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金融摩擦

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几乎每一次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巨大进步,都源自一场影响深远的经济危机。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主义,而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又动摇了凯恩斯主义,推动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由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关于市场、信息和货币的假定过于严格,难以解释短期内价格黏性和货币非中性等问题,后来与凯恩斯主义理论相融合,形成了广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但是,不论是凯恩斯主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还是新的广义经济周期理论,对金融因素在实际经济中的影响,重视程度都还不够。

近年来,金融因素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甚至有人估计,金融冲击对发达经济体总体波动的影响已经超过实际冲击带来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9年的次贷危机以及近几年全球经济失衡,使学者们逐步意识到金融市场摩擦、金融冲击、金融中介、信贷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等,正成为影响实体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关于金融冲击造成的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危机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宏观经济理论中的热点问题,并形成一个新的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之上,从微观角度引入异质性个体,在传导机制上引入外生或者内生的信贷约束,通过信息、行为、制度摩擦以及信贷传导机制,将金融冲击传导并放大到实体部门,最终影响实际经济的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从微观角度来说,银行代理、个体行为以及非对称信息等,都可能是资产价格波动和金融摩擦的根源;外生的借贷约束、内生的借贷约束、金融加速器以及银行融资过程,都可能传导和放大经济冲击,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从宏观角度来说,国际资本流动、能够有效储藏价值的资产短缺、利率政策等,也有可能成为金融冲击的源头。

目前研究金融冲击及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将金融部门和金融摩擦引入DSGE模型,形成考虑金融市场的全局模型;第二种,集中于金融市场、个体行为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等专项问题的局部模型。前者有利于定量分析金融摩擦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以及应对政策带来的量化效应,而后者更加便于分析金融摩擦的形成、传导和放大的内在机制,以及国际市场环境下各类金融摩擦对宏观变量的实际效果。前者更加贴合实际,后者则具有更加坚实的微观理论基础。尽管DSGE模型还是主要的分析工具,但它正遭到广泛的批评,因为其不利于拓展到异质性个体和非对称信息领域,而且其内在逻辑关系相对混乱。

将金融部门和金融摩擦引入DSGE模型,在国内已经有了相关研究。而直接从微观理论出发,基于个体行为建立局部模型,分析金融摩擦及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国内还很少见。因此,本书的研究将主要采用第二种思路,从微观经济主体出发,建立局部模型,通过完善微观基础,进一步厘清金融摩擦形成、传导、放大、产生实际影响的内在逻辑,并结合国内的数据,分析金融摩擦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本书的写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常常出现效率较高的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而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中国经济很多年,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种非对称的融资现象,是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通过减少私人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障了金融业的稳定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个问题同样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回答。其次,中国特定的资本流动制度,导致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又导致有效价值储存的资产短缺,这就使得中国经济出现多种泡沫,甚至奇怪的泡沫,比如股市、房地产、大蒜、猪肉、大宗商品等。这些泡沫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却旷日持久。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股市已经几度出现疯涨与猛跌,而房地产市场却一直保持增长。这与经济学大多数经典理论是相违背的,它们认为股市泡沫的破裂和房地产市场的崩溃紧密相关。即便20世纪90年代同样面临高速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新兴经济体也是如此。但是这些问题应该如何理解尚无定论。最后,当面临股市泡沫与崩盘以及房地产市场长期持续疯涨的困局时,政府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常常难以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本书的研究能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治理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