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报告(2020)
- 李鉴修 李龙 王彦坤 康振海
- 1123字
- 2021-04-23 18:09:57
三 河北省培育乡风文明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河北省在培育乡风文明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在继续培育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解决。
思想道德滑坡显现。坐等争要思想存在,少数人甘当贫困户,争享低保待遇。少数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缺少回家陪老人孩子的时间,不能较好地赡养老人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现在农村男女比例失调,出现了一些光棍男士。这些光棍把没有妻子的原因归结于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很好的物质条件,和父母关系紧张,对待老人,有的是精神虐待,冷暴力,有的是经济歧视,不让老人正常消费,个别不孝子女出现了辱骂、指责老人等不道德行为。
文化娱乐生活相对缺乏。农村注重物质追求,文化娱乐活动相对缺乏,群众对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现在一些污染大、排放大的乡镇企业先后关闭,一些农村青年失去工作,只能赋闲在家,这些青年的业余生活还停留在喝酒、打牌、看电视等方面,更有些青年赌博、打架,这不仅不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而且对于青年的成长不利。
陪读现象日益盛行。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匮乏,一些有条件的家长往往把孩子送到县城,甚至更远的城市去读幼儿园。家长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在一些地方,本来有很好的教育资源,少数人还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在县城租房陪读,不仅增加读书成本,还因陪读造成家庭不稳定,滋长歪风邪气。
封建迷信依然存在。在农村遇到问题,求神拜佛等封建迷信活动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庙会等集体活动时,烧香拜佛,聚众活动,不仅对环境有所污染,而且有失风俗。孩子出生后,有的群众找算命先生给孩子批八字,并以此为依据,请算命先生为孩子起名字。另外,盖房子迁坟地时,请风水师的陋风旧习依然存在。
丧事浪费监管不力。殡葬后期管理监管不够深入,火化途中哀乐齐鸣、鞭炮轰鸣严重扰民,随意抛洒纸钱冥币,造成环境污染。尽管每个乡镇都建了公墓,但乱埋乱葬仍然存在。更应注意的是,个别乡村为了“体面”,雇用一些非丧事的亲属“哭灵”,这不仅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而且不利于良好乡风民俗建设。另外,个别乡村在办丧事时,请一些地方演出机构用跳舞演出的方式把丧事办得热烈。
法制观念淡薄。受限于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一些村民的法律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一定的小农意识。如果村民的利益受损,合理的诉求没有及时得到满足,便会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乡民对于“打官司”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个别人还存在“权比法大”的偏颇思想,一旦遇到民事纠纷、土地被征用等“麻烦事”时,不想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解决,而是希望通过缠访缠讼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不仅给基层党和政府带来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而且乡民不能尽快通过法律手段得到相应的权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