎颗粒无收,与美国好莱坞电影、屡屡获奖的日本电影和韩国电影相比形成鲜明反差。图书的情况类似。以某出版社为例,该出版社以出版有学术含量的书籍而知名。2019年十大畅销书中,翻译类书籍占八本,由国内作者撰写的书籍仅占两本,中国出版图书状况由此可见一斑。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提升产业和产品的品质。
(三)需要更加理性地认识文化产业的特点和价值
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与文化产业实践同行,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以下基本问题的探讨,匡正了以前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看法。
1.文化产业是不是新兴产业。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产业被定格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从世纪之交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提出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概念的角度,将文化产业视为新兴产业也未尝不可。但从更宏阔的历史角度看,这种提法是不准确的。
如果我们把“产业”理解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同类型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从这个角度看,唐代长安酒肆娱乐业就已经十分繁盛,这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有生动的描写。到了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图书出版业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史书记载,当时凡社会上发生重大事件,半年至10个月,记载该事件的书籍就会面世,可见当时出版产业的发达程度。宋、元时期演艺业已有相当规模。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北宋帝都汴梁有剧场50多家,最大的剧场可容纳数千人,并且这些剧场都十分活跃,每日观众盈座。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
2.文化产业是不是高增长产业。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普遍认同文化产业是高增长产业。确实,从2004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以来,文化产业都以明显高于GDP增速的速度发展。其中,2004~2012年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的一个时间段。2004~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0.9%,同期GDP年均增速为16.2%,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4.7个百分点。之所以有这样的爆发式增长,主要缘于文化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加入WTO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红利。
2012~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开始回落,年均增速为11.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8.9%)3个百分点,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文化产业增速下滑,跟国民经济增速趋缓是同步的。我们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社会进一步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预计到“十四五”期末,文化产业的增速和GDP的增速将逐渐接近。另外,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产业九大分类看,不同类别发展情况有很大不同,同一类别差异也很大。以第一大类新闻信息服务为例。从2019年看,互联网信息服务固然仍保持较高增速,但报纸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信息服务等均出现负增长。可见,不分业态类别,笼而统之将文化产业视为高增长产业,也是不准确的。一段时间盛行的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会“逆势上扬”、经济危机时期会出现“口红效应”等说法也被实践证明并不可靠,实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猜测。
3.文化消费会不会出现井喷期。在看待文化消费上我们也有误区。一段时间以来,学界普遍认同一个观点,就是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文化消费将进入井喷期。从2007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9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13年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文化消费总量确实在逐年增长。但这段时间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基本持平,并没有明显变化。如前所述,2018年与2015年相比,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在降低,文化消费井喷期并没有出现。由此可见,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影响文化消费的因素有很多,除经济增长、人均GDP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就外部因素来说,还包括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因素;就内部因素来说,文化消费习惯、文化产品品质、文化服务质量等,都深刻影响文化消费心理和文化消费状况。
这些理论上的澄清,应该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研究界的重大收获。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界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并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对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看,学界的研究成果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往往有着直接影响。正确的前瞻性观点会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相反,不切实际的提法,甚至是哗众取宠的观点,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可低估。
因此,文化研究者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学术研究应该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贡献力量。这也是笔者写作此书的目的。
是为序。
2020年1月20日
[1]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