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视角,按照农户节水灌溉技术信息获取—采用决策—采用行为—采用效果的思路展开,研究农户社会网络与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第一,通过整理和学习相关文献资料,从理论上阐释社会网络与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内在机理,对社会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两种渠道进行特征分析与测度,并结合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二,分析农户通过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两种渠道获取技术信息的特征,探究农户对不同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偏好与影响因素;第三,探究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及其交互作用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针对技术采用户,分析了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其实际技术采用行为(如采用面积、采用率和投资金额等)的影响和路径;第四,考察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的干中学和社会学习行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与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技术学习对技术采用效果和未来采用调整行为的作用;第五,考察不同推广模式下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效果,证实社会网络可以内嵌于推广服务提升农业技术采用效果,并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导论。首先,对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介绍与阐述;其次,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述并形成本书研究基础;阐明本书研究思路与各章节研究内容,陈述研究采用的方法、模型与技术路线;最后,对本研究中的创新之处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在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农户社会网络、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核心研究概念进行界定和阐释的基础上,根据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等的指导,构建本研究总的理论框架,阐明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作用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机理,为本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采用现状。首先,从宏观视角阐述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历史沿革,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未来发展趋势。其次,利用甘肃省1014个微观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农户接受政府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和技术采用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政府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与农户技术采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测度及特征分析。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社会网络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户社会网络及其各维度指数进行测度,比较技术采用户和非采用户社会网络之间的差异。对样本农户接受政府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推广强度、推广质量、推广水平和推广态度四个方面,考察农户对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评价,并比较技术采用户和非采用户接受推广服务的差异。

第五章,农户获取节水灌溉技术信息渠道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首先,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阐述农户技术信息获取渠道特征并将其分类,明确农户通过个体社会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获取技术信息的路径。其次,对社会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两种渠道的技术信息传播方式、渠道特点和信息有效性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两种渠道获取技术信息的差异特征。同时,结合调查资料,分析不同特征农户主要技术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阐明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如何对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产生影响,并构造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交互项,考察两者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其次,针对不同规模和风险偏好农户,分别验证社会网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及其交互作用在不同农户组间的影响差异。

第七章,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影响。首先,利用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析社会网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采用行为(如采用面积、采用率、投资金额等)的影响及路径,验证社会网络在促进技术采用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其次,基于农户技术采用过程中的学习视角,将农户技术学习分为基于自身经验的干中学和基于社会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社会学习,实证分析干中学和社会学习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效果与未来技术采用调整的影响效应。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效果影响。将样本区域内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分为直接推广和示范户推广两种模式,并将不同推广模式下的农户分为推广组和示范组,阐述两种推广模式的特征与不同组农户的特点,运用农户调查资料对不同组农户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以此表征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效果;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不同推广模式下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效果,提出实现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效果提升的方案和政策建议。

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其次,从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注重社会网络建设、完善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和配套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最后,说明本书在数据使用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及未来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